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灌漿壺
最廉價的製作方法,就是澆築完成的,經常在景區車站可以看到的一些壺叫價10-20元的作品。也有精工的,主要是想冒充手工製作的壺。
特徵:1壺嘴壺把位置會有模具痕。由於廉價,一般都不會花功夫處理。
2目數很高,泥料沒砂性,加玻璃水的話亮度會很光。
3砂料不純,一般都是用的很差的泥,所以看起來有種髒髒的感覺。有的泥料會添加氧化物來掩蓋,顏色會變得很豔麗。
4由於是流體,水分幹了後,壺內壁壺把拼接點、壺蓋的氣孔會有凹坑。
5灌漿壺一個人一天可以做200-300個
二.手拉胚

1內壁有螺旋狀紋路,圈紋均勻平行。
2泥料目數很高,由於手拉胚需要黏性比較好的泥,通常製作朱泥類,大紅袍類的壺,並且要添加陶土,泥漿來製作,目數很高,看不見砂粒感。
3壺底跟壺身是一體成型,內壁並沒有拼接痕跡。
4蓋子邊緣會產生螺旋狀紋路,蓋裡裡面則沒有。
5手拉胚壺是在拉製成型後將其從壺底直接切下底部不會有圈紋。
6手拉胚壺一天能做100-200個。
7表面噴漿拋光處理,一般都很光滑。
註:有的作品會做推牆刮底,掩蓋痕跡,但是只要仔細觀察,還是能從中發現是否是作偽的。
三.機制壺

1機車壺是指身桶由機車壁滾動成型的,由於機車壁是很光滑的
2內外壁的泥門都很緊,泥門就是壺的外壁和內壁的顆粒的排比,手工的泥門砂粒是輕微浮起均勻排列的。
3沒有拼接痕跡,機車壺的身桶是一體成型的,看壺底跟壺口處沒有脂泥拼接的痕跡。
4機車壺只能車身桶,壺嘴壺把一般是由模具灌漿完成的,再做手工拼接,也有精修的,跟半手工壺極為相似。
5機車壺的目數普遍用的是比較高的。
6機車壺一天上百個沒什麼問題。
四.半手工
1壺內壁有搪胚的紋路。
2壺內壁壺把處接痕不明顯,壺口一體成型沒有拼接痕跡。壺蓋的掛沒有接痕。
3壺外把和嘴處有模具拼接的接痕。
4半手工壺一天能做兩把左右,也有精工的一天一把
五。全手工
1,內壁泥門松,壺內有褶皺紋路。
2,壺口,壺底,壺把內壁可以看得出有拼接痕跡,大部分是這樣子,少部分壺口是一體拍出來的,能做到的一般都是技藝很高的老師。
3線性不會僵硬,觀察整體的線條,無論直線弧線都是有少許弧度的。
4仔細觀察,並不完全對稱,當然這個度因人而異。
結論:以上的特點可以選擇幾條一起參考,辯證性的看待,條件是死的,人是活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制壺的人也明白上面的道理,會偽造一些上面的條件,但是偽造的始終是偽造的,看多了還是可以分辨得出來。紫砂是非物資文化遺產,半手工和全手工才是杯承認的,其他一下做法都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偷工減料的做法,而且都不會明確的告訴你是怎麼做出來的,有意冒充。至於灌漿手拉成形的壺不能稱為紫砂壺,這兩者泥料都不純,手拉成型是屬於景德鎮那邊的的工藝。機車壺可以說很廉價,如果泥料沒有摻假的話還可以說是低配版的紫砂壺,但是不是傳統的手工藝,比較低端。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