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伍連德博士與北京協和醫學院(組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4日電 題:伍連德博士與北京協和醫學院(PUMC)

  作者:禮露

  1917年深秋的一天,北京協和醫學院正式破土動工。

  至1921年第一屆正式入校生開學典禮隆重召開及協和醫院的開放,這所歷史上遠東地區最早創建的最高醫學學府,經歷了三次停辦、三次復校、六次更名,然其生生不息,卓爾不群,今天已發展成為亞洲一流的醫學院。

  今天,我們紀念PUMC開創90周年,值得提起一位在中國現代醫學史上卓有建樹的科學先賢——伍連德博士。

  二十世紀初,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龐大財富支撐下,計劃在中國資助符合社會公益的大型的長期項目。洛克菲勒基金會的顧問弗雷德裡克.蓋茨(Fredrick Gates) 傾向於在遠東實施一項計劃,先是提出在中國建一所綜合大學。但是,洛克菲勒基金會經過考慮否定了這個建議,認為這是「一個當時無法實現的夢想」。

  1913年底,身為大總統府侍從醫官的伍連德向袁世凱遞呈了《擬改組全國醫學教育意見書》(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提出加速興辦現代醫學科學院,發展中國的醫學教育。具體的,他提議徹底改革醫科生的訓練,包括修習生理學、人體解剖學,系統化醫院的臨床教學,設置中央醫藥協會,將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等等。

  與此同時,由哈佛畢業生組織的新機構中國哈佛醫學校(Harvard Medical School of China)行政委員會也提出特別呼籲請求援助。

  蓋茨和另一位董事傑爾姆.格林(Jerome Greene)立刻對在遠東建醫學院表示了興趣。在一次為期兩天的會議後,洛克菲勒基金會終於決定將錢投向中國西醫學建設。

  次年,伍連德博士建議政府邀請基金會派遣代表團來華考察。代表團受到袁世凱總統、黎元洪副總統及其他高級政要的接見。伍連德博士則參與了全程引導與陪同。代表團考察了北京和天津的醫學院及醫院,隨後又奔赴中國各地—— 濟南、漢口、長沙、南京、蘇州、上海、香港、廣州、廈門和臺灣。

  在伍連德博士的參與下,代表團最終成就一份名為「中國的醫學」的詳細報告,報告於10月底呈交紐約洛克菲勒基金會董事會。這份報告包羅萬象,從中國的總體衛生條件到女醫生的教育、在外國教會組織和非教會組織控制下的醫學院的標準、法醫學以及中國政府和人民對西方醫學的態度等等。報告還列入了行動建議。這一建議雄心勃勃,敦促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大規模開展醫學建設,「應該認識到,這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在此期間,基金會在中國醫學教學工作中應是一個重要因素」,教學應基於「最高的實用標準」,在今後一段時間內,英語將是主要的教學語言。

  這份報告還提議,第一個醫學機構應設在北京。報告進一步列出一長串其他的「次要建議」,以援助中國各地的其他醫學項目,包括為中國學生在歐洲和美國學習醫學提供獎學金。

  董事會於1914年11月批准了這份報告,並建立了一個名為洛克菲勒基金會中國醫學委員會(China Medical Board [CMB] of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的組織,負責開展籌建工作,直至1917年9月24日——當銘刻著「民國六年」字樣的巨大奠基石沉穩座落的一刻,中國現代醫學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伍博士為協和醫學院和協和醫院的籌建所做的努力只是他為中國現代醫學大廈奠基添磚加瓦的開始,之後的幾十年,從南到北,他參與創建了二十幾所醫院醫學院,包括:1918年,創建北京中央醫院(今位於白塔寺的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分院)並首任院長;1922年,受奉天督軍張作霖委託,在瀋陽創建東北陸軍總醫院(現中國人民解放軍202醫院),該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大型軍醫院; 1926年,創辦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哈爾濱醫科大學前身),並任第一任校長……

  [1]  [2]  [3]  [下一頁]

相關焦點

  • 北京高校——北京協和醫學院
    #高校#北京協和醫學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學校前身是美英基督教教會於1906年共同創辦的協和醫學堂。1912年,改稱協和醫學校。1917年,成立北京協和醫學院。1919年,改名北京協和醫科大學。1929年,更名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1951年1月,學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衛生部接管,且改名為中國協和醫學院。歷經傳承與發展,學校先後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中國首都醫科大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吳景鍵|「國士」的憂傷:伍連德、伍長庚父子往事
    公共衛生的「特殊使命」1918年,剛剛結束蘇聯訪問的美國紅十字會代表團自中國返美,順路參訪正在建設中的北平協和醫學院。雪上加霜的是,就在這一年的秋天,伍連德的次子伍長福因急性肺炎早逝:1925年秋,在天津南開中學寄宿的長福,在一場激烈的足球賽後,染上了急性肺炎。儘管我們很快就送他到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建成的北京協和醫學院附屬醫院接受了專業的治療,但是他在細菌學系尚未來得及確定其所染病菌屬於哪種肺炎球菌時,便已去世。
  • 北京協和醫學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1917年成立,中國醫學科學院1956年成立。自1957年起,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1906年,英國倫敦會與英美其他五個教會合作開辦了協和醫學堂,為協和醫學院的前身。
  • 忘記伍連德用了110年,忘記鍾南山會用多少年?
    回歸正題,知道伍連德嗎?相信很多人一臉茫然。如果不是前不久央視上播放專門的一期《國家記憶-鼠疫鬥士伍連德》,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這樣一個人。這三次大瘟疫,被一人滅掉,他就是伍連德。出生於1879年。1907年,他接受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的邀請回國。回望那段歷史,伍連德在跌宕起伏的社會環境中,憑藉一己之力,三度力挽狂瀾,送走了瘟神,硬硬挽救了無數生命,成就國士無雙之名。
  • 【院校介紹】北京協和醫學院
    國家的領導人對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發展也十分關心支持。歷屆主席和總理對院校發展寄予了深切關注和殷切期望,協和具有辦學的有利條件和優良的教學傳統,應該辦好,也一定能夠辦好,辦出協和的特色,為國家培養高質量的醫學人才。
  • 中國頂尖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全國各省市錄取分數線
    中國頂尖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2019年全國各省市錄取分數線。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最好的醫學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的唯一一所醫科全國重點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一體的管理體制,是中國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
  • 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部
    2007年5月18日,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鑑於與清華大學緊密合作辦學的需要,同時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的名稱,接受教育部、衛生部雙重領導。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5] 1984年,學校成立了夜大學。1985年改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醫學院校介紹】北京協和醫學院
    一、學校介紹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醫學科學研究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由美國基金創辦,是我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重點醫學院校。國家的領導人對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發展也十分關心支持。歷屆主席和總理對院校發展寄予了深切關注和殷切期望,協和具有辦學的有利條件和優良的教學傳統,應該辦好,也一定能夠辦好,辦出協和的特色,為國家培養高質量的醫學人才。
  • 北京協和醫學院2019屆畢業典禮舉辦
    7月9日,北京協和醫學院2019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京舉辦。186名畢業生獲得學士學位,601名畢業生獲得碩士學位,552名畢業生獲得博士學位。在他們即將踏上逐夢新徵程之際,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送上了祝福和囑託。
  • 一個人救了一個國,國士無雙伍連德,被國人遺忘的「抗疫」英雄
    而細數近代中國,有三次大鼠疫:第一次大鼠疫:1910 年11月至1911年3月,萬餘獵人集聚滿洲裡地區圍獵,後感染瘟疫,並波及北京、天津、山東等地。死亡人數6萬。第三次大鼠疫:1920年,東北鼠疫再次捲土重來,10月,伍連德從哈爾濱來到海拉爾。和十年前的情況相似,鼠疫又是先在蘇聯境內出現,然後南下。這個時候的哈爾濱,有10萬蘇聯人,4000名日本人和2000名其他外國人。伍連德力挽狂瀾,這次鼠疫造成死亡9000人。三次大鼠疫,均被一個人扼制,這個人就是伍連德。
  • 北京閱讀季·書香醫院走進協和醫學院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聶北茵)今天,北京閱讀季·書香醫院「講讀生活之協和」主題活動暨協和博士講堂40年紀念論壇在百年協和小禮堂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樊代明,中美商業領袖圓桌會議基金會理事宮月雲,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北京協和醫院消化科副教授吳東,北京市海澱區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向濤,中央電視臺欄目主持人張越等嘉賓做論壇主題演講。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更名北京協和醫學院
    本報北京9月5日電(記者原春琳)今天,教育部和衛生部共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大會暨揭牌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更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接受教育部、衛生部雙重領導,其原有的隸屬領導關係、資產關係和經費管理體制保持不變。
  • 伍連德:應袁世凱之邀回國,然後一個人救了一個國
    而細數近代中國,有三次大鼠疫:第一次大鼠疫:1910 年11月至1911年3月,萬餘獵人集聚滿洲裡地區圍獵,後感染瘟疫,並波及北京、天津、山東等地。死亡人數6萬。伍連德臨危受命,四個月撲滅了疫情,挽救了東三省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並讓近代醫學,首次進入國人日常生活之中。
  • 北大醫學部、清華醫學院、協和和首醫北京四大醫學院哪個更好?
    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清華大學醫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四所大學的分數都很高,各有特點,都非常優秀,看你適合哪個。北京協和醫學院:高考招生目錄在清華大學的臨床醫學大類裡:臨床醫學(協和);所以分數至少達到清華的分數線。
  • 2021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考博經驗
    一、為什麼是北京協和醫學院醫科院腫瘤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高的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院校自成立以來人才輩出,碩果纍纍,為我國現代醫學科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通知 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通知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藥物所)將於2020年7月份舉辦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
  • 北京曾有位戰「疫」先驅:將火車車廂作為臨時隔離營,自製口罩
    伍連德在哈爾濱傅家甸指揮抗擊肺鼠疫。「1908年9月末那命中注定的日子,我來到了北京,變黃的秋葉已開始飄落。這座古老而壯麗的京城……因為它象徵著力量、權勢、尊嚴與美麗,而令任何嚮往者流連忘返。」在自述中,伍連德這樣回憶著他與北京的初見。那一年,他應直隸總督袁世凱聘請,出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副校長)。
  • 中國最強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和清華大學息息相關!
    比如南湘雅是指中南大學的湘雅醫學院,東齊魯是指山東大學的齊魯醫學院,西華西是指四川大學的華西醫學中心,中同濟是指華中科技大學的同濟醫學院。而作為五大醫學院校之首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情況與其他醫學院類似,但似乎又有所不同。北京協和醫學院,起源於1906年的協和醫學堂,1912年,改稱協和醫學校。1917年,成立北京協和醫學院。
  • 北京協和醫學院2020全國排名
    那麼,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全國排名第幾呢?  北京協和醫學院所在地區排名  北京協和醫學院位於北京,那麼在北京市內,都有哪些大學最好,他們的排名情況是怎樣的呢? 學校名稱 全國排名 星級排名 辦學層次 北京協和醫學院 50 6★
  • 伍連德紀錄片英文版無力上馬 導演視為「遺作」(組圖)
    因此,做一部精品英文版伍連德博士紀錄片奉獻給全世界的觀眾,是電視紀錄片《伍連德博士傳》總導演、總監製、新加坡亞洲新聞臺高級副總裁王麗鳳的終極目標。她說,「這部作品,應是我的"遺作"。」    伍玉玲博士是新加坡資深雙語教育家,1926年出生在哈爾濱伍連德博士創建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鼠疫研究所。今天,她的家可以說就是一座伍連德博士紀念館。  1995年,伍玉玲女士在新加坡出版了紀念他的父親的大型圖片集英文版《回憶伍連德博士——抗疫鬥士》。因為伍連德博士是成立於1915年的中華醫學會創始人之一,同年,她受邀參加了上海中華醫學會舉辦的80周年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