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暗藏不少亂象,違禁商品暢銷無阻,賣家買家都上當

2020-12-25 北晚新視覺網

一輪瘋狂「買買買」過後,轉手又是一輪「賣賣賣」……如今,越來越多「剁手黨」選擇在二手交易平臺處理閒置物品。但供需兩旺的行情下,卻暗藏不少市場亂象。

超低價高仿名表和禁止售賣的奶粉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流通。

大量高仿名表、首飾等冒牌貨公然售賣,諸如藥品、食品等平臺禁售商品依然暢銷無阻。買家面臨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等風險的同時,賣家也頻頻遭遇偷梁換柱、惡意砍價等問題。買賣雙方究竟該如何維權?平臺又應承擔哪些責任?

商品亂

超低價高仿奢侈品泛濫

奶粉搜品牌名稱仍有貨

百達翡麗手錶260元、勞力士手錶188元……近日,程輝打算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淘一塊手錶,意外搜出不少超低價「名表」,「低的才幾十元,高的也就幾百元,平時動輒數十萬的牌子,到這裡都成了『白菜價』。」

記者以買家身份聯繫其中一個號稱主銷各類名牌手錶的賣家,詢問其在售的140元卡地亞藍氣球系列手錶是否為高仿,對方坦然承認,並給出微信號,告知「喜歡的話,可以在微信裡看更多詳細圖和視頻。」從統計數據來看,該賣家已發布商品105件,在架27件均為超低價「名表」。

在二手交易平臺,公然打著高仿旗號銷售的遠不止手錶。記者從一個累計發布856件商品的資深賣家那裡看到,在架50件商品中,不乏32元的香奈兒玫瑰金項鍊、59元的蒂芙尼鑽戒等大牌首飾。在諮詢賣家的過程中,對方坦言是「一比一」,並表示「專櫃包裝一套16元」。

不少需資質準入的食品也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相當活躍。記者在某平臺上搜索「奶粉」,顯示「搜索結果可能涉及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內容,未予顯示」,但改為直接搜索「美贊臣」、「雅培」等嬰兒奶粉品牌名稱,卻顯示出大量相關商品。另一平臺,儘管搜索品牌名稱也會顯示「沒有搜到您想要的寶貝」,但稍加改動後的「美贊成」「雅pei」等相近關鍵詞依然可以找到貨源。

此外,一些打著「祖傳秘方」旗號的中藥也暢銷無阻。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某號稱「家裡祖傳三代中醫」的賣家,在架銷售的23件商品全部為「自己家配的中藥」,既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的藥酒,也有針對中耳炎、蛇膽瘡、灰指甲等的藥水。而另一賣家則專門出售自家中藥偏方燙傷膏,當問及其成分時,對方卻表示「不太清楚」。

事實上,平臺的《社區公約》裡明確指出「不得發布食品、酒、醫療器械等需資質準入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嬰幼兒類食品、奶粉、保健食品、酒、預包裝食品、二類醫療器械等需資質準入的相關信息」。另一平臺的《商品發布條例》中,也寫明「根據國家法律有關規定,嚴禁發布藥品(含非處方藥)和醫療器材(械),以及食品等需要資質準入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嬰幼兒類食品、奶粉、保健食品等相關信息。」

套路深

打著懷孕幌子賣假化妝品

被買家要求退貨遭遇調包

面對從二手交易平臺上「抄底」買入的化妝品,林雅著實感到鬱悶。前不久,她偶然刷出一套心儀已久的蘭蔻護膚品套裝,發現原價上千元的五件套僅售280元,不由得有些動心,「賣家自稱懷孕了,家裡人不讓用化妝品,考慮到懷胎十個月,哺乳期又要一年,化妝品差不多會過期,就決定低價出售。」林雅覺得,這理由聽上去也算合情合理,加上賣家再三強調是正品,於是付錢買下。

但收到貨不久,她在網上看到一則鑑定真假蘭蔻的帖子,對照後意識到,自己手中這套明顯「中招」,拿到專櫃確認後,也被告知手中是假貨。在與賣家溝通時,林雅發現對方沒有任何回應,之前的商品信息也被刪除。查看賣家信息,她恍然發現對方累計發布商品數量已超過999件,「一看就知道不是正常處理閒置物品,交易評價裡也有人說上當。」

之後,林雅又在平臺上搜索類似商品,意外地看到如出一轍的說辭,「懷孕無非是個慣用的幌子,甚至幾乎成了經典模板,可對方往往又聲明『不退不換』,維權也很困難。」

在二手交易平臺,掉坑的還可能是賣家。考慮到自己的香水太多,鄭雪打算將其中部分轉出。正當她慶幸順利脫手時,買家卻提出香水質量有問題,要求退貨。鄭雪立即解釋稱自己是從專櫃購買,確保正品,但對方堅持要求提供發票。無奈之下,找不到發票的鄭雪只好同意了對方的退貨要求。然而,打開包裝後,她發現手中這瓶才是假貨,「借著退貨的機會給調包了,弄得我反倒百口莫辯。」

攝影達人徐斌最近同樣「栽了跟頭」。在以1300元的價格轉手一款單眼相機後,他卻被買家質疑鏡頭光軸是歪的,無法正常使用,要求退500元或者直接退貨。徐斌不甘心價格被「腰斬」,於是自付運費又把東西要了回來。可到手後檢查時,他意外發現相機的原裝電池竟然被更換,而對方矢口否認,「只恨當初我沒給電池拍照留證據,現在說也說不清。」更讓他無語的是,仔細查看對方的買賣記錄才知道,所謂的買家本身也在賣相機,「故意挑毛病砍價後,要麼低價到手再高價轉出,要麼偷偷把零部件給換掉,這種騙子就應該上平臺黑名單。」

觀點

交易平臺要及時過濾審核

建立並完善投訴評價機制

「二手交易平臺應嚴格履行審核義務,對於沒有資質違規出售食品、藥品等商品的情況,必須及時予以處理,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邱寶昌表示,《電子商務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平臺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對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對平臺內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無論買家和賣家,當權益受到損害時,都可以先和交易對象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向平臺投訴,之後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等投訴,或者提起法律訴訟。」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也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繫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相比起普通的電商平臺而言,二手交易平臺上所售商品的確更加混亂,要建立並完善投訴機制,及時通過關鍵詞過濾進行審核,避免銷售違法違禁或侵權商品。」薛軍提醒,買賣雙方都應儘量核實對方的實名認證及信用情況,並留存相關證據,包括對話記錄、商品描述等,平臺也要完善評價機制,引入第三方鑑定,對於有異常交易行為的用戶及時採取措施,加強售後服務工作,積極回應買賣雙方的合理訴求。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宗媛媛

相關焦點

  • 勞力士188元、卡地亞33元…二手交易有人管麼?
    但供需兩旺的行情下,卻暗藏不少市場亂象。   大量高仿名表、首飾等冒牌貨公然售賣、諸如藥品、食品等平臺禁售商品依然暢銷無阻。買家面臨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等風險的同時,賣家也頻頻遭遇偷梁換柱、惡意砍價等問題。買賣雙方究竟該如何維權?
  • 二手交易平臺超低價高仿奢侈品泛濫 奶粉搜品牌名稱仍有貨
    超低價高仿名表和禁止售賣的奶粉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流通。一輪瘋狂「買買買」過後,轉手又是一輪「賣賣賣」……如今,越來越多「剁手黨」選擇在二手交易平臺處理閒置物品。但供需兩旺的行情下,卻暗藏不少市場亂象。大量高仿名表、首飾等冒牌貨公然售賣,諸如藥品、食品等平臺禁售商品依然暢銷無阻。
  • 二手交易平臺上搜奶粉仍有貨,打著懷孕幌子賣假化妝品
    一輪瘋狂「買買買」過後,轉手又是一輪「賣賣賣」……如今,越來越多「剁手黨」選擇在二手交易平臺處理閒置物品。但供需兩旺的行情下,卻暗藏不少市場亂象。二手交易平臺上超低價的高仿名表大量高仿名表、首飾等冒牌貨公然售賣、諸如藥品、食品等平臺禁售商品依然暢銷無阻。
  • 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暗藏貓膩
    據悉,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活躍度加速提升,部分平臺日均成交筆數和金額均創歷史新高。但記者調查發現,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暗藏隱憂:由於門檻過低、管理不到位,頻頻出現買賣假貨及盜版網課、內容涉嫌色情低俗、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對此,江蘇省消保委開展了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於1月14日發布調查報告,並提出整改意見。
  • 二手交易平臺套路多 買家賣家都有人被坑過
    原標題:二手交易平臺套路多 買家賣家都有人被坑過 前兩天娛樂明星沈夢辰在微博上講述的一段自己在閒魚賣衣服時被騙的經歷,再次將二手交易平臺的安全問題推向風口浪尖。近日,融360的一項調查顯示,超7成消費者使用過二手平臺,但這一平臺坑也較多,刷贊互評、真假難辨,買家和賣家都有被騙經歷。
  • 缺標準、多套路……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暗藏隱憂
    隨著「網際網路+」延伸至各個領域,傳統的跳蚤市場也由大街小巷轉入網絡中,尤其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活躍度也加速提升,但記者了解到,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隱憂頻現:買賣假貨、盜版網課、內容涉嫌色情低俗、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不斷。
  •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屢禁不止?閒魚「動真格」了,「出手」整治了
    有不少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一件衣服在店裡試的時候看著好好看,但是一等到了家裡,卻發現這件衣服似乎沒有那麼好看了,自己沒有那麼喜歡了,突然不想要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一些人會選擇將衣服就那樣閒置在家裡;而有一部分人則會將衣服拿到二手平臺上去賣,希望能夠賺一點錢。
  • 怎樣的二手手機交易平臺才是靠譜的
    在手機更新迭代飛快的今天,購買二手手機成為不少人新的購機選擇,二手機相對新機來說價格更便宜,幾年二手手機市場也在快速發展,但是由於線下的二手市場監管制度不完善,沒有市場規範,如果不是在熟人之間交易購買,一些JS就有可能以次充好,如果對二手手機鑑定不懂的話,更容易中招。
  • 轉轉暗藏菸草交易,二手交易平臺監管漏洞如何補?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13日電(常濤)二手交易平臺出售違法、違規商品和信息的現象屢禁不止。近日,多名網友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反映,58集團旗下二手交易平臺「轉轉」暗藏菸草交易。賣家通過輸入「香yan」「免稅」「口感」等模糊描述詞躲避平臺監管,發布違規商品。有律師指出,平臺監管存在漏洞、處罰力度不夠是該現象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 二手交易平臺頻現色情等違法交易:二手貼身衣物等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既給賣家增加了收入,也給買家帶來了實惠,同時還能夠提高物品的利用率。但這些二手平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常常暴露出誠信缺失、滋生灰色交易等問題,成了不少不法交易的集散地。
  • 二手交易平臺藏隱患
    二手貨比較不好界定,一般可適用於《合同法》,即二手商品的交易可以視作針對某一特定物進行買賣合同。此外,一手商品真貨、假貨、好貨、差貨是有標準的,但二手商品沒有標準。因此,既然合同雙方都明確這個物品是二手貨,那麼在認可二手買賣合同的過程中肯定存在相關風險,如果商品確實達不到買家的心理預期,維權就比較困難。  問:有必要給二手商品交易立法嗎?
  • 賣「原味」絲襪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涉嫌情色交易
    在商品留言中,有不少人直接要求約模特見面,甚至有人詢問「一夜的價格」。記者注意到,留言中已有相當部分被平臺刪除或者屏蔽,可見內容尺度之大。掛羊頭賣狗肉「易物」給「易色」打掩護一些網民色意洶洶,而潛伏在黃色氛圍中的一些賣家別有所圖。
  • 新華社:部分二手交易平臺成假劣貨集市 亂象背後監管不力
    記者親歷:部分二手交易平臺成「假劣貨集市」記者發現,部分二手交易平臺上各類假貨花樣繁多。在閒魚平臺,一名賣家向記者表示,一箱第七代五糧液白酒僅售100多元。當被記者問及酒是否為正品時,賣家稱「要正品去別家」。還有賣家售賣1985年產五糧液白酒,稱「58元每瓶,整箱包郵,單瓶可發」,並向記者保證「東西如圖,這個放心」。
  • 二手交易平臺市場火爆背後「暗流洶湧」
    二手交易平臺究竟存在哪些問題?《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無論是喜歡購物的「剁手一族」,還是時下倡導簡約生活的「斷舍離一族」,他們都可以說是二手交易平臺的老顧客。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沒有用處的閒置物品可變現為繼續購物的資金。  如今,閒置物品的二手交易社區與平臺數不勝數,但繁榮之下卻貓膩多多,各種亂象觸目驚心。
  • 買的賣的都會擔心被騙 二手閒置品網上交易亂象多
    但隨著二手買賣網上交易的日益普及,各種問題也湧現出來,二手商品估價、質檢沒有規範……都導致消費者對平臺信任度下降。如何在拍拍、閒魚、轉轉等相關平臺上真正安心的交易,成為買賣雙方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平臺又該如何應對呢?專家認為,建立信用機制和實物中介評估是必須要做的基礎工作。
  • 二手平臺盛行「面交」騙局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有不少消費者在二手交易平臺上遇到欺詐事件,在線上平臺上談攏回收電腦價格後,誘導賣家當面交易,但見面後便猛砍價,並且要求不通過線上平臺的第三方支付渠道進行付款,付款後以各種裝機費為由要求追加更多費用。對此,工商和消協部門均表示,個人交易行為不在監管範疇內,應由平臺負責。
  • 二手平臺交易如何避「坑」?江蘇省消保委給出這些建議
    答案:二手平臺。1 月 14 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二手平臺銷售的商品魚龍混雜,違禁品、違禁信息頻頻出現,假貨冒充二手物品現象仍存在,部分平臺甚至涉嫌默許售假。
  • 二手交易平臺套路深?這份防騙指南值得你擁有!
    然而,看似雙贏的交易方式背後卻隱藏了不少「坑」。此前,已有多家媒體報導二手交易平臺頻繁出現二手商販冒充平民買家惡意壓價,買家收貨之後找藉口向賣家惡意砍價等亂象。對此,有關專家學者曾建議從強化平臺審核、完善信用機制等角度加強對交易平臺的管理和交易行為的規範。
  • 二手交易平臺PK:閒魚和轉轉誰更靠譜?結果意外
    【PConline資訊】不過,如今目前網絡上出現了不少二手產品的交易平臺,很大程度上簡化了二手手機的交易流程,那麼,它們的體驗究竟如何呢?今天我們挑選出兩款目前用戶數量比較多、具有代表性的二手交易APP——轉轉和閒魚,通過實際體驗和對比,來分析下它們的各自的優缺點,給各位小夥伴提供一些參考。
  • 二手女裝交易網站Tradesy:幫助賣家制定價格
    今天,位於洛杉磯的一家名為Tradesy的創業公司就為廣大女性提供了這樣一個市場,可以交易不需要的閒置衣服。Tradesy為賣家提供了一切便利的條件用來發布相關信息,無論使用電腦或者手機都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就可以發布免費的出售信息。除了能夠發布商品圖片外,用戶還可以發布商品的相關視頻。該網站還有一個基於衣服設計、好感度以及趨勢的報價引擎,幫助賣家制定合理的商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