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與FB共享數據新政遭抵制 官方保證用戶隱私獲保護

2021-01-13 cnBeta

據外媒報導,WhatsApp在修改條款和隱私政策以整合跟Facebook的大量數據共享後遭到了強烈抵制。現在,該公司向用戶保證,其應用內部署了隱私保護措施。

上周,WhatsApp開始通知用戶更新其服務條款和隱私政策。更新後的協議將明確允許母公司Facebook訪問大量用戶數據,而用戶為了能繼續使用這款應用則必須選擇同意。雖然WhatsApp多年來一直跟Facebook共享一些用戶數據,但這次更新則整合了所有用戶的數據共享,包括那些過去選擇不跟Facebook共享數據的用戶。

更新的條款將幫助WhatsApp更緊密地集成到Facebook的家庭產品中。然而這一調整導致不滿的強烈抗議在社交媒體平臺蔓延並導致競爭對手應用Signal下載的激增,此外甚至在土耳其還引發了反壟斷調查。

WhatsApp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向用戶承諾:「我們的隱私政策更新不會影響您跟朋友或家人的信息隱私。」另外,它還新增了FAQ以解決用戶跟Facebook共享數據有關的隱私問題。

FAQ顯示,WhatsApp和Facebook無法看到用戶的私人信息或聽到他們的電話。用戶發送消息和呼叫的日誌不會被保留,共享的位置、聯繫信息和群組成員也都是私有的。

WhatsApp表示,跟Facebook共享的數據大部分來自於跟使用Facebook託管服務的企業的交流或在使用了Shops等Facebook品牌的商務服務之後。這兩種方式都可能導致定向廣告被展示給用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WhatsApp主要關注的是哪些數據沒有跟Facebook共享,而不是哪些數據可以共享。根據更新的隱私政策,FAQ更新不承認WhatsApp跟Facebook共享設備和互動信息、IP位址和未指明的「其他信息」的事實。

相關焦點

  • FBWhatsAppInstagram通信功能擬大合併!用戶發起抵制
    外國有用戶揚言抵制使用《FB Messenger》、《 WhatsApp》和《Instagram》apps!在此地強調,Facebook不是打算把《FB Messenger》、《 WhatsApp》、《Instagram》變成單一apps,它們仍會是3款獨立apps。但背後技術如信息傳輸架構、伺服器等,將進行合併重整。
  • 在與Facebook的數據共享遭到強烈反對之後,WhatsApp確認用戶隱私
    在更改條款和隱私政策以鞏固與Facebook的大量數據共享之後的強烈反對之後,WhatsApp現在向用戶保證其應用程式內置的隱私措施。上周,WhatsApp開始通知用戶有關該應用程式的服務條款和隱私權政策的更新。
  • FB新隱私舉措遭廣告界抨擊:損害廣告商利益且不能保護用戶隱私
    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導,Facebook最新的隱私保護舉措剛剛宣布就遭到廣告界的抨擊,廣告行業的業內人士稱,Facebook阻止第三方數據供應商使用其廣告平臺的舉動讓廣告商們無法了解到用戶的購物習慣,讓個人信息經紀行業效率下降
  • WhatsApp被曝向FB等第三方分享用戶財務數據
    WhatsApp的財務數據安全也提出了質疑。據悉,WhatsApp可能存在與母公司Facebook分享用戶財務數據的行為。自從宣布推出WhatsApp UPI服務以來,該公司的隱私與安全相關政策就一直受到來自競爭對手Paytm創始人維賈伊-謝卡爾-夏馬爾的抨擊。WhatsApp新的隱私政策曝光後,進一步證實了夏爾馬的說法,Facebook可能會威脅到印度用戶的財務數據。
  • WhatsApp延遲隱私政策更新,導致對Facebook數據共享感到困惑
    WhatsApp今天宣布宣布,WhatsApp選擇推遲新的隱私政策更改,這導致與Facebook共享數據方面造成了極大的混亂。計劃中的隱私政策更新將延遲三個月,但不會被取消。根據WhatsApp的說法,存在「很多錯誤信息」導致對該更新感到擔憂。
  • Facebook開始強迫WhatsApp用戶與Facebook共享數據
    現在WhatsApp的新隱私政策將迫使用戶同意與Facebook共享數據。這次沒有選擇退出的功能。Facebook之前曾嘗試將WhatsApp和Facebook的資料連接起來,但給了用戶選擇退出該功能的方法。幾年前,當Facebook宣布計劃收購WhatsApp時,它承諾不會在兩個服務之間連結用戶數據。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謊言,因為Facebook在兩年後就啟動了連結帳戶的程序。
  • 給數據加「噪音」,差分隱私如何保護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
    三年後,Netflix最終因隱私原因宣布停止該比賽,並付出了九百萬美元的高額賠償金。對於那些手握大量人口數據的部門,這種攻擊可能就是致命的。因為傳統的做法是對數據的敏感列作匿名化,但這些做法並不能完全保證數據安全,攻擊者還可以對分析結果的差分攻擊以及查表撞庫等方法反推原數據。
  • 大數據安全 用戶隱私該如何保護
    但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一場如何構建數據安全新秩序的高端論壇讓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每天上網的一個個小動作,會給自己帶來隱私洩露的風險。從Facebook用戶數據洩露,到攜程利用大數據「殺熟」,再到今日頭條虛假廣告風波……論壇嘉賓舉出的一個個案例,讓這個90後大學生意識到,隨著大數據產業的飛速發展,中國正在迎來一場空前的「隱私危機」。
  • 個人隱私無小事,大數據時代需要怎樣的隱私保護技術?
    導語:隱私保護VS數據共享,如何取捨?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會接到莫名奇妙的推銷電話,或者是收到很符合需求的推送?這些都是你的個人數據被洩露的表現。大數據時代,人們的個人信息、消費需求、甚至生活習慣都會形成數據,由個人數據織成的信息網覆蓋範圍極廣,且能產生巨大經濟價值,網上甚至形成了販賣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
  • 區塊鏈讓數據「可用不可見」 支付寶隱私保護引入技術保障
    11月23日,在杭州召開的2019網際網路法律大會上,螞蟻金服發布了《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支付寶在行業內率先推出的「摩斯」安全計算平臺(MORSE),通過結合區塊鏈等技術,能有效解決商業醫療保險、政務服務等數據共享中的隱私保護問題。
  • 教育大數據隱私保護機制與技術研究
    ,教育數據採集、分析及共享等環節可能帶來的個人隱私安全等潛在風險不容忽視。而在技術層面上,學者們更加關注隱私保護機制改進,Gursoy M E等人提出學習分析過程中的隱私保護機制,將匿名和差異隱私兩種大數據隱私保護技術運用到教育領域,解決教育數據發布和挖掘中的隱私洩露問題;Askinadze A等人則針對教育領域內數據挖掘算法的透明度進行了優化,讓學生可自由選擇數據存儲及與第三方共享時的信息內容,從而尊重學生的數據隱私。
  • 疫情大數據回顧系列三:數據隱私保護向左還是向右?
    隨著疫情進展,無論是早期的疫情排查、後續的隔離防治以及物資需求調配,出現了很多搜集個人信息的行為,有線下紙質填表的、有官方的應用在線搜集數據的還有其他各種企業開發的多樣的應用收集數據,這些大量的數據採集都會涉及個人數據隱私的問題,並且由於發生了一些事情,使得很多人非常擔心個人隱私數據被洩露,被非法採集和使用。
  • WhatsApp將與Facebook分享其數據,你還敢用它嗎?
    WhatsApp將與Facebook分享其數據,你還敢用它嗎? 周一,WhatsApp更新了其隱私政策和服務條款,提供了有關如何處理用戶數據的更多信息。現在,該公司正通過其行動應用程式通知用戶,從2月份開始,他們將被要求與Facebook分享自己的數據。
  • 大數據時代,用戶的隱私如何守護
    所以,從隱私保護的角度來說,隱私是針對單個用戶的概念,公開群體用戶的信息不算是隱私洩漏,但是如果能從數據中能準確推測出個體的信息,那麼就算是隱私洩漏。隱私保護的方法從資訊時代開始,關於隱私保護的研究就開始了。隨著數據不斷地增長,人們對隱私越來越重視。我們在討論隱私保護的時候包括兩種情況。
  • WhatsApp在印度認慫?澄清隱私條款且不會與Facebook分享用戶聯繫方式
    大約一周前,Facebook旗下的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推出了一項新的隱私條款,而此新條款最晚的執行日期是2月8日,此消息一經發布就遭到了全球用戶、尤其是印度用戶的猛烈抨擊,隨後WhatsApp方面澄清了這條新的隱私政策。
  • 大數據時代,如何更好的保護隱私
    導語:中國的網民規模龐大,網民在網絡上的個人信息組成了規模更大的數據。而數據具有雙重屬性,既有隱私屬性,同時有價值屬性。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數據的隱私屬性越來越強,尤其是社交網站中經常會分享照片、位置等等,這些內容都需要被保護。但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數據成為了競爭力,依靠數據可以獲取更好的發展。
  • 或被植入「木馬」程序洩露隱私,共享充電寶的數據安全隱患何解
    文|姜弋編輯|張碩不是所有的共享充電寶都能夠放心使用。短短一根數據線,甚至可以被用來竊取用戶的隱私數據。這或許是許多消費者尚未注意到的數據安全隱患。近日,公安部網安局發布了一則提示「共享充電寶陷阱」的視頻,視頻所提的數據洩露問題給不少消費者敲了警鐘。據官方提醒,部分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裡的通訊錄、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洩露。
  • WhatsApp更新隱私政策:用戶如不同意將無法使用
    流行的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近日更新了其隱私政策,用戶如果不同意的話講無法正常使用這款軟體。該政策的主要變更就是Facebook可以通過WhatsApp來收集一些數據,以便在兩者以及Ins之間實現數據互通,精準廣告推送等服務。
  • 美的美居APP保護用戶安全隱私,請認準美的集團官方出品
    7月16日晚央視3.15晚會上曝光多款手機應用軟體涉嫌通過「竊賊插件」竊取用戶隱私,其中一款名為「美的空調遙控器」的應用軟體位列其中。
  • Vic Space 讓數據隱私保護跟上時代步伐
    在數據時代,數據成為了社會溝通與連接的紐帶,人們在享受越來越便利的大數據服務的同時,有關個人數據隱私安全的問題也日漸突出,比如:網際網路巨頭雅虎數據洩露:10億帳號的用戶姓名、生日、郵箱、密碼、電話、安全問題和答案被洩露。移動出行Uber數據洩露:5700萬乘客用戶信息洩露,5萬名司機信息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