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溫州網上午快訊 今天是第28個「世界糧食日」,市糧食局上午在市區松臺廣場舉辦主題宣傳活動。在現場,除舉行糧油產品展銷、糧票展覽外,還開展糧油科普知識宣傳。
推薦閱讀
14省市出手救房市 中央默認
溫州部分超市可退「期前奶」
江蟹裡的甲醛來源何處?
大白兔穿「新衣」今天上市
歐巴馬廣告宣傳做進遊戲裡
烏幹達建築工地坍塌6死10埋
專家提醒市民:我們天天要吃油,其實不少市民還不會科學食用。
「色拉油」叫法已取消
提起食用油,很多市民可能還是習慣性地叫「色拉油」。實際上,「色拉油」這個稱呼已經退出食用油歷史舞臺。據介紹,目前市場上有國家商品強制性質量標準的食用油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油茶籽油、米糠油和玉米胚芽油等8種。
2004年10月1日起,國家食用油新標準正式出臺實施。新標準規定了在商品的標籤上,要標明初制油的加工工藝和是否用轉基因油料生產的,目的是讓消費者有知情權。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調和油」,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用油經科學調配而成的高級食用油。市場上常見的調和油,一種是根據營養要求調配,另一種調和油是根據風味調配而成。
市場上還有棕櫚油和橄欖油,目前還沒有國家質量標準,只有推薦標準。
市民不能太「好油」
生活中,一些市民特別喜歡吃「油」,食用油是人體所需能量的重要來源,是日常飲食不可缺少的食物,不過,過量使用食用油會危及健康,另外,在食用油的使用上不少人還存在誤區。
據介紹,一般一個人每天食用食用油的量只需要25克,用經常用的白瓷勺來量,也就是兩勺左右。
另外,由於老人和小孩對油脂的消化能力比較弱,他們每天食用食用油的量還要少一點,肝膽方面有疾病的人也要少吃太油膩的食物。在生活中,市民還應該少吃油炸食品,因為油在高溫條件下過氧化值會急劇上升,而過氧化值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食用油別放灶臺上
生活中,一些主婦喜歡將食用油放在灶臺上,這一做法不科學,因為炒菜時,灶臺上的溫度會升高,導致食用油過氧化值上升。同樣的道理,食用油放在太陽直射的地方也不行。買油最好買小包裝,可以用得快,因為食用油用了一部分後,氧氣會佔據油瓶空出來的部分,容易使剩餘的食用油氧化而產生過氧化值。
食用油要「雜用」
溫州人在食用油的選擇上比較喜歡菜籽油,專家提醒市民,選擇食用油的時候不能太「專心」,而應該輪換著使用各種食用油。
據介紹,每一種食用油,其包含的各種脂肪酸都是不均衡的,只有各種原料提取的食用油輪換著用,才能攝取人體所需的各種脂肪酸,保持營養全面和均衡。
塑料桶不宜長期盛油
據專家介紹,盛油的器皿也有講究。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用塑料桶長期盛放食用油。有關專家介紹,塑料容器一般都是用無毒塑料製成的,但在製作過程中,常加入增塑劑、抗氧化劑、抗紫外線劑等添加劑。雖然加入的添加劑有一定限量,但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塑料桶長期存放食用油,這些低分子的添加劑就會「遷移」到塑料桶表面,與油類產生低分子的有害物質。專家建議,宜選購小瓶包裝的食用油,買回塑料桶裝的食用油後倒入玻璃瓶內保存,玻璃瓶最好用棕、綠色的,不要用無色透明的瓶子,以免陽光中紫外線透過,使油氧化變質。
記者 陳彩霞進入論壇討論(溫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