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男性(假設為男性),慢跑時速7公裡,運動時心率達到157(姑且認為是運動中心率穩定狀態下的均值)。這個心率正常嗎?
首先看一下運動時的心率大小問題
運動開始後,心率隨運動強度的提升逐步達到最高心率。最高心率不會因為你經常訓練而改變,而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步遞減,所以才可以用固定的公式來估算自己的最高心率。常用的公式為:220-年齡。比如50歲的男士,最高心率則為170跳每分鐘。
但這個公式相對來說粗糙了一些,有些研究認為20歲以下和45歲以上的人群,可以通過以下這個公式更為準確地計算最高心率:208-(0.7*年齡)。所以,調整一下計算可知,這位50歲男士的最高心率約為173跳每分鐘。
但我們普通人在運動時候可不能以最高心率為標準衡量,太不安全了。一般認為有氧運動的最佳心率範圍在最高心率的60%至80%這個區間。但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建議下限50%,上限可以提升到85%。以60%和80%這個區間來計算,50歲的人最佳運動心率區間為每分鐘103至138之間。所以每分鐘157次的心率顯然高出了許多,建議降低運動強度,以使運動心率回到138跳之下。
對於中老年人,還有一個簡單的有氧運動心率控制公式:170-年齡。以50歲為例,則運動心率應控制在120跳較適宜和安全。如果年齡更大,則最好在這個公式的基礎上,視身體情況,再適當降低。
也許你會問,如果運動心率控制住了,但就不能保證每小時7公裡的速度了。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要的是速度還是安全和健康?除非你是專業運動員,否則速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沒有多大的意義。而運動安全,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提升健康水平才是第一要義。所以,運動心率過高,超過合理區間,就放低強度、降低心跳,甚至將慢跑改為跑走結合或快走,是為正確的選擇。
開始長跑健身前必須做的兩件事
這裡所說的「長跑健身前」,並不是指每次運動前的準備,而是長期不運動或從不運動的人,在決定開始通過有氧運動鍛鍊身體前應做什麼事?有兩件事很重要:
(1)做一次體檢,年齡越大越要做體檢。目的是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並聽取醫生的意見。有些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等疾病,這些需要視身體情況做出合理的運動安排,而像有心臟病相關疾病的人則應禁止參加長跑這樣激烈的運動。
(2)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一開始就隨意高頻率、大運動量。從一個很少參加體育鍛鍊的狀態開始跑步健身,身體也需要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根據年齡、身體狀況不同,也會有時間上的差異。從一個月至三四個月或更長,都有可能。
以往沒有長跑運動習慣的中老年人,最好能在健身教練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有三至四個月的適應期,有適合自己的跑步訓練方案,避免盲目訓練帶來的運動風險。如果心、肺、血管系統存在隱患,再加上不科學的自我長跑鍛鍊,引發意外的風險就太高了。
長跑鍛鍊當然可以提升心肺功能,但必須正確、科學地進行。中老年人(哪怕是年輕人)也應在跑步過程中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率,避免過高的運動強度,以確保在安全有效的範圍內順利地完成每一次訓練。速度嘛,時間久了,它可以錦上添花!
據統計,近三年的全國馬拉松賽事的猝死者中大部分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