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朝官員為何從不忌憚嘉慶,哄騙他像哄傻子一樣,這都要怪乾隆

2020-12-12 騰訊網

乾隆在位時,因好大喜功而培養了一批溜須拍馬、粉飾太平的能手,等到嘉慶接班時,這幫官員仍以「睜著眼說瞎話」為榮。嘉慶剛當皇帝時還是想有所作為的,於是決定從「打擊官場假大空」入手。

1796年,嘉慶的龍椅還沒坐熱,湖北就鬧了白蓮教起義,很快波及四川。就在官兵與白蓮教打得難解難分時,四川布政使林雋不想著平息事態,反而欺負嘉慶年輕沒經驗,在匯報工作時謊稱四川百姓安居樂業。嘉慶不是「傻白甜」,沒那麼好忽悠,先是一頓痛罵:「你們整天報些虛假數據,朕該通過什麼渠道得知民間疾苦?」然後警告與林雋同一德行的官員,「再說假話,嚴懲不貸!」

但對這些官場老油條來說,嘉慶的警告就像蚊子哼哼,聲浪過後,大家照樣「齊心協力」地敷衍了事。

嘉慶五年(1800年),雲南威遠遭遇罕見的洪災,情勢嚴重,尤其是作為雲南經濟支柱的很多鹽池,都被洪水衝得一塌糊塗。接到消息後,嘉慶立刻召雲南巡撫江蘭前來問話,結果江蘭臉不紅、心不跳地說:「陛下千萬別聽旁人胡說,雲南根本就沒發生洪災,不信您派人去看!」見他這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架勢,嘉慶很是窩火,迅速成立「雲南災情調查組」,奔赴雲南取證。結果自然清楚明了,在鐵證面前,江蘭竟仍擺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態,堅稱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無須皇帝憂心。嘉慶大怒,一把擼了江蘭的烏紗,從此再不準他做官。

按說這次「殺雞」能嚇一嚇其他猴子,但事情遠沒這麼簡單。

1804年,直隸地區發生嚴重的蝗災,直隸總督顏檢之前就曾因撒謊而被嘉慶警告,但這次仍不長記性,在交給朝廷的工作報告中隻字未提蝗災,反而說直隸的百姓正在收割麥子,場面如何熱火朝天。

顏檢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嘉慶不是這般蠢貨,況且直隸就在京城附近,他前幾天還去逛過,只見一片青青麥苗,怎麼忽然就能收割了?嘉慶正對著顏檢的報告咬牙切齒時,幾隻肥胖的蝗蟲竟耀武揚威地落上他的案頭。蝗蟲都飛進皇宮了,田間地頭的災情可想而知!於是,嘉慶嚴肅地警告顏檢,命他如實記錄並匯報真實的災情,算是給了他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誰知腦子進水的顏檢繼續作死,又想了個糊弄嘉慶的辦法。在第二份工作報告中,他承認直隸地區的確飛來不少蝗蟲,但很快話鋒一轉,說:「不過請陛下放心,這些蟲子早被我派人弄死了!」為穩住嘉慶,他竟給出個「哄三歲小孩都費勁」的新潮說法,「陛下有所不知,蝗蟲從不傷害莊稼,它們只吃青草!」

嘉慶差點沒被氣暈—當地40%的莊稼都被蝗蟲吞了,你竟敢還把我當傻子耍,還是趁早回家吃草去吧!嚴厲查辦顏檢等人後,嘉慶再次語重心長地教育其他官員,「粉飾太平的風氣易開難阻,你們若再這樣欺上瞞下,國家必有災殃,千萬長點心吧!」

相關焦點

  • 乾隆禪位之後,嘉慶成了皇帝,為何和珅卻還不討好嘉慶
    和珅之死罪有應得,但卻存在一個違背常理之處:乾隆傳位嘉慶之後,做了三年太上皇,又庇護了和珅三年,但既然江山遲早是嘉慶帝的,為何在這三年內和珅不趁機討好嘉慶?筆者認為,乾隆、嘉慶、和珅三人的性格關係,決定了和珅根本無法討好嘉慶!
  • 乾隆為何把嘉慶確定為接班人
    乾隆皇帝乾隆一生有17個兒子,嘉慶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乾隆選擇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則,就是後來者必須不容置疑地遵從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繼承他的政策,不遺餘力地維護他的權威,並把自康熙以來開創的盛世一直保持下去。永琰忠厚老實、規規矩矩、重視仁孝,對乾隆的話一向言聽計從,無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選嗣標準。朝中的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乾隆對永琰的態度和用心,就連當時來京的朝鮮使者也多次向朝鮮國王匯報:「永琰為人持重、度量豁達,最為乾隆皇帝喜愛。」
  • 嘉慶一上位就對和珅下手,為什麼沒有遭到他背後勢力的報復?
    而我們知道,乾隆素來重用和珅,尤其此時乾隆年事已高,有些老眼昏花、神志不清,所以每次上朝時和珅都要站在他的身旁充當話筒的角色,其他大臣根本聽不清乾隆在說什麼。這意味著朝政大權間接轉移到和珅手中,他想要下達什麼命令完全是一張嘴的事情,再加上乾隆對他的信任,幾乎沒有人會質疑這些命令的真假。
  • 聰明絕頂的和珅,能夠討好乾隆,為什麼卻不能搞定嘉慶呢?
    但其實真實的和珅,絕對不是這樣,能夠在乾隆朝權傾一時,得到乾隆的寵愛。事實上,和珅是個不可多得的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才。 和珅在乾隆晚期的確權傾朝野,但是他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在怎麼樣也已經垂垂老矣,隨時都有可能歸西。
  • 乾隆說夢話群臣鴉雀無聲,只有和珅對答如流,嘉慶聽後痛下殺心
    在我國清朝時期,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位大貪官,家中的財富可謂是富可敵國,他就是和珅,而且據歷史記載,抄和珅家的時候,一共找到了300多萬兩銀子,而且算上一些房產之類的資產,總共價值足足有11億。而且乾隆非常喜歡週遊各地,這其中的花銷大多數都是由和珅承擔,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最後還是迎來了大限,最後駕鶴西去,而嘉慶皇帝一上位為什麼要殺掉和珅呢?要知道和珅作為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再加上大量的錢財,對嘉慶皇帝都是很有幫助的。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滿清外史》中記載的理由。
  • 乾隆去世後大清還沒有爛透,但到了嘉慶手裡國家已無可救藥了
    因此,嘉慶親政後,馬上收拾了和珅,並下令取消各地官員進貢各類文玩古董之類的物件,殺一殺全國自上而下的奢靡之風。在嘉慶看來,各省進貢的貢品皆是民脂民膏,借著進貢之名,官員大肆盤剝。此後嘉慶又頒布了諭旨,嚴禁奢侈之風蔓延。嘉慶帝和他的父親、祖父一樣,也以勤政著稱。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蠟燭下批閱奏章。
  • 和珅一生小心翼翼,為什麼不提前討好嘉慶?其實是乾隆沒給他機會
    和珅的發家之路和珅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雖然出身不是特別的顯赫,但是升官的速度卻比其他的大臣要快得多,根本原因就是他獲得了乾隆的寵信,而乾隆之所以那麼信任他,一方面原因是和珅辦事能力確實不錯,另一方面則是他擅於鑽營,能夠體察「上意」。
  • 嘉慶成為儲君後,被乾隆帶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實在費解
    嘉慶是如何成為皇帝的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需要了解一下嘉慶成為皇帝的坎坷過程。生在乾隆朝的皇子們,無疑都是比較可悲的,因為乾隆從25歲就開始當皇帝,一直當到85歲,在此期間,乾隆的兒子們很多都熬不過乾隆提前離開了,甚至有一些乾隆比較中意的,也以英年早逝而結束。
  • 富察家族深受乾隆恩寵,為何會遭到嘉慶打壓?都是乾隆埋下的禍根
    在清朝乾隆期間,孝賢純皇后所在的富察家族,絕對是當時權勢最盛的外戚家族。 從早期的富察·馬齊,富察·馬武兩兄弟權重一時開始,再到孝賢純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恆,以及後來的富察·福康安都是最受乾隆皇帝重用的寵臣。但是自從乾隆駕崩之後,深受乾隆恩寵的富察家族,卻遭到了嘉慶皇帝的瘋狂打壓,這是怎麼回事呢?事實上,這一切都得看看乾隆做了什麼。
  • 非長子直嫡系,乾隆為什麼會讓具有半個漢人血統的嘉慶繼承皇位呢
    再來看「清朝是敗在了嘉慶手上」這個命題,我們都知道「康乾盛世」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盛世」,可盛極必衰的規律從來都是成立的。有人說,雍正給乾隆留下的江山海清河晏,而乾隆給嘉慶留下的江山卻已是滿目瘡痍。乾隆末年政局危機四伏,貪腐之風盛行,國內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如火如荼。
  • 乾隆選繼位人,為什麼不立德才兼備的永瑆,卻傳位平庸的嘉慶?
    為啥,因為嘉慶實在是位平庸天子,乾隆晚年,朝中本就有很多弊端,各種社會矛盾層出不窮,需要一位精明強幹的統治者力挽狂瀾,而嘉慶擔不起這份責任。很多史學家認為,與雍正、乾隆相比,嘉慶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氣。在他的時代,清朝國庫空虛,由盛轉衰。
  • 嘉慶繼位後,乾隆為什麼讓他去跪拜一個9歲小孩的墓?
    乾隆在位60年後,以「不能逾越康熙」為由,把皇位提前傳給了兒子永琰,即為嘉慶帝。但乾隆仍舊繼續訓政,嘉慶身為皇帝,其實幹的是皇太子的活。嘉慶即位後,乾隆讓嘉慶跪拜9歲小孩的墓,嘉慶不去,聽到6個字後嘉慶願往。都說嘉慶繼位後的前4年憋屈,憋屈到什麼地步呢,小編舉幾個例子。其一,他這個皇帝住在嘉親王府,並不住在皇宮,因為皇宮是他爹乾隆在住著,他不能急著搬進去。
  • 和珅有一能力冠絕大清,乾隆喜歡劉墉羨慕,嘉慶想要卻得不到!
    這是歷史學家給出的定義,但是乾隆皇帝不這麼想,嘉慶皇帝也不這麼想,所以在頒布和珅二十大罪狀的時候,就沒有貪汙受賄這一條!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間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僅僅是因為他懂得逢迎拍馬,而是因為和珅確實有這個實力。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一句話一樣,和珅屬於一位"稀缺型人才",在經世治國的能力上要遠遠地甩過其他人幾條街。
  • 乾隆死後,嘉慶召老師進宮,和珅知道後長嘆:我命休矣!
    翻開清朝史料,關於和珅的記載真的跟人們想像的不一樣,和珅不是肥頭大耳的奸臣之相,而是一個玉面小生,長的非常俊美,不僅如此,他跟乾隆似乎還有一段夢中情緣,除了長相,他還飽讀詩書精通蒙古語和西藏語等四種語言,武功也非常厲害,可以說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才子。
  • 乾隆皇帝駕崩前,嘉慶讓其留下遺言,乾隆用手一個勁兒地往南指
    ,打金川兩次,靖臺、灣為一次,降緬甸、安南各一次,受廓爾喀降一次,這十次非同一般的功績,就是他有事沒事地向子孫們吹吹牛,向大臣們顯擺顯擺的絕好本錢乾隆一口氣幹了60年皇帝,他確實幹出了很多事情,可是在他89歲去世前,嘉慶皇帝問他是否有什麼遺言,他用手指著南方竟僵持不動,難道南方真有乾隆未了的心事?
  • 乾隆立嘉慶為太子時,為何命令他,向早逝的哥哥行叩拜禮
    乾隆是個長壽的皇帝,等他晚年決定立儲的時候,身邊所剩的皇子已經不多了,最後他在僅剩的幾位皇子中,選擇了相對較優秀的永琰,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嘉慶。而乾隆在立嘉慶為太子時,還提出一個要求。 乾隆命令兒子,讓他去向早逝的哥哥,行叩拜之禮。乾隆為何要這樣做呢?
  • 乾隆說夢話,群臣都不解,和珅脫口答出6個字,嘉慶:和珅必須殺
    首先是和珅這個人儀表堂堂,而且有語言天賦,滿人出身的和珅,精通漢語、蒙古語甚至藏語,乾隆交給他的所有差事,他都能辦的井井有條。更為關鍵的是和珅的絕頂聰明,他可以很輕易的領會到乾隆的用意,乾隆皇帝剛皺一皺眉頭,和珅馬上就能猜透皇帝的心思,將事情妥善的處理完,因此不僅得到了乾隆的賞識,更是讓乾隆對他產生了依賴感。
  • 乾隆傳位嘉慶轉交玉璽不忍撒手,劉墉一句話點醒乾隆立即鬆手
    乾隆執政60年時,就打算將皇位傳給自己兒子嘉慶,於是高調舉辦傳位大典,聚齊文武百官,請來附屬蕃國使臣,共同見證退位繼承,這也是件非常新奇的事,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這也算乾隆人生中最後一齣好戲。典禮當天,乾隆皇帝走在通往皇帝龍椅的路上,因年紀大,走路不穩趔趄一下,一旁的和珅急忙想要去扶皇上,被皇上一個眼神制止。
  • 《石渠寶笈》「主編」兼「校對」系乾隆、嘉慶
    公元1744年,歲在甲子,二月初十,極為平常的一天,據《清高錄·高宗純皇帝》卷記載來看,乾隆皇帝與往常一樣先去皇太后處問安,回宮後開始處理日常政務。但在中國書畫收藏歷史上,這一天卻並不平凡,因為就在此日,乾隆朝對宮廷書畫收藏的大規模整理拉開了大幕,這一切始於一道上諭:  三朝御筆,藏之金匱者,焜煌典重,實為超越前古。
  • 乾隆帝駕崩後,嘉慶立即召見一位老人進京,和珅:我命休矣
    清朝乾隆時期的有名貪官和珅便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他所貪汙的錢財是清朝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讓人嘆為觀止,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乾隆皇帝駕崩後,和珅便已預料到自己的下場,而嘉慶皇帝也是迅速對和珅採取行動,他可是對貪汙深惡痛絕,不久便將和珅抄家,並賜死。其實,和珅的最大靠山並非是乾隆皇帝,促進和珅被殺的因素有很多,其弟和琳病逝是主要原因,其次還有一個老人的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