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說英語難?
聽力不好?口語差?
你家小孩在英語學習上是否也出現了以上問題?家長是否也在擔憂要怎麼做才能有效果?
不用擔心!以下是小初為大家準備的英語聽力和口語的學習方法,相信這些會對你有幫助!
一:聽力
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聽力不是很滿意,很想提高,但是又不知道應該採用什麼方法,這可怎麼辦呢?
小初來告訴你:聽力不好是結果,想要提高聽力,就要從根源上入手。首先要分析自己聽力不好的原因,找到原因後再對症下藥,才能做到治標治本,起到良好的效果。
那聽力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呢?
1、發音不夠標準
假設我們的發音能做到和標準音完全一樣,那麼你只要能聽懂自己的發音,就一定能夠聽懂錄音材料的標準音。那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夠發出標準音呢?
首先呢,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為什麼發音不標準:
(1)音標沒有學好,導致單詞發音不準確。
試想如果我們錯把dog [dg]讀成[dg],那麼聽到正確的發音時,我們能反應出來別人所說的是dog嗎?
(2)不良的學習習慣造成的發音不準確。
有些同學養成了發音跟著感覺走的習慣,看見生詞很少查音標。雖然很多單詞的拼寫和讀音是有規律可循的,但不是所有的單詞都符合規律。如果這個單詞的發音符合規律,那麼萬事大吉,如果不符合規律,就會造成發音不準,進而導致聽力障礙。
2、詞彙量太少,語法知識缺乏
聽力聽不懂可能是因為個別生詞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於對語言結構的不了解造成的。如果我們聽到的單詞都認識,用法都了解,對句子結構也清楚,我們理解起來就不會有太大困難。
3、大腦反應速度太慢
(1)對單詞的讀音不敏感,對句子結構不熟練。
如果我們對單詞的讀音和句子結構都熟悉到像 "good bye" "how are you?" " thank you!"一樣,那聽力反應速度肯定會大為提高。
(2)不會用英語思維,邊聽邊翻譯成漢語。
很多同學在聽聽力的時候,邊聽邊翻譯成漢語,甚至不翻譯成漢語就聽不下去。翻譯成漢語需要時間,就會導致反應速度慢。
(3)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預測能力較低。
有些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預測能力較強,他們在聽上句時就能預測到下句的大概內容,在聽前一段時往往能預測到下面幾段的大概內容。但有的學生就做不到,反應就相對慢一些。這個需要不斷地去練習,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4、不會合理利用時間,不尋找機會練習
聽力練習越多,進步越大。有的人時間利用的很好,做事效率很高;有的人時間利用很差,做事效率很低。如果一個人自我約束差,經常浪費時間做不重要的事情,那麼他肯定沒有時間學習。我們一定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情。
二:口語
孩子口語說的好不好,包括語音語
調與說話內容流利度兩方面。
1.語音語調
在老一輩的英語學習中,由於缺乏資源與工具,通常學是啞巴英語:會讀會寫,但是說不好。
現在孩子的資源與學習工具遍地都是,只要孩子願意去練習,一切就都好說。
如果家長無法說服孩子,也可以跟老師聯繫,推薦給孩子一些材料工具進行跟讀學習。
2.口語內容
口語要言之有物,順利表達所思所想,取決於孩子的語言信息積累及語感程度。
語感就是所習語言對人的潛意識形成作用,很多時候做選擇題不用想就知道選哪一個,這就是語感在起作用。這在我們用母語的時候最為明顯,不用辨別詞義,不用注意語法結構,張口就來。
對於英語口語內容,我們應注重平時的積累。中學英語課本豐富有趣,平時上課的時候做到:記背單詞,聽讀並背誦課文,做好練習等,就能滿足口語內容方面的要求。
3.口語流利度
英語口語要說得順溜,就像學習母語一樣,需要置身於語言的真實環境中。
我們不可能輕易出國進修或參加培訓,所以我們的語言環境需要自己用心營造。
語言環境很好營造,各種英語新聞臺,像中國的China daily,美國的VOA,英國的BBC,播音節目資源都不難獲得。總之,練好口語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是很容易,它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千萬不要半途而廢!
今天的內容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喜歡記得點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