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去美發美容院消費,被套路辦會員卡,慶幸維權成功追回款項

2021-01-21 小仁君

有眼前一亮的美景,也就有日新月異的騙術。而美容業的消費陷阱也不是只有今天才聽說了。跟著我們要說的是:免費才是最貴。

廣東美女小娟在廣州白雲區某美發美容院消費。店員拼命推銷說店裡的拔罐效果很好。經不起店員的拼命推銷。小娟最後答應體驗一下,然後在店鋪進行了一次拔罐檢驗。體驗價值竟是2020元,體驗後店員告訴小娟。如果你辦理一張5000元的會員卡的話,就可以享受3.8折的優惠。於是小娟這個辦理的這張會員卡。為了打折,小娟只好答應辦一張5000元的會員卡。但加上這次打折後的拔罐費用,總共支付了5597元。回到家後想著越想越不對勁。

#美容養顏#過了三天後,小娟就想去退還會員卡裡面的款項。於時再次來到了店鋪。結果在店員的軟磨硬泡之下,小娟又進行了一次面部美容體驗。在體驗過程中,詢問店員體驗價格是多少?被告知體驗價為1980元。還是不可以從會員卡餘額中扣減那種。需要另外支付。當時小娟是不想繼續做下去了,但店員又有話說了:如果現在不做,你的臉會黑變成陰陽臉。小可愛小娟沒辦法了,不得不繼續做美容。而且在店員的推薦下,小可愛她又支付了4152元,購買了4次的美容套餐。

不久後小的收到美容美髮店發來的簡訊。說店鋪已經關閉,以後需要到其他店鋪進行消費。小可愛小娟無奈之下,只能選擇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法院方面表示:小娟不同意這個單方面變更提供服務的結果。所以最終認為這個被告和被告經營的店鋪,這種單方增值服務的行為,是構成了違約。判決美容美髮店經營者周某向小娟返還8140元。現實生活中,不少美容美髮養生的店鋪。存在各種違規經營行為。例如店名與工商登記信息不一致,拒絕籤訂服務合同,將款項支付至其他個人帳戶。向消費者出具籤章與店名不一致名收據或者會員卡等。

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就算支付了大量金錢。也因為經營主體不清,導致訴訟主體錯誤造成維權困難。提醒廣大的消費者:在接受服務之前應該要查明。服務提供商,在工商部門登記的企業名稱,經營資質和經營範圍。而且在提供服務時。要與服務提供方了解服務內容和價格明確約定。最好是以書面形式進行確認。而且在付款的時候,你要謹慎審查這個收款主體的名稱。保留好付款的憑證。當然在街上買個鑰匙扣這種的就沒有必要了!

不是說不可以高端,不是說不可以高消費。但高消費是靠那個哄哄騙騙消費的手段,那商家本身心裡的意願,都已經不像是做正行生意了。是不是只有違約這麼簡單呢?在電商線上銷售火爆的同時,現在實體店鋪的經營是呈現兩極分化的。一些是童叟無欺的實惠貨,而一些是要不十年沒生意,要不一單生意吃十年。見到好騙的,就沒人性的了。如果要避免大面積消費者被騙,除了消費者自己要小心,相關部門應該對這些潛有風險的企業加大監管力度。因為他們的跑路指數是非常高的。小可愛們遇到這樣的情況嗎?

相關焦點

  • 燙髮被遊說辦會員卡並充值 理髮店套路怎麼破?
    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向你推銷各種美發產品,或者叫你辦會員卡。近日,就有網友吐槽這種推銷行為,並發出「有沒有一家店,能讓人安安靜靜的理個髮」的感嘆。據了解,理髮店的推銷形式,已經形成了固有套路。燙髮被遊說辦會員卡並充值劉琳(化名)住在老城區,半年前的一天,她聽朋友介紹說新區某理髮店做頭髮不錯,就專程坐車前往該理髮店燙髮。
  • 美容院推銷「步步驚心」,預付卡套路如何破?
    「沒錢也能有辦法讓她們花錢辦卡」,可諾丹婷美容院千方百計讓消費者辦理預付卡,而且會推薦各種網貸讓學生來借錢美容,有一個月收入只有3500元的女孩,就在勸說下從網上借了20000元來做美容。為了防止顧客事後反悔,美容院會以格式條款或其它各種藉口,拒絕消費者的退款請求。
  • 突然關門的健身房 還沒用完的會員卡 你會放棄維權嗎?
    如今,辦卡消費已成為一種常態,許多人的錢包裡往往都塞著各種會員卡、購物卡、健身卡等。然而,辦卡在帶來實惠便利的同時,也埋下了隱患。日前,本報新聞熱線接到郎女士對一家健身房的投訴線索,稱其辦理1000元會員卡之後只使用了幾次,這家健身房就突然停業了。
  • 蕪湖一女子被美容院「套路」買2萬多的體雕內衣
    營銷策略可能有「套路」徐小姐和其他女孩一樣,非常愛美,對自己臉上的一點皮膚小瑕疵都會「耿耿於懷」,平時也特別關注美容資訊。「去年夏天,我和朋友在萬達廣場玩的時候,碰到幾個穿『白大褂』的小姑娘上前推銷美容卡,比如9塊9做個小氣泡麵膜等。之後,我就去了美容卡上寫的,位於鏡湖區的這家美容院上門體驗。
  • 印巷小館儲值卡無法消費 預付卡消費套路多維權難
    印巷小館儲值卡無法消費 預付卡消費套路多維權難 2019-10-14 18:25:00來源:央廣網
  • 吸引顧客辦會員卡的套路
    會員卡已經是商家提高銷售額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夠讓商家可以快速地回籠資金,用於門店發展。那麼,有沒有吸引顧客主動辦會員卡的套路呢?這也是為什麼要做會員卡。另外,儲值營銷還可以吸引顧客進店進行二次消費,雖然掙得並不如原價來的高,但顧客上門,對於商家來說就是在營利,薄利多銷說的就是這樣。設置會員卡等級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宣傳:預存300送30;預存500送100;預存1000送250等。
  • 剛給卡續費美容院關門 顧客被轉店需花幾千辦卡
    在一家美容院辦了預付卡,錢還沒花完,美容院卻悄悄關了門,省會的李女士遭遇了這樣的煩心事兒。據了解,在這家美容院辦卡的會員有上百人,每個人的卡裡都有一些錢。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這家店的顧客集體被「轉」到另一家店,想激活舊卡還要花幾千元辦新卡。業內人士提醒,目前,我國的預付卡管理還沒有完善有效的信用機制來保障,這類消費糾紛解決起來相當棘手。
  • 起訴美容院獲勝是好的消費維權樣本
    權利保護跟意識的覺醒和維權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訴美容院獲勝作為現實參照,其個案價值無疑具有社會性意義。若每個人都能如此,便可助推法治的進步,逐步實現權利保護的環境優化。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南京一女子在美容中心辦卡消費後,發現該中心服務人員總是頻繁更換,美容效果也很一般,女子遂要求對方提供服務人員健康證,但美容中心始終拒絕。女子因此將涉事美容中心訴至法院,要求對方返還卡內剩餘餘額一萬餘元。近日,南京市秦淮區法院審理判決該案,以美容中心未履行義務為由,判決支持消費者退還卡內餘額訴求。
  • 路過美容院的要注意!有人進去「幫忙投個票」卻花了1.32萬元……
    2進階套路:辦卡8800元會員卡再「免費」免費的面部清潔服務,加上400元的清理費,如今稀裡糊塗已經升級到了3980元的精油費用了。工作人員還告訴消費者,如果消費者辦理會員卡,已使用的精油可以免費贈送。
  • 煙臺公布消費者投訴熱點 會員卡糾紛佔投訴量20.9%
    會員卡優惠卡儲值卡…… 交完錢後就卡殼12345熱線辦卡類維權佔了五分之一,13天接到投訴305件「為治病辦了張推拿卡,誰知推拿店老闆不幹了,把卡轉給了一家美容院。讓我去美容院裡做推拿。」在店員的勸說下,劉大姨辦了2000元的會員卡,對方稱可以推拿53次。「我推了三次以後,就接到了百盛一家美容院的電話,說推拿店的老闆不幹了,把會員卡轉給美容院了,以後來美容院推拿就行了。」劉大姨聽了後犯了疑:「幹美容的怎麼搞推拿了?」「我去美容院推拿了兩次,感覺沒啥效果,這錢不是白瞎了嗎?」
  • 美發會員管理系統中電子會員卡的重要性
    美發行業,一直以來繞不開會員卡這條路,畢竟,會員跟散客,即便是會員之間,也得存在差異化服務,這樣才有利於常客的持續消費,哪怕是超市,大家遇到會員商品打折的時候,也會搶購呢,更何況理髮美發行業裡的項目可不像是日用品什麼的,就算打折,也就是幾塊錢的差距。
  • 美容院套路推銷「步步驚心」!消費者插翅難逃,變身「行走的印鈔機」
    為了更快速地獲利,一些美容院不惜對消費者採取花樣套路,甚至還進行惡意詐騙,致使很多前來放鬆享受的消費者「插翅難逃」!(以下簡稱:可諾丹婷金鷹店)被「套路」消費34萬元。,該美容院以顧客的消費憑證在財務人員手裡為由來推脫。
  • 給愛辦會員卡的你:「辦卡」前這些「套路」要了解!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隨著大家生活品質不斷提高,近年來,逐漸興起了健身潮,不少健身房為吸引客源,推出了五花八門的優惠套餐、促銷活動以及私人教練課程,價格優惠、前期體驗服務也不錯,但等消費者正式辦卡購買課程後,卻出現各類糾紛。
  • 女子月薪2500,卻在美容院貸款消費近60萬,每月光利息就1萬多
    陳女士稱,自己之所以負債纍纍,都是被一家叫可諾丹婷的美容院給害的。可諾丹婷美容院就在富陽新登鎮上,陳女士是這家店的老顧客,7年前就辦了年卡,不過,一直都是做一些正常的面部護理。直到2018年,陳女士因為身體問題動了個手術,再次來到店裡,消費就變味了。
  • 伯爵工房持會員卡消費還要付70%現金引質疑
    「辦了蛋糕店的會員卡,到店裡去刷卡消費時卻被要求還必須要付70%的現金,這樣的規定合理嗎?」西安市民張女士問。  「辦卡花的就是現金,消費為啥要規定比例?」  張女士說,2014年中秋時她在西門外公交車站旁邊的「伯爵工房」辦了一張會員卡,充值了1000元。
  • 範冰冰美容院收費標準曝光,一張最普通會員卡很多人都辦不起
    說到範冰冰的近況,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了的,網上一直都在說範冰冰已經轉行開美容院了,自然這個消息應該是不假的,因為在前不久,範冰冰的美容院已經進行了剪彩,在剪彩的當天,範冰冰雖然沒有現身在現場,但是作為她的男朋友李晨卻來了,還有不少娛樂圈的好友都紛紛來參加這次的剪裁儀式啊。
  • 顧客充值辦了會員卡 如今老闆卻跑路了
    沒有套路,生活就不會豐富;沒有套路,你就不會認清嘴臉;沒有套路,你就不會在上當。有重慶綦江的網友爆料,在一家理髮店辦理了一張會員卡,最近想去剪頭髮,結果發現那裡已經變成了燒烤店,一問說那家理髮店已經搬走好久了,根據卡上的電話打過去,也否認了他們是開理髮店的,後來又添加了這個號碼的微信,結果直接被拉黑了。
  • 消費者報告|美容院套路多:免費變收費,學生成小白鼠
    文 | 界面健康7月16日晚,美容院也成了央視315晚會的焦點之一,但這次曝光的不是護膚品質量,不是整形糾紛,而是美容院的推銷套路。先儲值、再消費,商家可以預先收到現金,留住顧客。這種方式逐漸演變成了套路,消費者掉進了陷阱。
  • 老太一個月在美容院消費三十餘萬,家人質疑其遭惡意誘導消費
    年過六旬的宋女士深陷消費風波。半島晨報、39度視頻攝影記者孫振芳年已六旬,1個月時間、12次信用卡及現金消費記錄,共計31.1萬元,這些數字串起了宋女士與大連貴夫人美容院之間的糾葛。在家人獲悉情況後,對美容院如此高昂的收費以及涉嫌惡意誘導消費產生了質疑,遂走上了維權之路。
  • 美容院「埋雷」營銷花樣多 「明明白白」消費的關鍵在於……
    在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美容院免費騙局,更是戳中了無數消費者的「痛點」。近年來,包括美容院在內的「顏值經濟」高速增長,誘人的利益吸引了無數投資者。與此同時,美容院低價誘導顧客上門、虛假誇大宣傳、透支型消費下套等「套路」也十分普遍,消費者應有的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圍繞社會反映較為普遍的一些問題,人民網記者進行了深入調研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