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勞動成就人生

2020-12-25 中華融媒體

作者:孫魁

編者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講,家庭教育的成敗往往決定著孩子一生的成敗!為普及家庭教育知識,重視和推動我們家庭教育的發展,我們中華網河南教育心理欄目、中華融媒體特邀家庭教育研究專家、母愛文化傳播者、中國人生科學學會黨支部書記兼副會長、知名軍旅作家、原甘肅省武警總隊副司令員孫魁同志為我們媒體撰寫有關母愛與家教的系列文章。在此,讓我們對孫魁專家的愛心和付出致以深深敬意!

勞動是人類的永恆課題。通過母愛教子成人,如同各級各類學校遵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標準一樣,必須把勞動作為必不可少的育人重要內容一樣,要緊抓不放、抓出成效。

眾所周知,勞動的意義和作用非同凡響、表述不盡。本人在2017年連續118天、從多側面描述寫作、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勞動美之歌》一書中,將勞動的意義和作用概括為如下三點:

一是勞動成就人生,贏得幸福。人的誕生,本源自勞動;人的生存,得益於勞動;人的生活,離不開勞動;人的智慧,根植於勞動;人的能力,鍛造於勞動;人的輝煌,歸功於勞動。

二是勞動創造財富,積累文明。自然財富,有賴於勞動;物質財富,寄託於勞動;精神財富,凝聚於勞動;所有財富,都從勞動中來。

三是勞動改變世界,開創未來。客觀世界,日新月異靠勞動;主觀世界,欣欣向榮靠勞動;人文世界,豐富多彩靠勞動;科學世界,攬月捉鱉靠勞動。簡而言之,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及人類所需的一切,人們對美好未來和幸福的追求也只能通過勞動去實現!

高爾基說過:「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美好事情的源泉。」然而,世上有些人不懂這個道理,於是,才有了好逸惡勞、不勞而獲、好吃懶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等與勞動背道而馳、格格不入的各種現象;也有人反覆告誡:面對不勤不儉、好逸惡勞的家庭,選擇戀愛、結婚對象時一定要慎重考慮。這就要求肩負教子重任的母親,只有首先認清勞動的非凡意義和作用,並給孩子做好勞動榜樣示範,才能更加自覺地培養孩子從小樹立勞動觀念、養成熱愛勞動的品質和習慣,教會孩子逐步學好掌握各種勞動的本領、方法和技巧,從而使其「習勞知感恩」、「習勞懂甘苦」、「習勞淨心靈」、「習勞鑄堅強」、「習勞積福報」、「習勞寫人生」,在勞動中不斷成長為對社會、民族和國家有所作為和奉獻的人。具體講,母親主要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對孩子施以勞動教育:

一、母親要教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這雖然只是一種簡單勞動,但對於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自覺行為至關重要,必須從娃娃抓起。通過母愛母教,使孩子從小到大逐步學會做家務勞動,應主要包括這樣三個側面:

一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總的要求是,越早教越好。就年齡段而言,可分四個階段逐步提升。0—3歲,主要教其逐步學會吃飯自己動手、睡覺自己上床、玩具自己收拾、如廁自己把控等;3—6歲,主要教其逐步學會自己起居洗漱、自己著裝穿戴、自己打理衛生、自己獨立入廁、自己管理學習用品等;6—12歲,主要教其逐步學會、並堅持個人床鋪自己整理、個人房間自己打掃、個人衣物自己清洗、個人書包自己背起、個人事務自己料理等;12歲以上,主要教其逐步學會自主自理學習、生活、工作及採購、出行等方面可能遇到的主要事情和具體勞動。在這個過程中,母親要儘早讓孩子明白一個基本道理:「任何人都不可能管你一輩子。只有學會自己事情自己做,才能撐起屬於自己人生的一片天!」

二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做。母親應在家庭中營造「家務人人幹、勞動共同做」的良好氛圍,使孩子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外,也主動自覺地投入到公共家務勞動中來。類似家庭中的定期大掃除、公共區衛生的日清理、一二三餐製作與飯後「打掃戰場」、出行時的物品行李分擔等,都要給孩子足夠的表現機會。通過大家的事情一起做,使孩子不僅明白自己是家務勞動不可缺少的一員,而且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義務。這實際上是在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三是需要幫助的事情互相幫助做。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員誰也不是萬能的,誰都有不舒服、不方便、不自力的時候,那麼,母親就應該不失時機地引導孩子去熱情關心、幫助家中每位親人,使大家都能在需要溫暖和援手時、感受到來自於家庭的愛的能量和無限幸福。將這種家庭中的互相幫助推而廣之,就是《弟子歸》裡「泛愛眾」的仁善源泉。

二、母親要教孩子做充滿想像力的手工勞動。愛做手工是孩子的天性,也是簡單勞動的另一種類型。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對未知世界充滿了超乎尋常的好奇、想像和夢幻,並自覺不自覺地把這種好奇、想像和夢幻付諸於手工及遊戲活動之中。作為家教主角兒的母親,有責任、也必須及時捕捉和猜測孩子好奇、想像和夢幻的具體指向與要到達彼岸的路徑,適時給予啟發、引導和配合,促成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圓滿完成手工製作。母親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提前學習和研究有關孩子手工製作方面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十萬個為什麼》等便可重點參閱,進而遊刃有餘地當好孩子的幫手。別小看孩子的手工製作,愛迪生等許多大發明家正是從孩童時代的好奇、想像和夢幻起步,才逐漸走向改變世界的巨大成功。


三、母親要教孩子做服務社會的志願勞動。這是一種自願服務社會和他人、著力培養孩子愛心善意和助人為樂的勞動。隨著孩子不斷長大,母親應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願勞動,諸如見人有困難就主動幫、見人不方便就真誠助、見人遇危險就傾力救、見人走歪道就使勁拉、見人厭人生就耐心勸等,使孩子逐步明白生在這個社會必須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生在這個世界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人間才會充滿溫暖的道理,並用隨處可見的捨生忘死救他人、舉國同心抗疫情的典型事例,適時引導其抑私念、棄私心、控私慾,從而自覺為構建社會主義文明、和諧、美好社會做出一份努力、奉獻一顆愛心!本人在今年寫作出版的《2020抗疫故事選講》(敘事詩上下冊)、向世人交出的「抗疫作業」中,就歌頌了傳遞愛心感動億萬人的快遞小哥汪勇、從悲痛欲絕中走出的「慈善人」林生斌、在「抗疫課堂」煥發志願者青春的謝小玉、瞞著兒子做方艙醫院廁所消殺的曹大姐、瞞著父母做三職志願者的90後教師華雨辰、率百家店免費為醫護送盒飯的雨衣妹、90後牽手300家酒店建醫護驛站的肖雅星、上網課與當好志願者雙獲豐收的汪夢穎、4萬杯咖啡敬醫護的90後店長田亞珍、做疫苗志願者帶動全家齊參與的王璐、17年140次抗疫3次獻血達人胡倩華、用愛心協調數千萬捐贈援鄂的向桂民等一大批志願者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跡,他們大多是充滿生機、活力和希望的年輕一代,可以說,他們既是母親培養孩子做志願勞動的活典範、好榜樣、真楷模,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母親教育孩子爭做志願勞動的積極成效和豐碩成果。

四、母親要教孩子做甘願吃苦的體力勞動。俗話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而體力勞動,許多人往往不願幹、不會幹、不屑幹。曾聽人講,有父母面對不愛學習、甚至逃學的孩子,想出了一個「高招」,即領著孩子到工廠、到建築工地、到山村小學、到環衛工人勞作現場等處,參觀和體驗種種體力勞動的苦,引導孩子領悟:「如果不好好學習,這就是你將來的人生。」這種做法,雖然轉變了有些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和觀念,但也難免給孩子造成「體力勞動者低人一等」的認識誤區。正確的做法應是,既要以此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又要給孩子講清學習成就勞動人生的一般道理,還要引導孩子切實加深對體力勞動的價值、敬畏和尊重的認識,一旦有一天面對不得不從事體力勞動時,也能勇敢地挑起重擔、積極做好。這裡值得強調的是,母親對孩子的勞動教育,必須因材施教、教而明理、理服人心,假如你的孩子天生就是一個愛好體力勞動的人,那就沒有必要勉為其難、非要他去從事腦力勞動不可。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勞動,只要人盡其材、材盡其用、用而有益就好。

五、母親要教孩子做勞心費神的腦力勞動。這是人類最高級的勞動,也是需要付出超常代價和努力才能獲得成就的勞動,其成果對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與作用更為突出、更為巨大。其中道理有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因而,母親應教孩子明白:做好任何一項勞動都沒有「容易」二字,腦力勞動尤為如此。我國能夠成為舉世公認的科技強國,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嘔心瀝血的智慧貢獻,不論是成為「航天之父」的錢學森,還是譽冠「核艦艇之父」的黃旭華,或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白衣天使的「定海神針」鍾南山等,所表現出的攻堅不畏難、勇於攀高峰的科學精神,都與其母親一如既往的執著栽培、指引和支持密不可分。這也恰好應了那句話:「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許多平凡母親雖不一定有多高的智力和文化,但她們卻具備博大胸襟、超人境界和海納格局,於是才有了子女們超凡脫俗、光耀日月的傑出貢獻和輝煌人生。

上述「五種勞動」,既有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也有複合一身的多種可能,不論怎樣,一個人勞動化程度的高低與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母親如何培養、引領和教化。

作者簡介:孫魁,男,1958年出生,湖北宜昌人,中共黨員,大本學歷,武警總部原軍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肅省總隊原副司令員,軍事理論專家,軍旅作家,中國人生科學學會黨支部書記兼副會長。職業軍旅生涯,堅持一手持槍習武,6次榮立三等功;一手握筆耕耘,取得豐厚成果。組織和參與起草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法》;作為副主編主持編纂《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第二版武警兩個分冊;主筆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論武警部隊處置群體性事件》《武警軍事工作特點規律研究》《武警軍事理論創新與管理》等四部專著,並分獲國家社科基金軍事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先後出版和發表數百萬字理論著述及新聞、文藝作品,屢獲各類有獎徵文大獎。2016年出版散文集《母愛伴我行》;2017年以來,在全國開展以「感恩母愛●孝行天下」為主題的公益巡講,已到達20個省區市、演講130餘場次,深受社會各界歡迎和讚譽。還有100篇《2020抗疫故事選講》(敘事詩)上、下冊,已經出版發行。
責任編輯:孫東剛

相關焦點

  •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技能成就美好人生
    接下來,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平利做了總結講話,並為全體師生講述開學第一課「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技能成就美好人生」。劉校長說勞動是人類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動形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名勞動者,要靠自己一輩子辛勤勞動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為國家創造美好的未來。他從「愛國立志、勤儉節約、勤學苦練、崇尚勞動」四個方面,以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跡、大國工匠的先進事例、普通群眾的勞動付出,為全體師生生動展現了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深刻內涵。
  •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接下來,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平利做了總結講話,並為全體師生講述開學第一課「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技能成就美好人生」。劉校長說勞動是人類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動形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名勞動者,要靠自己一輩子辛勤勞動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為國家創造美好的未來。
  • 弘揚勞動精神,以今天的奮鬥成就明天的光榮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更是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不管是物質財富的創造,還是精神價值的沉澱,都離不開勞動、離不開勞動精神。沒有勞動和勞動精神,就沒有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從第一輛汽車、第一顆衛星、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架國產大飛機、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詩與遠方標註著中國的創業之路,成為億萬勞動者踐行勞動精神的結晶。
  • 人世間的成就與幸福源於勞動創造
    蔡元培說,「工是人生的天責」,而「學是工的預備」。兩者相輔相成,既能遠離諸如不稼不穡、不狩不獵之食利人生,亦可修正黃炎培所說的「無服勞之慣習」。蔡元培最忌學生「使令工役,橫眼厲色,又儼然以主人自居,以奴隸待人」。1917年1月4日,抵校履新的校長蔡元培竟然脫帽向列隊校門迎接的校役鞠躬回禮,以「工友」稱之,只因「一校之中,職員與僕役,同是作工,並無貴賤之別」。這不啻為一堂鮮活的勞動教育課。
  • 五舟攜手明德書院《教子有方,幸福人生》講座,在廣州圓滿落幕
    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進中國優秀傳統家教智慧的發展,7月25日-26日,五舟攜手明德書院舉辦的公益講座《教子有方,幸福人生通過自己學習,努力,成長,構建幸福人生,幸福家庭。他表示:人生最重要的事業,最長遠的投資不是房子,是教育孩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更是每個家庭的希望。至要莫若教子,教育子女是人生第一大事,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改變從家長開始,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 注重教子學會說話
    自然意義上的教子學會說話,通常是指孩子咿呀學語的兩歲之前或兩歲左右期間,母親主要以形象思維方式及其多種手段,引導孩子張開口、發出聲、咬準音,並通過反覆練習、從易到難、由少及多,使孩子逐步實現從不會說話到會說話的質變。
  • 極致的教子藝術
    教子有方,教子有道,教子是一門藝術,如何把教子藝術發揮到極致,我們就要做到以下幾點。1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教育孩子不要急於證明自己,要關注當下,因為過程比當下更重要,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將來一定會成大器。2教育孩子要把自己份內之事做好。對自己份內事一定要有責任,有擔當,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苦樂循環,只有嘗到了責任的苦,才能感到人生的樂。
  • 高考作文|廣東優秀作文5:《以勞動書寫人生風採》
    金羊網記者陸續為您發布優秀作文及權威點評第五篇——以勞動書寫人生風採■廣東考生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以勞動書寫人生風採。希望大家能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因為勞動不僅是財富的源泉,也是追求一切幸福生活、美好理想的不竭動力。
  • 記敘文:勞動,成就幸福
    勞動成就就幸福,要說勞動,我們第一印象是幹活,在我們身邊,就有一位勞模,他是我們的班主任,又是這個學校的校長。說到勞動,就不得不提及他,他總是嘲笑自己「早睡早起」,即晚上凌晨睡,白天六點起,但他從不疲倦,因為這使他「幸福」。
  • 梁啓超五大教子金句,說透中國人的家教
    教子要有方,愛子要有道。如果教子一門藝術,那麼梁啓超已經把這門藝術發揮到了極致。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他則甚?著急他則甚?一面不可驕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儘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士大夫救濟天下和農夫善治其十畝之田所成就一樣。只要在自己的責任內,儘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
  • 四大名臣之首的10條教子方法 值得借鑑
    一生的著作有《治學論道之經》《曾國藩家書》《冰鑑》《持家教子之術》。其中《持家教子之術》備受推崇,不乏很多富豪家族都捧為盛典。近代的國學課堂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曾國藩的教子家訓"一省、二靜、三勤、四和、五誠、六學、七明、八挺、九趣、十恆"從各個角度,深入淺出地來解析曾國藩的教子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助益。我們也傳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做法。
  • 淮海技師「開學第一課」|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技能成就精彩人生
    為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9月2日,淮海技師學院聯合鳳凰傳媒職業教育出版中心、宿遷廣播電視臺、超星集團舉辦以「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傳統文化涵養職業教育」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系列活動。學院2020級全體新生、教師代表、企業職工代表等參加活動。
  • 這4處有痣的女人,有旺夫運,是富貴命,成就圓滿人生!
    這4處有痣的女人,有旺夫運,是富貴命,成就圓滿人生!左眉上有痣的女人假如一個女人左眉上長有痣,那能夠十分吉利的,左眉之痣主財,是富貴之相。這顆痣會給你帶來千萬財運。她們都有敏銳的經商頭腦,能夠幫助丈夫,收穫源源不斷的財富,兩個人在事業上相輔相成,成就一番偉業!
  • 媽媽,人生努力的目標不就是不勞動嗎?
    人與其他動物相比,在進化上的重大成就,除去直立行走和運用語言之外,就是使用勞動工具。勞動創造了人類文明。對個人來說,勞動能促進身心發展包括:身體素質、意志品質、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社會關係的建立等。
  • 教子在幼養正於蒙
    於是她經常請人講先人教子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她懂得了「教子當在幼」,「養正當於蒙」,「教子需早」的道理,並學到了一些關於「胎教」的知識。    人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坐胎至落地前為先天,出生之後為後天。教育孩子的關鍵在後天施教,單出生之前的「胎教」,也不可忽視。母親懷孕後的言行舉止、情緒變化、飲食起居、品質德操,對胎兒的發育成長都有直接的影響。
  • 夜讀丨梁啓超五大教子金句,說透中國人的家教
    教子要有方,愛子要有道。如果教子是一門藝術,那麼梁啓超已經把這門藝術發揮到了極致。讀懂梁啓超五句話,傳承中國人的家教。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他則甚?著急他則甚?一面不可驕盈自滿,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儘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 這封信,是梁啓超寫給長子梁思成的。當時的梁思成赴美學習建築,數年間都在練習繪圖基礎。
  • 父親節「沈少圖」推出名人教子家訓
    以父親們教育子女所創作的家訓和教子詩為內容 瀋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展覽以父親們教育子女所創作的家訓和教子詩為內容,以展示父親對子女濃厚的父愛之情。 在此次展覽中,可以欣賞到顏之推、陸遊、曾國藩等名人教育子女所創作的家訓或教子詩。他們不僅學富五車,同時也是家中慈父嚴父,他們愛子教子的諸多思想頗受後世推崇。
  • 兩會焦點:婦女回家相夫教子還是延長退休年齡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有意思的倒不是該不該回家本身,回家與否,首先是基於你個人的人生規劃,真正的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另一方面,也不可能由國家制定政策讓婦女回家。  所以這個問題值得探討的實質是:女人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應該作一個價值判斷————怎樣的我才是幸福的————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是回歸家庭相夫教子,還是在二者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 青檀勞動課程——最美書桌成就最美的你
    為建設在家學習的氛圍,培養學生勞動衛生習慣和動手實踐能力,在第32個勞動衛生月裡,在第130個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談固小學全體學生開啟了勞動教育實踐課程新旅程——整理書桌,同時開展了「最美書桌」評比活動。青檀少年們在整理自己學習小天地的勞動實踐中理解勞動光榮,品味勞動成果的甜美,感受勞動的幸福,珍惜當下美好生活。         書桌整潔有序,功能齊全,方寸之中有天地。
  • 讓孩子進行家務勞動
    「因為我勞動,我親愛的,」那把犁回答。「你生了鏽,變得不如以前了,全因為這一陣子你躺在那兒什麼也沒幹。」 只有不懈的勞動才能讓自己發光。教子智慧 研究表明,兒童家務勞動時間與其道德品質有著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