璽承:中國電商不需要麥肯錫模式

2020-12-18 網易新聞

在諮詢行業有一個老笑話:諮詢公司就是向你借表以告訴你時間的人。

時至今日,美國3/4的大公司正在使用麥肯錫、BCG或貝恩的諮詢服務,在法國也有類似的數據。

中國諮詢行業起步不過20年,卻因其高利潤率而發展迅猛。但由於諮詢價格不菲,他們的客戶也大多集中在各行業的頭部區域。

中小企業雖然數量龐大,也有類似的需求,但因為預算限制並不會成為這個行業的主流客戶。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賽道。

近20年,中國成為全球電商發展最快速的國家,今年雙11前,阿里對外公布,有25萬家品牌和500萬商家共同參與。對於其中大部分線上的商家而言,並不嚮往"MBB"(麥肯錫、波士頓諮詢、貝恩合稱)的服務。

事實上,就連像NIKE、COACH、ZARA這樣的國際一線品牌,在涉水國內線上市場時,也會選擇專注網際網路運營的合作公司。

近年來國內諮詢公司得到了較大的生存空間。與此同時,如璽承這樣的電商培訓企業,也開始將諮詢顧問業務納入到發展版圖中來。

本文將結合三大諮詢公司的歷程,與當下的中國商業環境,試圖在以下問題中得到答案:

如麥肯錫這樣的巨頭,能否在中國日益增長的線上環境中,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中國電商企業,需要的是一種怎樣的服務模式?像璽承這樣的垂直類諮詢公司,是否能夠長久?

按小時賣方案,還是按折扣賣利潤?

諮詢公司的發跡,源於他們對"戰略"的洞察。

麥肯錫的前CEO格魯克首先發現,很多企業管理者很容易把戰略和計劃混為一談。許多公司都有"計劃",但有"戰略"的公司沒那麼多。

於是,麥肯錫創造了一種叫通用管理調查的工具,但這種通用式的工具,顯然難以滿足每個客戶的個性需求。

BCG的副總裁貝恩,在自立門戶之前,就提出:他希望的是和客戶建立起一個深度、全面、長期的夥伴關係,不是交幾份報告,而是每月和客戶開一次會,討論公司的戰略舉措中,到現在已完成了什麼,下一步還需要做什麼。

貝恩的產品不是研究報告,而是戰略,或說是(提升利潤、股價的)結果。其價值主張是"我們不是按小時賣諮詢建議,而是以折扣價賣利潤。"

這種更具實踐性的思路也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句頗為動人的口號,卻越發難以實現起來。

RolandBerger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的創始人曾感慨——"40年前,諮詢業的信息起碼能為客戶帶來50%的價值,今天大概只有5%~10%了。"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隨著信息化的普及,企業對於市場和潛在對手的情況越發清晰,極大地降低了諮詢公司在商業調查中的作用。

尤其在網際網路企業中,這一點體現的更為明顯,大多數成熟的線上商家,都有自己的數據系統和分析團隊。而對於無力支出這一成本的中小賣家,更不會花大價錢去請專業的諮詢公司去做這一部分工作。

但同時,他們在組織架構管理、財務、產品、推廣和發展方向制定等方面又有著實際的需求,對於這一部分商家,他們需要的又是一種怎樣的服務模式呢?

中國電商諮詢模式的進化範例

在商學界,關於戰略向來有兩派之爭:以波特為代表的定位論(認為戰略的關鍵在於選擇),和以亨利·明茨伯格為代表的組織學習論(認為沒有公司真正能選擇戰略、戰略很少能像預想的那樣執行,而是公司選定一個方向,然後接受市場和競爭者的反饋,不斷調整)。

在中國網際網路環境下,商家大多持有的信條是後者。多變的平臺規則,新推廣形式的崛起,類目環境的不穩定,在急速發展過程中,這些不確定性都被無限的放大。企業隨時都有可能面對業務、產品和組織架構上的轉型。

他們需要通過不停地獲取外部信息,以隨時做出應對的措施,消弭這種不安全感。

首先,他們渴望得到線上市場的行業分析,如類目市場容量,主要競爭對手,產品屬性,以及對手所利用的營銷策略等。但如上文所提到的,中等規模及以下的商家尚無力搭建完整的數據系統和分析團隊。

另一方面,對很多線下轉型至線上的商家,他們需要各平臺的專業知識培訓,日常答疑,輔導,甚至是精準到每一天的日常店鋪問題診斷。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璽承這般的電商培訓(諮詢)機構便應運而生,他們用課程的形式,在市場分析、人群定位、產品策劃、流量獲取、TOP關鍵詞打造等多個方面,將運營環節中每一個具象的問題進行答疑。

根據璽承對外公布的數據,自2012年創辦璽承電商學院以來,累計學員數已經達到了62000家企業,2019年璽承學員GMV達到了驚人的600億。璽承為這些企業打造了超過3500個類目TOP關鍵詞。

雖然六天大課可以解決大部分學員的困惑,但璽承團隊在跟進課程反饋的過程中發現,如果想要在實踐過程中,將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真正執行下去,還需要一種更深層次的服務。

2014年,他們建立了電商俱樂部,其宗旨在於"幫助電商企業完成運營體系搭建"。

在發展過程中璽承發現,必須要將電商企業創始人作為目標客戶,這樣不只能保證日常溝通的效率和企業長期粘性,更重要的是,在直接和創始人對接的過程中,能夠最大化地將經驗轉化為實踐。

這種自上而下的模式,也與麥肯錫的服務定位不謀而合。

麥肯錫對自己的定位是"CEO的諮詢顧問",和CEO是平等的對話者,並且重視和公司的長遠關係。

麥肯錫德國公司的負責人Henzler2001年退休時,已為西門子公司服務了27年,為戴姆勒和貝塔斯曼也服務了近20年。要服務大客戶這麼久,要保持諮詢服務收入的增長,光靠戰略是不夠的。

基於這一點,璽承在選擇導師時最核心的一條就是,必須是自己創過業的電商企業老闆,它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導師與CEO及創始人之間思考問題的同步性。

除了春節和雙十一所在的兩個月份,其餘的十個月裡。俱樂部企業每個月必須拿出完整的兩天時間來璽承教學基地接受指導。在前兩次課程中,學員將主要學習到視覺提升和數據化運營的基礎公開課。

在學習完這些通用型的課程完後,導師團隊在第二天會以小班的形式,對每個企業進行一對一電商諮詢服務,共同對上個月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復盤,並針對具體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最後與學員共同制定下一個月的計劃。

傳統諮詢公司的合作模式多為項目制,據業內人士透露,MBB每個項目的平均收費大約在1000萬元左右。而國內諮詢公司雖然會提供年度式的整合服務,但收費也並不低。據了解,作為前幾年淘系代表的韓都衣舍,也在2019年選擇了君智的諮詢服務,年費大約在2000萬元。

而在璽承的小班中,每一家企業只需要繳納18萬的學費。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主要是因為璽承對業內"單案例高收費"的服務模式進行創新,將高昂的諮詢成本均攤在每個學員上。

這種多案例、低收費的服務形式,為中小企業減輕了資金負擔。

在一對一的諮詢過程中,導師團隊憑藉多年成熟的運營經驗,結合自己實操過的項目,可以幫助企業完成品牌定位、視覺呈現、市場切割、運營體系搭建、團隊組建等一系列內容,其餘時間通過企業專屬一對一對接小組幫助學員成長。

"可以說每個參加俱樂部的學員,如果其產品沒有問題,有一定的推廣預算,且團隊執行力不是很差的情況下,最終都在這裡得到了增長。"璽承電商學院的負責人向記者如此說到。

企業創始人在學習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圈子,璽承不只提供了行業上下遊資源的對接機會,還為企業創始人打造了一個電商行業的高端圈子。

中小企業在面對中國電商發展的環境變遷中,璽承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範例。

不止於戰略,更能在實際銷售層面幫助到企業的能力,也讓璽承的俱樂部吸引到了很多如華碩旗艦店、半畝花田這樣,已取得一定市場份額和知名度的客戶。值得一提的是,這種之前未選擇諮詢公司的大企業,轉向了類似服務的案例也並不罕見。

這主要因為,戰略優勢很快就被競爭所消除,商業模式的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這些行業巨頭經常都是諮詢公司所爭取的客戶。

比如,沃爾瑪早年不用諮詢公司,現在也成了麥肯錫的客戶。他們的戰略需求不只要繼續保持穩定的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保持和新公司一樣的創造力。

顧問諮詢服務,一定可以讓企業更好嗎?

對於多產品、多業務線的企業集團,諮詢公司能幫助用統一的標準確定資源分配的原則,比如波士頓矩陣、EVA分析方法。

為什麼企業自己的戰略規劃或財務人員不能做呢?

有時是因為內部人缺乏這種工具、方法、能力,有時是因為內部人做出來也難以服眾,需要一個第三方。相對於企業內部門更中立、客觀,正是諮詢公司的獨有優勢。

無論是MBB還是璽承這樣的垂直類諮詢服務公司,最大的優勢還在於見多識廣,既知道業界領先的方法論,也了解共性的問題。

因此,在企業內部對業界領先實踐了解還不夠充分、業務發展遇到瓶頸時,請諮詢公司幫忙是個可行的選擇。但到了任正非所說的那種"攻入無人區"的階段,更多還是要靠企業管理者的把握。

(原標題:璽承:中國電商不需要麥肯錫模式)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中國企業不需要第二個麥肯錫
    當時席捲大陸的市場經濟浪潮正日漸升溫,但社會上下對諮詢公司還沒有概念,幾乎所有機關單位、國企和民企都不知道麥肯錫是幹什麼的。市場極度空白意味著空前的機會。從1996年服務第一家中國公司起,麥肯錫開始大規模服務中國國有企業。
  • 萬億廣州新經濟峰會暨2018年華南電商金標獎 頒獎盛典圓滿舉行
    本次活動是在廣州市商務委員會、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下,由廣州電子商務行業協會主辦,廣州市越秀區商務局、廣州日報大洋網和億邦動力研究院協辦,廣州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冠名,唯品會、茵曼、韓後、名創優品、中國工商銀行、涅生電商、易積、有米科技、萬表網、百勝軟體、璽承電商、瓷妝、拉拉米、熙世界、豬八戒網、凌凱集團支持,今日頭條、派代網、觸電新聞、思路網、活動行、德聖傳媒廣告、公益之窗等媒體支持。
  • 華南電商金標獎在廣州召開_公司_經濟網_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茵曼創始人方建華,韓後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安,名創優品全球聯合創始人葉國富,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廣東駱駝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金剛,廣州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晶磊,創新工場合伙人張鷹,食得鮮創始人潘文偉,IDG資本合伙人連盟,廣州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劍豪,申通快遞市場總經理劉雪雲,億邦動力研究院執行院長麥浩超,資深自媒體人方雨,阿里媽媽事業部華南大區總經理劉嬌,微博紅人Mona張綺賢,eBay中國區業務拓展負責人何國波
  • 90%電商文案都在用的「九宮格思考法」,超實用!
    ★璽承電商,集合最新電商資訊,最全電商乾貨璽承電商(ID:xcds--)原創 | 小璽君早在幾年前,電商文案的公開較量就伴隨著各種電商活動、電商競爭成為一種趨勢。文案作為一種以文字和圖片為主體的廣告形式,已然走在了電子商務競爭第一線。
  • 璽承電商資訊
    據悉,這是繼7月浙江上線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首條區塊聯盟鏈「市監鏈」及應用平臺後,發布的全國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對各類移動端應用的取證工具,該取證App將在以社交、直播電商等移動端應用的監管執法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消費市場緣何「風景獨好」 I 《麥肯錫中國消費者特刊2021...
    儘管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但是我們都面對著一個數位化工具和創新不可或缺的新環境。 面對危機,麥肯錫亦加倍努力,與客戶和員工同舟共濟、共渡難關,並努力將中國抗疫經驗分享給全球其他地區。
  • 麥肯錫中國消費者報告2021:探索數位化營銷
    敏捷的組織模式中國的數位化環境日新月異。在如此難以預測的環境下,品牌需要建立靈活的組織模式,使其能夠持續關注環境變化並能快速調整適應以抓住新機遇。另外一些品牌則受困於渠道整合不佳、職能孤島、客戶關係歸屬權不足以及群組或內容的消息傳達不一致等問題。大規模打造成功的社交電商需要新的戰術手冊。例如,制定「制勝」的社交DTC手冊需要以下四種新的(或升級的)能力:用戶獲取、用戶/社區運營、社交內容運營以及社交和CRM基礎架構(圖4)。
  • 麥肯錫中國消費者報告2021:剖析中國消費市場和消費者
    在世界其他地區,80%的消費者認為恢復正常狀態至少需要四個月時間。渠道躍遷:強大的數位化生態和基礎讓中國消費者迅速轉向線上在疫情之前,中國已是全球數位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在全球電商銷售額中佔據近半壁江山。
  • 透視麥肯錫—王府井百貨案例分析與點評
    然而,從來沒有人分析與研究麥肯錫在幾個著名中國企業諮詢中所提出的戰略建議的科學性,麥肯錫自己也沒有對這些過去的案例進行反思分析。這裡我們可以問一下,這種模式轉移的做法,會不會給客戶公司帶來實際的價值呢?或者是多大程度上給客戶公司帶來實際的價值呢?我們並不是反對借鑑別人成功的模式,但我們反對照抄照搬別人的模式,不加以任何改進和調整。
  • 麥肯錫報告:中國躋身全球數字經濟引領者行列
    參考消息網9月13日報導 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網站9月6日發表報告《中國數字經濟如何引領全球趨勢》稱,中國目前已是全球領先的數位化投資和應用大國,取得的成就遠超多數關注者預期。龐大市場體量,中國政府「先試水、後監管」鼓勵創新的態度,「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BAT)等巨頭數字生態圈的擴展,都表明中國數位化發展還有巨大潛力。同時,中國正通過輸出數字資金、商業模式和技術等方式,改變全球數位化格局,極可能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 麥肯錫為中國保險「獻計」:代理人轉型四大出路
    對於如何加速中國壽險業發展,麥肯錫認為,大力推動代理人渠道轉型將是短期內最優方式。 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且最有活力的人壽保險增長市場,貢獻了全球新增保費收入的30%,預計未來幾年內將持續保持兩位數的迅猛增長,到2025年,中國壽險市場保費收入將達到4.32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壽險保費收入的16%。對於如何加速中國壽險業發展,麥肯錫認為,大力推動代理人渠道轉型將是短期內最優方式。
  • 麥肯錫:諮詢大腕敗走實達?
    但是實達集團實施麥肯錫的戰略5個月後又幾乎回到原有的管理模式,以及實施過程中千人大換崗給企業管理帶來的動蕩,還是無法不讓人再次審視麥肯錫戰略的實施給實達集團帶來的多重影響,麥肯錫當年給實達開出的藥方是否合適?洋策劃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麼?是否在2001年的今天需要重讀諮詢業?
  • 獨家點評:中國八大家居電商模式
    國內家居市場遠大於一萬億,照明產品幾乎佔據了家居產品的半壁江山,家居電商轟轟烈烈做了好幾年,而照明電商卻仍未有成熟的發展模式。阿拉丁照明電商學院精選了八大家居電商做一遍梳理,他們用上億真金白銀為你試好了電商發展之路上的各種沼澤和雷區,讓你一篇文章看清國內家居電商的發展現狀,為照明電商的發展提供參考。
  •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全球價值鏈變革與新「中國效應」
    技術發展的淨影響究竟規模幾何,目前尚不確定。但在某些情境下,下一輪技術發展浪潮很可能削弱全球商品貿易,增強服務流動。 全球需求格局變化和新「中國效應」麥肯錫認為,中國在推動上述六大趨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這些新的中國效應可以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來思考。
  • 麥肯錫:「會面」2020中國消費者
    麥肯錫公司自2005開始,每年開展一次中國消費者調研,總共與60多座城市的6萬多名受訪者進行了訪談1 ,研究其收入增長、消費模式轉變、消費期望增高(有時與相對應的西方消費者相同,有時則不同)、以及對不同消費者群體進行跟蹤調研。這使得我們得以洞察未來趨勢。當然,用這些調查預測未來或多或少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 諮詢培訓業不能走麥肯錫之路
    影響力教育訓練集團總裁易發久在會上提出了中國諮詢培訓業產業化路在何方的問題,他認為規模經營是一條出路。  談到諮詢行業,多數人會想到從美國來的全球諮詢業的老大麥肯錫諮詢公司,到目前為止,中國甚至全世界,一些大的或者已經成型的諮詢公司的運作模型或多或少都借鑑了麥肯錫的成功經驗。
  • 電商在歐洲複製「中國模式」?
    俄羅斯僅僅是阿里巴巴出擊歐洲的一個縮影,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國家的電商市場都有這位中國電商巨頭的布局。中國電商公司們在歐洲市場的表現如何?最具代表的阿里巴巴能否對抗亞馬遜?「中國模式」在歐洲會成功嗎?本期的歐時經濟茶座將描繪出一幅中國電商歐洲市場的「戰略全景圖」。
  • 去年順德電商交易額超3000億,未來何去何從?
    去年順德電商交易額超過3000億元  順德作為佛山電商行業的先鋒者,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較快,在全國電子商務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培育了小熊電器、小冰火人、九鼎電商、飛魚電商、美易達集團等數十家全國知名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和電子商務應用企業。
  • 麥肯錫的絕地反擊 !
    蘇聯剛剛解體,中國開始對外開放,美國企業需要國際專業知識——這正是麥肯錫通過MGI提供的服務,MGI訓練有素的顧問將宏觀經濟與實地分析相結合。而如今,由於有了所謂的「學習網絡」,大型諮詢公司僱傭了幾十年的同類專家,可以獨立地向企業提供諮詢,企業無需支付管理諮詢套餐的其餘部分。
  • 麥肯錫:中國中產階級正在快速崛起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記者石昊、蔣旭峰)麥肯錫20日在北京發布報告預測,到2022年,76%的中國城市家庭將達到中產階級的收入水平,而這一比例在2000年僅為4%。報告分析,快速崛起的中產階級將為中國經濟增長注入持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