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工藝分類-灌漿、手拉胚、機制壺、半手工、全手工

2020-12-20 為者紫砂

一.灌漿壺

最廉價的製作方法,就是澆築完成的,經常在景區車站可以看到的一些壺叫價10-20元的作品。也有精工的,主要是想冒充手工製作的壺。

特徵:1壺嘴壺把位置會有模具痕。由於廉價,一般都不會花功夫處理。

2目數很高,泥料沒砂性,加玻璃水的話亮度會很光。

3砂料不純,一般都是用的很差的泥,所以看起來有種髒髒的感覺。有的泥料會添加氧化物來掩蓋,顏色會變得很豔麗。

4由於是流體,水分幹了後,壺內壁壺把拼接點、壺蓋的氣孔會有凹坑。

5灌漿壺一個人一天可以做200-300個

二.手拉胚

手拉胚

1內壁有螺旋狀紋路,圈紋均勻平行。

2泥料目數很高,由於手拉胚需要黏性比較好的泥,通常製作朱泥類,大紅袍類的壺,並且要添加陶土,泥漿來製作,目數很高,看不見砂粒感。

3壺底跟壺身是一體成型,內壁並沒有拼接痕跡。

4蓋子邊緣會產生螺旋狀紋路,蓋裡裡面則沒有。

5手拉胚壺是在拉製成型後將其從壺底直接切下底部不會有圈紋。

6手拉胚壺一天能做100-200個。

7表面噴漿拋光處理,一般都很光滑。

註:有的作品會做推牆刮底,掩蓋痕跡,但是只要仔細觀察,還是能從中發現是否是作偽的。

三.機制壺

機制壺

1機車壺是指身桶由機車壁滾動成型的,由於機車壁是很光滑的

2內外壁的泥門都很緊,泥門就是壺的外壁和內壁的顆粒的排比,手工的泥門砂粒是輕微浮起均勻排列的。

3沒有拼接痕跡,機車壺的身桶是一體成型的,看壺底跟壺口處沒有脂泥拼接的痕跡。

4機車壺只能車身桶,壺嘴壺把一般是由模具灌漿完成的,再做手工拼接,也有精修的,跟半手工壺極為相似。

5機車壺的目數普遍用的是比較高的。

6機車壺一天上百個沒什麼問題。

四.半手工

1壺內壁有搪胚的紋路。

2壺內壁壺把處接痕不明顯,壺口一體成型沒有拼接痕跡。壺蓋的掛沒有接痕。

3壺外把和嘴處有模具拼接的接痕。

4半手工壺一天能做兩把左右,也有精工的一天一把

五。全手工

1,內壁泥門松,壺內有褶皺紋路。

2,壺口,壺底,壺把內壁可以看得出有拼接痕跡,大部分是這樣子,少部分壺口是一體拍出來的,能做到的一般都是技藝很高的老師。

3線性不會僵硬,觀察整體的線條,無論直線弧線都是有少許弧度的。

4仔細觀察,並不完全對稱,當然這個度因人而異。

結論:以上的特點可以選擇幾條一起參考,辯證性的看待,條件是死的,人是活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制壺的人也明白上面的道理,會偽造一些上面的條件,但是偽造的始終是偽造的,看多了還是可以分辨得出來。紫砂是非物資文化遺產,半手工和全手工才是杯承認的,其他一下做法都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偷工減料的做法,而且都不會明確的告訴你是怎麼做出來的,有意冒充。至於灌漿手拉成形的壺不能稱為紫砂壺,這兩者泥料都不純,手拉成型是屬於景德鎮那邊的的工藝。機車壺可以說很廉價,如果泥料沒有摻假的話還可以說是低配版的紫砂壺,但是不是傳統的手工藝,比較低端。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學習交流。

相關焦點

  • 全手工壺、半手工壺、灌漿壺和手拉坯壺的區別(圖文)
    灌漿壺先把泥料攪拌成漿糊狀態,然後注入石膏模具內,稍等一會兒,再把注滿的泥漿倒出(俗稱回漿),一般常用與低檔壺,網上常見的價格幾元,旅遊景點幾十元一把都是這類壺。灌漿壺用的泥料目數非常的細,無顆粒成分,把漿灌到開好的模具裡面,拿出來放置晾乾加工成壺,灌漿壺一個人一天可以灌幾百個,做工粗糙價格低廉。
  • 追壺人:買的紫砂壺有一圈一圈的紋路是手拉胚嗎?
    ,就算是半手工壺,泥片也是手工拍打的。  而如果要用手拉胚的方式做成型壺,就必須把紫砂泥料的目數做到200以上,而且還要加入玻璃水。而這樣做出來的壺,則已經沒有了透氣性,已經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紫砂壺了,頂多也就是外形相似而已。  手拉胚製作有個特點,就是會形成螺旋紋。所以,在判斷一把壺是手拉胚還是正宗紫砂壺的時候,我們通常都要看一看,是不是有一圈一圈的紋路。
  • 機車壺以次充好當成手工壺來賣,你還蒙在鼓裡?
    當前很多壺友都知道半手工和全手工紫砂壺,但是卻忽略了市場上還有一種「機車壺」的存在。通常這類機車壺被商家以「半手工」的名義進行銷售,有很多初學者買到類似的紫砂壺而苦惱。那麼這些機車壺都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又該如何來分辨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下這個話題。
  • 大聖說壺丨紫砂壺是個「怪圈」,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其實說到底,還是幾個因素:一、手工藝和藝術品,傻傻分不清楚很多外行壺友看紫砂,把它當做文玩收藏,認為「天價」買不起不敢玩,事實上,哪有那麼多收藏價值的「藝術品」紫砂壺,市面上大部分都是實用器,普通半手工的也就幾百元。
  • 手拉胚紫砂壺究竟長什麼樣,我們如何來分辨它?
    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目前市場上存在一種手拉胚的紫砂壺,我相信很多壺友都有買到過。那麼這是什麼樣的一種壺呢,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又該如何來分辨呢,今天小蔣跟大家聊下這個話題。手拉胚其實作為一種古老的製作工藝,早就被廣泛運用在陶瓷行業中。
  • 沒人願意告訴你的真相:我們為什麼會排斥手拉胚紫砂壺!
    新手剛接觸紫砂壺,一般都會被告知要避開「手拉胚紫砂壺」,但卻很少人會解釋為什么半手工紫砂壺是實用之選,但手拉胚紫砂壺倒成了眾矢之的了?一、就成型方式而言,手拉胚和半手工有什麼區別?對於手拉胚成型,其實大家並不陌生,這是製作瓷器和陶器的主要成型方式。它由電機帶動轉盤旋轉,製作者用手拉即可將泥胚拉製成各種形狀。而半手工成型則是依靠石膏模型擋胚輔助製成,其他環節和全手工制壺並無差別,應該說半手工成型和全手工成型都是傳統紫砂壺的製作方式。
  • 你用的真的是紫砂壺嗎?帶你認識什麼是手工壺、灌漿壺和化工壺
    紫砂是一種具有石英、雲母、赤鐵的粘土礦物質,做成的壺喝茶口感好,保溫透氣,而紫砂壺的各種顏色是天然礦物質經燒制窯變產生的,深受文人雅士所愛,但由於紫砂品種多,價格不一,市場混亂。做壺工藝更是五花八門。除了少量的手工壺和半手工壺,大部分是灌漿壺和化工壺。
  • 你需要的是一把全手工壺還是半手工壺?
    紫砂界有太多的門門道道,首當其衝就是:這把壺是全手工壺還是半手工壺?最早的紫砂壺是手捏實心成型以後再掏空而成,叫做捏築法。也有搓成細泥條盤旋堆築成型的,叫做盤築法。直到時大彬開創新的開發了慢輪圍片拍打成型法(圓器)和泥片鑲接成型法(方器),從此紫砂壺形成了特有的全手工成型工藝,這樣的工藝做出來的壺也叫全手工壺。
  • 看待半手工紫砂壺不能以偏概全
    紫砂壺的本質是什麼?想必大家都曉得紫砂壺的本質就是用來喝茶的,是泡茶的工具。基於此,在選擇紫砂壺的時候,關於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講,只要這把紫砂壺契合制壺要求,是本人所喜歡的壺型和泥料就能夠了,半手工或者全手工的差異也就並非那麼重要。
  • 「內壁刻字」的紫砂壺,就一定是全手工壺嗎?千萬別被騙了!
    紫砂壺除了有泡茶的特性,古樸的外表也十分吸引人,其中最為主流的是紫砂陶刻,以刀代筆,將詩、書、畫、印呈現在壺面上。自出現以來,「字依壺傳,壺隨字貴」,一直倍受歷代文人雅士欣賞與推崇,魅力經久不衰。而除了壺面刻繪文字,還有些壺內壁也會刻繪詩詞,對於這樣的壺,很多人以為撿到寶了,覺得這就是100%的全手工紫砂壺。開始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你接著往下看,就會發現自己太天真了。如果一把全手工紫砂壺壺內刻字,那麼這一步驟就是身筒泥片拍打成型,在圍成身筒前刻上去的。
  • 紫砂小知識:手工壺的概念,不要混淆了
    所以說——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很多朋友,不明白什麼是手工製作,往往問到我,這把壺是不是手工製作的,正確的說,只要是正宗的紫砂壺,都是手工製作,都是藝人用手以及工具製作出來的,手工,分為半手工和全手工。
  • 如何鑑別全手工與半手工紫砂壺?
    如何鑑別全手工與半手工紫砂壺?全手工紫砂壺的制壺特點主要是以拍打泥片進行拼接,最終才能使泥片的氣孔率高,泥性活,適茶性優越。其燒制的方法還分為一次燒成壺以及多次燒製成壺,雖然說一次燒製成壺通常會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一次成型的壺,容易養出寶光,還能將茶性發揮的非常好。然而多次燒制而成的壺,雖然說賣相都很好,但是它的適茶性卻是因為多次的燒制反而不如一次燒制而成的。
  • 半手工紫砂壺,是不是一半手工製作,一半機器製作的?
    壺友們經常聽到的「半手工紫砂壺」,在紫砂業內也叫「模型壺」,更準確的說法應該叫「藉助模型輔助成型手工壺」。指的是在紫砂壺的成型過程中,一部分或者所有部件藉助到模型輔助成型的這類紫砂壺。模型壺的製作流程,首先是拍打出所製作壺型的大致形狀,然後在壺身外部套上模型,使得壺身和石膏模型緊貼,在壺身內部使用工具,搪出壺的形狀。然後裝配模型或手工成型的壺嘴和壺把,再經過後期的一系列修整和精加工處理後,方可完成製作。
  • 紫砂壺,分不清半手工和全手工,成型步驟直觀看明白
    有很多壺友對半手工嗤之以鼻,對全手工趨之若鶩。如果你來宜興看看就知道真正有多少藝人在做全手工壺,你買到一把假的或者仿製的全手工,其實還不如買一把真正的半手工壺來得心裡舒服。作為宜興紫砂的兩種傳統工藝,那麼這兩種工藝究竟有何區別呢?
  • 機車壺不是紫砂壺,詳解機車壺的生產工藝及製作流程
    買壺不被坑,玩壺更懂壺。大家好,我是老邵,歡迎來到問壺藏家。上一期我們聊了聊為什麼機車壺不是宜興紫砂壺。那麼我們這一期就接著講如何來做一把機車壺,或者說機車壺是怎麼做出來的。機車壺的工藝也是在不斷進步的,機車機器的刀頭從塑料板、到塑料板包橡皮頭、到聚氨酯滾壓頭,也是在在不斷的變換的。
  • 「全手工」紫砂壺常見的造假手段和分辨技巧
    我在很多文章裡經常會談到全手工紫砂壺,在此還是要強調一下,全手工跟半手工的區別主要在於成型的工藝上有所不同,也就是身桶的成型。要想完成一件作品不是光靠一個身筒的成型,而是整件作品的各個局部與整體的銜接過渡,這才真正代表作者的水平和審美情趣!
  • 選購紫砂壺實戰講解:壺內底部有一圈圈的螺紋,就一定是手拉胚?
    手拉胚是紫砂壺常見的造假方式之一,其最大的問題不僅僅成型方式的區別,而是手拉胚必須要改變泥料的性質,否則就無法成型,這已經與消費者選擇「紫砂」的初心背道而馳了。而對於如何辨別手拉胚這個問題,我們一般是看內部有沒有螺紋圈。
  • 這幾種壺,誰買誰上當!你被騙過嗎?
    經常有壺友給我看各式各樣的紫砂壺。 其中不乏有買到精品紫砂壺的,不過更多的是買到了假壺或者垃圾壺。 比如上圖顧景舟的民國仿古如意壺與市面上常見的劣質化料壺比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優劣。 二、手拉胚 手拉壺也是假紫砂的一種,原料是極細的紫砂泥漿(多為外山料或劣質紫砂邊角料)。 在其中加入水玻璃、陶土,工藝不是傳統的手工拍打成型。
  • 為什麼灌漿壺、手拉壺都不是真紫砂
    灌漿壺灌漿工藝灌漿壺需要把泥料放在球筒裡面打48個小時,打成很細的泥漿,然後再把漿灌到開好的模具裡面。其成形工藝簡單沒有多少手工成分。紫砂大師顧景舟曾公開反對這一技術,他認為紫砂壺的做工、氣韻、傳承都在手工上,而灌漿的紫砂壺,失去了這樣的魅力。
  • 揭秘市場上仿冒的全手工「內壁章」是如何做出來的?
    現在很多初級菜鳥壺友都在盲目的追求全手工,但是又沒有掌握相關的方法。所以大多數小白壺友還是以內壁章來判斷一把壺是不是全手工。有的還在傻傻問:小蔣你做的這把紫砂壺有內壁章嗎?那你會上很多的當。不管是全手工還是半手工紫砂壺,剛開始的基本步驟是一樣的,都要打泥條和片子,然後圍身筒,拍身筒。下圖是製作紫砂壺的第一步打泥條,內壁章是在泥條打好之後蓋上的接著就是把泥條圍起來拍身筒:全手工和半手工的壺,都要拍出身筒,塑出大致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