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控煙成世界反面教材 獲尷尬「菸灰缸獎」

2021-01-10 搜狐網

  「內外有別」的煙標:左為出口泰國的「中華煙」煙盒,上有嚇人的警示圖片;右為中國國內兩種新推出的煙盒,被指警示效果乏力。顧錢江/攝

  《菸草控制國際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會議場外的「死亡鍾」,顯示全球每約6秒鐘就有1人因菸草而死亡,相關死亡人數已超過4000萬人。顧錢江/攝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當中國政府官員在討論控煙這一公共衛生政策時,菸草公司的代表就坐在旁邊。這就好像讓狐狸坐在雞籠裡,討論如何保護小雞」

  國際先驅導報特派記者顧錢江發自德班(南非)11月22日,在南非德班舉行的世界衛生組織(WHO)《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落下帷幕。

在這次會議上,中國得了一個尷尬的獎項——「菸灰缸獎」,此獎由與會的非政府組織代表評出,專門頒給控煙不積極的國家。中國「獲獎」的原因是,「寧要漂亮的煙盒,不要公民的健康」。

  但幾天以後,中國政府代表團卻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挽回了聲譽——他們放棄原本的反對立場,轉而支持框架公約第5.3條(防止菸草業影響政府的公共衛生決策)實施準則,這意味著中國決心防止菸草業影響公共衛生政策。中國代表團步出會場時,迎接他們的是非政府組織代表們的熱烈掌聲。

  這戲劇性的一幕顯示,作為世界上吸菸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控煙的一舉一動在國際社會面前都引人注目。不過,作出政治承諾,固然是求解控煙「中國難題」的關鍵一步,亦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  

中華煙包裝內外有別

  「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宜群也來到南非參加此次控煙會議,不過,她的身份是中國非政府控煙組織的代表。在簡單的行囊中,她特地帶了幾個煙盒。

  其中一個,是著名的「中華」牌香菸出口到泰國的外包裝,但它迥異於國人習見的紅底白字煙盒:正面上方赫然一張特寫圖片,那是吸菸者潰爛的嘴唇和幾顆被燻黑的殘牙,而且面積逾半,人們熟悉的「中華」二字則侷促地居於下方。

  吳宜群介紹,出口到另外一些國家的「中華」煙,還要印上吸菸者腳部潰爛的圖片等。在國內鮮為人知的是,同為中華煙,國內的包裝典雅大方,被視為身份的象徵;出口到國外時卻要打上令人驚心甚至作嘔的圖片,被當作有害之物低調售賣。

  「外國人是真心把菸草變得很醜,而我們卻把捲菸打扮得很漂亮。」吳宜群說:「"中華"煙包裝內外有別說明了什麼?說明外國真正把菸草當作一種危害健康的東西,而我們卻忽視了國人的健康權。」

  事實上,煙盒的方寸之地,正是國際控煙戰役的重要戰線之一。世衛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專闢第11條規定:菸草製品的包裝和標籤必須印上警示語,宜佔據50%以上面積,但不應少於30%,最好有警示圖片。此外,還應註明其他菸草有害的信息。

  此次世衛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將審議第11條的實施準則作為主要議題之一,目的是通過更細緻嚴格的規定放大菸草包裝的警示效果。作為框架公約的締約方,中國應該在批准公約三年後,即2009年1月9日,履行公約第11條關於菸草製品的包裝和標籤的規定。  

方寸間的控煙博弈

  小小煙盒,對控制菸草危害真有這麼重要嗎?世衛組織的回答是肯定的。

  本次控煙大會提供的背景資料顯示,每天吸一包煙的吸菸者,一年有7000多次接觸到煙盒上的健康警示與忠告。如果將疾病圖解圖片特別是嚇人的圖片,與輔助性戒菸信息結合在一起,對勸誡吸菸者、阻斷新吸菸者效果明顯。

  「內容全面、圖文並茂的大幅彩色警告對傳播吸菸的健康風險最有效。」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健康促進與教育處處長李新華說。他也是出席此次控煙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

  在履行控煙公約第11條時間日近的背景下,國家菸草專賣局等部門幾個月前頒布菸草包裝新規,但據此推出的新煙盒剛一面世,就遭到民間控煙人士的批評。

  「新煙盒明顯是一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東西。」吳宜群說。她帶來的「中南海」、「真龍」兩個品牌的新煙盒,直觀上最大的變化是把「吸菸有害健康」一行小字由側面挪到了正面。中國的新煙盒在德班會議上成為反面教材,並為確定「菸灰缸獎」得主提供了依據。

  大會簡報以揶揄的口吻描述中國的新煙盒:儘管警示出現在煙盒的兩面,但其中一面是看不清的英文——一種只有極少數中國人口熟悉的語言。警示出現在煙盒下方,而不是上方,警示只佔煙盒表面30%且只有文字說明,而不是佔50%並有圖示。文字的字體很小,尤其是考慮到可用於警示部分的空間的話。「這種新的軟弱的警示對於公眾健康來說,是錯失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機會。」簡報最後得出上述結論。

  此次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曾在發言中提出,使用圖形警示標識有困難,稱捲菸包裝上名山大川的圖案代表了「中國最重要的文化」,如果放上難看的圖片,將是「對公眾的汙辱和不尊重」。但此言一出,臺下噓聲一片。  

中國菸鬼煙盲世界第一

  此次控煙大會在開幕前舉行了「死亡鍾」揭幕儀式。這座數字不斷跳動的電子鐘顯示:全球約每6秒鐘就有一人因菸草而死去;自1999年10月25日啟動《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協商以來,全球已有超過4000萬人死於與菸草相關的疾病。

  《菸草控制框架公約》是在世衛組織支持下磋商制定的第一份條約,於2003年5月通過,目前已有160個締約方——193個世衛組織成員中的159個國家和歐洲共同體。2006年1月9日,公約在中國正式生效。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其菸民數量亦居世界第一,據中國衛生部公布的《2007年中國控煙報告》,中國吸菸者超過3億,被動吸菸者超過5億,可謂受煙害最重的國家。

  中國的菸民群體不僅存量巨大,增量亦大有「潛力」。李新華援引相關調查數據指出,中國男性的吸菸率高達66%,女性的吸菸率為3.1%。「照目前的吸菸率,僅考慮人口增長因素,中國到2030年吸菸人群將增至4.3億。」李新華說。

  與此形成很大反差的是,中國公眾對於吸菸危害的認知度卻相當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教授傑弗瑞·方與中國疾控中心聯合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吸菸者中有戒菸計劃者的比例在14個國家中是最低的。中國公眾對吸菸有害的知識不足,比如只有16%的人知道吸菸會導致陽痿。  

「把狐狸趕出雞籠」

  中國控煙之難不僅在於吸菸者為數眾多,還在於中國特殊的體制——菸草業政企合一,國家菸草專賣局與中國菸草總公司雖兩塊牌子,實則一套人馬。在其網站首頁上方,國家菸草專賣局與中國菸草總公司的全稱並排而立,一目了然。

  為協調全國的控煙履約工作,中國建立了由8個政府部門組成的履約工作部際協調領導小組。其中,國家菸草專賣局是成員單位之一。控煙專家指出,國家菸草專賣局作為政府部門,要履行公約的控煙義務,但同時它又是菸草公司,要維護本行業利益。這兩種角色存在著無法調和的衝突。

  「當中國政府官員在討論控煙這一公共衛生政策時,菸草公司的代表就坐在旁邊。」美國無菸草青少年運動法律部主任帕翠莎·蘭伯特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說:「這就好像讓狐狸坐在雞籠裡,討論如何保護小雞。」

  此次控煙會議一項最有爭議性的議程,就是審議框架公約第5.3條實施準則草案,雖然它並非完全針對中國,但無疑直指中國菸草專賣局政企合一的體制。

  公約中的這一條款只有短短兩行字:在制定和實施菸草控制方面的公共衛生政策時,各締約方應根據國家法律採取行動,防止這些政策受菸草業的商業和其他既得利益的影響。提交審議的準則草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建議,以便「更好、更充分」地落實第5.3條。

  「制訂第5.3條實施準則的目的,就是不僅不能讓狐狸進入雞籠,還要把狐狸給管起來。」帕翠莎·蘭伯特強調,從經濟的角度講,菸草業可以說自己是利益相關人,但從公眾健康角度講,絕不是這樣。因此,必須完全消除菸草業對公共衛生政策的影響。  

中國履約壓力逼近

  11月22日,締約方第三次會議在經過5天的討論後通過了第11條、第13條和第5.3條的實施準則,這意味著,控煙框架公約將推動各國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限制菸草業的影響,推進控煙行動。遺憾的是,在世界上煙害最重的國家中國,絕大多數的人們還不知道這條關涉他們健康的消息。而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控煙回憶通過的議程將給中國履行控煙框架公約帶來新的壓力。

  其中,中國履行框架公約第11條(菸草包裝及標籤警示標識)近在眼前,但正如前文所述,菸草專賣局等部門雖已出臺煙包新規定,可與公約的要求相去甚遠。

  此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公約第13條實施準則,以全面禁止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活動。根據承諾,中國將在2011年履行這一條款。其實施準則提出,禁止菸草公司宣傳任何「具有社會責任」的商業活動。有關人士指出,這意味著國內菸草公司今後不能再以冠名捐建希望小學等所謂公益活動來擴大社會影響了。

  而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可能是第5.3條實施準則。參加此次南非控煙會議的中國代表團一位成員對《國際先驅導報》說,第5.3條實施準則明確提出:締約方應保證國有菸草公司的代表不能成為代表團的任何一部分成員,參加締約方會議、其下屬機構或任何其他根據締約方會議決定成立機構的任何會議。

  這意味著,中國國家菸草專賣局的代表將失去參加上述會議的合法性。準則中還提出,締約方應保證控煙政策的制定實施與對菸草業的監管分隔開來。權威人士據此分析,作為國家菸草專賣局主管部門的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未來的角色只能是監管菸草業,而控煙政策應交由衛生部主導。  

控煙之路依然曲折漫長

  不過,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副主任楊功煥指出,控煙框架公約和此次南非會議通過的相關條款實施準則,為中國推進控煙行動提供了進一步的指引和依據,但是,中國控煙之路依然曲折而漫長。「從國際法上講,控煙公約和實施準則有一定法律約束力,但要真正落實,關鍵還是取決於中國自己怎麼做。」

  這位多年積極從事控煙工作的衛生專家認為,要改變思路,除了強化政府履約機制外,中國還需要動員社會輿論和民間力量,自下而上地推動控煙進程。

  事實上,中國民間控煙力量正日趨活躍。近年,由多位CDC退休專家建立的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較成功地阻止了上海F1比賽以菸草公司冠名的計劃,他們還就電視劇《新上海灘》中吸菸鏡頭泛濫問題籲請國家廣電總局消除不良影響。

  據悉,針對中國煙包警示軟弱的問題,中國CDC倡導的「邁向無煙中國行動」近期將聯合媒體和藝術界人士,發起一項網上煙包設計大賽,介紹真正符合控煙理念的捲菸包裝是什麼樣子,以引起公眾的注意和討論。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責任編輯:馬濤)

相關焦點

  • 內地控煙就如一紙空文 菸草助你成才成小學校訓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     今天(31日)是世界無菸日,中國向世衛組織承諾公共場所全面禁菸的截止日期已過去一年有餘,但街頭四處冒起的「煙槍」,是控煙效果最好的明證。三年前,香港公共場所也統一對香菸說不,在香港上學的鄭州女孩劉敏說,從那以後,她在香港就沒再吸過二手菸。     有專家說:控煙阻力不在菸農和菸草從業人員,而在政府。
  • 夜讀|武漢開啟看海模式:鱷魚上街被捕|中國控煙協會呼籲菸草鏡頭過...
    【你咋看】中國控煙協會呼籲菸草鏡頭過多影視劇取消評優中國新聞網消息,21日,中國控煙協會在北京發布2018年度熱播國產影視劇菸草鏡頭監測結果,電影《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獲「髒菸灰缸」獎。當日,中國控煙協會還發布「致影視界的公開信」,呼籲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對於有過多菸草鏡頭的影視劇作品,取消其參與評優活動資格。
  • 代表委員控煙建議:以圖形在煙包上進行健康警示
    這樣一項關乎人民健康的控煙建議究竟走過了怎樣的路程?  中國是《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國,《公約》自2006年1月在我國生效以來已經11年。《公約》第11條要求締約方,在「《公約》生效三年內採取和實行有效措施,確保菸草製品包裝和標籤不得以任何虛假、誤導、欺騙……的手段推銷一種菸草製品;菸草製品包裝上的健康警語和信息應是大而明確、醒目和清晰的」。
  • 孔融讓梨:中國的道德典範,在美國卻成了反面教材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在中國流傳了近2000年的美德佳話,到了美國卻成了反面教材!「孔融讓梨」被美國小學當成了反面教材這個故事被美國的一所小學編進了教材之中,引起了老師和學生們的激烈討論。「孔融讓梨」在中美兩國反差巨大的背後,是思想文化迥異的體現孔融的故事能成為中國道德教育的典範
  • 關於開展「控煙小達人」湖南省小學生優秀控煙繪畫作品有獎徵集...
    為全面貫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落實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打造「健康湖南」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全社會對菸草危害的關注,提高群眾的菸草防控意識,營造良好的控煙氛圍,根據國家對控煙工作要求,我中心擬在第32個世界無菸日來臨之際,在全省小學範圍內開展控煙履約進校園——「控煙小達人」繪畫作品有獎徵集和評選活動,現將活動安排公告如下:一、活動目的
  • 杭州突擊抽查控煙情況 一家市直機關單位被處罰
    下城區某市直單位違規將茶水間設成吸菸區收發室煙霧繚繞,辦公桌上的菸灰缸還有剛熄滅的菸頭;樓道內的開水間設置成了吸菸區,擺放的花盆內有數枚菸蒂;辦公大樓內沒有張貼明顯的禁菸標誌兩年過去,這項「史上最嚴控煙令」實施情況如何?12月22日,記者跟隨杭州市衛健執法隊突擊檢查了5家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現場發現問題不少,其中一家市直機關單位因控煙不力被現場處罰。為破解控煙難題,創建無菸環境,今年,杭州市控煙力度不斷加碼,以監督執法為抓手,營造濃厚全民控煙氛圍,為2022年杭州「無煙亞運」保駕護航。
  • 專家解析控煙形勢:控煙源於功德成於法治
    控煙措施  公益聯盟呼籲抵制「被吸菸」  據統計,在中國約有7.4億被動吸菸人群,目前每年有超過10萬人因被動吸菸而死亡。然而,大部分人缺乏對被動吸菸危害的認識,其中很少人能勇敢對被動吸菸說不。  2011年,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先生提出了「被吸菸我不幹」口號。
  • 世界各國隔岸觀火,澳大利亞「自掘墳墓」,成為對華「反面教材」
    世界各國「作壁上觀」隔岸觀火目前澳大利亞國內的聲音出奇一致,均認為莫裡森導致了澳大利亞眾多對華企業的窘境,多個州的州長也已經聯名上書,迫切希望莫裡森能夠恢復以往的對華關係。但是國際上的風評卻顯得非常奇怪,很多國家公開為澳大利亞站臺的行為,被媒體解讀為「隔岸觀火」和「看熱鬧不嫌事大」。
  • 因菸草鏡頭過多《南方車站的聚會》《反恐特戰隊之天狼》獲2019...
    【新民晚報·新民網】在世界無菸日來臨之際,中國控制吸菸協會今天上午發布2019 年度熱播國產影視劇菸草鏡頭監測結果。因菸草鏡頭過多,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電視劇《反恐特戰隊之天狼》獲 2019 年度「髒菸灰缸獎」。
  • 《我不是藥神》成出頭鳥,或將失去評優資格,真是小題大做麼?
    以31億票房完美收官,豆瓣評分高達9.0,《我不是藥神》成了2018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我不是藥神》也是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而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部名聲大噪的電影,最近又獲獎了,只是這個獎卻有點讓人匪夷所思,它竟然是——「髒菸灰缸」獎。
  • 電梯內外被噴上雷人標語 公共場所控煙成問題
    5月31日,是第30個世界無菸日。就在半個多月前,我市一小區的樓道電梯內外都被人噴上了「電梯內吸菸豬狗不如」的標語,再次引起了網友對公共場所如何落實控煙或禁菸措施的熱議。根據2013年12月1日施行的《江蘇省愛國衛生條例》,包括電梯在內的十大類公共場所被列為禁止吸菸的場所,另有一些公共場所被列入控煙場所。無菸日前,常州晚報記者對我市公共場所禁菸、控煙情況進行了一次掃描。
  • 中國控煙協會狀告2公司 淘寶「連帶」成被告
    中國控煙協會狀告2公司 淘寶「連帶」成被告   中新網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 於立霄)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將2家生產銷售戒菸貼的公司及淘寶網告上法庭,指控淘寶網上銷售的「聖佐治戒菸貼」盜用「中國控制吸菸協會特別推薦」,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權、刊登道歉聲明,並賠償經濟損失20萬元人民幣。
  • 大工20部本科教材獲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
    大工20部本科教材獲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 2021-01-08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控煙協會舉辦發布會呼籲全國認真落實兩辦禁菸令
    中國控煙協會舉辦發布會呼籲全國認真落實兩辦禁菸令發布時間: 2014-07-14 16:34:49   |  來源: 中國網-健康中國   |  責任編輯: 許晴晴據檢索媒體報導,貴州、河南、浙江、北京等11個省,以及南昌、大連、昆明、深圳等13個城市,兩會均提出明確要求:要把「兩會」開成「無煙兩會」,成為領導幹部在兩會期間帶頭執行兩辦精神,在公共場所不吸菸、不敬煙、不作菸草廣告的典範,開領導幹部帶頭控煙的先河。
  • 西安交大5種本科教材獲陝西省優秀教材獎
    日前,陝西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陝西高等教育優秀教材獎暨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推薦資格評選結果,我校5種本科教材獲陝西省優秀教材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特等獎為2020年首次設立,馮博琴教授和陳文革教授主編的《計算機網絡(第3版)》是本年度兩項特等獎教材之一。此外,我校有9種教材被陝西省推薦參評全國教材建設獎,數量居全省首位。
  • 工信部同時主管菸草業發展和控煙引質疑
    核心提示:3月22日央視《新聞1+1》播出了《控煙失控?!》。主要內容為,世界菸草和健康大會在新加坡召開,專家提到中國控煙和菸草業發展同時歸工信部管理,與會代表都會發出笑聲甚至驚訝聲。事實上,中國近年來控煙效果不佳,菸草經濟卻快速發展。
  • 《攀登者》等8部電影、《親愛的,熱愛的》等12部電視劇獲2019年度...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8日訊(記者歐陽夢雲)在世界無菸日即將來臨之際,中國控制吸菸協會發布了2019年度熱播國產影視劇菸草鏡頭監測結果。8部電影、12部電視劇獲2019年度「無煙影視獎」。  因菸草鏡頭過多,獲2019年度「髒菸灰缸獎」的電影是《南方車站的聚會》,電視劇是《反恐特戰隊之天狼》。  2019年的監測結果與2007年的監測結果相比較顯示:  1、電影和電視劇有菸草鏡頭的影片數量均呈下降趨勢。電影下降了15.5%,電視劇下降了33%,無菸草鏡頭影片的數量,電視劇明顯好於電影。
  • 日本28人獲得諾貝爾獎韓國一個都沒獲得成反面教材,值得中國警惕
    與日本28人獲得過諾貝爾獎相比,韓國迄今為止一個諾貝爾獎都沒獲得過,已成反面教材,值得中國警惕。首先,韓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水平比中國還差一大截。中國人一直對諾貝爾獎有一種莫名的感覺,既尊重,又恨鐵不成鋼,總怨諾貝爾獎的評委是西方人,懷疑他們有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