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供圖
(健康時報 記者 徐婷婷 王艾冰)2020年3月7日16:20分,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交叉路口,一名男童不幸被從車窗中甩出。事故的原因是一輛白色轎車在右轉彎時被一輛直行的越野車猛烈撞上右側車身,旋轉了90度才停下。
經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監控視頻證實了此事,經過交警調查這輛白色轎車雖然配備了兒童安全座椅,但事發時並沒有使用。健康時報記者多方了解到,兒童遭遇車禍意外事件幾乎無時不刻不在發生。而事故將孩子置於險境的共同原因之一是:沒有安裝或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現狀報告》顯示,目前世界上已有96個國家和地區出臺了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法律法規,其中英國、德國、瑞典等地區的使用率甚至已經超過了90%。
「重視道路交通安全,正確使用安全帶,根據兒童年齡、身高和體重合理使用安全座椅。」,也被寫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不過,中國目前尚無國家級立法強制使用,《中國兒童道路交通安全藍皮書2015》顯示,兒童安全座椅安裝及使用率不到10%。
道路交通事故,在兒童和青少年致死率中排名
首位
7年前,來自浙江台州的王毅(化名)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每每回憶起孩子去世的瞬間,都讓王先生追悔莫及,孩子的去世源於一場本可以避免的意外。
2013年王先生把5歲兒子放在副駕駛座上,開車路上前方車輛發生追尾,正當王先生躲避不及時,一頭撞上巨大的衝力導致安全氣囊瞬間爆炸,雖然王先生安然無事。但是,坐在旁邊的孩子因沒有安裝安全座椅,被氣囊打中導致顱內受傷,最終搶救不幸死亡。
同一時間不同地方,上海市寶山區潘廣路丹霞山路口,一麵包車與一輛轎車在路口猛烈相撞。麵包車上一名6歲男孩從坐在副駕駛座的爺爺的懷抱中飛出,摔落在車窗外,最終搶救無效死亡,其爺爺則身受重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現狀報告》,每年有135萬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是人類第八大致死因素,在5至29歲兒童和青少年致死因素中排名第一。
而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兩城市兒童安全座椅使用及認知狀況》數據顯示,道路交通傷害是我國兒童的第二位傷害死因。在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兒童傷亡中,約三分之一是乘機動車方式出行的。
此外,還有兒童因使用成人安全帶導致不幸的發生。2017年10月20日,廣東省廣州市廣清高速新華路段發生一起兒童被汽車安全帶繞住脖子,呼吸困難的警情。交警及時趕到現場,幫助剪斷安全帶,小女孩被解困脫險。
當遇到車禍,孩子沒有專用的安全座椅有多大的殺傷力呢?清華大學汽車碰撞實驗室曾做過一個模擬試驗,試驗對象模擬的是一名6歲的孩子,試驗人員模擬將這名孩子用成人安全帶進行束縛,進行車速為50公裡/小時的碰撞試驗,3D模擬的兒童正坐在座位上,並被完全不符合孩子身材比例的成人安全帶所束縛。安全帶的帶子正好卡在孩子的脖子上。碰撞後,由於慣性,孩子的整個身體在碰撞後發生前傾,尤其是孩子的腦袋,整個頭探了出去,但由於安全帶的束縛,孩子的脖子好像被勒住了一樣,腦袋重重地耷拉了下來。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在《關於加強兒童道路安全保護措施的提案》指出,道路交通傷害已成為我國兒童傷害致死傷的重要原因,而機動車違法是導致兒童道路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在道路交通環境日益複雜的今天,保障兩億多兒童的道路安全顯得刻不容緩。
郭繼孚委員認為,「可以說,我們國家的汽車發展速度太快了,我們還沒能適應這種汽車文明,還沒有形成文明的習慣。何況兒童。兒童安全座椅等保護措施的使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15個月大的寶寶
「死裡逃生」
2018年7月13日,慈谿市三北大街發生了一起七車連撞的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七車不同程度受損,4人受傷,車輛被撞後掉落滿地零件碎片,一輛白車四輪朝天翻倒在地,可以看出事發當時的危險程度。但令人欣慰的是,在這場事故中,一名僅15個月大的寶寶躲過了所有可能的傷害,毫髮無傷,被人從翻倒的汽車裡救出來送醫體檢後,除了有受到驚嚇大哭的情況,身體狀況良好。
後經寧波交警通報信息顯示並證實,這名15個月大的寶寶之所以能「死裡逃生」,正是因為寶寶的媽媽陳女士正確給她使用了安全座椅,事故發生時,安全座椅充分發揮了自身保護作用,讓寶寶免於傷害。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轎車相互碰撞時,兒童安全座椅能使嬰兒的死亡率降低71%,幼兒的死亡率降低54%。而目前我國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不足10%,遠低於英國、瑞典、德國等國家的≥90%的使用率。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部分大中城市兒童乘車安全與兒童安全座椅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在發生交通事故時,若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孩子遭受致命傷害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1歲以下嬰兒致命傷害的可能性會降低 71%,1歲~4歲孩子的致命傷害會降低 54%,4歲~7歲兒童的致命傷害會降低 59%。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研究顯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以降低事故傷害風險的 80%,其中,田納西州1978年通過安全座椅法後,安全座椅使用率從8%提高到30%,兒童乘客死亡率下降一半。
1993年德國強制出臺的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法律之後,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達95%,2011年車內死亡的兒童僅有76人,汽車事故兒童致死案例降低了4.5倍。日本2000年制定新的道路交通法後,兒童安全座椅普及率從12%上升到60%,兒童發生交通事故的死亡率下降80%。
世界衛生組織中國辦公室代表高力博士透露,加拿大、智利、以色列、塞爾維亞、瑞典、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驗證實,立法、輔以教育和執法,可有效地增加對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為了改善全球道路安全,第六十六屆聯合國大會鼓勵會員國就主要危險因素通過並實施全面的國家道路安全法規,主要危險因素中就包括兒童乘客未乘坐兒童安全座椅。
近百個國家已出臺強制法規 我國目前尚無國家級立法
「我是支持嚴格兒童安全座椅立法的!」一位上海市民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在兒童安全座椅立法之前,家裡的老人總是習慣抱著孩子坐車。後來立法之後,聽說交警會不定期的檢查,如果發現孩子沒有坐在兒童安全座椅上就會進行罰款,就已經習慣上車將就將孩子放在安全座椅上了。加上帶著孩子挑選了自己喜歡的款式和顏色,孩子現在只要一上車就火速的坐在了安全座椅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目前世界上已有96個國家和地區出臺了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法律法規,其中美國、英國、德國等地區的使用率甚至已經超過了90%,而這些地區在立法後兒童乘車事故傷害比例也大幅下降。中國不是其中之一。
「必須將兒童安全座椅納入到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當中!」,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建議。作為參與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制定者之一,佟麗華認為,制度規範上,由於全國層面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尚未規定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各地方在執法的過程中遭遇的阻力較大,而且在懲罰措施方面略顯法律依據不足。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協會長高子程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當前,正值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之時,這為兒童安全座椅正式進入全國性立法之中提供了契機。一方面,《未成年人保護法》作為未成年人的專門立法,是保障未成年人權利的「小憲法」,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專門規定監護人及其他家庭成員對兒童乘車安全的內容具有重要的「倡導」意義,有助於提升全社會關於兒童安全的意識。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向健康時報記者建議,目前兒童安全座椅沒有立法的情況下,納入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當中是一個途徑,可以進行嘗試和探索。
目前,中國已有上海、深圳、內蒙古等地區出臺地方法規,要求四周歲以下兒童乘車出行時應當配備並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其中上海、深圳兩地還出臺了懲罰性措施。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兩城市兒童安全座椅使用及認知狀況》報告顯示,上海深圳兩地對兒童安全座椅強制立法的支持率超過70%。
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立法還在路上,而王毅則希望,將有越來越少的孩子遭遇和自己孩子的不幸,如果能重來一次,一定會給孩子系上兒童安全座椅這個「安全扣」。
相關閱讀:世界各國對兒童安全座椅的立法對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