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在養育孩子的時候,都習慣性地太勤快,她們覺得只有自己夠勤快,才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認為孩子在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下成長,才會變得優秀。
勤快的媽媽都認為只要夠勤快,就能養育優秀娃,在她們看來,懶媽媽教出來的孩子,一定是特別懶惰的,這樣的孩子將難以成才。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以下這三種勤快的媽媽,她們累死也教不出優秀娃,媽媽們快看看,這樣才能避免自己瞎勤快。
第一種、不捨得讓孩子幫忙的媽媽
每個媽媽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她們寧願自己勤快些、辛苦些,也捨不得讓孩子吃苦,當孩子開始長大,已經能為媽媽承擔家務,減輕負擔的時候,家裡的一切事務,她卻不捨得讓孩子幫忙。
她們只會對孩子說:「快去學習,這不是你該幹的活。」
家裡什麼事兒,都不捨得讓孩子幫忙的媽媽,只會養育出一個懶惰、不懂得心疼父母、沒有責任感的孩子,因為他體會不到媽媽的辛苦。
由於長期不幫忙做家務,所以孩子也失去了家庭責任感,甚至還會變得異常懶惰,這樣的孩子將難以成才,也成不了優秀娃。
第二種、事事都為孩子代勞的媽媽
孩子從小就是媽媽照顧著長大的,媽媽習慣了事事都為孩子代勞,比如:幫孩子洗澡、餵孩子吃飯、哄孩子睡覺,在孩子上廁所時,也要媽媽幫忙穿脫褲子等等;等到孩子長大了,媽媽也習慣性地幫孩子做這些事情,面對一些需要孩子自己選擇的問題,媽媽都會幫孩子做選擇。
在媽媽看來:孩子永遠沒長大,永遠需要自己照顧,所以什麼事情都需要她代勞。
什麼事情媽媽都幫孩子代勞,所孩子不懂得如何自理、不懂得要如何照顧自己,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將難以獨立自主,很有可能成為人們口中的「媽寶男/女、巨嬰」,所以也難以變得優秀。
第三種、特別愛控制孩子的媽媽
也有這樣一種勤快的媽媽,她們特別愛控制孩子,孩子如同她手中的棋子一樣,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只能聽著她的指揮行事。
她們打著「為了他好」「愛他」的口號,卻忽略孩子真正的意願,甚至命令著孩子做一些違背他自己意願的事情。
媽媽的掌控欲望太強,如果孩子不聽她的指揮,她會對孩子動輒打罵,這樣勤快的媽媽養育出來的孩子,不但會使他形成討好型人格,也會讓孩子變得沒有主見、內向、自卑,還會因此而產生抑鬱心理,這樣的孩子將很難變得優秀。
以上這三種勤快的媽媽,可以說是既辛苦又坑娃,因為這樣勤快的媽媽,是很難使孩子變得優秀的。
而以下這三種媽媽雖然有些懶,但卻能教出優秀娃,媽媽們,趕快學起來,讓自己適當地偷偷懶吧。
一、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這樣的懶媽媽,在孩子兩歲左右,她們就會開始讓孩子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方說: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脫衣服等等;平時也會讓孩子做一些他會做的家務,比如:擦桌子、倒垃圾等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她們會讓孩子多做一些的家務活。
這樣的媽媽在,別人的眼裡是一位懶媽媽,但這樣的養育方式,卻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獨立能力,這樣的懶媽媽才能養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二、孩子的事情,引導孩子自己處理
也有一些懶媽媽,在孩子長大了以後,她們不會什麼事情都幫孩子代勞,就算孩子遇到了麻煩,也不會第一時間想著幫孩子解決。
對於孩子的事情,她會引導孩子自己去處理,而不是想著幫孩子處理,這樣的懶媽媽,更容易養育出一個懂得思考,有主見以及有獨立自主能力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將會變得非常優秀,一個有主見以及有獨立自主能力的人,更容易在事業有良好的發展。
三、放手讓孩子自由選擇
有些媽媽她們不喜歡控制孩子,也不喜歡孩子把自己的話當「聖旨」,這樣的媽媽也屬於懶媽媽。
她們不會過分地去管控孩子,面對一些需要孩子自己選擇的以及面對的事情,她們會放手讓孩子自由選擇,也會讓孩子獨自去面對。
也許有些媽媽會說:「這樣的媽媽心真大,孩子萬一選擇錯了怎麼辦?」
每個人選擇的人生不同,也許孩子的選擇在有些媽媽看來是錯誤的,但孩子只有經歷過挫折和困難,才會使他的性格變得更加堅毅。只有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得到美麗的彩虹,這樣的懶媽媽,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太勤快的媽媽,養育出來的孩子,將難有出息。媽媽們在育兒的時候,也要懂得適當地偷懶,這樣才能養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今日話題:寶媽們快來對號入座,你是懶媽還勤快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