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洲中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1月17日晚,成都,2019年領事官員新春聯誼會現場,出現有趣的一幕——
一開始,成都市副市長劉筱柳致辭時特別穿插英文:「I would like to say, Happy New Year」;隨後,剛剛屢新的成都市副市長牛清報全英文致辭,亮出一口漂亮的「倫敦腔」:「I’m NEW, my name is Niu(New), so you can call me Niu(New); but I’m not new by age, so you can call me Old Niu(New)」;接下來上臺的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更是直接用英文對聯誼會主辦地——中國-歐洲中心做起推介。
自貿君恰好在現場全程見證,著實感受到成都的「新姿態」。還有一個細節是——本來有英文翻譯在現場,結果直接被「晾」在一邊。臺上,有觀眾甚至調侃:「市長都用英文致辭,成都的翻譯恐怕要失業了。」
1
自2012年起,每年春節前,成都都會邀請各國駐(涉)蓉領事官員,舉辦新春聯誼會。據成都市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舉辦聯誼會的目的,是建立暢敘友誼、共謀合作的長效性交流機制。這其中,作為「領館第三城」的成都,自然也少不了利用領館資源,進一步服務各項發展的意思。
基於此,聯誼會上,除共話友誼這個必要環節外,成都相關領導也會應景地向現場領事官員展示成都一年來的發展情況,並「推銷」成都的合作機會。
比如,在17日的聯誼會上,不僅有市長和幾位副市長親自「出馬」推介,成都市組織部和高新區也適時亮出一些對外合作的重點項目。
要推進合作,確保溝通順暢尤為重要。依照往年情形,聯誼會都會配備英文翻譯,以確保信息能夠有效傳遞給在場領事官員。但直接說英語完成整篇致辭,自貿君還是很少遇見。
活動一開始,成都市副市長劉筱柳在致辭時特別穿插了一句:「I would like to say, Happy New Year.」現場氣氛立馬變得活躍起來。根據自貿君觀察,在各領事官員相繼入場時,她也總是通過流利的英文與對方溝通和交流。
而後,作為資深外交官,曾在中國外交部,中國駐美國、澳大利亞、牙買加等國使領館和有關國際組織任職,剛剛屢新的成都市副市長牛清報亮出了他的「倫敦腔」:
「I’m NEW, my name is Niu(New), so you can call me Niu(New); but I’m not new by age, so you can call me Old Niu(New).」
這一番親切的開場引來臺下一片笑聲。顯然,這種直擊人心的溝通效果,通過翻譯是很難達到的。
在他用全英文致辭後,接下來上臺的成都市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更是直接用英文對聯誼會主辦地——中國-歐洲中心做起推介。
這不禁令人想到,用英文來推介這個主要服務於外資公司、外國機構的地方,恰恰更能顯示出成都的十足誠意和良好營商環境。
2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城市迎來開放新機遇。以何種姿態面對,對其能否抓住機遇關係重大。作為溝通的基礎,語言正是城市需要突破的「第一關」。
語言是為了方便溝通,可以說,國際化的語言環境,也是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的是其服務意識、迎客態度的提升。這不僅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包括國際化市政語言系統等。
在2016年全國兩會浙江代表團開放日上,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就秀了一把英文功底。在回答媒體提問時,他引用馬可·波羅的話——「Hangzhou, the most beautiful and splendid city in the world」,以此對杭州表示讚譽。結合當年即將開幕的杭州G20峰會,這被認為顯示出杭州作為東道主的自信和熱情。
現如今,成都國際化水平正處於迅速上升時期,並將2019年確定為「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這意味著,成都將向國際化營商環境標杆城市發力,通過對標國際標準,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資金。
而在17日的聯誼會上,成都還特別展示了近期「國際化社區」的打造成果,目的無非是要傳遞一個信號:成都正想方設法,讓每個前來投資、興業、生活的外國人,能夠在此安居樂業。
兩位副市長共同「飈」英文這個細節也說明,成都,正釋放出更多開放誠意與自信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