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維權法律問題問答「大禮包」!免費,專業,全天候的諮詢服務

2020-12-16 澎湃新聞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

您急需的

消費維權法律問題問答「大禮包」

已送達,請查收!

【12348熱線來電】

主題:網購生鮮貨不對板

劉女士通過某購物軟體購買了一批冰凍蝦,收貨時發現實物與商家的介紹差距較大,蝦不僅尺寸小,還缺斤短兩。劉女士認為商家存在欺詐行為,第一時間找商家協商退貨,商家卻以「生鮮食品保質期短,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為由拒絕。劉女士認為冰凍蝦並非一般鮮活易腐食品,在食品保質期內可以要求退貨。因協商未果,加上受疫情影響,劉女士未能及時將冰凍蝦寄回商家,於是只能先對收到的冰凍蝦進行冰凍保存,繼續與商家溝通。劉女士應如何維權?

首先,關於退款及賠償問題。消費者根據商家售賣頁面廣告購買產品,而實際收到的產品卻與廣告中提及的有所不同,也即存在貨不對板問題。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劉女士實際收到的冰凍蝦與商家售賣頁面廣告不同,可直接主張有理由退款,同時要求三倍賠償。

其次,關於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劉女士可以搜集自己在該商店購買冰凍蝦時該店的銷售宣傳廣告、實際收到的貨品圖片以及與商家的聊天記錄等並進行保存,通過協商的方式處理存在的爭議。如協商不成,劉女士可向拼多多售後處理平臺或者12315熱線提出投訴,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劉女士購買的冰凍蝦可以要求退貨,同時主張三倍賠償。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向法院起訴。

更多知識點: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解析

穿

【典型案例】

主題:不良商販高價銷售「三無」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有不良商販藉機售賣大量過期、假冒偽劣口罩,以次充好,牟取不義之財。消費者購買到假口罩如何維權?

按照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如果銷售的口罩屬於醫用衛生材料範疇,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生產或者銷售明知是用於防治傳染病的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用衛生材料,不具有防護、救治功能,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此處的規定是「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即入罪,並不需要實際產生危害後果,就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如果對人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的,則可以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如果後果特別嚴重的,則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另外,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店,消費者發現質量不合格的口罩均可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

如果銷售的口罩不屬於醫用衛生材料,質量不合格仍可依據《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的「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罪量刑。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解析

【典型案例】

主題:免費體驗入陷阱

陳女士在某廣場遇到某美容店的工作人員向其宣傳免費檢查面部皮膚問題業務,經反覆勸說同意後,將她帶入店中。進店後,經店員塗抹、雷射照射等操作,陳女士的臉上逐漸浮現出很多黑點。此時,工作人員告訴陳女士必須要用店內的機器祛斑,否則這些黑點就會永遠留在臉上。為了消除黑點,陳女士只好在該美容院暫交了4000元。幾天後,該店工作人員給陳女士打電話讓其到美容院檢查情況,陳女士再次前往該美容院做了一次護理。回家後,陳女士思來想去,覺得這錢花得太冤枉,於是多次找到經營者要求退款,經營者只同意退還消費者2000元。

該美容店以免費檢查為幌子,在體驗過程中又以不繼續使用該項目會產生嚴重後果誤導消費者,誘使消費者作出違背自己真實意願的購買決定。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條「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六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信息應當真實、全面、準確,不得有下列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 (八) 誇大或隱瞞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質量、性能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信息誤導消費者」的規定,該美容店應當退還消費者未使用的費用。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解析

【典型案例】

主題:購房23年拿不到房產證

1996年,海珠區華洲街居民梁叔向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購買了一間位於廣州市某花園的房屋。為確定雙方的房屋買賣合同關係,雙方籤署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並在廣州市某公證處進行公證。合同籤訂後,梁叔按合同約定分4期向房地產開發公司的指定帳號匯入全部購房款項,並按約定支付了物業管理費、水電費及契稅,於當年完成了房屋驗收以及收樓程序。依合同約定,房地產開發公司需負責辦證所需的材料,並於90個工作日內負責辦理相關的產權登記手續。但梁叔上交了購房款及相關材料後,該房地產開發公司就一直聯繫不上,並未為梁叔辦理房產證。這二十幾年來,房地產開發公司一直以各種理由拖延辦理房產證。

海珠區華洲街華泰社區居委會的法律顧問陳廷隆律師表示,梁叔與該房地產開發公司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並且到公證處進行了公證,所以,梁叔和該房地產開發公司籤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合法有效。

律師建議梁叔可通過直接起訴房地產開發公司,由法院判決房地產開發公司配合梁叔辦理房產證。即使房地產開發公司不配合,梁叔也可提供生效的法院判決書並由法院出具的協助執行通知書,到房地產主管部門辦理房產證。

律師提醒,若因開發商的原因導致房產證辦不下來,購房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購房者和開發商協商解決,在一定期限內,購房者不退房,而開發商應該按日支付違約金;或者購房者退房,開發商支付一定的違約金。若協商未果,購房者可以委託律師向開發商發律師函,催告和警示開發商積極主動承擔責任。若經協商和發律師函,開發商仍拒不解決問題,購房者則可以去法院起訴,要求開發商繼續履行合同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同時追究開發商的違約責任。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解析

【典型案例】

主題:受疫情影響,原定旅遊訂單是否可以取消?

彭先生原本計劃春節期間全家出去旅遊,已經和旅行社籤了合同也支付了費用,現在因為疫情原因無法出遊,能直接取消或改期嗎?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2020年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要求「即日起,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已出行的旅遊團隊,可按合同約定繼續完成行程。」政府部門已經發出了明確限制、禁止旅遊活動開展的通知,上述限制措施已影響了旅遊服務合同的履行。因此,基於疫情不可抗力的性質,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和《旅遊法》第六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因疫情原因對旅遊行程產生影響導致無法出遊的,旅遊者可以與旅遊經營者協商變更合同,如改期等。如果協商不成,旅遊者可以解除合同。

更多知識點: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解析

更多

主題:職業打假

職業打假人行為是否合法合理?職業打假人存在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的規定,「需要」「使用」「接受」三個關鍵詞,既是對真正「消費者」的身份界定,也是對該法所要保護的「消費者權益」概念的邊界釐清。職業打假人既無「消費需要」,也不打算「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是惡意的索賠者。雖然現有的法律對於「知假買假」的職業打假人行為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案例中,部分法院並不支持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的索賠。

職業打假本身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對假冒偽劣行為起到制約、遏制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部分地區市場監管部門力量不足的空缺。但同時也產生了濫用訴訟資源、擾亂市場秩序的問題。法律所要保護的,應當是公民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真實利益,這種利益具有需要用法律保護的正當性。但部分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藉機敲詐、不當牟利,其動機並非為了淨化市場,而是利用懲罰性賠償為自身牟利或藉機對商家進行敲詐勒索,更有甚者針對某產品已勝訴並獲得賠償,又購買該產品以圖再次獲得,職業打假的行為嚴重違背誠信原則,無視司法權威,浪費司法資源。因此,對職業打假行為不能一概予以禁止,而是應當在法律框架內予以引導、規範和制約,對於現實中存在的調包栽贓、敲詐勒索、濫用訴權等行為應追究相關的法律責任。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解析

如果您在消費維權過程中

遇到法律問題不知如何是好

請記得

廣東法律服務網時刻在您身邊

您可以通過廣東法律服務網各平臺

獲得專業律師提供的法律諮詢服務

撥打廣東省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

登錄廣東法律服務網網站(https://gd.12348.gov.cn/);

關注「廣東掌上12348」微信號;

登錄微信小程序「粵省事·法律服務專區」;

....

來源丨廣東掌上12348

廣東司法行政

官方微信號

原標題:《消費維權法律問題問答「大禮包」!免費,專業,全天候的諮詢服務》

相關焦點

  • 周村區法律服務機構消費維權服務進站點
    11月5日,「周村區法律服務機構消費維權服務進站點」活動來到金周沙發材料(窗簾)市場(周家社區),來自「消費維權法律服務站」——周村勝峰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工作人員以及區消保委、區市場監管局、區司法局的工作人員通過現場諮詢、入戶指導等方式開展消費維權方面的法律服務,解答消費疑問、處理消費糾紛,現場共發放《消費維權知識手冊》等相關資料書籍100餘本。
  • 可24小時在線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法律問題需要諮詢,或者需要專業的法律服務,你會怎麼做呢?騰訊大豫網智鏈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網推出「24小時在線免費法律諮詢」服務——【大豫AI法律問答】微信搜索關注「大豫網」公眾號(微信號:henanqq),在對話框中回復關鍵詞「法律」即可在線諮詢法律問題。
  • 法律服務「大禮包」 溫暖老人心
    為期一個月的「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務專項維權活動即將接近尾聲,在剛剛過去的重陽節裡,首都司法行政人為老年人送上法律服務「大禮包」,讓老人們在深秋的寒意中感受到絲絲暖意。法律援助中心接到劉某的諮詢電話,稱其父年老行動不便,部分子女不贍養老人,老人想申請法律援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法律問問:免費法律諮詢App,要成為雲端律師事務所
    有時候在思考,法律搬到線上來,是為了人們更易法律維權還是更容易在法律糾紛上找到標準答案!在採訪法律問問創始人褚振宇時:他告訴我,每個法律問題都不應該有標準答案,就算再小的法律問題都應該被得到足夠的重視。
  • 12348法律諮詢熱線 20條線路全天候服務
    經過改造,廈門市「12348」法律諮詢平臺的諮詢量大大增加,今年1月至11月,共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服務93511件,以合同類和勞動爭議類的法律問題最多,這兩類法律問題佔諮詢總量的一半以上。  昨日上午,市司法局副局長石德明做客廈門市人民政府網在線訪談,向市民介紹如何便捷獲得法律諮詢服務,並與網民在線交流。
  • 周村區法律服務機構消費維權服務站設立
    為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消費維權網絡建設,發揮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優勢,有效整合司法行政及法律服務8月14日,周村區司法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召開區法律服務機構消費維權服務聯絡站設立會議。淄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領導、周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領導、周村區司法局領導以及各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司法所、市場監管所和消保委分會的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法律知多點,維權惠大家
    為推動社區婦女學習法律維權知識,提升社區婦女維權意識。2020年8月4日羅湖社區融愛家庭服務中心邀請陸穎欣律師在羅湖幸福院二樓開展「維權惠大家」法律知識講座,本次活動服務共吸引了42位社區婦女參與。現場聽講法律知識十分認真活動環節分為解讀民法典亮點、有獎問答、依法保護消費者權益、有獎問答、
  • @全市老年人 公共法律服務大禮包,請查收!
    深入基層 全面開展法律服務組織法律服務人員深入社區、村、養老福利機構、養老服務驛站開展老年人法律維權講座和諮詢;發揮村居法律顧問作用,暢通法律服務渠道,有效開展幫扶老年人的法治宣傳、法律諮詢、法律援助、矛盾調解等工作;組織對老齡工作者法律知識培訓,為老齡職能部門協調解決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案件提供法律意見。
  • 免費提供法律諮詢和指引
    原標題:免費提供法律諮詢和指引  南方日報訊 (記者/陳捷生 洪奕宜 通訊員/鄭嘉娜)由省法學會牽頭髮起的廣東中立法律服務社28日在廣州開業。據了解,服務社聘請了一批具有精湛法律專業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律師、法學專家及法律工作者,免費為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指引等公益法律服務和開展法治宣傳工作,引導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採取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老年人法律服務「大禮包」來了
    本報訊(記者孫瑩)重陽節即將到來,北京市司法局在本月開展了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務專項維權活動,為期一個月除了深入社區、村、養老服務機構為老年人舉辦維權講座和法律諮詢之外,各法律援助機構也為老年人開闢了綠色通道,對符合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的老年人因自身合法權益受侵害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審查法律援助事項範圍。
  • 免費服務!24小時線上「疫情應急法律服務平臺」來了
    為了滿足疫情防控期間社會各界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廣州市司法局重磅推出線上「疫情應急法律服務平臺」1200多名專業律師和公證員24小時在線 免費 為企業和市民提供實時法律諮詢服務>和疫情法律服務智能問答↓↓↓_疫情應急法律服務平臺設有法律諮詢和在線辦理兩個欄目● 法律諮詢欄目_該欄目提供疫情公益律師諮詢,可以選擇通過人工方式進行在線實時問答
  • 有了法律問題不知道找誰諮詢?現在用手機就可以搞定
    很多人遇到法律問題一籌莫展:找律師貴,還不清楚到哪裡去找。現在,通過一個微信小程序就可以擁有你的「私人律師」。5月20日,一款基於微信小程序的「法邊邊·律師在線」手機移動客戶端上線,市民遇到法律問題,足不出戶就可以得到法律援助和諮詢服務。
  • 吉林市工商聯民營企業法律維權服務中心召開法律維權工作座談會
    近日,吉林市民營企業法律維權服務中心召開法律維權工作座談會,邀請吉林新魯班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吉林市龍運化工有限公司、中安正管工程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吉林市錦繡國際旅遊有限公司、吉林匯徳珠寶有限公司、江北百貨大樓等10多家企業參加座談。市委統戰部、市司法局、市工商聯相關處室負責人出席會議。
  • 律師+人工智慧為勞動者提供免費法律服務
    工資被單位拖欠、剋扣,之前答應的績效和提成變成了「空頭支票」……勞動者如果遇上這些問題往往需要走勞動仲裁的程序來維權,可勞動仲裁有什麼條件?怎麼申請?8月11日,盤龍區成立全省首個勞動仲裁行業公共法律服務站,律師+人工智慧為勞動者提供免費法律服務。
  • 普法機器人「大牛」在潼南上崗了 免費群眾提供法律服務
    在潼南區公共服務法律中心,前來諮詢的群眾陳先生與「大牛」進行了一番對話,並告知自己的姓名、年齡等情況後,很快,「大牛」胸前的顯示屏就顯示了工傷賠付流程、賠付金額等信息。「真沒想到,『大牛』效率這麼高,這麼快就寫出一份專業的法律文書。」陳先生驚奇地表示,這個會說話的機器人讓他眼前一亮。  「大牛」機器人通體白色,身高約1.3米,一雙藍色的大眼睛,說話一閃一閃的,看起來十分呆萌可愛。
  • 司法部:為廣大復工復產企業提供免費法律諮詢
    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介紹,為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現中國法律服務網、「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發揮「不見面、不傳染,方便快捷」的優勢,為廣大人民群眾和復工復產企業提供免費法律諮詢。  熊選國表示,截至2月24日,中國法律服務網部級和各省級平臺共接到涉疫情法律諮詢4195條,主要涉及疫情防控期間的勞動人事、合同糾紛、民事糾紛、消費維權、侵權糾紛、社會保障、債權債務等7類法律問題。  熊選國提出,隨著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合同糾紛類相關法律諮詢有所上升,特別是房屋租賃類合同和貨物買賣合同類諮詢。
  • 南京市建鄴區「百名律師在線免費解答法律問題」微信公眾號服務開通
    為踐行法律人的職責使命和社會擔當,2月7日,南京市河西建鄴法律產業園組建了專門法律服務團隊,在微信公眾號「南京建鄴司法」開設「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百名律師在線免費解答法律問題」服務,通過線上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為政府、企業、社區居民和患病群眾提供專項免費法律服務和心理諮詢,為疫情防控提供法律保障。
  • 唯品會開通全國首條單親媽媽服務熱線 專業陣容免費提供法律諮詢及...
    (圖:國內首條專注為單親媽媽提供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的免費熱線——「唯愛媽媽熱線」400-038-88887X14小時全年無休)專業+長時+連結,免費服務單親媽媽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發布的《十城市單親媽媽生活狀況及需求調研報告》顯示,法律援助(46.4%)和心理諮詢與輔導(43.7%)是單親媽媽最為迫切的社會服務需求之一,自我期望與價值受挫、撫養權歸屬糾紛、財產分配等問題,成為困擾著眾多單親媽媽的幾道「坎」。
  • 潼南首個普法機器人「大牛」上崗 可為群眾免費提供法律服務
    據了解,工傷類案件,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大牛」就能根據諮詢者的情況提供一份諮詢意見書,內容包含諮詢人的基本情況、法律依據、諮詢意見、維權途徑以及在維權過程中勞動者需準備和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而這樣全面的諮詢意見書至少需要耗費專業律師1天的時間。「大牛」機器人通體白色,身高約1.3米,一雙藍色的大眼睛,說話一閃一閃的,看起來十分呆萌可愛。
  • 普法機器人亮相固陽縣司法局,讓法律諮詢服務觸手可及!】
    近日,1臺專業領先的「12348公共法律服務機器人在固陽縣公共法律服務大廳正式啟用,該機器人是用於整合司法行政服務信息,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窗口,使用戶通過在線法律諮詢、服務信息查詢、業務辦理指引等方式,方便快捷地獲得幫助,解決自己的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