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正源王肇中:我國光電晶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在擴大

2020-12-11 OFweek光通訊網

  在上周舉行的「2014光通信技術和發展論壇」上,王肇中教授主講了量子通訊技術給光通信帶來的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他談到,有線量子通訊簡單來說,就是單模光纖兩端加上能代替常用光模塊功能的、光量子態的發送和接收設備。隨著晶片技術的進步,量子通訊已經逐漸脫下神秘的面紗,在部分網絡中得到了實際應用,中國2009年即在安徽蕪湖建成了世界第一張量子政務網。

  王肇中教授是蜚聲國際的納米科學家,是法國科學院光子與納米結構實驗室榮譽主任研究員,中國納米科學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納米科學、納米物理等領域的研究,在高溫超導體霍爾效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12年,王肇中教授受聘華工正源光子技術公司首席科學家,負責量子點雷射器等高端光電子器件的開發。

  時值斯諾登揭露美國監聽醜聞,中國加強網絡信息安全之際。光通信網絡作為當今通信網絡系統的核心,承載、傳輸、交換著網際網路上的巨量數據,其信息安全風險似乎並沒有得到政府足夠的重視。光通信網絡的核心光晶片,一直由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廠商把控,中國廠商始終無法取得重大的突破,這給光通信網絡帶來了不可測的風險。

  王肇中教授指出,高端光器件量產的瓶頸在於微納加工技術,這是光通信晶片的基礎。目前中國主要生產廠商的晶片加工技術都停留在微米以上水平,光通信晶片加工需要歷經四十道左右的加工工序,其中每道工序都不同程度的影響整條生產線的精度。中端的有源器件如DFB雷射器,加工精度需要達0.12微米。中國廠商由於沒有成套的微納加工生產線,加工精度停留在微米水平,很難解決產品成品率的瓶頸,無法實現規模量產。中高端光晶片設計和製造只是停留在理論和實驗室水平上,這樣是不能實現工業性量產高端光晶片。可以說,沒有高端微納加工生產線,就不能參與高端光晶片的「遊戲」,更不能探秘其中的遊戲規則。

  製造微納加工生產線需要投資,由於投資周期長、投資額度大且存在風險,實力弱小的中國廠商往往難以承受。當前高端光晶片技術,有Finisar、JDSU等國外巨頭在前探路,其技術路徑已經比較清楚,有近二十年製造經驗的中國廠商完全能夠奮起直追。現在首先欠缺的是對設備的投資,這需要國家從政策層面予以支持。

  王肇中教授於1990年受聘法國國家科學院微結構和微電子實驗室主任研究員, 20年多來長期從事納米級材料和設備的研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不斷向國內建言發展光電晶片技術,但其呼籲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這其中原因,一方面是我們對晶片市場特點和中國發展晶片特點這兩個特點的認識不全面,只注意投入巨資開發PC微處理器;另一方面是對光電子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

  近10年來光通信技術發展一日千裡,中國在光電晶片上和發達國家的距離並沒有縮小,反而有擴大的趨勢。同時,海內外已經湧現出一大批著名的光電子專家,為中國光電晶片產業的躍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稜鏡門」已經使政府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並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推動技術創新,努力實現國產化。光電晶片有理由獲得政府的重視,從而實現關鍵光晶片的國產化,打造更加健壯的光通信產業鏈。

  據了解,今年5月,王肇中教授等人發起成立了「光谷光電信息產業聯盟」,目前有900多家會員企業。聯盟已經和中國銀行籤訂高達50億元的授信額度,用於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這將是支持中國光電子晶片等核心技術發展的重要一步。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訪華工 雷射全息聯友誼
    6月27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來漢訪問,第一站即來到華工科技參觀,並與企業技術骨幹進行了親切座談。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公司首席科學家、國際納米科學研究專家王肇中教授,公司常務副總裁閔大勇,副總裁聶波、熊文,及20餘名企業技術骨幹熱情接待了丁教授一行。
  • 333億元重磅出擊,這家LED龍頭欲打造晶片生態鏈,要再造一個三安光電!
    LED來講的話,三安目前在全球市場佔比在16%—18%之間,以在中國產出的晶片來看我們的佔比是比較高的。對未來的發展來講,我們是以LED為基礎,射頻濾波器、電力電子模塊、光通訊模塊作為三安光電未來幾十年發展重點。高峰:公司目前核心技術實力如何,與國際一流技術差距有多大?您怎麼看待國際和國內市場,有些什麼策略?
  • 三安光電將投資333億元加碼晶片產業
    三安光電(個股資料操作策略盤中直播獨家診股)  LED晶片龍頭三安光電5日晚披露了一項總投資高達333億元的擴產計劃,顯露出行業龍頭的強者更進取姿態。公告顯示,該產業化項目具體分為高端氮化鎵LED 襯底、外延、晶片的研發與製造、高端砷化鎵LED 外延、晶片的研發與製造以及大功率氮化鎵雷射器的研發與製造等共計7項。  有行業研報顯示,2017 年中國LED晶片產能以2寸片產量計算已達到全球產能的58%,2017年全球新增MOCVD裝機量也基本都以中國區域為主。
  • [公告]華工科技(000988)2009年度配股說明書- CFi.CN 中財網
    ,系本公司直接控股子 華工圖像 指 公司 武漢華工正源光子技術有限公司,系本公司直接控股子 正源光子 指 公司 新高理電子
  • 【聚焦】人工智慧產業鏈分析:我國在核心技術領域仍存在差距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人工智慧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顯示,在國家政策與資本的共同推動下,我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在人工智慧產業鏈中,基礎層主要包括晶片、GPU、傳感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
  • 可用於7nm晶片光刻膠通過客戶驗證,南大光電巨量收漲8%
    12月17日晚間,南大光電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寧波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寧波南大光電)自主研發的ArF光刻膠產品近日成功通過客戶使用認證,可用於90nm-14nm甚至7nm技術節點。浙商證券2020年4月研報截圖作為技術難度最大的光刻膠品種,半導體光刻膠也是國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最大的一類。長時間以來,為滿足集成電路對密度和集成度水平的更高要求,光刻機不斷通過縮短曝光波長的方式,提高極限解析度。
  • LED行業呈現三大變化,三安光電深度受益
    三安光電作為我國國內市場第一的晶片廠商,未來將以價格為工具,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在產能、技術水平、市場布局方面均走在競爭對手之前,一季度預增45%-55%只是一個起點,全年業績高增長乃至後續成長為全球LED巨頭將是終極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公司布局先進產能、Microled等先進技術、車用等先進應用,將進一步助推巨頭化的發展路徑。
  • 三安光電起訴華燦光電侵權 LED兩巨頭從價格戰打到專利戰
    一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券商研究員認為,三安和華燦的訴訟反映出我國LED行業對創新的日益重視,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推動我國LED產業的進步。周建會強調,華燦光電歷來重視技術創新,在LED外延生長和晶片製造的主要工序上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建立了相對完整的專利保護體系。如果華燦沒有侵權,三安為何還要起訴?「行業龍頭企業之間發生專利訴訟,往往與市場競爭有關。」
  • 晶片行業大機遇:免徵10年企業所得稅,三安光電要雄起了嗎?
    但市場寵兒不止新能源車,還有晶片半導體。它也很吃香,且越來越香,比如中芯國際。雖然被美國制裁了,但不也從側面證明了它的實力嗎?並且,國家四部委又免徵了晶片公司的十年企業所得稅。 這還是明面上的,還有沒上市的晶片公司呢。三安光電也是一家晶片企業,它是否能夠在政策的紅利中騰飛呢? 不僅有所得稅這個紅利,三安光電的全資子公司還獲得了1.8億元的專項資金補助。但紅利再好,實力不行也沒用。三安光電的各項財務數據如下,咱們從現金、經營、盈利、財務結構、償債五大能力入手,來剖析它的綜合實力。
  • CNNIC:我國本科學歷比例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成人教育市場處於增長期
    11月22日消息,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近日發布了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較2018年底增長2598萬。從網民學歷結構上看,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群體佔比分別為38.1%、23.8%;受過大學專科、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網民群體佔比僅分別為10.5%、9.7%,本科以下學歷(不含本科)網民佔比超過了90%,這意味著我國網民中擁有本科學歷及以上學歷的人不足九成。報告指出,目前我國本科學歷人口佔比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差距。
  • LED晶片兩大龍頭「打起來」了 三安光電起訴華燦光電專利侵權
    閩商雜誌-閩商網訊(洪翠同)因專利糾紛問題,LED晶片兩大龍頭企業三安光電和華燦光電將對薄公堂。三安華燦打響寡頭之戰在國內的LED晶片市場中,三安和華燦是兩個不可忽視的企業,在2019年141億元LED晶片的市場份額中,三安和華燦分別佔據74.6億元和27.16億元,這兩家企業的產品佔據了LED晶片超過七成的市場。
  • 從碳化矽材料到鯤遊光電,華為晶片版圖又落一子
    在4個多月的時間裡,華為在晶片領域的投資數量已經到了第五家。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日華為旗下投資公司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勃投資)新增對外投資企業上海鯤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鯤遊光電)。鯤遊光電是哈勃投資成立以來投資的第五家企業,哈勃投資持股比例為6.5791%。
  • 我國在集成電路領域曾錯失發展機會
    而這些裝備的核心技術,幾乎都掌握在美國為主的發達國家手中。目前,我國在晶片領域的落後窘境,已經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塊「芯病」,也是制約我國在高科技領域與發達國家爭奪科技制高點的攔路虎。在晶片領域,中國對進口的依賴度甚至高於石油。
  • 芯耘光電夏曉亮:開闢國產晶片未來的追光者
    芯耘光電就是他的追求。在杭州創業圈,芯耘光電的名字並不為人熟知,如這個名字一樣,芯耘人一直在晶片領域默默耕耘。芯耘光電創始人兼CEO夏曉亮,在杭州公共場合也鮮少露面。他們第一次熠熠生輝出現在公眾面前,是在今年6月29日第四屆萬物生長大會上。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電晶片
    微電子晶片製造工藝提升趨近極限,5納米晶片已經在今年量產,2納米晶片製程工藝已開始研發;光學器件性能提升為光電晶片的研製打造堅實基礎,光電晶片將加速自動駕駛、機器人和虛擬實境等技術的優化應用,推動半導體設備實現「從電到光」的轉換。
  • 韓國Semiconlight與華燦光電籤署倒裝晶片專利授權協議
    【TechWeb】12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韓國Semiconlight周一宣布,已與LED晶片製造商華燦光電籤署倒裝晶片技術許可協議。Semiconlight官網演示圖片根據該協議,華燦光電將就特定LED倒裝晶片的設計和銷售向Semiconlight支付專利使用費。
  • 如何認識當前我國居民的收入差距
    統計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33.6元,城鎮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為343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達到2.57倍,不可謂不大。當時城鎮內部和農村內部也存在較大差距,即使同一個生產大隊,各個生產小隊之間也有差異。改革開放之後,平均主義總體上被打破了,收入差距呈現出快速擴大的趨勢。
  • 中國為什麼不受發達國家待見?且看知乎這條神回復
    再比如德國,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晶片製造和封裝,液晶面板這些產業都比較弱。再比如日本,衛星導航,民航客機,航空發動機,智慧型手機晶片設計,通訊設備,無人機,網際網路這些產業普遍較弱,航天工業沒有全球航天測繪網,載人航天和空間站。
  • 上市公司傳聞求證:華工科技有人臉識別技術
    全景網6月2日訊 世界首臺人臉識別ATM問世,相關概念股因此暴漲,全景網互動平臺上,傳聞華工科技(000988,股吧)有人臉識別技術,是否屬實?   有人臉識別技術?  華工科技:沒有  有投資者在全景網互動平臺上向華工科技(000988)求證,公司是否有人臉識別技術,華工科技表示,公司目前沒有此項技術。(彭勃)  內部有軍工軍品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