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有別」的煙標:左為出口泰國的「中華煙」煙盒,上有嚇人的警示圖片;右為中國國內兩種新推出的煙盒,被指警示效果乏力。顧錢江/攝
《菸草控制國際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會議場外的「死亡鍾」,顯示全球每約6秒鐘就有1人因菸草而死亡,相關死亡人數已超過4000萬人。顧錢江/攝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當中國政府官員在討論控煙這一公共衛生政策時,菸草公司的代表就坐在旁邊。這就好像讓狐狸坐在雞籠裡,討論如何保護小雞」
國際先驅導報特派記者顧錢江發自德班(南非)11月22日,在南非德班舉行的世界衛生組織(WHO)《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落下帷幕。
在這次會議上,中國得了一個尷尬的獎項——「菸灰缸獎」,此獎由與會的非政府組織代表評出,專門頒給控煙不積極的國家。中國「獲獎」的原因是,「寧要漂亮的煙盒,不要公民的健康」。
但幾天以後,中國政府代表團卻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挽回了聲譽——他們放棄原本的反對立場,轉而支持框架公約第5.3條(防止菸草業影響政府的公共衛生決策)實施準則,這意味著中國決心防止菸草業影響公共衛生政策。中國代表團步出會場時,迎接他們的是非政府組織代表們的熱烈掌聲。
這戲劇性的一幕顯示,作為世界上吸菸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控煙的一舉一動在國際社會面前都引人注目。不過,作出政治承諾,固然是求解控煙「中國難題」的關鍵一步,亦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
中華煙包裝內外有別「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宜群也來到南非參加此次控煙會議,不過,她的身份是中國非政府控煙組織的代表。在簡單的行囊中,她特地帶了幾個煙盒。
其中一個,是著名的「中華」牌香菸出口到泰國的外包裝,但它迥異於國人習見的紅底白字煙盒:正面上方赫然一張特寫圖片,那是吸菸者潰爛的嘴唇和幾顆被燻黑的殘牙,而且面積逾半,人們熟悉的「中華」二字則侷促地居於下方。
吳宜群介紹,出口到另外一些國家的「中華」煙,還要印上吸菸者腳部潰爛的圖片等。在國內鮮為人知的是,同為中華煙,國內的包裝典雅大方,被視為身份的象徵;出口到國外時卻要打上令人驚心甚至作嘔的圖片,被當作有害之物低調售賣。
「外國人是真心把菸草變得很醜,而我們卻把捲菸打扮得很漂亮。」吳宜群說:「"中華"煙包裝內外有別說明了什麼?說明外國真正把菸草當作一種危害健康的東西,而我們卻忽視了國人的健康權。」
事實上,煙盒的方寸之地,正是國際控煙戰役的重要戰線之一。世衛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專闢第11條規定:菸草製品的包裝和標籤必須印上警示語,宜佔據50%以上面積,但不應少於30%,最好有警示圖片。此外,還應註明其他菸草有害的信息。
此次世衛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將審議第11條的實施準則作為主要議題之一,目的是通過更細緻嚴格的規定放大菸草包裝的警示效果。作為框架公約的締約方,中國應該在批准公約三年後,即2009年1月9日,履行公約第11條關於菸草製品的包裝和標籤的規定。
方寸間的控煙博弈小小煙盒,對控制菸草危害真有這麼重要嗎?世衛組織的回答是肯定的。
本次控煙大會提供的背景資料顯示,每天吸一包煙的吸菸者,一年有7000多次接觸到煙盒上的健康警示與忠告。如果將疾病圖解圖片特別是嚇人的圖片,與輔助性戒菸信息結合在一起,對勸誡吸菸者、阻斷新吸菸者效果明顯。
「內容全面、圖文並茂的大幅彩色警告對傳播吸菸的健康風險最有效。」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健康促進與教育處處長李新華說。他也是出席此次控煙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
在履行控煙公約第11條時間日近的背景下,國家菸草專賣局等部門幾個月前頒布菸草包裝新規,但據此推出的新煙盒剛一面世,就遭到民間控煙人士的批評。
「新煙盒明顯是一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東西。」吳宜群說。她帶來的「中南海」、「真龍」兩個品牌的新煙盒,直觀上最大的變化是把「吸菸有害健康」一行小字由側面挪到了正面。中國的新煙盒在德班會議上成為反面教材,並為確定「菸灰缸獎」得主提供了依據。
大會簡報以揶揄的口吻描述中國的新煙盒:儘管警示出現在煙盒的兩面,但其中一面是看不清的英文——一種只有極少數中國人口熟悉的語言。警示出現在煙盒下方,而不是上方,警示只佔煙盒表面30%且只有文字說明,而不是佔50%並有圖示。文字的字體很小,尤其是考慮到可用於警示部分的空間的話。「這種新的軟弱的警示對於公眾健康來說,是錯失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機會。」簡報最後得出上述結論。
此次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曾在發言中提出,使用圖形警示標識有困難,稱捲菸包裝上名山大川的圖案代表了「中國最重要的文化」,如果放上難看的圖片,將是「對公眾的汙辱和不尊重」。但此言一出,臺下噓聲一片。
中國菸鬼煙盲世界第一此次控煙大會在開幕前舉行了「死亡鍾」揭幕儀式。這座數字不斷跳動的電子鐘顯示:全球約每6秒鐘就有一人因菸草而死去;自1999年10月25日啟動《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協商以來,全球已有超過4000萬人死於與菸草相關的疾病。
《菸草控制框架公約》是在世衛組織支持下磋商制定的第一份條約,於2003年5月通過,目前已有160個締約方——193個世衛組織成員中的159個國家和歐洲共同體。2006年1月9日,公約在中國正式生效。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其菸民數量亦居世界第一,據中國衛生部公布的《2007年中國控煙報告》,中國吸菸者超過3億,被動吸菸者超過5億,可謂受煙害最重的國家。
中國的菸民群體不僅存量巨大,增量亦大有「潛力」。李新華援引相關調查數據指出,中國男性的吸菸率高達66%,女性的吸菸率為3.1%。「照目前的吸菸率,僅考慮人口增長因素,中國到2030年吸菸人群將增至4.3億。」李新華說。
與此形成很大反差的是,中國公眾對於吸菸危害的認知度卻相當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教授傑弗瑞·方與中國疾控中心聯合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吸菸者中有戒菸計劃者的比例在14個國家中是最低的。中國公眾對吸菸有害的知識不足,比如只有16%的人知道吸菸會導致陽痿。
「把狐狸趕出雞籠」中國控煙之難不僅在於吸菸者為數眾多,還在於中國特殊的體制——菸草業政企合一,國家菸草專賣局與中國菸草總公司雖兩塊牌子,實則一套人馬。在其網站首頁上方,國家菸草專賣局與中國菸草總公司的全稱並排而立,一目了然。
為協調全國的控煙履約工作,中國建立了由8個政府部門組成的履約工作部際協調領導小組。其中,國家菸草專賣局是成員單位之一。控煙專家指出,國家菸草專賣局作為政府部門,要履行公約的控煙義務,但同時它又是菸草公司,要維護本行業利益。這兩種角色存在著無法調和的衝突。
「當中國政府官員在討論控煙這一公共衛生政策時,菸草公司的代表就坐在旁邊。」美國無菸草青少年運動法律部主任帕翠莎·蘭伯特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說:「這就好像讓狐狸坐在雞籠裡,討論如何保護小雞。」
此次控煙會議一項最有爭議性的議程,就是審議框架公約第5.3條實施準則草案,雖然它並非完全針對中國,但無疑直指中國菸草專賣局政企合一的體制。
公約中的這一條款只有短短兩行字:在制定和實施菸草控制方面的公共衛生政策時,各締約方應根據國家法律採取行動,防止這些政策受菸草業的商業和其他既得利益的影響。提交審議的準則草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建議,以便「更好、更充分」地落實第5.3條。
「制訂第5.3條實施準則的目的,就是不僅不能讓狐狸進入雞籠,還要把狐狸給管起來。」帕翠莎·蘭伯特強調,從經濟的角度講,菸草業可以說自己是利益相關人,但從公眾健康角度講,絕不是這樣。因此,必須完全消除菸草業對公共衛生政策的影響。
中國履約壓力逼近11月22日,締約方第三次會議在經過5天的討論後通過了第11條、第13條和第5.3條的實施準則,這意味著,控煙框架公約將推動各國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限制菸草業的影響,推進控煙行動。遺憾的是,在世界上煙害最重的國家中國,絕大多數的人們還不知道這條關涉他們健康的消息。而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控煙回憶通過的議程將給中國履行控煙框架公約帶來新的壓力。
其中,中國履行框架公約第11條(菸草包裝及標籤警示標識)近在眼前,但正如前文所述,菸草專賣局等部門雖已出臺煙包新規定,可與公約的要求相去甚遠。
此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公約第13條實施準則,以全面禁止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活動。根據承諾,中國將在2011年履行這一條款。其實施準則提出,禁止菸草公司宣傳任何「具有社會責任」的商業活動。有關人士指出,這意味著國內菸草公司今後不能再以冠名捐建希望小學等所謂公益活動來擴大社會影響了。
而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可能是第5.3條實施準則。參加此次南非控煙會議的中國代表團一位成員對《國際先驅導報》說,第5.3條實施準則明確提出:締約方應保證國有菸草公司的代表不能成為代表團的任何一部分成員,參加締約方會議、其下屬機構或任何其他根據締約方會議決定成立機構的任何會議。
這意味著,中國國家菸草專賣局的代表將失去參加上述會議的合法性。準則中還提出,締約方應保證控煙政策的制定實施與對菸草業的監管分隔開來。權威人士據此分析,作為國家菸草專賣局主管部門的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未來的角色只能是監管菸草業,而控煙政策應交由衛生部主導。
控煙之路依然曲折漫長不過,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副主任楊功煥指出,控煙框架公約和此次南非會議通過的相關條款實施準則,為中國推進控煙行動提供了進一步的指引和依據,但是,中國控煙之路依然曲折而漫長。「從國際法上講,控煙公約和實施準則有一定法律約束力,但要真正落實,關鍵還是取決於中國自己怎麼做。」
這位多年積極從事控煙工作的衛生專家認為,要改變思路,除了強化政府履約機制外,中國還需要動員社會輿論和民間力量,自下而上地推動控煙進程。
事實上,中國民間控煙力量正日趨活躍。近年,由多位CDC退休專家建立的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較成功地阻止了上海F1比賽以菸草公司冠名的計劃,他們還就電視劇《新上海灘》中吸菸鏡頭泛濫問題籲請國家廣電總局消除不良影響。
據悉,針對中國煙包警示軟弱的問題,中國CDC倡導的「邁向無煙中國行動」近期將聯合媒體和藝術界人士,發起一項網上煙包設計大賽,介紹真正符合控煙理念的捲菸包裝是什麼樣子,以引起公眾的注意和討論。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責任編輯: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