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 熔體包裹體中的CO2來自哪裡?

2020-10-18 EarthScience讀書會


摘 要 速 覽
大的火成巖省爆發往往伴隨著顯生宙的許多大滅絕,這無疑在告訴我們火山脫氣觸發全球氣候變化的因果關係。為了充分認識二者之間的關係,人類有必要對脫氣巖漿揮發物的數量和類型進行限制,確定其來源深度和噴發時間。通過對熔融包裹體保存的氣體噴出氣泡的研究,本文作者提供了三疊紀末大西洋中部巖漿省(CAMP)玄武巖中富含CO2的直接證據。結果表明,至少有一部分脫氣碳來自地幔和/或中低層地殼。深部碳的存在是控制巖漿房位置模式的關鍵因素,有利於快速爆發脈衝(每次都要幾個世紀)。作者的估計表明,每一次巖漿脈衝注入三疊紀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與21世紀預計的人為排放量相當。如此大量的火山二氧化碳可能導致了三疊紀末的全球變暖和海洋酸化。

內 容 解 讀
火山噴發過程釋放的大量CO2就像瓶中逃出來的惡魔,除了擾亂氣候之外,還在巖漿的儲存、上升和噴發中扮演反派角色,驅動巖漿儲層的穩定性和演化,調節泛流玄武巖巖漿活動和伴生的脫氣通量。不得不提到的是,科學家們近年來開發的巖漿通道系統模型強調了析出的揮發相(例如,富含二氧化碳的流體)的重要性。在這些新模型中,巖漿儲集層以結晶態為主,形成了一個多相(即固態、液態和氣態)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晶體、熔融和析出揮發物可以相互作用,並獨立上升到地表。由於二氧化碳在矽酸鹽熔體中的溶解度很低,熔體中富含二氧化碳的流體會在地殼深處(即巖漿管道系統中)甚至地幔上部就已經早早的析出,而在較淺的深度,流體通常會變得更富含水分。由於CO2的逃逸改變了巖漿的物理性質(如密度、粘度和浮力),因此它可能在巖漿上升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並可以解釋觀測到的脈衝噴發方式。然而,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深處的巖漿中二氧化碳含量到底有多少。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通過分析熔融包裹體(MIs)中的揮發性物質,特別是二氧化碳,系統研究了中大西洋巖漿省(CAMP)的揮發性物質的演化過程,該地區是地球上最大的火成巖省,作者研究了這些發現對巖漿噴發歷史的影響,以及隨後對全球氣候的影響。CAMP的出現發生在泛大陸超大陸分裂的早期階段,導致了大西洋中部的開放,與三疊紀末滅絕(ETE)同步,後者是原生動物時期五個最嚴重的生物危機之一。至少有3 106 km3的玄武巖巖漿在短暫的脈衝中噴發或侵入了107 km2的大陸地殼,每個噴發時間從幾百年到幾千年不等,以高噴發率為特徵。如此短暫而強大的火山噴發可能已經對全球氣候產生了嚴重影響,因為它限制了負面反饋過程的時間,例如矽酸鈣的風化,可以減緩氣候變暖和酸化。巖漿活動在時間上與三次明顯的負碳同位素短途活動相吻合,這三次活動都是在主要的滅絕時期發生的,以及推測大氣CO2的強烈上升。一般而言,脈衝巖漿和脫氣活動可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溫室條件的迅速上升,這反映在有機質和碳酸1中記錄的快速的、證實了全球外源(即表面)碳循環的擾動。火山釋放的CO2可能觸發了13C耗盡的揮發相快速輸入大氣水圈系統,而侵入的富有機質沉積熱變質產生的CO2和CH4的釋放可能增強了這種外部碳輸入。

作者從北美(美國和加拿大)、非洲(摩洛哥)和歐洲(葡萄牙)取得樣品,並結合幾種原位分析技術研究了熔體包裹體中氣泡中CO2的存在,並限制了其地層深度。多學科分析方法揭示了在MIs中捕獲的氣體噴出氣泡是以前未被重視的在巖漿活動中釋放的揮發性物質的直接原始樣品。本文的分析證實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存在,表明至少部分碳有中等下部地殼或地幔起源,表明火山噴發是快速和潛在的災難性氣候和生物圈。

圖4. 透射光學顯微鏡和拉曼光譜法觀察含氣泡的熔體包裹體。左列: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被分析區域的透射光顯微照片,以虛線劃線。右列:對應區域的拉曼高光譜圖。


圖 7. 從地幔到地表的玄武巖巖漿的地殼外管道系統示意圖。玄武巖巖漿的演化發生在不同的深度,礦物的結晶,然後形成聚集體晶體,並捲入含氣泡的熔體,形成MIs。不同的揮發性物質在不同的深度析出。特別是,富二氧化碳的流體(白色氣泡)在深度較大時開始析出,而富水的流體(藍色氣泡)和富S的流體(黃色氣泡)在深度較淺時開始析出。黑色的箭頭表示巖漿房中碳的潛在來源:地幔、深地殼和古生代或三疊紀沉積盆地。本文研究的MIs中的碳來自於深源,斜輝石地質測量數據證明了這一點

相關焦點

  • 創新創業講座② | 阿曼蘇丹國薩邁爾蛇綠巖中豆莢狀鉻鐵礦的成因:來自熔體包裹的限制
    於2020年6月榮獲日本地球行星科學聯合固體地球科學專題年輕科學家鼓勵獎,主持的科研項目有江西理工大學博士啟動基金205200100055,阿曼豆莢狀鉻鐵礦成因:來自熔體包裹體的限制以及中南大學有色金屬成礦預測與地質環境監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2020YSJS04,豆莢狀鉻鐵礦熔體包裹體成分研究及其對鉻鐵礦成礦母巖漿的限制:以阿曼豆莢狀鉻鐵礦為例,並參與學術會議多次、參與多項科研項目以及發表論文多篇
  • 磷灰石礦床形成機制—來自包裹體的證據
    在熱液模型中,氧化鐵礦體被認為是通過流體巖石反應形成的,其中包括來自巖漿脫氣、變質變質作用或沉積源的水流體。在正巖漿模型中,氧化鐵被認為是通過富鐵矽酸鹽巖漿的直接侵位、結晶和脫氣而形成的,或者在某些情況下來自於不溶混的Fe P熔體。
  • 12月8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4】Gamma節律中斷與阿爾茨海默症病理doi | 10.1038/nature20587Gamma節律(大腦神經迴路在約20到50 赫茲間的振蕩)中斷是許多神經系統疾病的標誌,研究者在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和該疾病的小鼠模型中都觀察到過這種中斷。
  • 熔體流動速率檢測試驗方法
    熔體流動速率(Melt mass-flow rate ,簡稱MFR,熔體質量流動速率),也指熔融指數(MI,melt index),是在標準化熔融指數儀中於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樹脂熔料通過標準毛細管在一定時間內(一般10min)內流出的熔料克數,單位為g/10min。
  • Nature Geoscience:太古代TTG的成因——來自矽同位素的證據
    其中,玄武巖質熔體的矽同位素組成(δ30Si = -0.32 ± 0.12‰)與其幔源儲庫(-0.29 ± 0.08‰)沒有區別,但其分異後的熔體具有略重的矽同位素(δ30Si最高達-0.14‰左右),這是因為熔體與結晶相間存在低程度的矽同位素分餾(Δ30Sisolid-melt約為-0.125‰)(Savage, 2011)。
  • 全球首條8萬噸全消光熔體直紡線在中鱸科技正式投產
    全球首條8萬噸全消光熔體直紡線在中鱸科技正式投產 2010-06-21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盛虹集團中鱸科技基地又一款自主品牌產品———全球首條
  • 原位X射線全場影像揭示雷射AM過程中熔體流動動力學機制
    雷射天地導讀:增材製造過程中熔體的流動是非常重要的過程。本文採用原位全場X射線影像技術對增材製造鋁合金的熔體動力學進行了觀察,首次全方位揭示了熔體流動的真實行為。熔體流動在雷射增材製造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 Nature 中文摘要 28 April 2016
    Gallant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2/n7600/abs/nature17637.html此外,充分研究的晶體含量極少的噴發案例(例如卡特邁、陶波及米諾斯火山噴發)普遍顯示硫釋放量高於其在熔體中被估計的儲存含量的10至20倍。本研究中,我們論證這兩項觀察結果是基於巖漿揮發份相(MVP)在分帶的巖漿庫上浮過程中如何表現。
  • 適用於估算幔源巖漿(特別是富鉀巖漿)溫度的橄欖石-熔體間鎂分配溫度計
    這是地球科學中的重要問題。為回答這些問題,科學家們發明了諸如地熱法、地電法、地震法、實驗巖石學等方法;其中最為普遍的方法是利用礦物/熔體之間某一化學平衡對溫度的依賴性,建立地質溫度計,然後利用這些地質溫度計來估算地球內部溫度。
  • 《環球科學》網站上線「nature專區」,可免費閱讀nature完整論文
    作為著名學術期刊nature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權合作方、《科學美國人》獨家授權中文版,《環球科學》在官方網站開通了"nature專區"(http://www.huanqiukexue.com/html隨著《環球科學》「nature專區」的開通,中國用戶只需登錄環球科學官網www.huanqiukexue.com/,在「nature專區」即可查看每期《自然》學術論文的中文摘要,點擊每篇摘要後附帶的連結,即可閱讀論文全文(網頁會首先跳轉到nature官網的英文摘要頁面,之後nature會識別從www.huanqiukexue.com跳轉過來的連結,隨後跳轉到論文全文的PDF頁面。
  • 《玻璃熔體高溫旋轉黏度計綜合評價規範》等評價審議會召開
    《玻璃熔體高溫旋轉黏度計綜合評價規範》等評價審議會召開 2020-12-10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Nature中文摘要|29 October 2015
    Abundant molecular oxygen in the coma of comet 67P/Churyumov–Gerasimenko在彗星67P/ Churyumov–Gerasimenko的彗發中發現大量氧氣分子http://www.nature.com/nature/
  • Nature中文摘要 17 September 2015
    The mechanism of DNA replication termination in vertebrates脊椎動物DNA複製終止機制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5/n7569/full/nature14887.html
  • 熔體直紡滌綸長絲紡絲工程模擬計算系統及工藝優化
    主要業績成就王朝生多年從事對熔融紡絲動力學研究,系該項目工藝優化負責人,在熔融紡絲成形動力學研究基礎上,建立了熔體輸送工程模型,模擬了熔體輸送工藝對熔體溫升、壓力降、黏度的權重影響,優化熔體輸送工藝;用逆向擬合的方法,獲取和優化了微量改性聚酯未知物性參數;建立了纖維冷卻成形風溫風速分布模型,實現了滌綸長絲的均勻性模擬等。
  • nature中文摘要 25 September 2014
    他汀類藥物可治療FGFR3型骨骼發育不良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13/n7519/full/nature13775.htmldoi:10.1038/nature13775
  • Nature 中文摘要 1 January 2015
    RNA調節子為基因調控提供核糖體特異性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17/n7532/full/nature14010.htmldoi:10.1038/nature14010
  • Nature 中文摘要 16 July 2015
    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es ERα action in breast cancer孕激素受體調控乳腺癌中雌激素受體α的功能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3/n7560/
  • 【盤點】Nature近期十大研究進展
    原文來自: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probing the human braindoi: 10.1038/nature15692 2.研究成果難做到完全重現(圖片來源:www.nature.com)3.
  • nature中文摘要 9 April 2015
    Saturn’s fast spin determined from its gravitational field and oblateness通過引力場與扁率測定土星的快速自轉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0/n7546/full/nature14278
  • co2超臨界流體萃取常見參數有哪些
    co2超臨界流體萃取常見參數有哪些 ,「12vugqc」超臨界流體萃取,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流體萃取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