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人生努力的目標不就是不勞動嗎?

2020-09-03 布奇樂樂園

人與其他動物相比,在進化上的重大成就,除去直立行走和運用語言之外,就是使用勞動工具

勞動創造了人類文明

對個人來說,勞動能促進身心發展包括:

身體素質、意志品質、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社會關係的建立等。

圖源:pixabay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勞動教育是必不可少和極其重要的。

美國哈佛大學的跟蹤研究發現,愛勞動的孩子和不愛勞動的孩子長大成人後相比,

失業率是1比15,犯罪率是1比10。

不論這些人的智力、家境、種族、受教育程度有多大差別,

凡是小時候養成勞動習慣的人,即便是在簡單家務勞動中鍛鍊過的人,

生活也要比從小沒有勞動習慣的人充實、美滿。

圖源:pixabay

勞動教育的一個根本性目標,是讓孩子能夠在早期勞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這種情感體驗會讓幼兒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尊重勞動者,珍惜所有的勞動成果,

進而擁有一個充實而幸福的人生

但是,目前很多家長關於勞動教育的認識有一些誤區。

比如,很多孩子被當作家庭的中心,被許多人「伺候」著,根本就沒有勞動的機會。

還有些家長會說:「你看隔壁那個大哥哥,每天做工多辛苦,就是因為他小時候不好好念書!」

這句話傳遞的信息是,勞動是痛苦的,而人生努力的目標就是不勞動。

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必然不會有正確的勞動觀念。

事實上,如前所述,勞動是人的本質屬性,也是獲取幸福的必由之路

圖源:pixabay

所以,要從小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

首先,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言傳身教,讓孩子知道勞動的意義與價值。


其次,家長可以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

孩子開始學習勞動時,家長必須言傳身教,

一步步給孩子做示範,手把手地教,以後再逐步讓孩子自己幹。

3~4歲的孩子可以做到:自己吃飯、漱口、洗臉、穿脫衣服等自我服務;

幫助父母收拾房間和玩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不要讓孩子做力不從心的事,對於一些比較複雜的勞動,

家長應進行具體指導,傳授一些「訣竅」,幫助孩子改進勞動技能。

同時要注意安全、衛生,防止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圖源:pixabay

第三,對孩子勞動中的良好表現和孩子的勞動成果,

家長要經常鼓勵和表揚,讓孩子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孩子的勞動欲望。

家長還要鼓勵孩子不怕困難,敢於實踐,動腦筋想辦法,使勞動進行得又快又好。


第四,慎用金錢做報酬的方式。

有些家長會用金錢來獎勵孩子做家務,這種做法可能的不利之處在於,

孩子感受到的獎賞是金錢,而不是勞動本身的快樂與成就感。

長期如此,還可能養成孩子不給報酬就不勞動的習慣。


第五,不要把做家務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這樣會讓孩子對勞動產生負面情緒。

相關焦點

  • 馬雲:對普通人來說,選擇大於努力。苦勞就是無效勞動
    尋找悲劇的意義,恩弗蘭克從奧斯維辛集中營裡面出來,他就告訴我們說,人生當中無論遇到任何事,你一定要學會去尋找它的意義,因為每一件。失去的東西都一定有它的意義。你的工作辛不辛苦,這一個問題就可以讓不愛說話的人跟你聊半天。
  • 人生下來就是不公平的,要自己努力變得優秀
    成功人的功來源於你看下到的努力,沒有人能夠一夜走紅,其實,上天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努力的人。一味地苛求世界給予公平,那簡直就是幼稚。女兒放學回家,對著媽媽抱怨: "媽媽,太不公平了,我今天在數學課上與同學講話,老師正好逮住了我,讓我在教室後面罰站。」媽媽說: "為什麼不公平,你說話了老師懲罰你,這不是很對嗎?"
  • 對不起,你那不叫努力,叫重複勞動
    這似乎很奇怪,他們如此努力,為什麼事情總是做不好呢,問題究竟是在什麼地方?因為他們並不算努力,只是重複勞動。【這就是努力和重複勞動的區別】重複勞動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在事情的低效率環節中,努力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在事情最高效的環節中
  • 人生只有兩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
    人生只有兩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今天的努力,未來的美好!只有越努力才會越幸運!堅持不一定會成功,但放棄一定是失敗!早上安康,我的朋友!不打擾別人,不虧待自己,不熱情似火,也懶得幽默,才是最安全的生活方式。
  • 努力做一個不去攀比的媽媽
    正常孩子愛攀比,大家都習以為常了,比成績比特長比性格,這樣的比較在我們特殊孩子群體裡面也不可避免,很多時候我也不自覺受到影響,但仔細想來又覺得不對。在大家最樸素的概念裡面,孩子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以後長成什麼樣全靠父母的用心培養,孩子不好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到位,焦慮由此產生。
  • 人生只有兩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稿子只有……
    人生只有兩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稿子只有…… 2017-09-2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這樣回答,對孩子以後人生影響很大
    「媽媽,咱們家有錢嗎?」,不同的教育也會影響以後的人生。家長可以這樣回答:「爸爸有錢,但是爸爸的錢都是通過努力工作掙來的,如果想更有錢,就要更努力的工作。」很顯然,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覺得財富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得到,對以後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以及消費觀都有好處。
  • 勞動的生活就是勞動教育
    其中有一段時間所強調的勞動教育中的「勞動」,僅僅指「體力勞動」,對「勞動」概念的理解片面、不完整;並將勞動作為對師生的一種懲罰和改造手段;將勞動與師生成長分離,勞動帶給人們的體驗是痛苦的,在政策執行上出現偏差,客觀上異化了勞動教育,損傷了勞動的光榮感、積極性和主動性。結果使眾多人對勞動教育的印象不佳,避之不及。沿著這個方向發展才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
  • 人生努力的意義,就是為了進到高的層次嗎!
    「人,努力的意義,就是為了進到高的層次」這一點對當今的人類社會來講應該是肯定的。現在社會就是這樣,是一個自然分化的過程,是貧民、權貴等多元的有層次的社會。低層次人的奮鬥目標,肯定是往高層次方向努力,但不一定成功。
  • 人生總是在反複製定目標,為什麼你的目標總是完成不了?
    人從出生開始,就朝著無數個目標去努力,簡單的行走、說話、吃飯、交流,再升級到房子、汽車、愛人,這一生無窮無盡的目標都在等著你,然而為什麼別人都在完成目標,而你卻一直在放棄或者重建目標呢?無非就是有需求或者想要改善某些事物的時候你才會制定目標,比如你看到一個喜歡的手機,你就會努力攢錢去得到他,這個手機就是你制定的一個小目標;再說一個長遠點的,你想要改善當前的生活現狀,比如想要提高自己的收入,老秦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嗎?為了賺錢進入自媒體行業,卻沒有堅持下來。
  • 我,喜歡你:刻意追求完美不可取?適當追求確定目標努力才是正道
    我,喜歡你:刻意追求完美不可取?適當追求確定目標努力才是正道《我,喜歡你》由企鵝影視、稻草熊影業、鳳儀娛樂、橙芯傳媒出品,張娜擔任總製片人,陳暢執導,趙曉磊擔任編劇,改編自藍白色的小說《終於等到你》,林雨申、趙露思主演。
  • 沒有不精彩的人生,只有不努力的自己
    有些人表示不理解,甚至還嘲笑她:「不就是一個比賽嘛,最多發張獎狀,何必那麼努力呢?」但我卻覺得同事的這份認真十分可貴,她的鑽研勁兒讓人肅然起敬。心裡有目標,手頭有幹勁,她過得十分充實。相比那些上班摸魚、下班只會玩手機的人,她更能體會到努力帶來的成就感。 人生沒有白費的努力,一點一滴都藏著收穫。
  • 佛系人生就是不求上進嗎?不然
    人生不是所有的事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按照你的想法變為現實。所以不要過於追求完美,而應該對自己想做的事,想要的東西,盡力去做,認真完成,結果如何都不重要,只要我們努力了就行。如果目標實現,自然是好,如果沒有實現,也應坦然接受,只要盡心盡力就行。
  • 越努力越幸運—這就是人生
    同時再有一群志同道合充滿正能量的人,並肩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首往事有許多故事,低頭前進有堅定的步伐,抬頭前往呈現攀登的目標。人們不願意停步不前,也不是永不停歇地想著工作,因為他們知道停步不前就會落後,就會落於人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想輸得太慘、輸得難看。
  • 我新學期的目標是,努力交到三個好朋友 我拿到全優生,媽媽減肥30斤...
    請看愛寫作的獅子團隊的隨機採訪—— 勝利實驗學校五年級吳越楚:今年暑假我看了金庸的系列小說,希望新學期我的學習成績能達到「華山五絕」的水平,像郭靖一樣遍交天下朋友,像洪七公一樣吃遍天下美食,人生就太完美了! 保俶塔實驗學校四年級王耳其:我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啦,連媽媽都開始不再叫我寶寶啦,說我是一個少年啦!除了學習,我有一個任務,就是努力長高!
  • 不要讓「無效的努力」,毀掉你的人生!
    最終,我們迎來了中考,邁入人生的第一次分野。命運並沒有對賴同學的努力有所垂憐,她甚至沒有達到高中的錄取線,不得不進了一所中專。是她們不夠努力嗎?顯然不是的。加倍的努力,換來的卻是不如人意的結局,她們到底輸在了哪裡?
  • 丟掉人生的夢想清單,專注目標,你的人生才能不被毀滅!
    總之,盡最大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據說有這麼一個網站,它說:給自己一個挑戰,列出你想做的100件事,也許是一直以來的夢想,也許是以前從未想像過的瘋狂行為,也許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然後一步步的將它們實現。聽起來相當不錯,把自已的夢想列出來,然後一個一個去實現,在這個實現的過程中,你的人生成就感滿滿,獲得感滿滿。可惜這只是一場夢,夢醒了你還在原地!
  • 【夜讀】沒有不精彩的人生,只有不努力的自己
    有些人表示不理解,甚至還嘲笑她:「不就是一個比賽嘛,最多發張獎狀,何必那麼努力呢?」但我卻覺得同事的這份認真十分可貴,她的鑽研勁頭讓人肅然起敬。心裡有目標,手頭有幹勁,她過得十分充實。相比那些上班摸魚、下班只會玩手機的人,她更能體會到努力帶來的成就感。
  • 人生苦短我們要努力活出自我,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這能夠做到嗎?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其實有很多的人做到了,雖然仍然只是整個人類中的極少數。但也說明了人可以做到的。活出自我首先就是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必須得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個讓你為之奮鬥十年、二十年甚至是終生的目標。然後再分化成一個個小目標,然後一步一步的去努力實現。可能一生也沒能完成自己最終的目標。但最少自己去做了。
  • 不努力,你就是高考百萬落榜生之一,讀書不易,但可照亮人生
    BBC曾拍過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7年》,用了數十年的時間,跟拍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結果表明,階層固化很難打破,14個孩子中,來自上流社會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還是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中產階級家的孩子,長大一般也是中產,只有個別孩子滑落到了底層,而出身底層的孩子,最終大多數從事的是泥瓦匠,搬運工等體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