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近來圈子裡颳起了一股怪風——老白茶要有梅子味。
茶友A先生問:「你那兒有賣梅子香的白茶嗎?」
梅子?香?那可是一股酸味。這樣的茶,是存壞的茶,當然沒賣!若是要從消法來說,這是殘次品,怎麼還敢大張旗鼓地售賣?
茶友B大叔說:「最近喝了款巧克力味的白茶,味道不錯。」
巧克力味……這樣的白茶,也是一言難盡,屬於殘次品,茶葉在保存白茶的時候,出現了大問題!遇到可是要遠離的,怎麼還往前湊呢?
直到某天,看到某位自封的大師、先驅份子發表了驚悚言論,才知道盲目崇拜的梅子香、巧克力味是從何而來。
因為這位所謂的專業人士,正在忽悠大家買梅子香、巧克力味的白茶!
但,白茶出現巧克力味,梅子味,真的值得拍手叫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2》
白茶,為什麼會有巧克力味?
因為茶壞了!
吃過巧克力或者喝過巧克力味製品的的朋友,對這種氣味都不陌生。這種香氣因子,極有代表性,一聞就可捕捉到。像極了熱可可咖啡的氣味。
巧克力味是濃鬱的,沉重的,厚實的,甜膩的,這種味道如果要在茶葉中喝到,除非這茶是巖茶,經過重度焙火,才會形成烘焙巧克力豆的味道。
而在白茶中出現巧克力味,代表這款白茶很不幸地存壞了,變異了,出現了不該有的氣味。
最大的可能,就是白茶在存放過程中受潮了,且沒有及時處理,導致茶葉發黴、重發酵,再結合上白茶本身或者是空氣了的一些氣味,就形成了不該屬於白茶的巧克力味。
更可怕的是,甚至會有人將巧克力味和毫香相混淆。
毫香,經過轉化之後,類似稻穀的氣味,就是秋季收割後曬乾的稻穀氣味。又像是曬乾秸稈的味道,是一種乾爽的氣味。可不是巧克力那般甜膩膩的味道。
綜上所述,巧克力味,是白茶存壞後才有的氣味。
《3》
白茶,為什麼會有梅子香?
說到梅子香,這種氣味,比巧克力味還要恐怖幾分。
近來梅子香、酸梅香的白毫銀針滿天飛,更是讓村姑陳膽戰心驚,就怕茶友們未及時分辨出其中的玄機,被忽悠上了當,購買了所謂的梅子香白茶。
梅子味的白茶,萬萬不可買!
因為,這也是一款變質茶!
梅子的香氣,它是一種什麼香?
如果是新鮮的梅子,那它的香氣是甜中帶著酸味。倘若是釀製成果醋,那氣味只能用酸爽來形容。至於曬成幹的梅子,也只能用酸酸甜甜來形容。
簡而言之,梅子是酸的。
一款白茶出現酸味,同樣是保存不當導致的,這是一種通過發酵後得來的氣味。
換言之,白茶只有在潮溼的,悶熱的環境裡,才會陳化出梅子香這種酸酸的味道。
了解了梅子香,哦,不,是梅子酸的來源後,您還會認為這是一款好白茶該有的味道嗎?
《4》
品質正常的白茶,該是什麼香氣?
經過自然陳化、保存得當的白茶,它的香氣是舒服的、清爽的、乾淨的,甚至可以讓人產生愉悅感。
一年陳、兩年陳的白茶,常見香氣:草藥香、陳香、幹粽葉香。
老白茶,它常見香氣為:藥香、陳香、粽葉香、稻穀香。
其中,老白茶的藥香最為典型。
藥香是白茶陳化到一段時間之後,必然會出現的香氣。
如果一餅茶,放了5年還沒有產生藥香,那它的品質,它的技術,真的是,無法用言語描述了。
聞藥香可以從蓋碗的蓋子上聞,也可以從茶杯裡聞。
好的老白茶,藥香也是有層次的,有濃淡、深淺和香型之分。
比如2015年的壽眉餅,它的藥香,從第2衝開始出現,從第3衝開始加深,從第9衝開始淡去。
一年以上的白茶,特別是秋茶,如果山場好,產區好,工藝好,也會有淡淡的藥香出現,但這藥香極淡極淡,隱在花香之後,只是做陪襯的底色。
在此,還要提到一種特別的香氣——棗香。
棗香的出現,要看機緣巧合和茶葉的品質,與茶的年份無關。
品質好的白茶,3-4年便有棗香出現。品質不好的白茶,放上10年,也未必會生出棗香。
白茶產生棗香的根緣,是由於白茶中的梗和厚而老的葉片,全年當中生長期最長的秋茶,更容易轉化出棗香。
此外,壓製成餅的壽眉散茶,更容易有棗香出現。
《5》
為保證白茶的香氣正常,我們該怎麼做?
首先,要挑選含水量達標的白茶。
白茶是否可以長期收藏,含水量起到決定性作用。含水量低(7%以內),茶葉不容易變質,不容易發黴,更容易陳化出陳香。含水量高,容易變質、發黴,無法長期存茶。
其次,按要求保存白茶。
保存白茶,請遵循五大原則。
1、遮光
2、密封
3、乾燥
4、無異味
5、陰涼保存
這些,是存好一款茶的最基本條件。
最後,白茶存放細節要做到位。
比如,存茶時,儘量將不同種類的白茶密封保存,做到定期檢查白茶保存情況。
細節決定成敗,茶葉最後能不能存得好,全看細節!
《6》
酸梅味、梅子香、巧克力味,這些都不是一款白茶該具備的香氣。恰恰相反,這些氣味的出現,反倒意味著白茶的保存不到位,已經變質。
正常的白茶,它的香氣是舒服的,不刺激的。
最後,我們再來複習一遍,一款品質正常,沒有存壞的老白茶,它有哪些香氣。
1、陳香
2、藥香
3、棗香(壽眉餅)
4、幹粽葉香
5、花香
……
更多香氣,等您解鎖。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