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諺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諺語在字典中的定義是短小精練的民間智慧警句,一般形式嚴謹,經常包括鮮明的形象和使人難忘的韻律。諺語必須非常睿智,而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才能廣為流傳。英漢兩種語言歷史悠久,包含著大量的諺語,由於地理、歷史、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英漢諺語承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們與文化傳統緊密相連,不可分割。諺語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譯中的難點。

1. 與基督教有關的諺語(Proverbs related to Christianity)

宗教是諺語的重要來源之一。漢語的諺語「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明顯與曾在中國廣泛流傳的佛教有關。包括英語在內的西方國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許多英語諺語和基督教有著這樣那樣的關係是十分自然的。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s.

上帝賜給食物,魔鬼派來廚師。

Each cross hath its own inscription.

每個十字架都有自己的銘文。

以上諺語明顯與基督教有關,因為諺語裡出現的「上帝」或「十字架」都是基督教的象徵。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英語中的God經常與漢語中的「天」相對應。基督教徒崇拜上帝。英語中God save the Queen是家喻戶曉的句子。當一個說英語的人突然從緊張、焦急、或壓力下解脫出來的時候,會脫口而出:Thank God!中國人崇拜「天」。中國古代的皇帝是「天子」,運氣好的人是「天之驕子」。只要好心人得到報答而惡人受到懲罰,我們就會說「蒼天有眼」。英國人和中國人都要有尋求幫助的對象。只是說英語的人找的是上帝,而中國人找的是「天」而已。

2. 出自《聖經》和英語文學巨著裡的諺語(Proverbs derived from the Bible and great English literary works)

《聖經》是最廣為閱讀的書之一,也是包括英語國家在內的西方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宗教作品。它也被認為是一部很好的文學作品。其中的警句、格言已經成為諺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Nev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不可明珠暗投(不可對牛彈琴)。

Judge not according to appearance.

不可根據外表做出判斷(勿以貌取人)。

Great men are not always wise.

偉人並非事事聰明。

文學作品,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是諺語的又一來源。許多漢語諺語源於中國經典文學作品,例如,「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源於《水滸傳》;「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源於《紅樓夢》。許多英語諺語源於莎士比亞的戲劇、敘事詩和十四行詩。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玫瑰無論叫什麼名字都是香的。

All the world i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are merely players.

整個世界就是個大舞臺,形形色色,人們只是其中的演員。

其他的文學大師也對英語諺語寶庫做出了貢獻。例如,英國詩人彌爾頓的名句: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寧在地獄為君,不在天堂作臣)和華爾沃斯的詩句: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從小知其人),以及英國思想家培根的名言:Knowledge is power(知識就是力量)都成了英語諺語。

3. 與地理有關的諺語(Proverbs related to geography)

一個國家的地理環境是語言和文化發展的框架。一個國家的地理特色會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其語言中,尤其是在諺語中。例如,漢語諺語「不到黃河不死心」就明顯與黃河有關。英語諺語中也有地名。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背煤上煤都,多此一舉。

Oxford for learning, London for wit, Hull for women and York for horses.

牛津人學問好,倫敦人才智高,哈勒的女人美,約克的馬匹棒。

4. 與航海有關的諺語(Proverbs related to navigation)

英國是個遠離歐洲大陸的島國。因此對於英國人來說,航海一直很重要。英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正像邱吉爾說過的那樣,英國人是海洋生物。許多英語諺語都起源於他們的航海經驗。

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

船沉鼠要逃(樹倒猢猻散)。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小漏沉大船(螻蟻之穴能潰千裡之堤)。

Any port in a storm.

船在暴風雨中不擇港口(慌不擇路)。

以上諺語都與航海有關,而它們相對應的漢語諺語卻有大陸文化特點。A sinking ship, a great ship, port等詞都和航海有密切聯繫。而「樹」、「堤」、「路」都和陸地活動有關。英漢語的鮮明區別是英國人用他們的航海經驗作為生動機智的諺語的源泉,而中國人卻從他們在陸地上的經驗吸取營養,產生諺語。

5. 與英國歷史有關的諺語(Proverbs related to the history of England)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由於諺語本身就是歷史的產物它們會反映出國家歷史的某些方面。

It is as hard as to please a knave as a knight.

取悅壞蛋和騎士同樣困難。

Kings' chaff is worth other men's corn.

國王的糠勝似百姓的糧。

如今,騎士、國王已經不再是英語國家社會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了,對於今天的英國人來說只是歷史。

英語諺語反映了英語民族的文化特點。因此,翻譯英語諺語時,僅僅以語言之間詞彙的同義性(等價性)為前提,尋求對等的表現是不夠的。譯者須較多運用漢語的表現手段,力求能再現英語諺語的語言風格和豐富內涵。只有多注意英語諺語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語言內涵色彩,才能使譯文諷喻得當,宜於說理,又不失原來諺語所具有的語言形象。

相關閱讀

英語翻譯之英語諺語的譯法

古人「名、字、號」的英文譯法

翻譯境界之異曲同工

筆譯中對詞的色彩的把握

(來源:翻譯中國 編輯:Rosy)

相關焦點

  • 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
    一、英漢習語中所反映的文化差異  朱光潛先生在《談翻譯》一文中說:「外國文學最難了解和翻譯的第一是聯想的意義……」,「它帶有特殊的情感氛圍,甚深廣而微妙,在字典中無從找出,對文學卻極要緊。如果我們不熟悉一國的人情風俗和文化歷史背景,對於文字的這種意義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譯時這種字義最不易應付。」
  • 英漢成語、諺語、習語的文化對比
    成語、諺語、習語是語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中的精華,具有極其豐富的文化底蘊。中西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民族傳統、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等都有著諸多差異,這些文化差異導致了中西方各自成語、諺語、習語的形成、使用與發展。英漢成語、諺語、習語分別記錄了不同民族的歷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經濟生活,透視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態,思維方式。
  • 英漢文化差異與商標翻譯
    而商標,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語言,往往折射出有關國家與民族的文化、風俗、經濟、政治、宗教和人文美學,在交際中產生不可替代的社會語用功能。因此要想準確地翻譯商標,不僅要求譯者有良好的文字處理能力,還須具備跨語言、跨文化交際的綜合知識,能設法溝通文化差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等效翻譯。
  • 釐清英漢差異,翻譯遊刃有餘
    跨考教育英語教研室李少麗老師認為,這不僅考查學生對英語語法與長難句的理解與掌握,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是否能夠處理英漢差異,進行英漢思維的轉換。英譯漢翻譯過程包括兩個步驟:理解原文和漢語表達。翻譯第一步主要是對英語原文的準確理解,在於準確把握每個單詞的含義、每一層英語語法修飾關係;第二步要把理解準確的英語翻譯成通順、符合表達習慣的漢語。
  • 醫學論文摘要翻譯應注意英漢思維方式的差異
    由於英漢思維方式存在差異,有時甚至大相逕庭,因此,在醫學論文摘要翻譯時,應注意邏輯思維上的差異。藍譯編譯結合實踐經驗認為,醫學論文摘要漢譯英時,要用英語的思維方式轉達內涵,切記不可按照漢語思維方式字字對譯。字字對譯不但不符合英語習慣,而且有時還令人困惑不解,外國同行也勢必難以理解,因此,翻譯時決不可生搬硬套,這樣才會避免出現漢語式英語。
  • 從英漢語言差異解讀考研英語翻譯
    在教學和培訓過程中,許多考生反映:考研數英語難,而英語又數翻譯難。那麼,有沒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幫助考生做好考研翻譯呢?其實,就基本的句型結構(簡單句)或句子主幹(主語、謂語和賓語)而言,英語和漢語基本上是相同的,可以相互直譯或順譯,這是兩者可以互譯的基礎。
  • 考研英語翻譯必備知識:英漢語言的主要差異
    第三節  英漢語言的主要差異正如第一節所述,就基本的句型結構(簡單句)或句子主幹(主語、謂語和賓語)而言,英語和漢語基本上是相同的,可以相互直譯或順譯,這是兩者可以互譯的基礎。但是在實踐中,由於受不同的傳統習慣、思維方式、歷史文化等的影響,英語和漢語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並不能簡單地直接轉化,這是兩者互譯的困難所在,也是吸引眾多翻譯精英不懈努力的魅力所在。
  • 考研英語輔導:釐清英漢差異 翻譯遊刃有餘
    跨考教育英語教研室李少麗老師認為,這不僅考查學生對英語語法與長難句的理解與掌握,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是否能夠處理英漢差異,進行英漢思維的轉換。英譯漢翻譯過程包括兩個步驟:理解原文和漢語表達。翻譯第一步主要是對英語原文的準確理解,在於準確把握每個單詞的含義、每一層英語語法修飾關係;第二步要把理解準確的英語翻譯成通順、符合表達習慣的漢語。
  • 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趣談英漢文化習俗的大不同
    英漢兩種文化在許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最明顯的就是表現在各自的文化習俗。由於各自的文化習俗,社會歷史,地理環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巨大差異,這些差異也相應的呈現在語言上。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學英語時每了解一點英語國家的文化,都會發現很多表達相同概念的說法,英語和漢語各不相同。
  • 流行語:英漢文化差異綜述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流行語:英漢文化差異綜述 2005-10-13 15:26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英語諺語漢譯妙方
    英語諺語是英語文化寶庫中絢麗多彩的瑰寶。它往往顯得既寓意深刻,又韻味雋永,既閃爍著英語民族智慧的光輝,也閃耀著英語語言藝術的光彩。作為極富特色的一種語言形式,英語諺語在漢譯的過程中,譯者要將所有的特色都準確地翻譯出來,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翻譯醫學論文摘要應注意英漢謂語的差異
    謂語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儘管在漢英兩種語言中一些常見句型主要成分的排列順序基本是一致的,但這兩種語言在句子的謂語方面差別很大。下面,賽恩斯編譯從主謂語在人稱和數的一致性、時態、語態以及可以充當謂語的成分這幾個方面對英漢語言謂語的差異進行對比,以期有助於提高醫學論文摘要的翻譯質量。
  • 英漢翻譯裡的「牛頭不對馬嘴」
    以上前兩個例子確實表明英漢兩個民族在選用動物來比喻某種意義時「英雄所見略同」,但是後面的例子筆者認為這些成語是漢語裡有,英語裡本來沒有,是翻譯過去的,所以顯得高度一致。由此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語言中反映出來,都是英、漢民族生產生活歷史長期發展的產物。所以,英語裡很多讚美馬的成語俗語,在漢語裡代之以牛,這就是「牛頭不對馬嘴」。同理,英語中很多含有獅子的習語漢語裡要翻譯為老虎。因為環境原因,中國古代沒有獅子,所以中國人習慣把老虎當成百獸之王,而歐洲沒有老虎只有獅子,所以他們把獅子看作獸中之王,這也是文化差異。
  • 找準英漢差異,給出地道翻譯
    英語和漢語屬於兩種語言體系,有顯著的差異,英漢對比研究對日常翻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英漢語言的十大差異,包括:綜合語vs分析語、剛性vs柔性、形合vs意合、繁複vs簡短、物稱vs人稱、被動vs主動、靜態vs動態、抽象vs具體、間接vs直接、替換vs重複,本文著重介紹了其中綜合語vs分析語、剛性VS柔性、物稱vs人稱和被動vs主動這四項英漢差異。1.
  • 文化圖式差異與翻譯的變通
    在翻譯活動中,不同民族在文化圖式上表現為源語和目的語文化圖式的異同,具體可分為三種對應關係:文化圖式對應、文化圖式衝突和文化圖式預設。文化圖式對應是說源語和目的語文化圖式基本對等,用目的語中的文化圖式能夠正確表達相關源語文化圖式承載的文化信息。
  • 英漢互譯諺語集錦
    俚語和諺語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大絆腳石。我們不明白這些俗語的含義,是因為我們和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如果能在漢語中為這些俗語找到對應的說法,問題就解決了。我們向你介紹一些英漢合璧的俚語和諺語,幫助你的英語學習更上一層樓。   1.After meat, mustard; after death, doctor .
  • 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
    、 (二)社會文化的差異 由於東西方國家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文化傳承和不同的風俗習慣下生活。導致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有較大的差異,針對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也就截然不同。商務英語的翻譯中,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一個事物往往被翻譯成多個版本。在商務英語中,詞彙的多面性學習很重要。
  • 聊聊英漢語言中一些關於「動物」的隱喻
    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都存在著不少有關動物的諺語或俚語,背後則反映了在英漢兩種文化背景下,人們對事物的觀察和體驗的異同
  • 那些需要「穿越」才能讀懂的英語諺語
    諺語在字典中的定義是短小精練的民間智慧警句,一般形式嚴謹,經常包括鮮明的形象和使人難忘的韻律。諺語必須非常睿智,而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才能廣為流傳。英漢兩種語言歷史悠久,包含著大量的諺語,由於地理、歷史、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英漢諺語承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們與文化傳統緊密相連,不可分割。諺語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譯中的難點。
  • 考研英語翻譯中應該注意的英漢差異
    也就是說,如果要看到一個詞翻譯一個詞的話,遇到which我們就會犯難。原因就是英語和漢語的這種差別造成的,英語中需要一個連詞去實現這種邏輯關係,而漢語則通過語義表達。英語和漢語的這個差異要求我們,在拿到考研英語翻譯題的時候,要首先分析整個句子的結構,根據英語原文的語法結構以及連接手段所攜帶的信息,合理地組織漢語語言並且調整語序。儘量避免逐字進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