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金證券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 明年加息可能性相對較低】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我們預計明年政府不會提具體的經濟增長數量目標。貨幣政策方面,明年加息可能性相對較低,但信用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
主要結論
事件: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具體來看:
1、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我們預計明年政府不會提具體的經濟增長數量目標。會議認為「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但我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堅持底線思維」,「要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 我們認為,明年經濟增長將回歸潛在增速水平,但由於基數原因,經濟同比增速將相對較高,預計達到8-9%水平。但這一增速由於低基數,並不具有可持續性,預計明年不會提具體的經濟增長數量目標。在實際工作中,重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將更加注重「需求側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綜合提升國民經濟總體效率。
2、貨幣、財政逐步回歸常態化,但「不急轉彎」,房住不炒繼續堅持。會議認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具體政策來看,我們認為:
■ 財政政策方面,積極取向依然保持不變,但力度會有所降低。預計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在繼續實施好現有的減稅降費政策下,不會出臺新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新政。預計財政赤字率從今年的3.6%以上降至3%以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也會低於今年的3.75萬億元,可能在3萬億元左右。
■ 貨幣政策方面,明年加息可能性相對較低,但信用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明年社融存量增速或將回落至11%左右,新增社融預計在30-33萬億元(今年預計為35萬億元);M2增速或將降至10%以下;新增人民幣貸款預計為18-20萬億元(今年預計為20萬億元)。
■ 房地產嚴調控方向依然明確。會議認為「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繼續強調「房住不炒」。我們認為,考慮到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上漲預期相對強烈,為維持房地產市場穩定,部分城市存在加碼收緊的可能。
3、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政策將更加關注長期問題,重點包括消費、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三個方面。
■ 會議認為「堅持擴大內需」,「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我們認為,內循環為核心的消費主線是長期重要問題之一。2011年以來,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開始超過資本形成總額,過去中國經濟增長依賴出口,基建和房地產等固定資產投資模式。當前正在逐步轉向以消費為主的新增長模式。要通過改革讓居民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與此同時,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可以更好發揮公共消費的帶動和牽引作用。
■ 會議認為「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我們認為科技創新是長期重要問題之二,其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單純依靠增加要素數量驅動經濟增長的「外延型」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我國的需求,需要依靠科技創新將我國轉為「內涵型」增長模式。我們認為重點方向可能包括:晶片和半導體、軟體、精密機械、精細化工、先進機器人技術、新材料、航空航天技術方面等多個方面。
■ 會議提出「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們認為,發展綠色經濟,是長期重要問題之三。重點在於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能源質量,促進新能源革命,提高發展的質量等多個方面。
風險提示:疫情發展失控、政府應對不當、行業影響過大。
(文章來源:邊泉水宏觀與政策求真堂)
(責任編輯:DF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