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節到了,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最新統計顯示,年齡低於10歲的中國網民超過1800萬,未成年上網人群已經過億。如何引導兒童安全上網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昨天,騰訊公司安全團隊、騰訊兒童聯合科普中國推出《數字小公民安全成長指南》。騰訊公司同時發布了《兒童安全上網指引報告》,報告顯示,超半數兒童不到5歲就會上網。
超半數兒童不到5歲會上網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網民正在呈現「低齡化」趨勢。
《報告》顯示,90%的中國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網際網路,其中城市兒童觸網率幾近95%。統計顯示,2015年56%的兒童初次上網的年齡甚至低於5歲,一些孩子對平板和電腦的使用技巧甚至超過家長,是名副其實的「網際網路原住民」。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使用網絡目的不同。對於8歲以下低學齡和學齡前兒童來說,看視頻、玩遊戲、聽故事等娛樂是上網的主要目的;而對於高年級小學生和初中生,玩遊戲和寫作業佔據了他們的大部分上網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會越來越頻繁地使用網際網路。家長已經無法簡單用「斷網」來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了。
兒童上網易遭遇八大風險
日前,騰訊安全團隊聯合騰訊兒童發起了專項「兒童網絡保護大調查」,未成年人反饋的7638份問卷顯示,網絡詐騙、不良信息和網絡欺凌是未成年人群體遭遇的三大負面因素。其中,網絡詐騙比例最高,佔受訪者的61%。
兒童上網時會產生八大風險,包含安全風險認知不足、過度上網、捲入違法犯罪等。其中,網絡詐騙和盜號易產生財產風險,在線遭遇網絡欺凌、騷擾等易造成心理傷害,長期關注不良信息易誘發違法犯罪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網絡欺凌對少年兒童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一些未成年人甚至因遭遇網絡欺凌而自殺。
來自騰訊兒童的調查數據顯示,成人受訪者認為兒童使用網絡利大於弊的人群只佔到26%,弊大於利的卻佔到34%,其餘則認為不好說。
對此,《指南》總結了安全上網的七大常識,提醒兒童不透露個人信息、不理睬不良信息、不約見陌生網友、不相信免費「午餐」、不辱罵欺凌他人、不過度使用網絡、不觸犯法律底線,建議家長在日常溝通時進行教導。
手錶
號稱安全的兒童手錶定位沒那麼準
警方提醒:給孩子最好的六一禮物是安全教育課
□通訊員 秦公軒 丁志遠
金陵晚報記者 徐寧
「不管你在哪裡,一個電話,馬上能找到你。」靠著類似的廣告語,兒童定位手錶的銷售節節攀高。特別是到了六一,不少家長選擇把它作為孩子的兒童節禮物。但有了這些兒童定位手錶就真的能高枕無憂了嗎?
據秦淮警方介紹,在外地曾經就有過因佩戴兒童手錶,導致孩子手腕被電池灼傷的情況出現,嚴重情況下甚至還會出現電池爆炸,危害孩子的安全。
除此之外,有廠家宣稱兒童和手錶的定位可以精確到2.5m以內。就此情況,警方現場做了實驗。警方選擇商場這個經常有走失警情出現的地方,讓一名實驗人員佩戴兒童手錶來到了某商場負二樓停車場。民警通過APP定位該手錶,發現手錶定位顯示實驗人員的位置在商場的對面,離實驗人員的真正位置有一街之隔。通過現場測試,民警發現兒童手錶定位受信號影響,並不能做到標語上的100%精確定位。
同時,警方還發現,兒童手錶暴露出的問題還不止這一個。據國內網絡安全反饋機構「烏雲網」顯示,兒童手錶所發現的漏洞就有16條之多,黑客完全可以掌握孩子所處的地理位置及現場環境等信息,造成安全隱患。
警方提醒,最好的禮物是給孩子補上安全教育課,比如教孩子識別好人、教會孩子去找穿軍警制服或統一工作服的人員;教孩子記住電話和地址;讓孩子學會對陌生人說不等等。
出行
江蘇交警送「六一禮包」,典型案例提示兒童出行安全
致命盲區 麵包車從幼童身上碾過
「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江蘇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結合近期相關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典型事例,提示廣大家長和孩子注意交通安全,遠離兒童交通傷害。
案例一:2016年5月23日,徐州一名1歲半男童在城西某市場內獨自玩耍時,停在旁邊的一輛麵包車突然發動,右轉彎從門面房內開了出來,右前輪撞到男童從其屁股上碾過,麵包車司機及時停住方才避免後輪再次壓到男童。據交警介紹,事故發生的原因是由於男童個頭較矮,在麵包車司機的視線盲區,所以導致事故的發生。
交警部門提醒:停車場、小區停車位是非常危險的地方,尤其是對身材矮小的孩子來說,當他們在車輛周邊玩耍時,容易被駕駛人忽視,最容易出事的位置是車尾!駕駛人在啟動車輛時,如沒有事先查看車輛四周情況,是無法發現在車輛另一側及車尾玩耍的兒童的,一旦倒車,很可能會撞倒、碾壓車後的幼兒。
2016年3月5日中午11點多,在常州龍城大道高架上,駕駛員在開車過程中突然一個剎車,導致她5歲的女兒被安全帶勒住了脖子,幾乎喘不過氣來。危急關頭,孩子的媽媽不顧危險,打開車門,緊急呼救,恰好常州公交分局的民警駕車經過,立即停車施救。經過數分鐘的救援,民警最終撬開了安全帶,成功營救小女孩。
交警部門提醒:汽車安全帶是根據成人的身高、體重來設計的,兒童身高不足,安全帶只能從頸部繞過,一旦遇到急剎車、或是突發事故,兒童由於慣性向前衝,頸部的安全帶將變成「割喉」的利器。
此外,很多家長認為抱著小孩乘車很安全,其實不然。交警部門提示,當10公斤的小孩在時速50公裡的車上遭遇正面撞擊時,由於慣性的作用,瞬間會產生300公斤的撞擊力,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成年人都很難抱住孩子,孩子會像子彈一樣飛出去。很多人還認為副駕駛安全氣囊能保護孩子,這也是個誤區。汽車安全氣囊爆破的速度是300公裡每秒,汽車在碰撞發生時,安全氣囊瞬間張開所產生的衝擊力度有幾百公斤,猶如一記重拳迎面擊來,很容易造成兒童窒息或頸部斷裂的危險。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為孩子選擇適合其年齡、身高的專用坐椅。蘇交軒
健康
危重兒增多 五大因素致早產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新生兒轉運中心得知,隨著高齡產婦、試管嬰兒的增多,危重症新生兒也驟增,兒科醫生更忙了,平均每個月轉運120多名危重兒,一年下來約1500名。
據中大醫院兒科主任喬立興介紹,2002年7月中大醫院兒科首創南京危重兒轉運系統,數據顯示,近十四年來共轉運危重兒近15000例,遍及南京周邊400公裡以內70餘家醫院,數據還顯示,2013年全年共轉運危重兒1141例,這之後單獨二孩、全面二孩政策相繼實施,危重兒轉運數量也逐漸上升,目前平均每月轉運120多例,一年約1500例。
在患兒主要轉診原因中,早產兒的比例佔33%,主要是胎齡小於35周的早產兒。這些早產兒以低體重兒為多,平均體重在2公斤左右,其中體重最低的一名小患者僅有700多克。早產對胎兒的危害極大。由於全身臟器發育不成熟,早產兒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常常會發生呼吸窘迫、窒息、肺部發育不全、神經系統異常、發育遲緩、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敗血症等重症疾病。
好端端的,寶寶為何會提前報到呢?喬立興主任說,胎兒早產和以下五個因素有關:
高齡產婦屬於高危妊娠,早產風險相對高;試管嬰兒或使用促排卵藥物;
孕婦有妊娠、膽汁淤積、腎病等妊娠併發症,或者懷孕前為保持身材導致營養不良;
孕婦壓力大,特別是緊張、焦慮和抑鬱;
生活方式不健康,懷孕後仍不管不顧地晝夜顛倒,打亂正常生活規律;
有多次流產史,宮內環境不良,胎兒發育遲緩。 錢鈺玲 程守勤 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