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期權管理塑料印刷企業原料成本風險

2021-01-10 東方財富網

亞式看漲期權使企業獲得賠付的概率更高

企業需對原料進行套保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產業結構持續深化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各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企業怎樣運用新型的衍生品工具規避市場價格風險,增強自身產品的競爭力,顯得十分重要。

海通期貨及其風險管理公司海通資源結合企業實際需求,精心設計多周期、多行權價的亞式場外看漲期權,降低期權成本,提高賠付概率。應用該風險管理方案,企業可以在原料均價下跌的周期內以低價採購原料,而在均價上漲的周期內獲得賠付,彌補價格上升的採購成本,規避原料價格上漲風險。

下面以廣東省某塑料印刷企業為例,該企業是典型的民營製造加工企業,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經過30多年的深耕,已成為區域龍頭企業。該企業曾多次被評為當地的「納稅大戶」「出口大戶」,是廣交會貿易平臺全球供應商,其年產塑料製品在行業中排名前列。該企業主要採購聚丙烯(PP)進行加工印刷,製造各式各樣的包裝袋。聚丙烯屬於熱塑性樹脂,是五大通用合成樹脂之一,在汽車工業、家用電器、電子、包裝及建材家居等方面均有廣泛的應用。

目前,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產國與消費國。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聚丙烯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南、東北、西北等工業發達地區,消費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和華北,進口聚丙烯主要流入華東和華南。換言之,聚丙烯貿易集中流入以廣東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以江浙滬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以山東為代表的華北沿海地區,而西北和東北為淨流出。

從供需方面來看,國內聚丙烯需求旺盛,我國自產聚丙烯多用於國內消費,出口少而進口量持續增長,消費需求正不斷上升。聚丙烯產業上遊主要為大型石化企業,定價議價能力較強,而產業下遊非常分散,缺乏定價權。

對產業鏈下遊的該塑料印刷企業而言,企業經營需採購聚丙烯用於生產包裝袋。然而,由於該企業沒有配備專業的衍生品交易部門來進行套期保值,企業根據接單進行生產、採購,常年隨行就市購買原料,主要的風險是聚丙烯原料價格上漲的風險。鑑於企業的產品製造成本與聚丙烯的價格密切關聯,聚丙烯原料成本是影響企業利潤的重要因素,企業對原料成本價格的波動有非常強烈的避險需求。因此,企業迫切需要對原料進行套期保值,在新一代經營管理人的帶領下,企業積極探尋市場,嘗試利用場外期權衍生品工具管理原料成本風險。

設計亞式場外看漲期權

在大商所的大力支持下,海通期貨及其風險管理公司海通資源與企業接洽調研,針對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設計個性化的場外期權風險管理方案,為企業生產保駕護航。場外期權運作模式,為企業向海通資源購買原料聚丙烯的價格保險,如果期末聚丙烯平均價格相對期初約定價格上漲,海通資源按約定對企業進行賠付,幫助企業有效控制聚丙烯的採購成本,從而有效規避原料價格上漲風險,穩定生產收益預期,有利於企業規避採購成本不確定因素的幹擾,專注於專業技術研究,有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海通資源作為場外期權賣方,則充分發揮在風險管理領域的專業優勢,通過期貨市場進行相應的期權複製與對衝,從而轉移和化解市場價格風險,並通過權利金的收益覆蓋風險對衝成本,最終運作主體雙方各盡其能,形成風險分散、共同受益、合作共贏的有效閉環。

圖為價格波動風險轉移

基於以上模式,海通期貨及海通資源為企業量身設計了多周期、多行權價的亞式場外看漲期權風險管理方案(下稱方案)。亞式期權又稱為平均價格期權,是當今金融衍生品市場上交易最為活躍的奇異期權之一。與歐式期權或美式期權的區別在於,亞式期權在到期日確定期權收益時,不是採用標的資產當時的市場價格,而是用期權有效期內標的資產價格的平均值。

之所以採取亞式的期權設計,主要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企業在現貨端通常都是使用平均價格計算,亞式期權可使方案更貼近企業的實際風險管理需求;另一方面,相對於歐式期權、美式期權,亞式期權成本較低,可幫助企業節約避險成本,提高風險管理方案的可複製性和可持續性。

之所以採取連續行權價的期權設計,主要是為了提高期權到期時的行權概率,增加企業獲得賠付的機會。在該方案中,從100%行權價到110%行權價,一共有11個行權價格的看漲期權,每個行權價格的期權在組合中所佔的比重有所不同,出於行權概率以及套保成本的考慮,行權價格越低的看漲期權其所佔的權重越低,總的權重為1,具體的權重如下表所示:

表為亞式場外看漲期權所佔的權重

與單純的虛值亞式看漲期權相比,本方案的優點在於,在相同的成本下,企業獲得賠付的概率更高。以105%行權價格的亞式看漲期權為例,企業如果購買單一行權價的看漲期權,只有在期權有效期間,聚丙烯平均價格相比期初約定價格上漲超過5%以上時,才開始獲得賠付。然而,通過本方案,無論聚丙烯平均價格上漲多少,只要相比期初約定價格有所上漲,企業即可獲取對應的賠付,漲幅越高,賠付比例越高。對企業而言,付出去的期權費用有更多的回收可能性,有利於提高企業持續套保的積極性。

另外,在方案設計上,引進了多周期的模式,即將方案總的期限拆分成多期,每期期限一個月,每期結束時結算一次。之所以採取多周期的期權設計,主要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滿足企業生產需求,能夠更好地貼合企業的生產運行周期;另一方面,通過多次結算,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獲賠概率。

最終,在籤署《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場外衍生品交易主協議(2014年版)》及補充協議的基礎上,該企業與海通資源籤署《場外衍生品交易確認書》,達成此項交易。

該風險管理方案每期場外期權的約定價格,為當期生效日當天標的期貨合約的收盤價格。假設生效當天標的期貨合約收盤價格為7500元/噸,場外期權到期損益情況如下圖所示。其中,不同傳統期權到期損益曲線的弧度,源自於方案對不同權重行權價的調控。

圖為期權到期損益

下圖顯示,企業在參與套期保值方案前後,實際購貨價格的比較。從圖中可以看出,買入看漲期權套保後,當聚丙烯期貨價格下跌時,企業仍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貨,而當聚丙烯期貨價格上漲時,企業能鎖定購貨價格,有效控制原料採購成本。

圖為聚丙烯購買成本比較

在場外期權風險管理方案運作期間,聚丙烯價格經歷了飛速衝高與緩勢回落的行情起伏,行情如下圖所示:

圖為標的聚丙烯期貨價格走勢

得益於風險管理方案約定的多周期結算原則,該企業在第1期與第5期均獲得了賠付,在其他周期雖未得補償,卻可因均價回落,而順利以相對較低成本採購預期原料,幫助企業實現了管理原料價格上漲風險的目標。

構建買入看漲期權策略

除卻上述討論的場外期權,如果場內推出聚丙烯期權,該塑料印刷企業則可以結合場內期權對原料聚丙烯套期保值,通過適時購買聚丙烯看漲期權,以防範成本上升帶來的風險。同時,可以根據行業經驗,對聚丙烯行情預判,構建不同的期權策略。下面以該企業買入聚丙烯看漲期權為例進行分析:

聚丙烯原料成本是影響企業利潤的重要因素,原料價格的上漲會侵蝕企業利潤,買入看漲期權賦予企業以較低約定價格買入聚丙烯期貨的權利,聚丙烯期貨上的浮盈可對衝原料採購成本的上漲。當聚丙烯價格下降時,企業可放棄行使看漲期權的買入權利,直接在市場上以低價購入原料,實現低成本採購,企業在期權上的損失最大為期權的權利金。

場內期權提供了不同月份、不同行權價格的期權合約,給予企業較大的選擇空間。該企業可選擇與採購月份相匹配的合約,或選擇流動性較好的主力合約,並根據聚丙烯行情及企業風險偏好選擇行權價格,確定具體的看漲期權合約。

例如,2016年11月25日,聚丙烯1705合約收盤價為8290元/噸,廣州石化現貨價為8850元/噸。企業擔心聚丙烯價格近期出現上漲風險,於是購買2017年5月行權價為8300元/噸的聚丙烯看漲期權,權利金為521.3元/噸(目前交易所尚未推出聚丙烯場內期權,以上聚丙烯期權權利金依據期權定價模型推導出)。該企業可以在期權有效期內擇機平倉獲得收益,規避原料價格上漲風險。

圖為聚丙烯期現價格和期權價格走勢

從上圖可以看出,從2016年11月25日到2016年12月中旬,聚丙烯現貨價格從8850元/噸上漲到9850元/噸,成本增加1000元/噸,但企業聚丙烯期權持倉價格也上漲至1573.6元/噸,浮盈約1573.6-521.3=1052.3(元/噸),可有效彌補企業購買原料上漲的成本。

到2017年2月14日,現貨價格上漲到9300元/噸,該企業成本增加450元/噸,利潤受損,但企業聚丙烯期權持倉浮盈約1310-521.3=788.7(元/噸)的收益,同樣有效彌補了原料價格上漲的風險。

圖為具體的套保效果對比

綜合以上分析,無論是場內期權,還是場外期權,均可以實現在市場走勢對企業不利的時候,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在市場走勢對企業有利的時候,保留企業應有的利潤。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稱之為「只對衝風險,不對衝利潤」,對穩定實體企業正常經營有著重要作用。

場外期權定製化屬性較強,主要由專業的金融機構根據企業具體經營狀況和風險點,構造定製化的期權風險管理方案,並承擔具體的對衝和對衝風險。企業只需支付相應的期權費,無需配置具體的操作人員,即可實現規避風險,從而將主要精力放在經營業務上,實現更好的發展。

場內期權則因實現了標準化,引入了大量的市場參與者。由於通過市場化競價確定交易價格,所以期權費相對較低,企業可以根據行情以及熟悉現貨的優勢,制定相應的期權風險管理方案,實現良好的套期保值效果,促進經營主業的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撰寫單位:海通期貨華泰期貨廣發期貨)

>

相關焦點

  • 股指期權在風險管理領域大有可為
    如果投資者通過買入期權進行風險管理,買方只需要支付對應的期權權利金,而不需要繳納保證金,就可以達到風險管理的目的,後續也不用擔心保證金因素的影響,管理起來相對簡便。第二,股指期權由於合約設計的數量更多,能構建的策略更加豐富,在進行風險管理時,能提供更多樣、更精細化的風險管理方式。目前國內股指期貨單個品種同時上市交易的合約僅有4個,在進行風險管理時,可選擇的方式相對較少。
  • 淺析期權套期保值與風險控制
    來源:期貨日報 降低成本 提高勝率期貨套期保值直觀、簡單、風險管理難度低,有著深厚的產業基礎。但是期權套期保值有著期貨套期保值無可比擬的顯著優勢。期權開闢了創造性的風險管理維度,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
  • 助力手套企業「抗疫」 「橡膠期權」誕生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發揮專業優勢 南華期貨巧用橡膠期權助力手套企業「抗疫 2020開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始終牽掛著全國人民的心。值此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除了口罩,醫用橡膠外科手套也成為一線醫療人員最緊缺的防護用品之一。
  • 備戰生豬期貨上市系列——生豬企業如何利用期貨市場風險管理
    企業可以運用各種風險管理工具控制生產經營中的風險,生豬企業積極參與期貨市場,可以對衝豬價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企業可以大膽的投資擴張。經營好的企業通過兼併整合成為行業的主導企業。美國前十大生豬生產企業產能佔比超過40%;前五大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市場佔有率超過70%。生豬期貨市場的發展促進了實體行業的轉型升級。
  • 化工衍生品再添新員,三個期權品種獲批上市
    受國內外市場環境、供需基本面、環保政策等多因素影響,塑料化工期現價格波動頻繁。今年以來,肺炎疫情、原油價格劇烈波動等「黑天鵝」事件爆發,企業經受復工受阻、原料短缺、內需和出口訂單減少等衝擊,前3月價格震蕩下行。4月以來,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塑化行業有序復工、下遊回暖,PP等防疫物資原料短期供需錯配,價格修復性上漲。
  • 豆粕期權上市了!關於豆粕期權,這些知識你都該知道!
    豆粕是製作牲畜與家禽飼料的主要原料。豆粕價格直接影響著飼料生產成本,也是影響養殖業飼養成本的重要因素。廣東匯海農牧科技集團採購中心副總監招泳勤表示,豆粕價格直接關係到養殖成本和養殖規模,客觀上與百姓「菜籃子」有直接關聯。我國豆粕現貨市場規模在1800億元人民幣左右。豆粕產業上遊產品大豆,下遊產品生豬、肉雞、雞蛋等。
  • LPG期貨及期權...
    今年7月6日,三大塑料化工品同日上市場內期權,進一步豐富塑料化工板塊的衍生品工具體系。目前,三個塑料化工期貨、期權的法人客戶整體持倉佔比過半,產業企業已成為期貨市場的主力軍。期貨、期權「雙劍」合力為化工行業防範風險、轉型升級貢獻期貨力量。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原油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我國石化行業面臨嚴峻的挑戰,期貨市場「避風港」的作用凸顯。
  • 不可不知的期權風險管理利器——希臘字母
    一、初識希臘字母對於一般的定價模型來講,期權的價格是由以下因素決定:標的資產當前價格、波動率、無風險利率、期權到期時間以及行權價等。在這些變量中,除了行權價是常量外,其他任一因素的變化都會造成相應期權價值的不斷變化,也給期權帶來了投資風險。希臘字母作為度量期權風險的金融指標,常常被專業投資者所關注。
  • 買入跨式期權的構建與風險管理
    買入跨式期權的構建  買入跨式期權包括同時買入看漲和看跌期權,基於買入期權風險有限、收益無限的基本特徵,買入跨式期權在上下兩個方向都具有潛在的收益,不需要對方向有精準判斷,代價只是付出權利金,這對投資者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然而,獲利絕非易事,買入跨式期權組合隨時面臨時間價值的衰減,如果價格波動幅度不及時間價值衰減,則組合依然無法獲利。
  • 論實物期權估價法在企業併購中的運用
    【摘要】企業在進行併購的成本效益分析時,主要有傳統的貼現現金流量法和新興的實物期權估價法。本文通過案例分析對實物期權法在企業併購中的具體運用進行了闡述。  期權價格=組合投資成本=購買股票支出-借款  (2)套期保值原理:只要股票和期權的比例配置適當,就可以使風險完全對衝,鎖定組合的現金流量。
  • 實例分析:賣空期權的盈利方式及風險管理
    表為不同標的物價格下投資者盈虧對比由此可知,不管標的期貨價格如何,只要投資者堅持持有期權到期,都能得到44元/噸的時間價值,其代價是面臨極大的標的期貨價格風險。可見,投資者賣空期權最重要的在於賺取和行情無關的時間價值。
  • 鄭商所期權和綜合平臺助企業抗疫復產譜新篇
    同日,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在鄭州舉辦了期權及場外業務「產業基地」年度考核評審會。A突發事件帶來巨大風險  「產業基地」及時「雪中送炭」在評審會現場,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前來參評的期權及場外業務「產業基地」共11家,囊括了貿易企業、風險管理公司、商業銀行多類主體,涵蓋棉花、白糖、PTA、甲醇4個期權品種及場外綜合業務平臺業務,涉及相關品種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 「小原油」期貨期權來了!液化石油氣(LPG)期貨期權登陸大商所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液化石油氣進口國和消費國,開展相關期貨及期權交易,將為產業企業提供公開、連續、透明的價格信號和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有助於促進相關企業穩定經營,推動液化石油氣行業平穩健康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LPG進口國和LPG消費國。按2019年表觀消費量4706萬噸,均價4000元/噸估算,市場規模在1800億元左右。
  • 白糖期權Skew指數在風險管理中的運用
    原標題:白糖期權Skew指數在風險管理中的運用 捕捉市場黑天鵝A Skew指數原理場內期權隱含波動率一般會呈現「平值期權IV低,兩側期權IV高」的形態,即所謂的隱含波動率微笑。為了衡量市場風險的不對稱性,CBOE率先推出了偏度指數Skew,又被稱為黑天鵝指數,該指數通過計算虛值期權價格的偏離程度來衡量市場對意外事件的擔憂程度,對此前的美國次貸危機、英國脫歐事件等均有非常好的預警效果。
  • 對話液化石油氣期貨與期權
    此次LPG期貨及期權合約的上市,為行業提供了一個精準的風險管理工具及更加透明高效的定價體系,使企業能夠利用衍生品市場對價格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進行管理,進而更加靈活地進行實貨保值,同時也對上下遊相關企業抗疫生產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本期《新聞熱點》邀請行業專家與石化企業管理者共同探討LPG上市對我國石化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 邵世萍: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金融衍生品合規操作監督體系
    特別感謝大商所給我這個機會,在這裡跟大家探討企業的風險管理。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當前與金融衍生品深度結合的塑料產業,也就是金融衍生品的模式越來越多樣化,如何理解風控,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的工具來迭代、更新、管理企業的風險,特別是2020年見證歷史行情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我今天的題目就是後疫情時代,利用金融衍生品管理企業風險。 今天我的報告三個板塊。
  • 財務成本管理真題解析!
    同時,在該資本結構下,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也是最低的。C項,在債務價值不變、股東投資資本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價值最大化與股東財富最大化具有同等意義;A項,沒有考慮利潤取得的時間、所獲利潤與所投資本額的關係、所獲取的利潤與所承擔風險的關係;B順,沒有考慮每股收益取得的時間、每股收益的風險;D項,沒有考慮債務價值的影響。
  • 特別呈現 | 交通銀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強,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漸成趨勢
    匯兌損益管理愈發成為企業財務管理中一個值得關注和重視的話題。在「8.11」匯改後的兩年時間裡,部分外向型企業出現了較大的匯兌虧損,匯兌成本超過了企業利息支出,有的甚至被侵蝕了淨利潤。多年以來,交通銀行(以下簡稱「交行」)持續為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專業服務,運用豐富的外匯產品,助力企業提升抵禦匯率波動風險的能力,通過合理套期保值,體現財務中性理念,幫助企業聚焦主業經營。
  • 化工品期權「三箭齊發」 行業產融結合更進一步
    上市首日三個化工品期權「穩」起步。業內人士表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基差貿易等方式參與期貨市場並順利規避風險已成為塑料化工行業常態。三個化工品期權上市後,將完善塑料化工行業風控體系,促進行業產融結合更進一步。
  • 規避企業外匯業務風險
    ② 對企業目標收益和目標成本的影響:購匯企業的目標成本可以用合約匯率鎖定、但會增加當期財務費用。如果隨後出現匯率波動的結果能補償甚至大於已支付的期權費用時,企業可選擇放棄該合約重新買入外幣,獲取額外的匯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