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數兒童5歲前就觸網 八大風險須防

2020-12-20 東南網

六一節到了,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最新統計顯示,年齡低於10歲的中國網民超過1800萬,未成年上網人群已經過億。如何引導兒童安全上網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昨天,騰訊公司安全團隊、騰訊兒童聯合科普中國推出《數字小公民安全成長指南》。騰訊公司同時發布了《兒童安全上網指引報告》,報告顯示,超半數兒童不到5歲就會上網。

超半數兒童不到5歲會上網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網民正在呈現「低齡化」趨勢。

《報告》顯示,90%的中國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網際網路,其中城市兒童觸網率幾近95%。統計顯示,2015年56%的兒童初次上網的年齡甚至低於5歲,一些孩子對平板和電腦的使用技巧甚至超過家長,是名副其實的「網際網路原住民」。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使用網絡目的不同。對於8歲以下低學齡和學齡前兒童來說,看視頻、玩遊戲、聽故事等娛樂是上網的主要目的;而對於高年級小學生和初中生,玩遊戲和寫作業佔據了他們的大部分上網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會越來越頻繁地使用網際網路。家長已經無法簡單用「斷網」來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了。

兒童上網易遭遇八大風險

日前,騰訊安全團隊聯合騰訊兒童發起了專項「兒童網絡保護大調查」,未成年人反饋的7638份問卷顯示,網絡詐騙、不良信息和網絡欺凌是未成年人群體遭遇的三大負面因素。其中,網絡詐騙比例最高,佔受訪者的61%。

兒童上網時會產生八大風險,包含安全風險認知不足、過度上網、捲入違法犯罪等。其中,網絡詐騙和盜號易產生財產風險,在線遭遇網絡欺凌、騷擾等易造成心理傷害,長期關注不良信息易誘發違法犯罪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網絡欺凌對少年兒童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一些未成年人甚至因遭遇網絡欺凌而自殺。

來自騰訊兒童的調查數據顯示,成人受訪者認為兒童使用網絡利大於弊的人群只佔到26%,弊大於利的卻佔到34%,其餘則認為不好說。

對此,《指南》總結了安全上網的七大常識,提醒兒童不透露個人信息、不理睬不良信息、不約見陌生網友、不相信免費「午餐」、不辱罵欺凌他人、不過度使用網絡、不觸犯法律底線,建議家長在日常溝通時進行教導。

手錶

號稱安全的兒童手錶定位沒那麼準

警方提醒:給孩子最好的六一禮物是安全教育課

□通訊員 秦公軒 丁志遠

金陵晚報記者 徐寧

「不管你在哪裡,一個電話,馬上能找到你。」靠著類似的廣告語,兒童定位手錶的銷售節節攀高。特別是到了六一,不少家長選擇把它作為孩子的兒童節禮物。但有了這些兒童定位手錶就真的能高枕無憂了嗎?

據秦淮警方介紹,在外地曾經就有過因佩戴兒童手錶,導致孩子手腕被電池灼傷的情況出現,嚴重情況下甚至還會出現電池爆炸,危害孩子的安全。

除此之外,有廠家宣稱兒童和手錶的定位可以精確到2.5m以內。就此情況,警方現場做了實驗。警方選擇商場這個經常有走失警情出現的地方,讓一名實驗人員佩戴兒童手錶來到了某商場負二樓停車場。民警通過APP定位該手錶,發現手錶定位顯示實驗人員的位置在商場的對面,離實驗人員的真正位置有一街之隔。通過現場測試,民警發現兒童手錶定位受信號影響,並不能做到標語上的100%精確定位。

同時,警方還發現,兒童手錶暴露出的問題還不止這一個。據國內網絡安全反饋機構「烏雲網」顯示,兒童手錶所發現的漏洞就有16條之多,黑客完全可以掌握孩子所處的地理位置及現場環境等信息,造成安全隱患。

警方提醒,最好的禮物是給孩子補上安全教育課,比如教孩子識別好人、教會孩子去找穿軍警制服或統一工作服的人員;教孩子記住電話和地址;讓孩子學會對陌生人說不等等。

出行

江蘇交警送「六一禮包」,典型案例提示兒童出行安全

致命盲區 麵包車從幼童身上碾過

「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江蘇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結合近期相關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典型事例,提示廣大家長和孩子注意交通安全,遠離兒童交通傷害。

案例一:2016年5月23日,徐州一名1歲半男童在城西某市場內獨自玩耍時,停在旁邊的一輛麵包車突然發動,右轉彎從門面房內開了出來,右前輪撞到男童從其屁股上碾過,麵包車司機及時停住方才避免後輪再次壓到男童。據交警介紹,事故發生的原因是由於男童個頭較矮,在麵包車司機的視線盲區,所以導致事故的發生。

交警部門提醒:停車場、小區停車位是非常危險的地方,尤其是對身材矮小的孩子來說,當他們在車輛周邊玩耍時,容易被駕駛人忽視,最容易出事的位置是車尾!駕駛人在啟動車輛時,如沒有事先查看車輛四周情況,是無法發現在車輛另一側及車尾玩耍的兒童的,一旦倒車,很可能會撞倒、碾壓車後的幼兒。

2016年3月5日中午11點多,在常州龍城大道高架上,駕駛員在開車過程中突然一個剎車,導致她5歲的女兒被安全帶勒住了脖子,幾乎喘不過氣來。危急關頭,孩子的媽媽不顧危險,打開車門,緊急呼救,恰好常州公交分局的民警駕車經過,立即停車施救。經過數分鐘的救援,民警最終撬開了安全帶,成功營救小女孩。

交警部門提醒:汽車安全帶是根據成人的身高、體重來設計的,兒童身高不足,安全帶只能從頸部繞過,一旦遇到急剎車、或是突發事故,兒童由於慣性向前衝,頸部的安全帶將變成「割喉」的利器。

此外,很多家長認為抱著小孩乘車很安全,其實不然。交警部門提示,當10公斤的小孩在時速50公裡的車上遭遇正面撞擊時,由於慣性的作用,瞬間會產生300公斤的撞擊力,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成年人都很難抱住孩子,孩子會像子彈一樣飛出去。很多人還認為副駕駛安全氣囊能保護孩子,這也是個誤區。汽車安全氣囊爆破的速度是300公裡每秒,汽車在碰撞發生時,安全氣囊瞬間張開所產生的衝擊力度有幾百公斤,猶如一記重拳迎面擊來,很容易造成兒童窒息或頸部斷裂的危險。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為孩子選擇適合其年齡、身高的專用坐椅。蘇交軒

健康

危重兒增多 五大因素致早產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新生兒轉運中心得知,隨著高齡產婦、試管嬰兒的增多,危重症新生兒也驟增,兒科醫生更忙了,平均每個月轉運120多名危重兒,一年下來約1500名。

據中大醫院兒科主任喬立興介紹,2002年7月中大醫院兒科首創南京危重兒轉運系統,數據顯示,近十四年來共轉運危重兒近15000例,遍及南京周邊400公裡以內70餘家醫院,數據還顯示,2013年全年共轉運危重兒1141例,這之後單獨二孩、全面二孩政策相繼實施,危重兒轉運數量也逐漸上升,目前平均每月轉運120多例,一年約1500例。

在患兒主要轉診原因中,早產兒的比例佔33%,主要是胎齡小於35周的早產兒。這些早產兒以低體重兒為多,平均體重在2公斤左右,其中體重最低的一名小患者僅有700多克。早產對胎兒的危害極大。由於全身臟器發育不成熟,早產兒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常常會發生呼吸窘迫、窒息、肺部發育不全、神經系統異常、發育遲緩、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敗血症等重症疾病。

好端端的,寶寶為何會提前報到呢?喬立興主任說,胎兒早產和以下五個因素有關:

高齡產婦屬於高危妊娠,早產風險相對高;試管嬰兒或使用促排卵藥物;

孕婦有妊娠、膽汁淤積、腎病等妊娠併發症,或者懷孕前為保持身材導致營養不良;

孕婦壓力大,特別是緊張、焦慮和抑鬱;

生活方式不健康,懷孕後仍不管不顧地晝夜顛倒,打亂正常生活規律;

有多次流產史,宮內環境不良,胎兒發育遲緩。 錢鈺玲 程守勤 李花

相關焦點

  • 5至6歲受檢兒童超半數患齲齒
    婦幼保健院體檢數據顯示:   5至6歲受檢兒童超半數患齲齒   醫生:關注兒童牙齒健康很重要   「給某幼兒園裡一個班的孩子檢查牙齒,乳牙患齲率高達76.9%   據婦幼保健院2017年兒童入園體檢數據:三歲到四歲年齡組體檢兒童1979人,患齲人數為794人,患齲率為40.1%;5歲到6歲組體檢兒童725人,患齲人數為443人,患齲率達61.1%。
  • 出生越晚,觸網越早,京滬未成年人觸網年齡較全國更早
    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 「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狀況調查」課題組對全國7歲至18歲的在校學生進行抽樣調查,調查顯示,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顯著高於我國總體網際網路普及率(64.5%)。
  • 兒童觸網低齡化 建議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
    兒童觸網低齡化 建議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時間:2017-09-24 17:23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東兒童觸網低齡化趨勢明顯 3歲就開始用微信和QQ-----來源: 南方日報 00後成長於網絡時代,他們的網絡安全素養如何?
  • 報告:嬰幼兒入託率不足5%,超半數家庭對託育概念不了解
    《白皮書》顯示,目前0-3歲兒童的入託率不足5%,而家長託育需求率為48%。預計到2020年中國託育市場規模將突破兩千億元。 報告:超半數家庭是由老人照護嬰幼兒 《白皮書》分析認為,嬰幼兒託育行業主要靠二孩放開政策、消費升級、通信技術發展、育兒理念日益精細化四個因素推動發展。
  • [及時點]兒童觸網低齡化,家長引導別缺位
    15年裡國博1萬餘名志願者累計服務時間超25萬小時要合理引導、有力扶持,守住安全風險底線。  報告稱廣東10歲兒童QQ接觸率過半  新聞:23日,在第四屆廣東省網絡安全宣傳周青少年日主題活動的「廣東省少年兒童網絡安全論壇」上,一份廣東省少年兒童網絡素養狀況調研報告新鮮出爐,報告顯示,兒童觸網的年齡越來越小
  • 5歲孩子每天觸網3小時,母親午休被孩子刷走2.8萬元,網癮低齡化觸目驚心
    來源:半月談記者:周暢、金劍5歲孩子每天觸網3小時、母親午休被孩子刷走2.8萬元、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
  • 痛心,哈爾濱5歲女童未脫險:熟人作案超六成,兒童性侵先防熟人
    哈爾濱市道裏區的周先生女兒妍妍(化名)今年5歲,8月29日晚,妍妍在家門口失蹤,家人尋找一夜未果。次日,鄰居劉某某把妍妍送回家,家人發現孩子身上有多處傷,褲子上有血跡。:&34;發布的2018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中顯示,2018年公開案例中,熟人作案高達66.25%。
  • 廈門海關抽檢日本進口兒童牙刷 超半數不合格
    抽檢日本進口兒童牙刷 超半數不合格共計4500把,涉及巧虎、獅王兒童牙刷等品牌查獲的不合格牙刷。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崔昊 通訊員 王易 王燁華)記者從廈門海關獲悉,日前,經廈門海關技術中心鑑定確認,該關隸屬東渡海關此前送檢的一批來自日本的進口兒童牙刷存在品質缺陷,這也是該關今年查獲的第二批日本進口不合格牙刷。
  • 5歲女童遭鄰居性侵後進ICU!家長請警惕:兒童性侵熟人作案超7成
    2020年8月29日晚,該局接報警稱,一名5歲女童被人領走。分局相關部門迅速開展工作,於8月30日早將涉嫌強姦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某抓獲,並依法對其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孩子的奶奶馬阿姨表示,受傷的孩子叫媛媛,今年5歲。
  • 京滬未成年人觸網年齡更早,微信漸成未成年人社交第一平臺
    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狀況調查」課題組對全國7歲至18歲的在校學生進行抽樣調查,調查顯示,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顯著高於我國總體網際網路普及率(64.5%)。
  • KaDa故事分析4年50億條用戶數據,發現超半數家長願為兒童數字閱讀...
    KaDa故事分析4年50億條用戶數據,發現超半數家長願為兒童數字閱讀持續付費 作者:紅印兒 發布時間:
  • 超六成小學生有手機?你家孩子幾歲開始觸網?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所有) 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 據了解 自2006年到2017年,對比十年裡的調查數據,《報告》發現,中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 根據2017年底的調查數據,被調查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的總體普及率高達98.1%,10歲之前觸網的比例高達到72.0%,比2010年的55.9%顯著增加。
  • 10歲男孩誘騙女童舔下體,專家提議:兒童防性侵教育進入義務課程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10歲男孩誘騙5歲女孩舔下體。近年來兒童性侵案件時而發生,這一現象所造成的影響極其惡劣,兒童是國家的未來,純真活潑的孩童在懵懂無知的年紀遭受如此迫害,他的一生從此蒙上一層陰影,痛心惋惜卻換不來曾經的陽光爛漫,為了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今年有多名代表提出關於未成年人性保護的建議。
  • 「女童保護」2019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
    5.施害人呈現高齡化趨勢,最大年齡94歲;未成年人犯罪須警惕「女童保護」統計,301起案例中有150起表明了施害人年齡,施害人年齡最小的13歲,最大的94歲。其中,城市佔比34.77%,縣城佔比32.27%,農村佔比32.96%;0~6歲以下兒童的家長3377位,佔比10.39%;7歲~12歲兒童的家長25926位,佔比79.73%;13歲~15歲兒童的家長2709位,佔比8.33%;16歲~18歲(不含)兒童的家長505位,佔比1.55%。這一樣本分布比例與往年相近。可以看出,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家長是關注「女童保護」和兒童防性侵教育的主要群體。
  • 兒童安全用藥八大要點,爸爸媽媽須謹記(圖)
    原標題:兒童安全用藥八大要點,爸爸媽媽須謹記(圖)  受訪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傷害與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 崔民彥   春季的天氣多變,時冷時熱,稍不注意容易感冒。當寶寶感冒發燒時,為圖方便,有的家長會在藥店購買一些治療感冒發燒的藥物。
  • 兒童意外險投保比率超半數 兩款熊孩子險引關注
    臨近六一兒童節,保險公司也開始布局節日險種盛宴。據了解,近日多家保險公司在支付寶平臺上打出「寶貝守護計劃」口號來吸引受眾關注。通過螞蟻金服數據分析發現,在兒童保險中,意外險投保佔半數,是投保最多的險種;健康險投保約佔三成;教育金保險投保佔少數。  數據還顯示,在淘寶保險平臺上,兒童類保險4月的投保量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超30%。
  • 觸網年齡不斷降低的孩子,如何提升數位化生存度
    導語:面對觸網年齡不斷降低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應對?《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顯示,孩子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網民的「觸網」年齡越來越早,大約有超過六成的孩子「觸網」年齡在6-10歲,對比2017年和2020年的數據發現,8歲前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孩子增多,且八成以上都具備較強的網絡使用能力,接近半數的孩子每天上網時長都能控制在兩小時以內。隨著網絡接入的便捷和普及化,孩子上網地點越來越集中在家庭。「全民上網」已經成為孩子的顯著標籤。「數字原住民」的特徵越來越明顯。
  • 兒童觸網低齡化 濟寧網警教你如何引導孩子科學觸網
    由於兒童暫時不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上網時需要父母和教師的陪伴,這一點在孩子剛剛接觸網絡時尤為重要。陪伴並不是說家長和教師要盯著孩子上網,而是要引導孩子有效使用網絡,讓孩子的認知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人際交往需求和學習需求可以在網際網路中得到很好的滿足。明確規則,堅決執行。最好從孩子觸網伊始就開始制定上網規則,具體內容可隨孩子的成長而變化。
  • 監測數據顯示:症狀輕危害大今年須防B型流感
    症狀輕危害大,今年須防B型流感  農曆新年期間,臺灣流感來勢洶洶,數據顯示,自2011年7月1日起,臺灣地區累計發現845例流感併發症確診病例,疫情在今年1月8日到14日達到最高峰,多數是感染B型流感。
  • 兒童節母嬰大數據:超七成媽媽首單為孩子投保
    其中,30-40歲媽媽更願意為自己和家人購買健康險,特別是近兩年銷售火爆的百萬醫療險。數據顯示,該年齡段的媽媽為自己和家人投保百萬醫療險的訂單數,超出整體平均投保訂單數的84.87%。而25-30歲媽媽更偏愛投保意外險和旅遊險。可以推測,步入而立之年後的母親更有健康風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