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慢跑1小時7公裡,心率157正常嗎?

2020-12-19 御行健身

50歲的男性(假設為男性),慢跑時速7公裡,運動時心率達到157(姑且認為是運動中心率穩定狀態下的均值)。這個心率正常嗎?

首先看一下運動時的心率大小問題

運動開始後,心率隨運動強度的提升逐步達到最高心率。最高心率不會因為你經常訓練而改變,而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步遞減,所以才可以用固定的公式來估算自己的最高心率。常用的公式為:220-年齡。比如50歲的男士,最高心率則為170跳每分鐘。

但這個公式相對來說粗糙了一些,有些研究認為20歲以下和45歲以上的人群,可以通過以下這個公式更為準確地計算最高心率:208-(0.7*年齡)。所以,調整一下計算可知,這位50歲男士的最高心率約為173跳每分鐘。

但我們普通人在運動時候可不能以最高心率為標準衡量,太不安全了。一般認為有氧運動的最佳心率範圍在最高心率的60%至80%這個區間。但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建議下限50%,上限可以提升到85%。以60%和80%這個區間來計算,50歲的人最佳運動心率區間為每分鐘103至138之間。所以每分鐘157次的心率顯然高出了許多,建議降低運動強度,以使運動心率回到138跳之下。

對於中老年人,還有一個簡單的有氧運動心率控制公式:170-年齡。以50歲為例,則運動心率應控制在120跳較適宜和安全。如果年齡更大,則最好在這個公式的基礎上,視身體情況,再適當降低。

也許你會問,如果運動心率控制住了,但就不能保證每小時7公裡的速度了。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要的是速度還是安全和健康?除非你是專業運動員,否則速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沒有多大的意義。而運動安全,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提升健康水平才是第一要義。所以,運動心率過高,超過合理區間,就放低強度、降低心跳,甚至將慢跑改為跑走結合或快走,是為正確的選擇。

開始長跑健身前必須做的兩件事

這裡所說的「長跑健身前」,並不是指每次運動前的準備,而是長期不運動或從不運動的人,在決定開始通過有氧運動鍛鍊身體前應做什麼事?有兩件事很重要:

(1)做一次體檢,年齡越大越要做體檢。目的是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並聽取醫生的意見。有些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等疾病,這些需要視身體情況做出合理的運動安排,而像有心臟病相關疾病的人則應禁止參加長跑這樣激烈的運動。

(2)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一開始就隨意高頻率、大運動量。從一個很少參加體育鍛鍊的狀態開始跑步健身,身體也需要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根據年齡、身體狀況不同,也會有時間上的差異。從一個月至三四個月或更長,都有可能。

以往沒有長跑運動習慣的中老年人,最好能在健身教練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有三至四個月的適應期,有適合自己的跑步訓練方案,避免盲目訓練帶來的運動風險。如果心、肺、血管系統存在隱患,再加上不科學的自我長跑鍛鍊,引發意外的風險就太高了。

長跑鍛鍊當然可以提升心肺功能,但必須正確、科學地進行。中老年人(哪怕是年輕人)也應在跑步過程中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率,避免過高的運動強度,以確保在安全有效的範圍內順利地完成每一次訓練。速度嘛,時間久了,它可以錦上添花!

據統計,近三年的全國馬拉松賽事的猝死者中大部分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

相關焦點

  • 高血壓患者跑10公裡後,心率170,但不喘,這正常嗎?
    46歲的高血壓患者,10公裡慢跑50分鐘,心率達到170次/分,但不喘,這正常嗎?運動後,心率到170次/分,還不喘?這種情況,多半是心率測試不準確。我們可以用手,按住左胸口,測試下單位時間心臟的搏動次數。
  • 心率50次左右是否是病態?
    您有記錄自己心跳的習慣嗎?您知道正常的心跳範圍嗎?心跳過快過慢都意味著什麼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心率過慢的問題。生活中有些人的心跳只有50是左右,他們是不是生病了?其實在教科書上講對於正常心率的判定不分男女以及年齡,都把60-100次/分作為正常心率的範圍。但是50次/分左右的人群也不在少數,不能說心率50次/分鐘就是病態,也不能說50次/分鐘絕對提示疾病。首先,如果您的心率一直是50次左右,同時沒有什麼不舒服,那麼這種情況下多數屬於正常現象,無需特別處理。
  • 慢跑5公裡需要30分鐘,什麼水平?
    慢跑5公裡需要30分鐘,什麼水平?根據以往的經歷,大多數長期堅持跑步的朋友,他們的速度都維持在半個小時5公裡!這個速度可以秒殺不跑步的朋友,在跑者裡算是比較正常的速度!所以我們得從心率上來看30分鐘五公裡慢跑的水平!以某位跑友做例子,5km跑30分鐘的速度能達到最大心率的70%,這個心率可以很好地燃燒脂肪,降低體重,鍛鍊身體!所以想減肥的朋友,你可以速度保持在五公裡30分鐘,這個速度不算快,但減肥的效果特別好!
  • 跑步一公裡用時6分30秒,算慢跑嗎?冬天跑步又有哪些慢跑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跑步有快慢之分,特別是對於初跑者和跑齡在1年以上的人,在速度上是有差距的,但是今天小黑要說的是關於慢跑,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問我,他沒公裡用時6分30秒,算不算慢跑,當時問的我有點懵,不過我想了一會,給他解釋清楚了。
  • 跑步圈裡,7分鐘跑1公裡是什麼水平?
    那麼,跑步如果以7分鐘去跑1公裡是什麼樣的水平呢?根據相關研究,人在慢跑的時候一般心率會控制在180減去年齡,否則就會容易產生運動過度。但是心率也不能保持的太低,不然就達不到跑步運動的效果,依據正常人在慢跑的時候,速度是在每小時9千米,按照換算下來的話,就是差不多7分鐘一公裡。所以從某一方面來說,跑步一公裡的用時是在7分鐘,就是多數一般人的一個正常水平,當然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那自然速度也就不一樣,只要你在慢跑中不是很喘,可以邊跑邊說話的話那就是最佳的一個狀態了。
  • 慢跑不如快走?同樣是5公裡,兩者的區別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很多人說快走運動效果差,得不到好的運動效果,還有人說跑步傷膝蓋,對於快走和慢跑各抒己見。快走5公裡和慢跑5公裡,有什麼不同?1.心率不同衡量運動效果的一個重要標準是心率,步行5公裡的話,這個速度還比較慢,心率會比較低,只能達到加熱心率。一般加熱心率也能達到最高心率的50%左右,所以燃燒脂肪的效果會比較差。
  • 時速6公裡慢跑和1小時桌球,哪個減肥效果更好?
    時速6公裡的長跑和打桌球2小時,哪個熱量消耗更大呢?運動耗能的對比普通人以時速6公裡完成1小時跑約可消耗500至700千卡熱量,而進行1小時桌球運動的消耗則要小不少,只有約300千卡左右。當然,單位時間內熱量的消耗,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了每個人的體重、運動強度、休息時間等,這裡只是粗略估計,便於參考。
  • 慢跑和快走,每天慢跑5公裡和健走5公裡,3大差異清清楚楚
    今天在這裡要和大家說的是運動方式的不同會帶來什麼樣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說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所帶來的效果也會大不相同,例如慢跑和健走。一個人每天慢跑5公裡和健走5公裡,存在區別有哪些呢?什麼是慢跑所謂的慢跑,是跑步的一種,也被稱為緩步、緩跑等,是中等訓練強度的一種有氧運動項目。
  • 慢跑時速度多少最合適?三個運動心率公式告訴你怎麼做!
    以剛剛好能跑起來的速度來看,每公裡配速6分30秒至7分鐘之間,是他感覺最舒服的速度,心肺基本上感覺不到太大的運動反應,而且還能保持短句交談。如果將每公裡配速提高到5分30秒左右,他會感覺心肺壓力較大,因此他將每公裡配速保持在6至7分鐘之間視為自己的目前的慢跑速度。慢跑的心率多少合適?
  • 快走和慢跑的區別?
    步行30分鐘或步行50分鐘,可消耗200~300千卡。比較合適的運動量是每天慢跑30分鐘或快步走50分鐘,能保持運動者身體健康,能消耗200~300千卡,加上基礎代謝(男生1500千卡,女生1200千卡),每天能比不運動的人多吃一點。同樣的飲食,同樣的體重,同樣的體格,你會變得更強壯。鍛鍊能力的提高,與身體素質的提高一樣,都需要一個過程。
  • 50歲開始跑步鍛鍊並不晚,別在乎配速,運動心率才是重點!
    50歲開始跑步鍛鍊並不晚,別在乎配速,運動心率才是重點!所以,控制跑步運動強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控制運動心率。如果一個人平時從不運動,直到50歲才開始長跑鍛鍊,那麼整個人的身體狀態都會很弱,當然也包括了心肺水平的低下。該如何跑,確實是一個問題!
  • 你了解LSD(長距離慢跑)訓練嗎
    通常我們認為距離在20-35公裡才算長距離,這是距離意義上的長,但是每個人的耐力、體能和速度各有差異,這麼長的距離,並非人人都能跑下來。所以,用時間來定義「長短」更為合適,慢跑的「時間長」比「距離長」更有參考價值!
  • 「1小時走6公裡」算不算快走?怎麼快走,運動效果更好?
    一小時走6公裡,算不算快走?算。那麼一小時走5.9公裡呢,一小時走6.1公裡呢?如此推演的背後,是因為我們默認,應該有一個「絕對的速度」作為標準,用以定義什麼是快走。然而,這樣的「絕對化的」速度並不存在。實際上,慢跑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什麼如此說呢?因為,一個絕對的速度,並不能適應每個人不同的身體情況。
  • 是心率決定速度,還是速度決定心率?46歲中年人這樣慢跑更安全!
    1-理論上計算一下最佳運動心率區域常採用的計算最佳運動心率的公式是:(220-年齡)×下限60%及上限80%,以這位46歲的跑者為例:最佳運動心率下限=(220-46)×0.6=105最佳運動心率上限=(220-46
  • Bigger問答時間 慢跑時心率過高是什麼原因?
    跑友提問:我現在慢跑大概十幾次了,配速在8分鐘左右,跑了4公裡後,我的心率上到了160左右。我不會感到不舒服,可是我平時的心率才70左右,為什麼慢跑還能有那麼高的心率呢?Bigger跑步教練認證講師金聖斌回覆:這個有很多因素造成,可能會是以下幾個情況1.跑前熱身沒有很充分,激活肌肉強度不夠2.跑步的周期還是偏少,堅持跑步,心肺耐力提高,心率就不會有這麼大的起伏。
  • 跑步的時候多慢才算是慢跑,慢跑到底多慢才好?
    那麼慢跑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合適呢?到底是多慢才能算是慢跑。  很多人都會有這麼一個難點,那就是對於慢跑的速度根本沒辦法去把握,不知道什麼樣的慢跑速度才是合適的。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速度  對於慢跑的速度能不能有一個數值化?畢竟對於慢的理解,個人都有個人不同的看法或者認知。根本做不到統一思想的那種模式。
  • 最大心率測試
    最大心率測試有一定的危險性,測試前幾天要保證充足的休息,足夠的營養,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同時測試的時候旁邊最好有人陪同。測試過程中,碰到身體不舒服的情況,請立即中斷測試,下次再測試。陡坡版● 戴上心率表,以E配速慢跑暖身10分鐘。● 第1趟:用自覺的八成力去跑第一趟400公尺陡坡,再慢跑回在坡底休息3分鐘。
  • 血糖16降到7,1個動作就搞定!一試就靈,糖友必學
    沒運動前16.3),空腹血糖7左右(沒運動前13.1)。研究發現,餐後1小時運動,對降低餐後2小時血糖效果最明顯。過早運動,會把血液從消化系統引向肌肉,導致胃腸功能下降,消化不良。50-70%。而心率控制在50-60%時,多以減脂為主,當運動心率接近70%,能消耗更多的糖。
  • 什麼是慢跑,慢跑什麼速度最好?
    長期堅持慢跑運動,在預防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肺功能衰退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作用,其中最直觀和最普通的好處當然是能有效減肥。那麼,跑得慢一點就是慢跑了嗎,到底什麼樣的速度才算慢跑呢?什麼是慢跑?速度該是多少?
  • 心率已經低於50次/分啦,需要處理嗎?
    正常心率通常被認為每分鐘在60—100次左右,但這個範圍只是人為界定的一個範圍,在其範圍之外,有好多時候也都是正常的,今天咱們主要討論的是,心率小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