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由合江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胡勇、胡乃中非法捕撈水產品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在合江縣先市職業高級中學底樓階梯教室巡迴公開審判。
該案由合江縣人民法院院長蘇青擔任審判長,合江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徐顯忠出庭支持公訴,合江縣人民檢察院以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身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據悉,該案是合江首例法檢「兩長」出庭履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是合江首例因非法捕撈水產品獲實體刑的案件。
案情介紹
2017年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漁以來,被告人胡勇、胡乃中長時間、多次駕駛電動木船,在全面禁止捕撈的赤水河流域先市段,以電擊方式非法捕撈魚類生物。2019年11月14日,胡勇、胡乃中以電擊方式在先市鎮水堤灘河段捕撈被現場查獲。審理確認的漁獲物重量為2.8252千克,其中白甲2條1.225千克、翹嘴紅鮊1條0.455千克、中華倒刺䰾2條1.1452千克。
胡勇、胡乃中兩人在禁漁期、禁漁區域採用電魚的方式進行非法捕撈,對赤水河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的後果,除了依法追究相應刑事責任以外,還應當承擔民事公益侵權責任。
庭審中
徐顯忠檢察長宣讀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意見書,闡釋了兩被告人環境侵權行為應當承擔的民事公益侵權責任,並開展了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治宣傳。
庭審結果
縣法院確認兩被告人的行為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胡勇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胡乃中有期徒刑六個月,並判令胡勇、胡乃中按合江縣水產漁政局出具的評估意見,共同在赤水河流域進行補償性的增殖放流。放流種類為中華倒刺䰾,其中規格大於20釐米的數量為11.3公斤,規格大於5釐米的數量為61275尾。宣判後,胡勇、胡乃中兩人當庭表示認罪服法。
增殖放流魚苗
庭審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方購買的增殖放流魚苗,在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漁政等部門工作人員監督下,於先市職業高級中學旁的赤水河道現場放歸。
現場法治宣傳
合江縣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的幹警們在現場對群眾進行公益訴訟及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普法宣傳活動。
市、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媒體記者、相關縣級部門負責人、赤水河沿河流域鄉鎮負責人、各村(社區)負責人、網格員、先市鎮教職工代表、周邊群眾等130餘人旁聽了庭審,同時,庭審還通過網際網路由合江荔枝紅手機臺進行了同步直播,5000餘人在線觀看。
背景相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赤水河是長江上遊支流,赤水河河源至赤水河河口628.23公裡屬於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6年12月27日,農業部發布通知,2017年1月1日起,合江縣赤水河河口以上赤水河流域全部天然水域禁漁,為期10年。保護好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近年來,合江縣檢察院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工作理念,持續深化赤水河流域打擊非法捕撈專項行動,與法院統一執法司法標準,提升處罰力度;運用「刑罰+生態修復」工作機制,積極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促使非法捕撈違法者進行增殖放流;就辦案中發現的監管不力問題,向當地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推進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源頭治理。為守護好轄區內的「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段,切實增強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合力,合江縣檢察院還分別和貴州省赤水市檢察院、重慶市江津區檢察院會籤了《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協作機制》和《塘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協作辦法》,構築起赤水河流域跨省區域聯動協作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屏障,惟願「青山披錦繡,綠水碧於天」!
合江檢察新媒體出品
文:胡馨文 曾遊聰 圖:黃韜 王俊翔
編:曾遊聰 審:韓 坤
合江縣網際網路不良與違法信息舉報中心
電話:0830-526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