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二模語文測試卷(word精校版含答案)
2019.4
一、積累應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勸學》
(2)____________________,映帶左右。」(_________《蘭亭集序》
(3)秦觀《臨江仙》中,用「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從側面表現音樂的美,白居易《琵琶行》中類似寫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選擇。(5分)
(1)下列引用的古詩文名句與情境契合的一項是( )。(2分)
A.某校舉辦傳統文化節,大家一致認為「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學習傳統文化很重要。
B.高三成人儀式上,代表發言說:「『少年心事當拿雲』,讓我們鄭重許下自己的青春誓言。」
C.某校舉辦演講比賽,參賽代表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是一個鍛鍊口才的好機會。」
D.校運會接力賽,主持人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希望大家相互配合,賽出好成績。」
(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的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3分)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世代定居的傳統中國社區本質上是熟人社會。在熟人社會中,人們做事靠的_____________。在這個社會體系中出了案子,首先關乎的_____________。鄉紳會「先照例認為這是件全村的醜事」:「這簡直是丟我們村子裡臉的事!你們還認了錯,回家去。」費孝通說鄉土中國的最高理想是「無訟」,就好像足球比賽中每個人都能自覺遵守雙方的規則,而犯規的代價_____________。生活在這樣的社會裡,首要的技能_____________。
①不是金錢和利益,而是名聲和面子
②不單是被罰,更是整個團隊的恥辱
③不是賺錢致富,而是分辨善惡美醜
④不是商業和法治,而是道德和禮治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7題。(16分)
警惕「宮鬥文化」背後的製作誤區和價值偏差
王彥
①是職場晉升秘籍,是青春情感指南,你醉心於以惡治惡的揚眉吐氣,她沉迷在嫁得好比幹得好的尊崇榮耀……宮鬥戲碼來來往往,圖的是所謂收視「爽」感,卻也用八卦歷史、爾虞我詐覆蓋了光明磊落的奮鬥、昂揚向上的志氣。若衛視收視率、視頻網站點擊量榜單被宮鬥劇佔據重要位置,觀眾視線被「宮鬥文化」的霧霾籠罩,這會給文藝生態和價值取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值得我們思索。
②宮鬥劇始於2004年。2010年至2013年間,諸多熱播宮鬥劇先後創下不俗收視率。經歷了間歇低迷之後,近兩年進入又一波熱潮,且大有「網臺聯動」之勢。
③觀眾用「爽」字形容觀感,折射出宮鬥劇刷屏的部分原因——在泛娛樂化的潮流裡,一些創作者用「爭風吃醋」「機關算盡」「一路開掛」等低俗庸俗媚俗的內容去迎合人性中淺薄的一面。只要有所謂明星獲得關注,所謂作品獲得流量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自有不盡利益滾滾來,哪管無邊低俗蕭蕭下?資本邏輯下,這樣的功利創作給業界帶來了誤解——似乎影視作品只需用泛娛樂化的滿足視聽感官刺激便可,而無需追求思想啟迪和精神美感,更遑論承擔社會責任與價值引領。
④宮鬥為何「爽」?因為宮鬥劇的創作者、營銷者,常把後宮偽裝成職場,把后妃爭寵當作奮鬥向上來宣揚,以此迎合一些人圖輕鬆、求刺激的娛樂需求。《甄嬛傳》刷屏時,營銷者借甄嬛之口「提點」職場白領,「在這宮裡,有利用價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個可利用的人,安於被利用,才能利用別人」;《延禧攻略》轟炸視頻網站時,「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如不主動『撕』,就沒人知道你委屈」等臺詞被包裝成人生智慧販賣給年輕人。
⑤這便是某些宮鬥劇誤人最深之處:它們以緩解生活壓力的面貌出現,卻在不經意間釋放陰暗、消極乃至病態的能量。「爽」到後來便是「醉」,虛無的滿足混淆了真實的付出,復仇上位的快感湮沒了腳踏實地的思考。
⑥事實上,剝掉其「爽」感外衣,所有宮鬥戲碼本質雷同:以你死我活的叢林法則為戲劇推動力。無論劇中人的初始設置為何,他們拼死爭鬥的目標是單調的:男人爭權力,女性爭恩寵;他們向目標攀爬的方式也是一致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多年來前赴後繼的螢屏宮廷中人,他們身處奢華的生活場景,其命運分野不在於品格高下,只在於「腹黑」程度。在無盡重複、為鬥而鬥的皇子奪嫡、后妃爭寵戲碼裡,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人性中惡的一面被不斷放大,厚黑等處世哲學被無限推崇。整個宮廷,人人表面光鮮內心陰暗,如同一襲華麗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
⑦要警惕的是,影視作品是受眾最為廣泛的文藝作品樣式。宮鬥劇一旦霸屏,它們面向的便是千家萬戶。在宮鬥刺激中,焦慮被放大,價值被模糊。宮鬥文化一時風行,看多了兩面三刀的傾軋大戲,一些人恐怕會對嫉妒心爆棚、利己主義至上感到麻木。宮鬥劇的陳腐空氣裡呆久了,如果心胸變得狹窄,受眾又如何能知曉歷史、欣賞美好、感知幸福呢?
⑧別言之鑿鑿相互傾軋、鈎心鬥角、媚上欺下的宮鬥泛娛樂戲碼是為了「觀眾的需求」。影視劇需要有矛盾衝突來增加戲劇張力。但衝突中的人物、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困頓時的角色,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去克服阻力,用善良和寬容去感化對手,用勤奮和智慧去消解危機。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推崇的就是以宏遠之心看待世界,以淡泊之心看待自己,以仁厚之心看待他人的精神境界。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這個意思;我們今天提倡的「和而不同、以和為貴」「把小我融入大我」,同樣與之相符。
⑨文以化人,藝術養心,我們需要有著社會擔當的創作者去引領大眾,需要有著向上向善力量的文藝作品,在潛移默化間讓受眾走到陽光底下,開闊心胸、感恩時代,篤信奮鬥的價值、明白追夢的真諦。明乎此,創作者理應幡然醒悟,宮鬥可休矣。
(選自2019年02月13日《文匯報》,有刪改)
3.第①段「霧霾」一詞形象地說明「宮鬥文化」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2分)
4.對第③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用「爽」形容觀感,反映觀眾普遍追求影視劇的感官刺激。
B.低俗庸俗媚俗的創作,是「宮鬥劇」獲得觀眾的重要手段。
C.泛娛樂化的環境,導致了「宮鬥劇」的作者無視思想啟迪。
D.缺乏社會責任擔當和價值引領使「宮鬥劇」失去觀賞價值。
5.依據文意進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資本邏輯不幸成為近幾年影視劇創作的嚴重阻力。
B.觀眾長期受宮鬥劇浸染,將對現實人生產生錯覺。
C.叢林法則並非完全不可以成為劇情發展的推動力。
D.影視作品的創作和播放,應該有正確的價值導向。
6.概括本文⑥⑦⑧三段的論證思路。(4分)
7.《哈姆萊特》也寫了宮廷爭鬥、個人復仇等內容,卻廣受讚譽。結合本文作者的思考,談談你的理解。(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8-11題。(15分)
荷風吹徹 曉寒
①過了橋,就是荷園,周圍的時間,屬於初秋的黃昏,夕陽從樹冠裡鑽出來,染紅蟬鳴之後落向遠處的山頭。風突然細了,薄了,像一個羞怯的女子,衣裙窸窣,領著一壟的荷向前奔跑,慌不擇路地逃出我的目光。
②荷園在富家灣,順著土路出我的大蘭衝,就盡收眼底了。對富家灣我算是熟悉的,那裡有一個大雜院,許多人家混居在一起,我舅公家也住在那。小時候正月走親戚,最不想去的就是那裡,父親偏偏不照顧我的情緒,硬要扯上我。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去舅公家要經過一座橋,橋有三搭,鋪著木板,年深月久,木板變了色,爛了邊,穿了孔,踩上去吱吱呀呀地響。隨著響聲,我感到橋在我的腳下喘息,搖晃。河水擠眉弄眼,冷不丁咧開嘴吐出舌頭。我跟在父親身後亦步亦趨,過了橋,趟過一個個泥水坑,我的心還跳得一塌糊塗,像是要破胸而出。我回頭望一眼,老覺得這座橋不懷善意。
③見到舅公,父親偷偷扯一下我的衣角,我怯生生地叫一聲,他答應一聲後,繼續靠在椅子上抽菸。他的兩條腿弓得規規矩矩,長煙杆一頭銜在嘴裡,另一頭擱在燃燒的炭火上,造型滑稽古怪。他的臉好像沒洗乾淨,數不清的斑斑點點搖搖欲墜,我懷疑一有風吹草動,那些黑斑就會像雨點一樣落下來。這樣一張臉,配上灰塵撲撲的牆壁,使我的呼吸開始變得困難。我不想呆在屋裡,推開門出去,外面是一個天井,周圍放著風車,鋤頭,曬墊,籮筐,其間還夾著些罈子罐子,梁上掛著一排曬乾的紅薯藤。天井的四個角上支著柱子,柱子的顏色難以定義,像黑,像灰,又像白。這些東西好像一直定格在那裡,壓根沒有動過。天井裡的苔蘚也是,總不見長,薄薄的一層,和頭年一樣,就連濺到裡面的爆竹屑,都保留著去年的樣子。這般哀涼的意味,不為別的,仿佛就為坐實一件事情,時間都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從未來過這裡。
④中午,我們圍著一張老方桌吃飯,菜看上去不錯,大塊的魚肉堆在碗裡,我幾次伸出筷子又縮了回來,我記起母親的反覆告誡,你去了別人家,魚和肉不能吃,那是主家待客時裝門面的,藏在底下的都是蘿蔔絲和筍絲。這件事情關係到一戶人家或者說一個村莊的尊嚴,尊嚴沒有貧富之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挑戰。飯吃得索然無味,我象徵性地扒了幾口,放下碗筷匆匆出了大門。屋簷下,堆滿了雜亂的柴火,緊靠著柴火的泥巴牆裂紋縱橫交錯,乍一看以為是一張壓平的龜殼。寬大的屋坪裡,草垛一個挨著一個,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這些牛羊賴以度過漫漫寒冬的稻草,被主人今天扯一把明天扯一把,弄得到處是洞,東倒西歪,像一些殘缺不全的日子堆積在那裡。雞,鴨,貓和狗在草垛的縫隙裡悠閒地漫步,它們打架,跳躍,歌唱,興致勃勃,這是屬於它們的自由廣場。枯黃的雜草中,躺著碗和罈子的碎片,牛糞,雞糞,廢紙屑,蛇皮袋,人經過時,要看準了才能下腳,人們忙著掙一份口糧,沒有閒功夫去管這些雞毛蒜皮。天壓得很低,一副要下雨的樣子,天空下的老宅,屋坪,屋坪裡的我,成為寒風中孤獨的存在。父親出來後,我在他面前甩開大步,想以最快的速度逃離那個灰頭土臉的地方。
⑤我是在一條瀝青路上想起這些事情的,路很長,給我提供了足夠的回想的時間。我順著路走,路邊的燈柱像兩根虛線,向著一片別致的樓房延伸,格桑花簇擁著燈柱下淺綠色的垃圾桶。粉紅的自行車遊道上,三五個遊人騎著租來的自行車慢悠悠地過去。過了遊道,拐進一條木走廊,我慢慢地走著,聽到鞋底敲在木板上橐橐的響聲。幾隻青蛙從一片荷葉跳向另一片荷葉,一隻紅蜻蜓剛飛出不遠,又依依不捨地折了回來。就在我邊走邊看的時候,高擎的荷葉,紅,白,紫的荷花,傻乎乎的蓮蓬,拖家帶口向我湧來,一瞬間把我包圍了,淹沒了。
⑥我慢慢累了,坐在木亭子裡歇息,有孩子在亭子裡賣蓮蓬,四個紮成一把,十塊錢,我買了一把,剝一個放進嘴裡,嫩,甜,脆,比板慄的味道好。晚風送來密集的荷香,這清香纏繞的荷風,把我送往李白王維的唐代,周敦頤楊萬裡的宋代,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送往冰心和朱自清。我看到魚一條跟著一條來回,戲弄低垂的荷葉,聽到槳聲欸乃,一隻烏篷船搖碎江南的早晨,採蓮女子溼漉漉的笑聲,接二連三地落向葉面,花間,蓮蓬,水裡,即將消失之前,又被那支長篙悠閒地攪起,打溼了女子的衣衫。一個荷園,讓我輕而易舉地凌越了時間,穿過千山萬水。
⑦我默默安坐,心被很多陌生的東西摩擦著,分明是在故鄉,卻有揮不去的異鄉的氣息。在這裡,我像是一個失憶症患者,可以去往很多地方,單單回不到過去。過去仿佛被一刀兩斷,連根拔起,我遺忘了過去,過去也遺忘了我,我第一次發現我是一個這麼無情的人。我的鄉愁已然下落不明,無處尋覓,不過我並不因此而感到悲傷,我很坦然地接受了一個村莊的命運。
⑧夜就要來了,一群鳥從荷風中飛過,我舉起相機準備拍下來,鳥很快飛走了,不見了,像在有意迴避我的鏡頭。我意識到,我已經打擾到它們了。
(選自2018年9月11日《文匯報·筆會》)
8.賞析第①段劃線句。(3分)
9.第③④兩段中的環境描寫有何用意?(4分)
10.賞析「荷」在文中的作用。(4分)
11.評析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4分)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2-14題。(8分)
浣溪沙
(宋)蘇軾
十二月二日,雨後微雪,太守徐君猷攜酒見過,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時元豐五年也。
萬頃風濤不記蘇①。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
翠袖倚風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尊前呵手鑷②霜須。
[注]①蘇:甦醒(一說指蘇軾自己)。②鑷:拔去。
12.下列關於本詞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從內容上看,本詞寫於酒醒之後。
B.從詞牌體式來看,本詞屬於小令。
C.從押韻看,押平聲韻,中途換韻。
D.從時間順序看,本詞採用了倒敘。
13.下列對本詞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不記」二字以幽默風趣的筆法表現了詞人醉意朦朧的狀態。
B.「雪晴」一句轉入虛寫,表現了詞人由雪景引發的美好願望。
C.「翠袖」一句運用比擬,寫出了酒席上女子婀娜柔美的姿態。
D.這首詞上片明快,下片深婉,相反相成,藝術表達富於變化。
14.聯繫整首詞,賞析畫線句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18分)
林積傳
①林積字公濟,福建尤溪人。慶曆六年登進士乙科,補循州判官。嘗覆訊強盜,獄多平反。忤提刑意,提刑初欲薦積,因是已之。積笑曰:「失一薦而活五十八人,何憾焉?」尋知吉州安福縣。安福為江西劇邑,折訟日數百紙,無留獄。
②徒知真州六合縣。開陂塘三十六,以興蓄洩灌溉之利。轉太常博士。赴闕,王安石方以知制誥召,遇於道,揖之曰:「公非六合博士耶?志君之能久矣。請見於私舍。」積卒不往。改屯田員外郎,繼改都官員外郎,賜五品服。久之,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二親懷歸。積曰:「仕為吾親耳。親不樂,焉用仕?」乞監部武軍稅以便養,得請。監司惜其才,令權知建州建陽縣。
③未幾,丁母憂,積跣足冒雪霜,負土為墳,廬其側。方卜葬,有雀三足翔於前,得赤蛇穴中。葬前一日,大雨如注。積哀鬱,遂霽。既封,雨復作。郡守表於朝,詔賜粟帛,且旌其孝。
④服除,累遷提舉廣南東、西路銀銅坑冶市舶。民以銀銅入官,官負其直,以故廢業。積出在官滯貨償之坑冶課利復集歷知齊州泗州以課最召見。除江西轉運判官,徒廣南東路提點刑獄。疏言:「二廣士人多貧,職田厚薄不一,欲俸賜均等,以養其廉。」久之,以覃恩授朝議大夫,知福州兼本路兵馬鈐轄,加中散大夫。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將赴闕,道除淮南轉運使。淮南漕輓重於諸路,歲欠財乏,則貸於發運、常平二司,故所欠至百餘萬。積至,督促倚辦。率用中制,百廢俱舉。元祐六年六月,卒於官,年七十有一。
⑤積性廉謹,不苟取。少時入京師,宿蔡州旅邸,有遺錦囊床間者,啟視之,則北珠數百顆也。旦詢主人,知前夕巨商宿其室,徉語曰:「商,吾故人也。脫復至,幸囑來上庠相訪。」且揭於室曰:「某年月日,劍浦林積假館。」既行,商人物色至蔡邸,見其牓,急往訪積。積具以告曰:「可投牒府中,當悉以歸。」商如其言,悉還之。歷官勤慎,事無大小,豫為條目,處繁若簡,吏無所容其奸。自宰六合,為王安石所知,及歷郎卿,在京師以公事見王安石政府,退不復私謁。安石雖素器之,終以鯁挺,故不大用。
(選自《宋史翼》)
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忤提刑意( ) (2)商人物色至蔡邸( )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官負其直( )
A.辜負 B.承擔 C.倚仗 D.虧欠
(2)脫復至( )
A.輕率 B.如果 C.離開 D.遺失
17.對第④段畫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積出在官/滯貨償之/坑冶課利復集/歷知齊州泗州/以課最召見。
B.積出在官滯貨償之/坑冶課利/復集歷知/齊州泗州以課最召見。
C.積出在官滯貨償之/坑冶課利復集/歷知齊州泗州/以課最召見。
D.積出在官/滯貨償之坑冶課利/復集歷知/齊州泗州以課最召見。
18.把下面句子譯成成現代漢語。(6分)
尋知吉州安福縣。安福為江西劇邑,折訟日數百紙,無留獄。
19.本文第②和第⑤段均寫到了王安石對林積的態度,用意有何不同?(3分)
20.就「拾珠」一事分析林積的「廉謹」表現在何處?(3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5題。(13分)
《兵政集訓》小敘
周光鎬
①今之談兵者,必曰《司馬法》。何至讀孫、吳兵法,其無所習見於步伍行陣者,謬以李廣簡易、程不識煩擾為言,是將盡古人之法而芻狗①之。□每見介冑之士,桓桓握槊,平居矜鬥樂戰,一旦俾之勒兵統卒,冥然且不知功守之大致□。嗟夫!天地間事必有法,無文武巨細精粗一也。
②國家諸制大備,凡刑獄錢穀典章,靡不時廣厲而飭新之。惟兵法則寥寥,二百載未見有施之訓肆者。豈真以千萬年承平,無所庸於武事也?亦不然矣。夫南北邊鄙晏然不語兵,脫一旦有事,則蓄之不豫,求之倉卒,將安施之?
③餘猥有事於西南夷,率所轄戍衛武弁子弟,屬有司群而教之。問古之兵政書,雲邊鄙地無有,且不知田穰苴與孫、吳諸家為何物。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即其書在矣,太史公謂「其文少閎廓深悶」,故且未暇用也。李唐以後,類多偽書,難以盡用。間閱經傳子史諸家,凡有切於兵戎之事者,摘其要,匯為三卷,名曰《兵政集訓》,出而梓之。匪徒以廣荒陲之耳目,亦因以自考所事,庶幾不悖於古人成訓與否。
④夫兵非易談也,上將用之以道,中將用之以法,下者用之以幸。若不知有法,行且悖道,乃遽使之嬰旗鼓,登壇坫,推轂以出,何異委愛子於庸醫,以封疆為博進,必無幸矣。古今土大夫,於司馬、孫、吳兵法為談者非不多,然其善用者,不少概見。故趙之長平,馬之街亭,非不知法,不知道也。古今得失鑑觀,或者其在斯乎?
(選自《周大理明農堂集》)
[注]①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比喻微賤無用的事物或言論。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1分)
A.則、耶 B.且、矣 C.故、也 D.或、耳
22.對第④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不要將愛子交給庸醫,否則如同作戰不講兵法一樣不幸。
B.如果懂得兵法,且用兵合「道」,往往能獲得意外成功。
C.下等將領用兵,期望僥倖取勝,必然會導致戰爭的失敗。
D.上等將領往往懂得兵法中的道,故能銳意進取開疆拓土。
23.下面句子是文中的原話,把它放回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3分)
學者循其跡,悟者超於神,故未有不習而能悟者。
A.第①段末尾 B.第②段末尾
C.第③段末尾 D.第④段末尾
24.分析第②段所用說理方法的作用。(4分)
25.概述作者編寫《兵政集訓》的意圖。(3分)
三、寫作70分
26.城市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卻讓不少人感到孤獨。
對此你怎麼看?請寫一篇800字的文章,談談你的思考,題目自擬。
2019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二模語文測試卷參考答案
一 積累應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又有清流激湍 王羲之
(3)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2.(1)B (2)D
二 閱讀 70分
(一)(16分)
3. (2分)迷惑性、危害性 (迷惑性、危害性各1分)。
4. (3分)【B】
5. (3分)【A】
6. (4分)第⑥段從本質上指出宮鬥劇以叢林法則為戲劇推動力,存在價值偏差;
第⑦段分析了宮鬥劇霸屏會造成模糊正確價值,崇尚利己主義,使人心胸狹窄等嚴重後果;
第⑧段提出了正確的創作理念(或建議),推崇積極價值觀的引導作用。
三段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地論證了作者的觀點。(4點每1點1分)
7.(4分)(1)創作手段:《哈姆萊特》雖然也強調劇情的緊張激烈曲折,也重視觀眾的需求,但不是用八卦歷史(或娛樂刺激)來迎合觀眾,而是通過情節的延宕、人物內心的衝突、人物性格的矛盾來吸引觀眾,突顯悲劇的藝術魅力。(2分)
(2)價值取向:雖然也寫了宮廷陰謀爭鬥,但反映的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思考的是生與死、親情與愛情、責任與擔當、榮譽與尊嚴等人生問題,彰顯的是正義的力量和人文主義理想。(2分)
(二)(15分)
8.(3分)兼用比喻、比擬的手法,把一掠而過的輕柔荷風比作羞怯逃離的女子(1分),生動形象地描摹出荷風由近及遠掠過荷園的情態(1分),委婉地表達出我對故鄉的陌生感、疏離感(1分)。
9.(4分)細緻入微地寫出故鄉環境的陳舊、雜亂、骯髒的特點,與文中荷園美景形成鮮明的對照,(1分)表現了兒時鄉村生活的守舊、封閉、落後,(1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哀涼情緒(厭煩、排斥、無奈),(1分)為後文情感的抒發作鋪墊。(1分)
10.(4分)①荷是文章刻畫的主要對象(或文章的主要內容),營造了美好的田園氣息。
②是作者諸多聯想的觸發物。
③寄託了作者嚮往繁榮興旺、幸福快樂的美好情感。
④首尾呼應,使全文結構嚴密完整。
(每個要點1分)
11.(4分)文章立足現在,以村莊過去的落後貧窮與當下的詩意美好作對比,(1分)表達了不必追戀過去,應坦然接受時代發展下村莊變遷的情感,(1分)反映出對鄉土變遷的一種理性、豁達的態度,(1分)這對我們理解當今的新舊變革具有啟發意義。(1分)
(三)(8分)
12.(2分)C
13.(2分)C
14.(4分)畫線句通過酒宴中呵手拔去白須的細節(動作)描寫,塑造了一個既衰老憂愁,又樂觀豁達的詞人形象,與酒席上明豔美麗的年輕女子形象形成對比,表現了詞人「但願人飽我愁無」的憂民情懷和對人生老邁的感慨。
(四)(18分)
15.(2分)(1)違背、觸犯(2)尋找
16.(2分)(1)D(2)B
17.(2分)C
18.(6分)不久,(林積)擔任吉州安福縣知縣。安福縣是江西的大地方,(林積)每天判決的訟狀達幾百件,沒有滯留的案件。(得分點:兩處主語省略,「尋」「知」「劇邑」「折訟」「日「獄」為7個點,錯1點扣1分,扣完為止。)
19.(3分)第②段通過王安石對林積的賞識,表現林積才華出眾;第⑤段通過王安石對林積器重而不大用,表現林積的耿直傲岸。(兩個點各1分,分析1分)
20.(3分)林積拾珠而不昧表現出其廉潔不苟取的品質。在「還珠」的具體處理過程中,他先詢問店主人以明確失主,再」佯語「以便讓店主告知失主,繼而他」揭於室「以告訴失主珠子的去向以及領取的方式,最後將珠子全部還給失主,這些舉動皆表現出林積行事謹慎。(對「廉」的分析1分『對「謹」的分析,每提到一處得1分,最高2分)。
(五)(13分)
21.(1分)【C】
22.(2分)【C】
23.(3分)【A】
24.(4分)將對待「刑獄錢穀典章」和兵法的不同態度進行對比(1分),凸顯人們忽視兵法的現狀(1分);借一旦發生戰事的假設(1分),進一步突出日常不注重對兵法的學習和演練就無法應對突發事件的危害(1分)。
25.(3分)幫助開闊邊疆將士的眼界;檢驗自己的軍事行為是否合乎古人的成訓;借鑑古人的得失,使當今將領指揮用兵能既知用兵之法更知用兵之道。(答對其中1點得1分,2點2分,3點滿分。)
附:(四)譯文
林積
林積字公濟,是福建尤溪人。慶曆六年考中進士乙科,補授循州判官。曾經審訊強盜,案件多有平反。觸犯了提刑的心意,提刑起初想推薦林積,因此把此事停了下來。林積笑著說:「失去一次推薦而使五十八個人活了下來,有什麼遺憾呢?」不久主管吉州的安福縣。安福是江西的大縣,林積判決訴訟案件每天幾百件,沒有滯留的案件。
調動官職主管真州六合縣。開挖池塘三十六處,獲得了儲蓄池水灌溉田地的好處。轉而升遷為太常博士。入朝時,王安石正憑知制誥的身份(被朝廷)召入,在路上遇見林積,向他作揖說:「你不是六合博士嗎?知道你有才能很久了,請到我私舍一見。」林積終究沒有前去。改任屯田員外郎,接著改任都官員外郎,(被)賞賜給五品服飾。過了些時候,父母二人想回家鄉。林積說:「做官是為了我的父母罷了。如果父母不快樂,哪裡還要做官?」請求擔任監部武軍稅以便於供養(雙親),請求得到許可。監司愛惜他的才華,讓他暫時主管建州的建陽縣。
不久,遭逢母親的喪事,林積赤著腳冒著雪霜,背著土堆墳,在墳邊搭茅屋居住。正當下葬的時候,在前面有三隻腳的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鳥雀飛翔,在墳穴發現有赤蛇。下葬的前一天,大雨如注。林積憂思愁悶,於是雨過天晴。墳墓封土以後,雨又下了起來。郡守向朝廷上表,朝廷下令賞賜糧食和絲綢,並且表彰了他的孝心。
守喪期滿,屢次升官提舉廣南東、西路銀銅坑冶市舶。百姓用銀和銅繳納官府,官府拖欠他們的錢,因此礦業廢棄。林積拿出在官府的滯留貨物償還他們,坑冶的賦稅又有了收集。林積接連主管齊州、泗州,因為考核最好而被召見。授任江西轉運判官,轉任廣南東路提點刑獄。上疏說:「兩廣地區士民多貧窮,食租田多少不一,希望俸祿和所得的賞賜能夠均等,來培養官員廉潔的美德。」過了許久,因為廣施恩澤(被)授予朝議大夫,主管福州兼本路兵馬鈐轄,兼任中散大夫。將要入朝,在途中(被)授官任淮南轉運使。淮南水陸交通比各路發達,年成歉收財物匱乏,就從發運、常平二司來借,所以欠款達一百多萬。林積到達,監督催辦立馬處理好了。都採用適中的規章制度,一切廢置的事情都興辦了起來。元祐六年六月,在官位上去世,年齡七十一歲。
林積品行廉潔謹慎,不隨便取利。少年時進京城,在蔡州旅館住宿,有人遺失絲袋在床上。林積打開一看,是幾百顆北方的珍珠。天亮時問主人,知道是前天晚上大商人住在這個房間,假裝說道:「商人,是我的老朋友。如果再來,希望告訴他來上庠找我。」並且在房間公開告示道:「某年某月某日,劍浦的林積客居(於此)。」林積已經走了,商人尋找到蔡州旅館,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見到那個告示,急忙前往尋找林積。林積把事情全告訴他,說:「可送證明到府中,一定會把寶珠全都給你。」商人按照他的話去做,(寶珠)全都還給了他。林積歷任諸多官職,(一直)辛勞而謹慎,事情無論大小,都提前細緻安排,處理繁雜的事物像是很簡單,官吏的奸行無處可藏。自從主管六合,被王安石所賞識,到歷任郎卿職位,在京城因為公事在官府與王安石會見,退朝不再私下裡去拜見。王安石雖然一向器重他,而終究認為他耿直硬氣,所以不太重用他。
附:(五)譯文
如今談兵法的人,一定要談及《司馬法》。為什麼讀了孫武、吳起兵法,它們在排兵布陣中卻並不常見,還錯誤地把李廣治軍簡易、程不識治軍煩擾作為用兵格言,這是完全把古人的兵法當作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所以常常看見披甲戴盔的將士,威武地拿著長矛,在平時崇尚打鬥樂於作戰,一旦讓他們訓練統率士兵,就茫然尚且不知道攻和守的大致情況。唉!天地間凡事都有法則,無論文武、大小、精粗都是一樣的。
國家諸多制度已經很完備,凡是刑獄、錢穀、典章,沒有不時時擴充修繕整理更新的。只有兵法卻很少,兩百年來沒有看到用於教習訓練的。難道真的認為能擁有千萬年的太平盛世,兵法對於戰事就沒什麼用處了?這也是不正確的。現在南北邊境一派平安的樣子,不談論兵法,如果一旦有戰爭,卻不能事先預備,(戰時)倉促地尋求,將怎麼施展它呢。
我有事到西南邊境一帶,率領戍守的武官及士兵,囑託有司(把他們)集中起來訓練。問他們古代兵政方面的書籍,說邊境沒有,也不知道田穰苴、孫武、吳起眾多兵家是什麼人。即使有這些書,關注「儒願學堂」,獲取更多獨家語文資料,儒願學堂,專注語文培優,也如太史公所說的「它的言辭有些博大深遠」,所以他們也將沒空閒研究。唐代以後,大多是偽書,難以完全使用。我間或閱覽經傳子史各家,凡是和戰爭方面有關的,摘錄其要義,彙編成三卷,取名《兵政集訓》,編出付印。不僅僅是用來擴大邊境將士的眼界,也是因此來考察自己的行為,或許是否不違背古人成文的教誨。
兵法不是容易談論的,最好的將領把握規律使用它,中等的用技法使用它,下等的憑僥倖使用它。如果一個人不知道有兵法,行軍作戰不講規律,卻匆忙讓他樹立旗鼓,登上祭壇,任命他為將帥讓他出戰,這和把愛子交給庸醫有什麼不同,把分封的疆界作為賭注,一定沒有幸運可言的了。古今士大夫,談論田穰苴、孫武、吳起兵法的人不是不多,然而其中善於運用的,難以真正見到。所以趙國長平之戰、馬謖失街亭,不是不知道兵法,是不懂得規律。察視古今用兵得失,或許就在這本《兵政集訓》中吧。
三作文評分標準(70分)
一、議論類文體
一類卷(63—70分)
總體標準
能準確把握題意,立意深刻,選材適當,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有新意,有文採。
補充細則
一類上(68—70):
符合總體標準並具備以下一項者:
1、能從題意中引發深刻的道理,文採優美的。
2、能從題意中引發深刻的道理,語言樸實無華而有一定功力的。
3、在文體應用、立意、構思等某一方面有創新的。
一類中(65—67):
基本符合總體標準並具備以下一項者:
1、能從題意中引出有深度的道理,但結構或語言等方面略有瑕疵的。
2、在立意、結構、文體某一方面有創新,但結構或語言等方面略有瑕疵的。
一類下(63—64):
符合總體標準並具備以下條件者:
能從題意中引出有意義的道理,但結構或語言等方面略有瑕疵的。
二類卷(52—62分)
總體標準
符合題意,立意較深刻,選材較適當,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摯,結構完整,語言通順。
補充細則
二類上(59—62):
基本符合總體標準並具備以下一項者:
1、能從題意中引出有意義的道理。
2、有靈氣、有新意,但在內容、結構、語言某一方面有不足的。
二類中(55—58):
基本符合總體標準並具備以下條件者:
1、能從題意中引出一定的道理。
2、有靈氣、有新意,但在內容、結構、語言某一方面有不足的。
3、新意不夠,但平穩充實的。
二類下(52—54):
基本符合總體標準並具備以下一項者:
能從題意中總結出一定的道理,但語言有華而不實之處的。
三類卷(39—51分)
總體標準
基本符合題意,立意一般,選材尚恰當,中心尚明確,內容尚充實,感情尚真摯,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偶有語病。
補充細則
三類上(48—51):基本符合總體標準且不就事論事的。
三類中(44—47):符合總體標準但有就事論事或故意拔高(升華不自然)之感的。
三類下(39—43):符合總體標準但羅列現象,泛泛而談,缺乏思考或認識膚淺的。
四類卷(21—38分)
總體標準
偏離題意,立意或選材不當,中心不明確,內容單薄,結構不夠完整,語言欠通順,語病較多。
補充細則
四類上(30—38):
雖基本符合題意,但中心不明確,內容單薄空洞,結構不夠完整,語言欠通順,語病較多。
四類中(25—29):
參照總體標準。
四類下(21—24):
符合總體標準且無中心。
五類卷(0—20分)
總體標準
符合以下一項即為五類卷(1)脫離題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補充細則
五類上(17—20):
符合下列一項者:
1、脫離題意,內容單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
2、全文不足要求的一半字的。
五類中(10—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無文章之實的。
五類下(0—9):
不成文的:9分以下。
經查證為全文抄襲的: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