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的升級——光電子晶片,光能代替電?

2020-12-20 北京科學中心

當代人不僅越來越離不開各類智能電子產品,而且對電子產品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總希望電腦和手機的反應速度再快點。

然而,不管是智慧型手機還是電腦,都離不開晶片,晶片的好壞決定了電子產品的性能。如今,電子技術飛快地更新換代,各種新型的晶片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在這些晶片中,有一類十分特立獨行,它不再靠電流來傳輸、處理信號,而是利用不同波長的光,這便是光電子晶片(optoelectronic chip)。

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什麼是晶片?

介紹光電子晶片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傳統的晶片。晶片的全名叫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s),通俗來講就是把許許多多有複雜功能的電路集中地放在一小塊區域上。

以電腦中最重要的CPU(中央處理器)為例子,它本質上是由數以億計的「小開關」和其它電路元件組合而成的。

其中,這個「小開關」有一個高端大氣的名字叫電晶體(transistor)。當電晶體處於開啟狀態時,就會有電流通過;處於關閉狀態時,電流就會被掐斷。

當電晶體「開啟」,有電流通過時,記為狀態「1」;當電晶體「關閉」,沒有電流通過時,記為狀態「0」。

電腦中的晶片,便是通過記錄和處理上億個「010101」的數來實現邏輯計算和信息處理的功能。

當信息以「010101」的形式處理完畢後,這些數字便會被翻譯成屏幕上的圖畫、文字、視頻供我們觀看。

那麼電腦晶片中的這些「小開關」具體是如何工作的呢?

既然需要電流通過電晶體內部,那麼電晶體裡自然會有電流流入的一端和電流流出的一端,它們分別叫做「源極」和「漏極」。

而起到「開關」作用的部分像一個柵欄一樣,能夠阻斷或允許電流通過,於是它被形象地稱為「柵極」。

電晶體示意圖

上圖就是電晶體的示意圖,通常情況下它是絕緣的,電流無法從它的內部通過,即為「0」狀態。

這時,如果在柵極施加一定大小的電壓,電晶體內部的導電性能就會發生變化,形成一條導電溝道,於是電流就可以從源極進入,從柵極流出,電晶體轉變為「1」狀態。

開啟狀態的晶片

於是,我們只需要控制電晶體柵極的電壓就可以輕鬆地改變晶片的狀態,使其表示「0」或「1」。

上億個這樣的電晶體排列在一起,就可以記錄和處理各種各樣的龐大數據,這些數據經過翻譯,變成我們看到的畫面。

光電子晶片元件

光電子晶片的原理實際上和傳統晶片十分相似,也由無數個「小開關」(光電子晶片元件)構成,其中一個技術手段就是把「小開關」中的電流換成了光。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結構(簡化模型):

簡化的光電晶片元件示意圖

由上述的簡化模型可以看出,光電子晶片元件主要由柵極、光波導、襯底三大部分組成。其中,光波導相當於一個「篩子」,可以讓特定頻率或波長的光通過,而阻斷其他頻率的光。

但是,光波導這個「篩子」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旦柵極上被施加一個電壓,它就會改變自己的篩選標準,只讓另外一種頻率的光通過,而阻斷其他的光。

光電子晶片元件柵極的作用

可能有小夥伴會問,為什麼柵極電壓可以改變光波導的篩選標準呢?光波導又是怎麼實現篩選不同頻率的光的呢?

其實,這和吉他的原理差不多,一根固定好的琴弦,當你撥動時總會發出同一種頻率的聲音。但當你通過另一隻手的按壓,改變了琴弦的長度與張弛時,發出聲音的頻率也會隨之改變。

光和聲音類似,本質上是一種波的振蕩,當光進入光波導後,會在裡面不斷地振蕩。而光波導邊界的性質,決定了裡面允許的振蕩模式與頻率,只有特定頻率的光能夠在光波導內發生振蕩。

如果光的頻率與光波導不對應,這種光就無法在光波導內振蕩起來,振蕩消失,光也不會存在,於是不滿足頻率要求的光就會被阻擋在外面。

而柵極就像是彈吉他時的左手,通過改變光波導邊界的性質,來改變其內部允許通過的頻率。而施加電壓是一種既簡單又容易實現的改變邊界性質的方法。

講到這裡,小夥伴不妨自己思考一下,如果讓你用光電晶片元件做一個可以用來處理的CPU,你會怎麼設計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完全參照傳統的晶片進行設計。首先我們要選擇一種特定頻率的光,當柵極施加電壓時,這種光可以通過,記為狀態「1」;當柵極不施加電壓時,這種光被阻斷,記為狀態「0」。

於是,通過上億個光電子晶片元件的集成與組合,晶片中就能存有上億個「0」或「1」的數據,通過處理、計算這些數據,就能實現各種各樣的功能。

不過,這裡介紹的光電子晶片還只是其中一個簡化的模型,真正的晶片內還會有更複雜、更精細的結構。

看完之後,有些小夥伴可能會問:我們已經發展出了一套優良的傳統晶片技術,為啥還要研究光電子晶片呢?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複雜,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隨著傳統晶片越做越小,集成度(單位面積電晶體個數)越來越高,加工工藝越來越複雜,它的性能幾乎已經被提升到了極限,在未來很難有更高的技術超越。

然而,人們對晶片性能的要求幾乎是無止境的,未來的人們一定比當今的我們更加依賴電子設備,傳統晶片終有一天會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使用需求。所以,以光電子晶片為代表的新型技術漸漸活躍起來。

不過,基於上述原理設計的光電子晶片,由於目前的發光器件與電子電路存在不兼容的問題,一些具備很好電學性能的材料,不一定有很好的發光性能,因此,這項技術還停留在實驗室裡。

相信隨著電子與光電集成技術的發展,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就能使用到這種新型的晶片了!

相關焦點

  • 南京郵電大學「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研究已處國際領先水平
    長期以來,光發射、傳輸、調製和接收器件等分屬不同的研究領域,很難將它們集成在同一塊晶片上。2015年11月,王永進團隊製備了世界上首款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將可見光的發射、傳輸、調製和接收功能分區域做在同一個晶片上。王永進介紹說,胃鏡檢查時,醫生會將一個光纖探頭和一個光源同時放入患者胃中,有了「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可以將探頭和光源放在一個晶片上。患者的痛苦將會減輕。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電晶片
    微電子晶片製造工藝提升趨近極限,5納米晶片已經在今年量產,2納米晶片製程工藝已開始研發;光學器件性能提升為光電晶片的研製打造堅實基礎,光電晶片將加速自動駕駛、機器人和虛擬實境等技術的優化應用,推動半導體設備實現「從電到光」的轉換。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微電子晶片製造工藝提升趨近極限,5納米晶片已經在今年量產,2納米晶片製程工藝已開始研發;光學器件性能提升為光電晶片的研製打造堅實基礎,光電晶片將加速自動駕駛、機器人和虛擬實境等技術的優化應用,推動半導體設備實現「從電到光」的轉換。
  •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等四單位研發的100G矽光收發晶片正式投產
    ICCSZ訊  日前,由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光迅科技公司、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聯合研製成功的「100G矽光收發晶片」正式投產使用。實現100G/200G全集成矽基相干光收發集成晶片和器件的量產,並通過了用戶現網測試,性能穩定可靠,為80公裡以上跨距的100G/200G相干光通信設備提供超小型、高性能、通用化的解決方案。   該款商用化矽光晶片在一個不到30平方毫米的矽晶片上集成了包括光發送、調製、接收等近60個有源和無源光元件,是目前國際上已報導的集成度最高的商用矽光子集成晶片之一。
  • 光晶片取代電晶片還要多久?
    光晶片取代電晶片還要多久? 今日頭條 發表於 2019-11-15 16:53:38 研究表明,我們離在電腦中使用光晶片取代電晶片的那一天越來越近了。
  • 華工正源王肇中:我國光電晶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在擴大
    他談到,有線量子通訊簡單來說,就是單模光纖兩端加上能代替常用光模塊功能的、光量子態的發送和接收設備。隨著晶片技術的進步,量子通訊已經逐漸脫下神秘的面紗,在部分網絡中得到了實際應用,中國2009年即在安徽蕪湖建成了世界第一張量子政務網。
  • 一文詳解晶片基本概念
    在半導體晶體中,人為地摻入特定的雜質元素,使其導電性能可控,這一特性使半導體成為製造電子晶片的最佳材料。半導體中電子和光子擁有強烈的相互作用:加電可以發光;光照可以發電。它們是光電子晶片的基礎。2四種晶片迄今為止,四種不同的晶片都是在半導體材料上發展起來的,也可以被叫做半導體晶片。
  • 【藍圖】吉林:加快核心光電子器件和高端晶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1、【十四五芯藍圖】吉林:加快核心光電子器件和高端晶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2、昂瑞微張書遷:無線連接時代,藍牙低功耗市場持續爆發3、元禾璞華祁耀亮:謹慎、理性的半導體投資才能真正促進半導體產業良性發展4、景嘉微:JM7200已完成與國內主要CPU廠商適配 與多家公司籤訂合作協議5、總投資98.2億元!
  • 各大廠商加快5G晶片開發 京元電有望拿下國際大廠5G晶片測試大單
    打開APP 各大廠商加快5G晶片開發 京元電有望拿下國際大廠5G晶片測試大單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11-26 14:34:06
  • 臺灣晶片往事和大陸的「晶片之痛」
    臺灣的日月光集團是全球最大封裝與測試供應商,佔有19%的市場份額,為全球90%以上的電子公司提供半導體封裝和測試服務,日月光目前在中低端晶片領域是滿負荷運轉,在高端領域更是供不應求。除了日月光,臺灣的京元電、華泰、南茂、頎邦、矽格、矽品等,也都邁入百億新臺幣俱樂部,而且每年都保持正增長。半導體設備銷售激增。
  • 封面 | 基於微流控流式電阻抗檢測晶片對植物單細胞力學及電學特性的同步表徵
    通訊作者:王潔華、段學欣,天津大學作者:Ziyu Han (韓子鈺),Lincai Chen (陳林材),Shuaihua Zhang (章帥華) 近日,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潔華教授與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段學欣教授團隊合作
  • 最受晶片企業歡迎的十大城市
    隨著臺積電、清華紫光、長江存儲、中星微電子、中興通訊光電子、晶門科技、華大半導體等行業龍頭進駐,明星企業的虹吸效應不斷加強,以高新區研創園、南京軟體園為載體,形成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集聚;以浦口經開區和智能製造產業園為依託,重點發展晶圓製造及封測產業。整體來看,江北新區已快速形成完整的晶片產業鏈布局,即將進入全面提速階段。
  • 中國研究未來晶片 成果發表於《自然·電子學》
    人工智慧、5G互聯如今已廣泛運用,然而,要獲得一塊常用的計算機晶片,常常要通過幾百道甚至上千道工藝,其背後是半導體微器件到系統集成的複雜技術和繁瑣流程。近日,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祿研究員等人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電子學》上發表了基於新型材料的微納光電、電子器件製備方法,為學界提供了利用簡單的工藝按需實現基本的光電子、電子器件的功能的新思路,未來有望促進技術更好更快地發展與迭代。
  • 晶片實驗室及其發展趨勢
    計算機晶片使計算微型化,而晶片實驗室使實驗室微型化,因此,在生物醫學領域它可以使珍貴的生物樣品和試劑消耗降低到微升甚至納升級,而且分析速度成倍提高,成本成倍下降;在化學領域它可以使以前需要在一個大實驗室花大量樣品、試劑和很多時間才能完成的分析和合成,將在一塊小的晶片上花很少量樣品和試劑以很短的時間同時完成大量實驗;在分析化學領域,它可以使以前大的分析儀器變成平方釐米尺寸規模的分析儀,將大大節約資源和能源
  • 升級空間不大 AMD新Bolton晶片組曝光
    與AMD Trinity APU搭檔的A85晶片組即將登場,有關下一代產品的消息也已經開始曝光,不過從fudzilla報導的相關消息來看,代號為「Bolton」的新款晶片組的整體變化不大,也許是A85晶片組的功能已經相當完備和強大了,因此留給下一代Bolton的升級空間很有限。
  • 從碳化矽材料到鯤遊光電,華為晶片版圖又落一子
    光波導技術或成AR主流顯示方案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學博士米磊在一場演講中表示,整個產業鏈現在都是5G和物聯網,而未來最核心的就是晶片,晶片不解決,連做系統都沒有機會。「整個IT產業,正處在從電到光的切換過程,無論是從獲取、傳輸、計算、存儲、顯示,現在都是以光為核心,無論是晶片、還是器件。」
  • 矽光子晶片的時代將開啟,準備好了麼?
    光腦是指用光子取代傳統的電子的電腦,IBM在2007年就已發展光子運算晶片,目前可分為光電混合電腦與純光子電腦。光電混合電腦使用雷射光脈衝傳輸資料,但部分晶片仍使用電子元件,故需要光電轉換,轉換過程中相對慢及耗能。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大陸湧現了一批優質的企業,包括華為海思、紫光展銳、兆易創新、匯頂科技等晶片設計公司,以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華力微電子為代表的晶圓製造企業,以及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晶方科技等晶片封測企業。此外,科技的發展也引領終端產品規格升級,物聯網、AI、汽車電子、專用ASIC等創新應用對IC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也將為2018年IC設計產業帶來成長新動力。
  • 芯耘光電夏曉亮:開闢國產晶片未來的追光者
    成立於2017年1月的杭州芯耘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耘光電),致力於超高速模擬晶片、光電集成晶片和器件、新一代矽光子技術、高速模擬信號連結集成電路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目前公司已經完成100Gps速率核心光器件(PIN ROSA/APD ROSA/EML TOSA/DML TOSA)和電晶片(TIA/DRV/MZM/CDR/PMU)的研發與量產,並具備全套自主智慧財產權,可滿足同類產品進口替代的要求
  • 射頻晶片有哪些公司_基帶晶片與射頻晶片的區別
    什麼是射頻晶片?   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為是Radio Frequency的縮寫,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頻率範圍在300KHz~300GHz之間。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