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家有錢嗎?」這樣回答,對孩子以後人生影響很大

2020-12-17 識物集

「媽媽,咱們家有錢嗎?」

「媽媽,你和爸爸是不是能掙很多錢啊?」

你家的孩子會問這樣的問題嗎?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學會節儉,會故意給孩子說自己家沒有錢。適當的「哭窮」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天天給孩子「哭窮」,不僅鍛鍊不了孩子,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卑,侵蝕孩子的氣質和風度。

要知道,不同的回答對孩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教育也會影響以後的人生。家長可以這樣回答:「爸爸有錢,但是爸爸的錢都是通過努力工作掙來的,如果想更有錢,就要更努力的工作。」很顯然,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覺得財富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得到,對以後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以及消費觀都有好處。


家長不妨借著這樣的機會去培養孩子們的財商,讓他們逐漸對金錢有正確的觀念,並且從小形成理財的概念!


1、讓孩子先有錢的概念


財商不僅僅是一種掙錢的能力,更是對金錢正確的價值觀再加上駕馭財富的能力。要培養孩子的財商,首當其衝就是讓孩子認識錢、讓他們對錢有概念。從孩子3歲起就可以著手進行。


一來讓孩子認識錢,了解錢幣的面值,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實際價值;二來把孩子放在商業場景當中,通過買賣交換讓他們了解錢的用途。在家長監護下孩子自己親身的購物體驗是對錢最好的認識方式;三是要讓孩子知道錢的來源,只有辛勤的工作付出勞動才能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所以要合理的用錢,杜絕浪費。


2、讓他們學會規劃錢的用途


財商的培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們學會如何合理的進行規劃。在孩子們只有零花錢可進行支配的時候,要引導他們如何理性的使用這些錢,以更好的達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想買一個樂高玩具,但是零花錢卻不夠的時候,就要制定相應的計劃。在定好目標的前提下,看自己手中資源(零花錢)的多寡。不夠的時候就要想辦法賺錢,儲蓄的方式就可以這樣植入孩子的觀念,還可以通過販賣閒置物品等方式賺錢。前面的流程走完就能實現最終的目標。這不僅僅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理財的觀念,還讓他們獲得了延遲滿足的能力。


3、引導孩子理性消費


對錢的合理掌控,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如何理性的進行消費。欲望是無窮的,但金錢是有限的,怎麼消費才能更加的理性是個很大的話題。孩子們如果沒有建立理性消費的觀念,日後很容易養成大手大腳的不良消費方式。


家長先要讓孩子了解,什麼消費是需要,什麼消費又是想要。你為了得到自己心心念念那些東西,可能會付出哪些代價,能否接受這樣的後果等等。讓孩子自己決定,結果擺在他們面前的時候,再幫助他們復盤,明白之後更好的選擇方式。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學著記帳,對支出和收入有了明確的記錄後,對消費能有更加明確的規劃。

相關焦點

  • 「媽,我們家有多少錢」3種回答,對孩子人生產生的影響有很大不同
    對於這個問題,家長不同的回答,對孩子人生產生的影響也不同。場景一:我們家是不是很窮?伊伊是一名小學生,開學後,同桌穿了一套漂亮的衣服,說這是她爸爸從上海買回來的,是大品牌。伊伊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衣服,不僅不是新買的,而且還是姑姑家姐姐穿小的衣服,突然感到有些失落。
  • 「媽媽能給我點零花錢嗎」,父母回答需謹慎,對孩子人生影響很大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重視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了,確實很多人在成年後的言談舉止,思想三觀都和原生家庭有很大關係,也就是父母的教育。有多少人因為受到父母不良影響,導致人生都發生了改變,就例如人們的金錢觀。人們對於金錢的概念都是來源於父母,當初父母是怎樣給孩子傳遞的,那麼孩子就會延續那種思想,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以後改變的機會都很難。
  •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媽媽,你一個月掙多少錢呀?」你家的孩子會問你這些問題嗎?前幾天,我就措不及防地遭遇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個並不富裕的媽媽,我有點尷尬,於是給孩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孩問他的爸爸:「我們家有錢嗎?」他的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勞動獲得金錢。」另一個小孩問他的爸爸:「爸爸,我們家有錢嗎?」
  •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父母應該如何回答
    小朋友的腦袋裡總是充滿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讓爸爸媽媽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比如:天上的星星為什麼那麼亮?為什麼每天要吃飯?時間為什麼過得這麼慢?為什麼每天都要去上學?這些問題,一旦草率的回答,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當孩子向父母問起類似的問題,父母應該如何回答呢?
  • 「媽媽,我們家有多少錢」媽媽的不同回答,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觀
    孩子的人生觀更多地來自父母,這可能表現在一些日常瑣事或小問題上。作為父母,一定不能忽視了,這對孩子的醫生都有重要的影響。「媽媽,我們家有多少錢?」我們一家人是不是很窮?小聰的同學們買了一雙非常昂貴的運動鞋,在班上許多人都很羨慕,在一旁的小聰很自卑。
  •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我們家有錢嗎?」這樣說才是正確答案媽媽,我們家有錢嗎?如果孩子問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所以,當孩子問你時,請這樣回答:「我們有錢,你沒有,但我們一定會保證你上學、生活的費用。有個孩子是這樣回答的:「因為家裡從不給我零用錢。用錢必須向爸媽要,但爸媽經常覺得我用錢的要求不合理。」
  • 「媽,我們家有錢嗎」三位媽媽的回答不一樣,卻直接影響娃的未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都會問過爸爸媽媽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我們家有錢嗎?」這一類的。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回答,都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的性格也許都會變得不一樣,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比較深的。就好像小雪家其實很有錢,但是他的父母會擔心,孩子知道家裡有錢了,會不會覺得自己不需要奮鬥,就可以得到一切了呢?
  • 「媽,我們家有錢嗎?」不同的回答決定不同的教育,影響娃的未來
    孩子不知道金錢對於家長的重要性,他們只知道,有錢了就可以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金錢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沒有錢了,他們的父母就會吵架,自己也買不上喜歡的玩具了。相信很多父母,在生活中,都聽孩子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吧:「我們家有錢嗎?」「媽媽,你的工資是多少呀?」不知道,各位家長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 「媽媽,咱家有錢嗎?」這3種回答會更好,答錯了影響孩子性格
    前幾天在網上看了新聞,內容很有趣,我是中國第一個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他回答記者,我16歲的時候知道了家裡這麼有錢,到現在為止,完全不知道家裡真正的經濟條件,富二代的回答和普通人不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這個詞,包括女兒在內,有時會對我說:「媽媽,我們有錢嗎?」
  • 「媽媽咱家很有錢嗎」,巧妙回答,別讓不良金錢觀影響到孩子
    "媽媽,我們家很有錢嗎?"網上有一個小男孩向媽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媽媽的回答讓人忍不住拍手稱讚,她回答說:"是啊,這些錢都是媽媽自己掙的。你以後要像媽媽一樣努力,也會有很多錢。"小男孩點頭說道:"知道了,媽媽。"有網友評論說,細心合格的媽媽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教育著孩子。
  • 「媽媽,咱家有錢嗎?」媽媽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幾天,我在評論裡看到一個粉絲留言問:孩子問「家裡有錢嗎?」我該怎麼回答?我一下就想起來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問過這樣的問題,據她說是因為有個小朋友帶了一個最新款的玩具,還在班級說他家很有錢,孩子才想知道自己家有沒有錢。
  • 7歲孩子:爸爸我們家裡很窮嗎?聰明父母這樣回復對孩子成長更好
    7歲孩子:爸爸我們家裡很窮嗎?聰明父母這樣回復對孩子成長更好 其實經常在育兒裡面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男孩要窮養,女兒要富養。對待男孩要求高一點嚴格一些,少給錢花;對待女兒像公主一樣對待,買好的穿好的。窮養的男孩其實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富養女孩,是對女孩文化修養的投資。
  • 「媽媽,為什麼咱家窮」,兩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觀
    父母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重要引路人,我們的一言一行往往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很多時候,父母們會忽視這點,對孩子的教育過多存在"家長思維",沒有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和思考問題,孩子很可能就在我們不經意間樹立起一些不正確的觀念,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 「我們家有錢嗎?」關於金錢觀教育,家長只需給孩子樹立3個原則
    記住這3點,照做就好了每個家庭有著不同的消費觀念,對孩子各方面的消費程度也有所不同,這些潛移默化的消費觀念造成了孩子對金錢觀念的差異。孩子問:「我們家有錢嗎?」作為家長的我們,面對孩子這樣的提問,該給出怎樣的回答呢。回答有錢是不是容易讓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說沒錢是不是會導致孩子自卑呢?究竟該怎樣給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其實家長只需給孩子樹立3個原則。
  • 「媽,我們家有錢嗎」,兩位媽媽的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而當孩子對家長提出一些關於金錢方面的問題時,家長們的回答,會影響和決定孩子不同的未來。這天,兒子樂樂去鄰居家玩,樂樂和小朋友在玩耍時,曉雯就和鄰居閒聊了起來:「…還是你們厲害啊,每個月賺這麼多,隨便花,反正錢賺了就是花的嘛……我們不行,沒錢……壓力大啊……」樂樂將媽媽的話都聽了進去,回家後,看著媽媽是欲言又止,曉雯看見兒子的神情怪怪的,就問今天跟小朋友玩的開心嗎,樂樂點了點頭,沉默了幾秒就問:「媽媽,我們家有錢嗎?
  • 「媽媽,咱家有錢沒?」3位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今後不同格局
    大人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給他們灌輸金錢和物質的意義,而是要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引導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關於這一問題,家長你怎麼回答,就會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軌跡。第一種回答方式:我們家不富裕,要省點花錢,別亂花沒用的錢當孩子天真的問你:媽媽,咱家有錢沒?媽媽如果這樣回答的話,可能天真的孩子就會信以為真,真的以為家裡比較窮,生活上很困難,這會對他們的價值觀產生很大的負面作用。在生活上也會有所制約。
  • 「媽媽,咱家有錢嗎」,三種媽媽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不同性格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大部分家長在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時都會十分迷茫,也不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說,直到自己家的寶寶突然有一天問到家裡有沒有錢的時候,家長才開始思考應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不同的解答方式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三個例子。
  • 爸爸咱家有錢嗎?父親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這樣兩個例子:小紅問她爸爸:「咱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金錢。」小明問她爸爸:「咱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咱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不同的回答決定不同的教育,不一樣的教育決定不一樣的人生。
  • 當孩子問:「我們家是不是很窮?」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我想買這個玩具。寶貝,我知道你喜歡,可是媽媽沒有那麼多錢。媽媽,我們家很窮嗎?為什麼連個玩具都買不起?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這時,你該怎麼回答?01 孩子問:我們家是不是很窮?,難道是我們家很窮嗎?」
  • 父母的回答對孩子影響很大,別答錯了
    &34;父母的回答對孩子影響很大,別答錯了每位父母應該都會有同樣的經歷消氣之後,小娟覺得這樣對孩子說話確實不太好,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傳遞如此的職業觀,回家後便跟兒子道了歉,還跟兒子解釋道孩子的世界遠比大人的要通透和單純,父母的回答很重要,對孩子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