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楊柳)備受關注的大屯隧道飆車案日前隨著兩名司機被判拘役而告一段落,不過近日經過大屯路隧道的司機發現,隧道的限速從過去的60公裡/小時降為50公裡/每小時。對於大屯路隧道修改限速,不少司機質疑路況較好的情況下「慢慢開」是否會造成交通擁堵,也有司機認為隧道限速很有必要,但限速的應該有具體的測算標準,對此交管部門昨日尚未進行答覆。
隧道限速50公裡
有司機表示不解
「從西入口進入隧道前道路情況都不錯,所以時速差不多可以到80公裡/小時,見到限速標誌後開始收油門,但是前後左右幾乎都沒什麼車,看著那麼寬的路也沒什麼車,非要收著油門看著時速表開感覺好浪費啊。估計是飆車案之後新的規定。可是限速50公裡/小時是不是有點走極端了?限速到底是按照什麼標準制定的?」最近開車經過大屯隧道的張先生對於限速修改很不解。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開車對大屯隧道進行了實地體驗。整個隧道內平坦的路面上只有四五輛車在行駛,前方視線很好,車輛前後間距大概有50多米的距離。據北青報記者觀察,大部分的車還是比較守規矩的,可是也有個別的車通過時速至少達到了80公裡/小時。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跟張先生一樣感覺鬱悶的人大有人在。「在北京,大白天的在沒車的大路上開是多麼難得的事兒啊,居然限速每小時50公裡,感覺很鬧心。」司機李師傅說。
「自己開車時多快都無所謂,一旦車上有孩子、老人,你讓我快,我也不快,限速總的來說還是為了大家安全考慮。隧道裡燈光那麼暗,還是安全重要。」也有司機對限速表示理解支持。
車速監控攝像頭
隧道內新裝四個
今年4月底大屯路隧道內新增了4個攝像頭。東向西和西向東方向各裝了2個,主要用於抓拍超速車輛。
專業人士表示,一個方向兩個攝像頭才可以更準確抓拍超速車輛。原來一個攝像頭抓拍超速採用的是點測速的方法,如果車輛在通過攝像頭時減速或者繞行,攝像頭就不能拍到車輛超速的證據,而現在2個攝像頭同時工作就可以實現區間測速,算出區間內的平均速度,成為超速的有力證據。
也就是說,沒有注意到限速標誌的話,不僅罰錢還要扣分。根據規定,超速10%至20%,罰款200元,計3分;20%至50%,罰款200元,計6分;超速50%以上,如果在普通道路上罰款1000元計12分,如果是在高速路和城市快速路上,除了罰款1000元計12分外還會弔銷駕駛證。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大屯路隧道屬於普通道路,如果車速達到80公裡/小時,就會罰款200元,計6分。
隧道限速有必要
測算標準尚不明
一線民警告訴記者,隧道進出口處事故多發,是隧道交通事故的一大特點。其原因是人眼在明暗交替變化的過程中,由於明暗度變化太大,變化過程時間太短,人的視覺不能立即適應。等駕駛員適應燈光瞬間變化時,在快速行駛狀態下,車間距很小,以致沒有充足的時間和距離採取措施,導致事故的發生。
「一旦碰上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如果駕駛員在隧道內車速過快,採取制動或急加、急松油門,很容易造成車輛側滑,繼而發生交通事故。」該民警表示。
其實大多數司機都表示隧道內限速很有必要,但是此前大屯隧道限速為60公裡/小時,如今改為限速50公裡/小時,這是根據什麼標準算出來的呢?北青報記者致電市交管局,但尚未得到相關答覆。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