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美容院獲勝是好的消費維權樣本

2020-12-19 天眼新聞

權利保護跟意識的覺醒和維權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訴美容院獲勝作為現實參照,其個案價值無疑具有社會性意義。若每個人都能如此,便可助推法治的進步,逐步實現權利保護的環境優化。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南京一女子在美容中心辦卡消費後,發現該中心服務人員總是頻繁更換,美容效果也很一般,女子遂要求對方提供服務人員健康證,但美容中心始終拒絕。女子因此將涉事美容中心訴至法院,要求對方返還卡內剩餘餘額一萬餘元。近日,南京市秦淮區法院審理判決該案,以美容中心未履行義務為由,判決支持消費者退還卡內餘額訴求。

法律規定,從事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化妝品生產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都必須辦理健康證,包括美容店、遊泳場等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每年體檢一次。美容中心工作人員變換頻繁,不但業務能力會受到影響,使消費體驗舒適度下降,也會因健康體檢不及時或者不體驗,存在危害消費者健康的隱患。同時,美容中心給顧客所服用的美容口服液,沒有生產批文則有「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的故意,屬損害消費者利益的違法行為,理應為此承擔責任和付出代價。

美妝行業的法定準入門檻極高,《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六條明確規定,申請舉辦美容醫療機構的單位或者個人,應按照本辦法以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辦理設置審批和登記註冊手續。然而在現實中,「培訓三天」就執業動刀者不乏其例,無證無照從事美妝更是舉不勝舉,眾多黑美容店造就了大量「毀人不倦」的傷害事故。

長期以來,美容行業因粗放式發展而產生了令人詬病的系統性問題,也成為消費糾紛較為集中的行業。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統計顯示,10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國平均每年因為整形美容導致毀容毀形的投訴近2萬起。

究其原因,法律缺位和監管滯是後是一個方面,但消費權者權利意識不強,以及維權能力弱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在眾多權利保護的責任主體中,消費者的自我防範具有基礎性作用,懂得識假、防假和打假,採取最有效的法律手段維護權利,才能避免和減少被侵權的機率,在實現自我保護之時去遏制違法,形成最強的反制效果。反之,消費放棄所形成的縱容,不但無助於對自身的保護,還會讓違法者有恃無恐並變本加厲。同時,民事傷害賠償具有「民不問官不究」的屬性,訴求人若自身都不主動站出來維權,並利用一切可以運用的法律手段和維權途徑,則違法行為就不會被發現、揭露並受到打擊。

幾年前,記者針對化妝品的辨別、購買和維權問題進行調查走訪,結果顯示,多數消費者難辨化妝品真偽,維權意識淡薄。更嚴重的是,大量調查表明,多數消費者在消費權益受到侵犯時,大都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是這樣的現狀下,包括美妝在內的很多行業亂象,始終處於「治而無效」的境地。

在此案中,作為消費者的原告的核心訴求都獲得了法院支持,包括返還餘額、支付利率、支付賠償等,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此說明當事人,不但有極強的維權意識,還有較高的維權能力,能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識並利用有力有效的手段。相比較而言,不少消費者缺乏這樣的主動意識和行為表現,要麼忍氣吞聲成為「沉默的大多數」,要麼不得其法而「無可奈何花落去」,這種做法與現實中的普遍性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而也才具有了樣本價值。

權利保護跟意識的覺醒和維權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訴美容院獲勝作為現實參照,其個案價值無疑具有社會性意義。若每個人都能如此,便可助推法治的進步,逐步實現權利保護的環境優化。

(來源:光明網)

作者  唐偉

編輯  林曉明

編審  馬剛

相關焦點

  • 花6萬在美容院購買塑身衣和「奇效」酵素 致身體不適起訴美容院
    價值 8000 餘元一套的塑身內衣,為了得到好身材,家住長沙市芙蓉區的王娟(化名)一口氣在美容院買了 5 套。王娟鬱悶的發現,她按照美容院的要求天天穿著,不但沒瘦,甚至出現乳腺不適等症狀。看著自己花高價買回來的塑身衣和價值萬元的有 " 奇效 " 的酵素,王娟覺得自己 " 很受傷 ",一紙訴狀將美容院訴至芙蓉區法院,認為對方存在虛假宣傳。日前,經芙蓉區法院一審判決,該美容院需要退回王娟購買產品花費的 6 萬餘元,並且三倍賠償 18 萬餘元。
  • 老太一個月在美容院消費三十餘萬,家人質疑其遭惡意誘導消費
    年過六旬的宋女士深陷消費風波。半島晨報、39度視頻攝影記者孫振芳年已六旬,1個月時間、12次信用卡及現金消費記錄,共計31.1萬元,這些數字串起了宋女士與大連貴夫人美容院之間的糾葛。在家人獲悉情況後,對美容院如此高昂的收費以及涉嫌惡意誘導消費產生了質疑,遂走上了維權之路。
  • 八旬老太被美容院"洗腦"交7萬元 腿沒治好反病倒
    腿病沒治好 身上出現大片淤青 據老人講述,第二次交錢是美容院一位小姑娘陪著她去的,兩人到了銀行門口,小姑娘沒進去,而且還提醒她," 如果銀行有人問你取這麼多錢幹什麼,你就說家裡有急用。" 按照小姑娘交代的,老人在自己的積蓄裡取出了6萬塊錢交到了美容院。4天交了7萬塊錢,老人期盼著經過美容院的治療後,腿病能好,可事實並非如此。
  • 美女去美發美容院消費,被套路辦會員卡,慶幸維權成功追回款項
    而美容業的消費陷阱也不是只有今天才聽說了。跟著我們要說的是:免費才是最貴。廣東美女小娟在廣州白雲區某美發美容院消費。店員拼命推銷說店裡的拔罐效果很好。經不起店員的拼命推銷。小娟最後答應體驗一下,然後在店鋪進行了一次拔罐檢驗。體驗價值竟是2020元,體驗後店員告訴小娟。如果你辦理一張5000元的會員卡的話,就可以享受3.8折的優惠。於是小娟這個辦理的這張會員卡。
  • 維權案例 | 美容院低價招徠顧客卻高價結算,當心「價格欺詐」!
    但該美容院的廣告牌上清楚地寫著四周年感恩回饋新老顧客洗剪吹收費18元的內容,裘女士就廣告牌內容向該店提出質疑,而工作人員以該活動已過期為由堅持收取80元費用,裘女士遂至安吉縣消保委投訴。   美容院負責人   這個活動去年就過期了,現在是以店內實際消費為標準的。   消保委工作人員
  • 美容院「埋雷」營銷花樣多 「明明白白」消費的關鍵在於……
    在這樣「寬鬆」的條件下,很多年輕人一時衝動,在院方和中介的勸說下簽定協議,不知不覺地踏入了設置好的消費陷阱。殊不知,「零抵押、零擔保、低利息」的外衣下,暗藏著諸多的隱性條款。不僅貸款利率高,而且還貸要求苛刻,更有貸款機構與美容機構「聯手」誘導年輕的消費者提前消費、超額消費。
  • 消費維權法律問題問答「大禮包」!免費,專業,全天候的諮詢服務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您急需的消費維權法律問題問答「大禮包」已送達,請查收!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向法院起訴。消費者購買到假口罩如何維權?
  • 女大學生花6.5萬隆胸失敗,術後大小不一怒維權,反被對方起訴
    一名女大學生花6.5萬隆胸失敗,術後兩胸大小不一致,女生怒而維權,卻被對方起訴。小青把這些情況和美容院說了,但是美容院都只回答恢復一段時間就行。小青覺得不放心,又到其他醫院進行檢查,結果出來卻讓小青感到晴天霹靂。醫生說小青需要進行修復,不僅費用高達二十萬,修復手術還不一定成功。
  • 消費維權能力建設亟待加強
    、新消費場景、新消費模式的推陳出新,加強消費維權頂層設計,探索消費糾紛多元處理機制,優化消費維權路徑選擇,構建消費者權益保護共治體系,已成為新時期的必然選擇● 社會各界要當好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吹哨人,對於暴露出的各類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切實發揮好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倡導行業企業自覺自律,及時主動分擔化解各種消費矛盾糾紛問題
  • 三亞無證美容院被取締後起訴衛生局 索賠31萬元
    但事情並未結束,今年下半年,該美容院向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三亞市衛生局行政行為違法,並提出各項賠償費用計31.68萬元。9月5日,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正式開庭審理,審判結果將擇日宣判。  在周女士事件之後,三亞市衛生監督部門再次對該美容院進行了依法取締。並在2011年9月扣押控制了美容院的美容儀器。
  • 70歲老伯美容院充值576萬元!妻子崩潰:人搞成了這副樣子
    去年的一天,在某美容院做了一個美容項目,體驗之後感覺非常好。在業務員的遊說下,張小姐沒有經受住誘惑,瞞著家人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內,在美容院預充值了10.6萬元。這麼豪的舉動很快被老公發現,兩人吵了好多次,張小姐也意識到自己衝動消費了,於是找到美容院要求退款。
  • 證件逾期被罰2.8萬元,起訴後被加罰2.8萬元?南寧一美容院不服
    南寧市西鄉塘區一家美容院的衛生許可證逾期三個月以上,被西鄉塘區衛生計生監督所(以下簡稱「西鄉塘區衛監所」)以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為由頂格處罰2.8萬元。美容院不服,起訴至法院,結果在訴訟期間又被加罰2.8萬元。事件:衛生許可證逾期,擬處罰款2.8萬元10月12日下午,當事人鄭先生告訴記者,2000年,他在南寧市西鄉塘區衡陽東路註冊開辦一家美容院。
  • 美容院、醫院我該找誰退款?
    粉絲寶寶們好久不見,最近維權諮詢的人比較多,維權又是一個比較耗時傷腦筋的事,抱歉更新遲緩啦。好在這段時間有不少收穫。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個維權成功的案例。下面是知乎付費諮詢上的諮詢過程,貼出來方便講解維權思路。
  • 女子網貸30多萬在美容院消費,身材沒變好,身體還出了問題
    而丁女士更是通過網絡,貸款了30多萬元,用於支付在美容院的消費。兩人要求美容院退款。對此,雲龍區緹雅美容店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穿過的衣服,無法退款。顧客劉女士聽店家宣傳買身材管理器 還拍了裸照留底劉女士今年30歲,身高有1.68米,體重60公斤。
  • 女子黑美容院消費致臉腫 執法者盤查時店家否認
    在這家美容院,執法人員沒有查出任何用於醫療美容的器具,兩名顧客說她們只是修了眉毛。  執法人員希望聯繫受害人以處理解決消費糾紛,受害人卻聯繫不上了。  >>核實  「常有人來找要做整容 沒約好很難敲開門」  3月3日上午,華商報記者根據李女士提供的地址和門牌號來到這個單元房,房門上貼著春聯,和普通住家戶無異,但不管怎麼敲門都無人響應。一個鄰居說,好像房客出差了。
  • 女子重金在美容院做臉部護理,慘遭臉部過敏,該如何維權?
    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現代女性朋友們現在都會去美容院去做各種美容項目,我們身邊周圍也開起了各色各樣的美容院,但是魚龍混雜,這些美容院都合符正規麼?小周在一家美容院做了個臉部項目,第二天就不對勁了!究竟怎麼回事呢?大家一起來看看。
  • 編劇為維權推出樣本合同
    昨天下午,中國影視編劇論壇暨編劇維權大會在京召開,共有60餘位影視編劇出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向編劇推薦了3個有關劇本交易的合同書、授權書的標準格式,得到了與會編劇的由衷歡迎。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說:「我們很多編劇都有籤合同的教訓,吃虧上當後才認識到合同是我們的命根子。
  • 剛給卡續費美容院關門 顧客被轉店需花幾千辦卡
    建議消費者選擇預付款消費時,一定提前了解商家的信譽和實力。  □文/圖 本報記者 迎暉  調查  做了好幾年服務的美容店關門了  預付卡裡還有幾千元沒消費  「昨天去做足療時還看到有顧客交錢辦新卡,今天再來美容院就關門了!」李女士說起這件「麻煩事」格外鬧心。
  • 專家談未成年人網絡消費維權 | 清朗俠在行動
    這項意見,為未成年人網絡打賞退款相關事宜提供了法律維權依據。在此之後,未成年人維權情況究竟如何?孩子打賞花掉的錢,家長還要得回來嗎?張女士對70%的退款結果並不滿意,但遊戲公司客服卻告訴她,已經談好的退款無法再次申請。「我們要確定他在消費過程中是未成年充值,需要你們提供實質的證據。」酷我音樂的客服對黃雲高說,「我們不排除他無意中記住了父親的支付密碼,但是需要證據。」
  • 老太美容院花百萬 美容院價目表與營業執照都沒有
    老人稱護理僅是做基礎按摩,每次消費都上萬元。她在一種護理項目中患上接觸性皮炎,店家卻對此沒有任何解釋。此外,店家對多種項目無法提供具體明細,更沒有價目表。家屬認為美容院存在欺詐行為。目前,家屬已準備起訴美容院。76歲的毛女士在海澱區華天大廈護生園美容店做護理,共花了100多萬元。老人稱護理僅是做基礎按摩,每次消費都上萬元。她在一種護理項目中患上接觸性皮炎,店家卻對此沒有任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