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莘
編輯/萌寶
很多家長不免會吐槽自己的孩子在家什麼都不做,吃穿全由家長負責,天天只會&34;。其實孩子之所以有這樣懶散的行為,和家長的教育方法有很大關聯。家長們與其吐槽自己的孩子懶散,不如認真想想平時是否對待孩子過於勤快,事無巨細地幫助孩子,從而助長了孩子的懶散。事實上,家長們的這種勤快並不是在幫助孩子,而是在拖累孩子的成長。
社會上不乏&34;的報導,這些孩子到了應該獨立自主的年齡,卻如嬰兒一樣毫無自理能力,甚至連鞋帶都不會綁,被子也不會疊,究其關鍵原因,還是父母的做法不當。
&34;從來都最容易導致孩子缺失應有的自理能力,然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既然孩子不懂,而且孩子自己去做這些事情還可能會弄得一團糟,倒不如直接幫孩子做了,還省時省心。但一時的省心搭配&34;的謊言下,孩子慢慢地滋長了依賴的心理,更是懶得理所當然。
無論學習什麼東西,都有受傷的可能,就算是孩子學走路也會有摔倒的時候。但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見不得孩子受半點委屈,將孩子保護在溫室之中,孩子的一句哭聲能夠換來慈谿太后般的待遇,無疑是剝奪了孩子試錯的機會,最終成為一個什麼事都不會做的&34;。
孩子小時候操心他是否睡得安穩,孩子上學了就要操心他的早餐,作業,上學的方式,書包的整理等等,但事實上,很多事情都能由孩子獨立完成,家長卻毫無意義地忙前忙後。
因此,勤快父母培養不出優秀娃,孩子太懶很大一方面是父母的過於勤快所導致的,這就影響了孩子的正常成長。
(1)讓孩子變得玻璃心
冰心曾說,人們只驚羨成功的花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但家長們的勤快卻掃清了孩子成長路上的所有&34;,孩子不必&34;,那麼在小小的打擊面前,孩子都會變得脆弱不堪,沒有挫折承受能力。
(2)讓孩子變得不懂感恩
家長的勤快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就好像天天給一個人一顆糖,某一天突然不給,那個人都會不滿,而家長若是有一天不幫孩子的忙,孩子想必會哭鬧不停,甚至怨恨家長。這樣的孩子沒有感恩之心,無論在哪裡都是會被厭惡的。
(3)讓孩子失去自理能力
家長的忙前忙後都把孩子&34;好了,孩子無需自己動手,又怎麼能夠培養自理能力,而一個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自理的人,又怎麼會在大事上有所作為呢?所以已有很多自理能力差的大學生都遭到了被開除的命運的例子,當然自理能力差的人在社會上亦是不受歡迎的。
所以說,勤快父母培養不出優秀娃,要正確教育孩子,家長知道如何&34;才是關鍵,這三招教父母如何變&34;。
1、 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就放手
首先家長要對孩子在什麼階段能夠做什麼事情有所了解,比如三歲的孩子還要餵吃飯顯然是不合理的。然後在孩子能力範圍內的事,一定要放手由孩子獨立來完成。即使一開始孩子完成得並不好,經常把事情搞砸,家長們都不要去幫忙。只有孩子多次嘗試,才能夠學會做那件事,才能夠擁有相應的自理能力。
2、 讓孩子獨自走路上學
孩子獨立上學也能夠很好地培養他的獨立能力,而上學路上的所見所聞甚至可以成為孩子的經驗。如果家離得比較近,家長們應該嘗試讓孩子獨自走路上學,如果一開始不放心,可以在後面跟隨,等孩子適應了以後就可以放手了。無論如何,距離學校十幾分鐘的路程還要親自接送的話,就實在不合適了。
3、 凡事相信孩子
要知道,通常家長認為孩子做不到的事,孩子往往能夠做得比家長想像中好得多。所以家長需要凡事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只有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引導他,孩子才能夠漸漸獨立。
要培養孩子獨立人格,家長不能夠過於勤勞,親力親為並不是合格的父母,反而是阻礙了孩子的成長。正確教育孩子,知道如何&34;是關鍵,孩子未來是否能夠在社會上很好地立足,是否擁有良好的自理能力,需要家長這一刻的放手開始。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