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曝光北京半數桶裝水造假

2020-12-13 中國水網

  在北京桶裝水市場,2號水究竟佔多大的市場份額?7月4日,某知名桶裝水品牌北京區銷售總經理劉曉雲(化名)透露,根據他們掌握的數據,目前北京桶裝水市場,假水至少佔一半。對於這個數據,其他幾家品牌桶裝水生產廠家也表示認同。劉曉雲說,有時候,他們自己也無法避免喝到假水。

  假水銷量去年達億桶

  劉曉雲已在桶裝水行業打拼7年,多次參加行業內的年會,掌握多年的行業銷售數據。

  7月4日,劉曉雲向記者出示了一個數據單,上面是桶裝水行業內部的統計數據。

  他介紹說,單從2006年的統計數據看,在北京桶裝水行業,有200多個品牌,真水的年銷售量在1億桶,其中娃哈哈、樂百氏、雀巢、燕京四大品牌的真水總量在2500萬到3000萬桶之間。

  「北京現在所有的水站加起來有將近20000家,以保守的數字估計,四個品牌每家每月平均1000桶的銷量,每年的銷量最少要超過2億桶,2號水的銷量在一億桶之上,如果轉換成人民幣,每桶最低以10元錢算,就是10億元人民幣。而這些僅僅還是保守數字。」劉曉雲說,按照這個數字來說,現在的桶裝水市場1號水和2號水的劃分,各佔50%。

  隨後,記者就劉曉雲提到的數據向另外幾家品牌桶裝水生產廠家核實,他們也表示認同。「就連我自己也無法避免地要喝假水。」劉曉雲說。

  他表示,桶裝水是在1997年開始逐步做起來的,當時並沒有假水出現,但從2002年開始,2號水開始在北京市場出現,造假者依託成熟的市場,主要以做四大品牌的假水為主。雖然如此,2號水在當時的佔有比例也僅僅是20%左右,經過5年的泛濫,才發展到現在的樣子。

  粵桶裝水老大難賣真水

  華潤集團下屬的怡寶食品飲料(深圳)有限公司是廣東省桶裝水的龍頭老大,去年僅廣東銷量就有2000萬桶。

  2006年9月份,怡寶公司抽調出幾十名精英,準備打入北京市場。但在北京,經過近一年的市場調查,他們最終放棄了廣東方面的銷售模式,而採取了直營這種異於北京其他桶裝水的銷售模式。但經營一直很艱難。

  怡寶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梁軍說,「開始我們也是想尋找水站合作,讓水站代賣怡寶桶裝水,但當我們走訪了北京各地1000多家水站之後,發現我們的想法無法實施」。

  梁經理說,一開始和水站洽談時,對方都答應說沒有問題,而且都稱自己是老實的生意人。但當他們提出對水站進行收購時,卻發現情況完全不同。水站的人就開始傳授怎樣銷售2號水,怎樣通過做假水賺大錢,並說出了銷售的部分內幕。

  梁經理說,走訪的1000多家水站,絕大多數是那個樣子。沒有辦法,他們只能走成本最高的一步,開自己的直營專賣店。不過,從今年5月份開始,只建了僅僅30家專賣店,經營方面也很艱難。

  「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梁軍說,「為什麼我們的水在廣東就能賣出去,而在北京卻賣不出去,假水卻那麼受歡迎?」

  小水廠售出大量假標

  7月4日,記者從北京水網的銷售一欄中隨便找了一家大興做水桶的廠子,按照上面的手機號,給一個姓李的老闆撥通了電話,「你那兒能做品牌水的防偽標誌嗎?」記者問。「不能!」對方說完就掛斷了電話。

  但幾秒鐘後,記者的電話響了起來,接通後是剛才的老李,「你們真想要嗎?」得到確認後,對方給了記者一個手機號碼,稱這是做標的老秦,「就說是做桶的老李介紹的就可以了。」說完他迅速掛斷電話。

  老秦(秦一丙(音))一聽是要標的,開口便稱北京市90%以上的假標都是他做的,價格在每個5毛錢左右,當記者下了一份幾萬個防偽標的訂單後,對方先稱沒問題,但表示要對記者身份進行確認後才能合作。

  按照對方的要求,記者跟兩名桶裝水企業高管連夜趕到了位於大興黃村附近的一處水廠內。負責接待的,是做桶的老李。

  該廠有幾千平米,其中一邊的倉庫堆滿了空桶,另一邊則傳來了機器的轟鳴聲。

  「我們是有自己品牌的廠子,不做不規矩的事。」老李說,「我建議你們可以申請個產品名,我可以在這裡幫忙灌裝。」

  對記者一番盤問後,他發現記者始終堅持要做2號水,便話鋒一轉,說可以提供合作。緊接著,老李從抽屜裡拿出一套桶蓋和塑封套說,這是普通的,加上灌水,一套只需要一塊兩毛五。

  見記者不滿意,他又把頭埋到桌下,拿出了一個娃哈哈的蓋子,他說娃哈哈的蓋和塑封以及合格證,加起來要一塊八。

  在記者的要求下,老李帶著記者等人來到灌裝車間。只見裡面各種淨化設備林立,兩名女工在不停地打包,打包後又有一人專門在塑封貼合格證。每桶水的生產時間只用了10秒左右。「我每年的產量都在10萬桶。」老李說,這些水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城區各個水站。

  劉曉雲說,這樣一個小水廠,與正規品牌廠家的生產速度相比,相差很遠,「但就這麼一個小小的水廠,卻比正規品牌廠的威力還大」。

  一直到晚上9點半,做標的老秦還沒出現,老李說,老秦前段時間被公安給抓了進去,前幾天剛剛放出來,現在做事情謹慎多了。

  老李說,「做我們這行的,不比做粉的謹慎,但也差不了多少」。他讓記者第二天等通知。記者後來始終未能見到神秘的秦一丙。

  失竊防偽標被大量翻印

  「兩個月前我們庫房的1萬個防偽標丟了」,齊副廠長說,為此他還開除了幾個職工。齊副廠長是廠裡負責銷售的,他所在的企業是北京四大品牌桶裝水生產廠家之一。

  齊副廠長告訴記者,後來他們發現,這些標被以1比20的比例,做成了20萬個流入市場。後來雖然已報案,但至今都沒能將這批防偽標追回。所以,他們不得不又重新印製了與以前相區別的一批防偽標。

  據了解,目前地下市場真標的銷售價格約0.5元。按齊副廠長的說法,每年四大品牌都有數量不小的防偽標被盜,更可怕的是,因這些防偽標的號碼排序都是連續的,一旦有一個防偽標丟失,造假者能根據標上的序號推測出其他號碼,可能造成大量的防偽標被翻印。

  齊副廠長說,他們在調查中發現,一部分假的防偽標誌印的查詢電話是800-610-0072,而市民如果按照這個電話號碼打過去,對方肯定會告訴查詢者水是真的。齊副廠長稱,目前這部電話已被公安機關停掉。

  齊副廠長說,在前一段時間的打擊假冒防偽標誌中,他們以4000套防偽標的訂單為誘餌,將秦一丙抓了個現行。不過,秦被關了三個月後就又放了出來。
 給少數「較真派」居民送真水 其餘送假水

  訂水卡上沒做標誌的,送假水;訂水卡上有空心三角的,偶爾送一桶真水;訂水卡上是實心三角的,送真水———這是水站何老闆的秘密。有這樣秘密的水站,不只何老闆一家。

  2.5到3元進一桶假水,十幾元賣出———這是何老闆的生財之道。

  用雜牌水充當名牌水;灌自來水充當桶裝水———這是何老闆製造假水的兩種方式,他說很多水廠也用這樣的方式。不過,何老闆一般選擇前者,因為他保持著一點「職業道德」……

  記者暗訪發現,桶裝水的市場,礦泉水、純淨水,並不像桶上那些名稱、數字裡標註的那麼美好。

  賺錢「秘訣」是賣假水

  豐臺區小井村天雲五金機電大賣場市場內,「榮事達」水站外有兩個桶堆。一堆是空桶,一堆是未售出的桶裝水。

  7月3日下午,生意很忙,訂水電話隔幾分鐘就響起。每次顧客打電話過來要水後,何延鋒都會從桌上便籤盒裡找出這個顧客的訂水卡,看一看,然後再吩咐夥計取水。有的水從屋內門帘後取出,有的則在屋外水堆上取。

  「別忘了把標(防偽標)拿回來。」 送水前,何延鋒總是這樣叮囑夥計。

  何延鋒,河南平頂山人,上世紀90年代到北京打工,先後在北京幾家水站幹了幾年送水工。據他講,幾年的送水生涯,讓他學到了許多「寶貴經驗」。行業的暴利,最終讓他放棄了送水工職業,自己投資,於2001年建起「榮事達」水站。

  記者以盤店的名義跟何延鋒開始接觸,最終以6.5萬元的價格談成。

  7月3日下午,記者交了500元定金後,開始問賺錢的「秘訣」。何延鋒說要賺錢就要做2號水。他掀開水站牆上的門帘,出現了幾間由木板隔開的屋子,和外面明亮的店鋪不同,裡面沒有燈光。

  何延鋒開了燈,狹小的空間內,放著幾個麻袋和板床。床下塞著大大小小几十個裝滿水的礦泉水桶。他告訴記者,這就是在圈內稱為2號水的假水。

  這些2號水貼的標誌各不相同,不過主要集中在娃哈哈、樂百氏、燕京、雀巢等幾個知名品牌。

  訂水卡被做不同標誌

  回到大廳,何延鋒從便籤盒裡抽出31張訂水卡說,「學問都在這卡上」。

  「你仔細看這些卡中畫三角的。」經何延鋒指點,記者注意到,31張卡中,有3張在卡上方備註內畫了三角符號。但三角符號又不同,其中一張是一個空心三角,另外兩張則是三個實心三角。

  何延鋒說,空心三角符號的顧客,偶爾會檢查一下水的真假,所以要不定期送一些1號水(真水),而三個實心三角符號的顧客,就要特別注意,這些人每次都要用放大鏡去看防偽標誌,所以必須每次送真水。而那些沒有標三角符號的顧客,「即使把自來水送過去他們都不會發現,他們從來都不檢查,基本上每次都送2號水」。

  隨後,記者又轉了四五家水站,發現訂水卡均被做了不同標記,只不過標記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打叉,有的乾脆畫個圓圈。

  「我現在店裡有顧客1000多家,有三角的不過幾十家。」何延鋒說。

  每桶2號水的進價在2.5元到3元之間,這些2號水主要集中在四大知名品牌,運到店裡後最高賣到16元甚至二十幾元一桶。「也正是看到水站能有那麼大的利潤,才不幹送水工了,自己單幹一攤,現在每個月都能有七八千元的純利潤。」

  當被問及如果只做1號水,是不是就賺不到錢時,何延鋒說:「那不傻了嗎?那才賺幾個錢。1號品牌水進價6塊錢左右,比2號水高多了。」

  水站裝自來水充名牌水

  水站大廳一側牆壁,堆了滿滿一牆壁的空水桶。沿著牆壁,延伸出一條水管。水龍頭插在一隻空水桶中,水慢慢流進桶裡。

  何延鋒告訴記者,2號水有3種製法。一種是各個小作坊灌裝的,這種在2號水中佔的比例最大,另外兩種都是水站自己「生產」的。

  「自己生產的時候很少。」何延鋒說,只有在旺季,批發商的2號水供應出現斷貨時,他們才自己「生產」。

  說到這,何延鋒跑到門帘後,拽出一個編織袋。編織袋裡裝得滿滿的,打開封口,裡面是幾百個「娃哈哈」桶裝水封蓋。隨後,他又從抽屜中拿出一個塑封套。他說,蓋子和塑封套都是他批發來的,1塊錢一套。2號水斷貨時,他有時會接一些自來水做成桶裝水,但大多數時候,是把便宜的雜牌水倒進品牌桶內。

  「大多數時候我都用第二種方法,因為還是要講起碼的『職業道德』,不能把人給喝壞了。」何延鋒說,雖然有些2號水也是批發商用小型過濾設備生產出來的,但桶是從來不消毒的,所以2號水中的大腸桿菌和黴菌群落等都是超標的。自來水灌裝也是有要求的,必須用「軟水」,就是pH值比較小的弱鹼水,否則對人體的危害性太大。

  這時候,一個訂水電話打了過來。何延鋒檢查了一下訂水卡後,迅速關上門窗,屋內頓時暗了下來。

  他拿出一個娃哈哈蓋子和塑封套,熟練地蓋在一桶灌滿自來水的桶上。然後從窗臺上取下吹風機,對口進行封閉,然後取出「收回」的一個防偽標誌,貼在桶蓋上。

  約一分鐘時間,一桶名牌水生產完畢。與1號水相比,只是封蓋有些松和顯得粗糙。

  夥計快速地將剛灌裝好的水放上了三輪車,給訂水顧客送去。回來時,他手裡拿著顧客給的十幾元錢。

  何延鋒說,店裡用人很謹慎,主要是用自己的親戚或老鄉。

  對於水的經營,何延鋒說,有時他們也會向批發商進一些帶有真防偽標誌的2號水,只不過價格要4元左右,但相對於1號水6元左右的進價來說,賺得還是要多一些。

  「即使消費者查出來也不怕,只不過就是假一賠十,還會從別處賺出來。」何老闆說,開店以來極少遇到被索賠的情況。

  批發商趁夜送假水

  「以前2號水在水站內存放很少,一般都放在倉庫裡。這幾天要對外盤店,所以庫裡的2號水都搬到了店裡。」何延鋒說,一般批發商送水也都在晚上,趁天黑送到倉庫裡,再由夥計用三輪車趁夜運些到店中。

  從水站出發,何老闆帶著記者走了10多分鐘的路程後,才到達他所說的倉庫。離水站大概六七百米的距離。

  他所說的倉庫,是一個大院中的小獨間,面積15平方米左右,門窗的玻璃上貼了報紙。

  何延鋒將門打開。裡面除了滿地的雜標和塑料膜外,看不到一桶水,只有牆邊的一個水龍頭在不停滴水。「最多的時候這裡放過200多桶2號水,不到幾天就能賣出去。」

  翻開近幾天的出水記錄,記者發現當天到下午5點就已賣出50多桶水,而其他幾天的銷售量也都在70桶左右。

  「現在屬於旺季,每天都得向批發商要2號水。」隨後,按照何延鋒寫下的電話號碼,記者撥通了一名與何延鋒長期合作的2號水批發商的電話。對方姓祝,聽見記者的聲音比較陌生,盤問了半天才問要多少貨。記者向對方訂了60桶水,其中有45桶都是四大品牌的水。

  晚8點多,一輛麵包車開到水站。對方將貨物卸下後,拿了錢很快離開,未多說一句話。

  「這是行裡的規矩,絕不能問對方的名字,只管收貨。」何延鋒說,他只知道這些人是在花鄉等地生產假水。

  「這些人都是圈裡朋友介紹的,自己找很難找,因為這些人只相信熟人介紹來的客戶,並且這個熟人是要做了擔保的才行。」何延鋒說,有時候一個水站開張,隔三差五會有人來問要不要2號水,這種人他們都不敢相信,因為怕是政府或廠家「下套」。

  應付檢查有「心得」

  「工商和廠家來查,不怕嗎?」記者問道。

  「沒事的。應付他們還算有心得。」何延鋒抬頭望了望窗外,壓低聲音說,廠家來查是最好應付的,一般廠家都是得到消息才來查的,但他們「不敢做得太過分」,只是口頭上警告一番。「畢竟他們的水還要通過我們往外賣。」何延鋒說,對於工商部門就要謹慎點,千萬不能將2號水露出來,可以藏在裡屋,工商不敢隨便進,藏在床底下就更難發現。

  「一般的像我們這樣的水站,都沒有營業執照。」何老闆支招說,工商一查就說正在辦理執照就行了。說著,他拿出一份個體戶註冊申請表,裡面申請註冊的名字寫的並不是他。他說,「這個註冊人是我哥哥,我的早就用過了」。他說因註冊表有一到兩年的時間期限,到期限換個名字再填一份表就行了,如果真想辦,只要將表交上去,兩天營業執照就能下來,「但執照下來了,交的錢就多了,不合算」。

  下午6點多,來了幾個其他水站的老闆,他們在何延鋒處將幾桶1號和2號水裝上車運走了。

  何延鋒說,「現在旺季,斷貨很正常,互相支援」。

  2號水泛濫,據說行內做水的人都知道這種情況,但沒有人站出來捅破這層窗戶紙。正如齊副廠長(所在企業是北京四大品牌桶裝水之一)所言,「說出來不僅不會解決問題,還會直接導致自己品牌的死掉,所以每次打假都秘密進行,不敢對外公布,雖然做的是件好事」。

  那麼,假水泛濫京城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結合目前相對成熟的廣東桶裝水市場,業內專家指出,三大漏洞可謂罪魁禍首。

  -漏洞之一

  廠家銷售渠道不完善

  某知名桶裝水北京區銷售總經理劉曉雲告訴記者,桶裝水在北京的銷售模式是,代理商先找到廠家,訂購一定數額的桶裝水,然後再轉給水站,水站再賣給消費者。這樣的銷售模式看似連貫,但經過幾年發展後,各個環節都出現了問題。

  劉曉雲舉例說,比如代理商從廠家訂了1萬桶水,按規定來說,應該返回廠家5000個桶進行循環,但代理商卻並不這樣做。他們拿著這5000個桶找到各個小作坊,灌裝後再將水以真水價格送到水站手中。而廠家對桶的管理並不嚴格,代理商只需要每年保證訂購額就可以了。

  當水站發現這個問題後,也採取同樣的方法賺取高額利潤。「於是嚴重的問題就出現了,」劉曉雲說,「這樣,每個環節都成了工廠,而消費者因與廠家的距離太遠,信息溝通基本為零。廠家根本不清楚自己有多少用戶,需求量是多少,以及每桶水都流向了哪裡。」

  針對上述情況,北京怡寶公司經理梁軍說,之前在廣東做水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專賣店形式。來京後,因不放心將水交到各個水站手中,採取了專賣專營的銷售模式。顧客訂水都是通過廠家,然後廠家再將這些信息反饋到專賣店,專賣店的電腦都和廠家聯網,並且每桶水都對應一張水票。顧客訂水之前,先會購買相應數量的水票。

  「我們會根據每個水店的訂戶,給水店發貨的。」當顧客要水時,廠家就將信息發給就近的水店,將水送過去,然後從顧客那裡取回相應數量的水票,回到水店在計算機前掃描確認,信息就馬上反饋給了廠家。例如廠家根據顧客信息,發給某個店100桶水,當按照信息反饋,這100桶水已經用完,而該店卻能在不繼續進水的情況下,對外供應,便知道這個店在作假了。

  對此,劉曉雲分析說,在北京,銷售渠道能夠控制廠家的營業額;而在廣東,渠道只是廠家的一個倉庫,廠家可以嚴格控制每桶水的去向,保證真水的供應。

  -漏洞之二

  部分企業重視程度不夠

  「在北京有娃哈哈等四大品牌,而桶裝水卻不是他們的唯一支柱產業。」劉曉雲說,有的企業甚至只以桶裝水作為副業進行規劃,即使出現問題,他們重視的程度也不是很高。

  齊副廠長說,「目前我所知道的,只有一家在廠內設置了打假民警,通過聯合公安部門一起打假。其他的都是廠家自己單獨在打。這樣起不到根本作用。」他表示,以目前北京水市場的情況,如果一家品牌做出動作,進行改革,擯棄水站改開專賣店,那麼就會與現有市場不適應,自己的品牌也會馬上被北京市場淘汰。

  「我們來的時候本想照搬廣東的模式繼續經營,可調查北京市場後卻發現根本行不通。」北京怡寶公司經理梁軍說,如果一旦將自己的產品放到這個不可控的渠道當中,很可能就將多年來苦苦建立起來的品牌毀掉。

  齊副廠長認為,在北京,唯一的辦法也只有四大品牌聯合,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整個北京行業聯合起來,承擔風險損失,進行行業洗牌。

  廣東省瓶裝水行業協會羅會長介紹說,2004年廣東的一些水站也曾有大量製作假水的情況。發現情況後,協會召集了一些主要品牌的廠家,商討對策,商定以專營專賣的形式,來儘量遏制假水出現。同時對於水站追求暴利,協會連同企業將制假售假的水站告上法院,要求10到20倍於行政處罰金的高額賠償。這樣既達到了對水站的威懾,又增加了水站制假成本。

  羅會長說,許多大品牌廠家只做水,依靠水而生存,容不得半點閃失。同樣,整個行業協會也都在致力於規範整個市場。

  羅會長表示,在廣東工商部門對水站實施嚴格監控,水站必須要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水站內員工也必須取得健康證,如果手續不齊全,將被嚴禁開店。

  -漏洞之三

  市民缺乏查假水意識

  記者走訪發現,大部分北京市民沒有查詢水的真假的意識。

  「這還用檢查啊,合格證、防偽標不都有嗎?」當記者按一張訂水卡的電話打給訂戶李先生時,得到的是這樣的答案。李先生說,他喝了幾年的桶裝水了,第一次訂水時打過一次防偽電話,但後來再沒核實過真假。「這東西什麼都是齊全的,而且自己訂的也是較好的品牌水,價格也不便宜,不可能是假的。」

  「廣東那邊居民的意識都比較強。」梁軍說,每次送的水都要檢查,如果一旦查出假水的話,不但永遠放棄這個水站,也會永遠放棄這個品牌。所以消費者的意識,也就決定了水站不敢作假。

  同時,羅會長認為,水在中國市場上,是一個低關心度的產品,消費者對產品的重視程度不夠,會導致嚴重的假水泛濫,目前整個水行業在中國,正在逐步邁入成熟,只要水站這種代銷形式存在,就很難完全杜絕假水出現。當市場成熟起來,品牌逐步走向集中,也就便於市場的管理,使假水無縫隙可鑽。

  -工商說法

  尚無政策限制行業混亂

  北京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員稱,假水的事之前有過舉報,這些制假水窩點都為追求暴利。但都是個例,比如對哪個水站或者假水加工作坊舉報,他們就會將情況發到所屬的工商所,經過所裡的調查,將窩點查封。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舉報人證據充分,他們就會派工作人員直接將窩點查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現金處罰,處罰額度一般是零售額的1到3倍。

  如果是行業內部的整體混亂,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政策規定,處理起來難度較大。他表示,工商部門本身並無檢驗能力,查抄後只能由各個廠家進行檢測。

  同時,這位工作人員指出,只有市場做出相應調整,消費者提高食品安全的自我維護意識,對制假販假的水站和工廠進行舉報,才能儘可能減少假水的出現,打擊假水的泛濫。

編輯:全新麗

相關焦點

  • 業內人士曝光北京市場半數桶裝水造假(組圖)
    7月4日,某知名桶裝水品牌北京區銷售總經理劉曉雲(化名)透露,根據他們掌握的數據,目前北京桶裝水市場,假水至少佔一半。對於這個數據,其他幾家品牌桶裝水生產廠家也表示認同。劉曉雲說,有時候,他們自己也無法避免喝到假水。假水銷量去年達億桶劉曉雲已在桶裝水行業打拼7年,多次參加行業內的年會,掌握多年的行業銷售數據。
  • 北京市場半數桶裝水造假 你很可能喝到假水
    7月4日,某知名桶裝水品牌北京區銷售總經理劉曉雲(化名)透露,根據他們掌握的數據,目前北京桶裝水市場,假水至少佔一半。對於這個數據,其他幾家品牌桶裝水生產廠家也表示認同。劉曉雲說,有時候,他們自己也無法避免喝到假水。
  • 假冒桶裝水被曝光 造假者兩次毆打正版員工(圖)
    查扣大量假冒桶裝水  「經過鑑定這桶水就是假冒產品,這已經是近兩個多月時間裡的第九起類似投訴,而且消費者家相距不遠,都是從一個造假窩點購買的。」陳女士介紹,經過調查,消費者提供的送水電話,曾經是一個娃哈哈水站的電話號碼,這家水站兩年前就已經出兌給矯某。但不久後,這家水站就再也沒有從娃哈哈公司進貨,而且在樹勳街附近和平陽街附近頻繁更換地點。
  • 袋裝水將在一年內取代桶裝水?
    一種傳言:袋裝水將在一年內取代桶裝水一致看法:水質最重要,結果如何由消費者說了算。
  • 茂名桶裝水價格_益力礦泉水
    城市多數家庭選擇桶裝水,方便快捷,但那是桶裝水的安全性同樣令人堪憂。很多新聞報導出來黑作坊加工出來的桶裝水質量甚至不如自來水高。3升的桶裝水,兩個人差不多可以喝8天。也有不少市民反映,因為夏天天氣炎熱,一桶18升左右的水,基本可以在10天之內喝完。質監局標準化處工作人員稱,關於桶裝水開封之後的保質期,目前並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
  • 廣東桶裝水造假大揭秘:假水賣進政府部門(圖)
    昨天,本報頭版披露了消費者在公共場所可能喝到的免費「假水」,但隨著採訪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假水」進入記者視野:包括水店自己貼標用自來水充灌出來的「名牌」桶裝水、無證生產窩點用井水大批量灌裝批發給廣州多個水店的桶裝水……  如果說在公共場所還能忍著渴不喝,但對通過水店送到自家、辦公室的桶裝水,你是否留個心眼?本報記者連日調查,對廣州桶裝水造假售假途徑「大起底」。
  • 混亂水站成假水集散地 雜牌水一夏能掙三四萬
    打著某品牌桶裝水的旗號,摻雜雜牌水出售;1.5—2元進購一桶劣質假水,6—8元錢賣出;每天銷量兩三百桶,一個夏季能掙三四萬元;水站經營資質不全,衛生環境惡劣——— 這是濟南一家水站馬老闆的生財「秘訣」。  在濟南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桶裝水站支撐起整個桶裝水市場。像馬老闆這樣經營的水站,不止一家。
  • 怡寶娃哈哈對桶裝水菌落超標問題做出回應
    娃哈哈方面昨天表示,娃哈哈北京高碑店桶裝水公司2001年建廠,這是第一次檢查不合格,因為這次是質檢部門從水店取樣,所以公司會先配合質檢部門查明超標原因。  怡寶昨天稱,公司在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進行生產環節自查和流通環節追查,該批次問題產品並未發現此類現象。同批次產品第三方檢測以及之前在國家各項監督抽檢中,怡寶桶裝水也均未出現菌落總數超標情況。
  • 買桶裝水該怎麼選擇?老闆坦白說:這種水我自己都不敢喝
    相對許多人來講,他們在家平時喝水都是市場上買來的桶裝大容量水,特別是夏天溫度上升,對於水的需要量也提升了。目前,在市場上有各種品牌的桶裝水,價格相差不同,市場爭奪的厲害。但是讓人無法置信的是,如今一些人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法律的限制,竟然製造假水,並且異常猖狂。造假的人使用收回的舊桶,用一般過濾的自來水、地下水直接灌入桶中,並貼上假冒商標。短短一會兒,一桶自來水被他們變成了一個大品牌桶裝水,就只花費了幾元錢。這種假冒水一個工作日就可以生產幾百桶,經過包裝後被運到批發部,接著以十幾元左右的價格出售給當地居民。
  • 經常喝桶裝水,和喝白開水的人,有啥區別?哪個對身體更好?
    有人愛喝桶裝水,有人愛喝白開水,喝桶裝水好,還是喝白開水好,一直以來是爭論的焦點。有人說桶裝水沒有細菌,沒有重金屬,也沒有白色沉澱物,喝了更健康。有人說白開水更自然,沒有化學物質,不會造假,更安全一點。到底哪個更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直以來沒有答案。
  • 昆明公布桶裝水價格 水企價格差距不大
    昆明市發改委價格監測和成本調查監審局通過對昆明6家桶裝水企業的商品價格進行採集,本周首次公布桶裝飲用水價格。涉及規格18.9L(5加侖)的6種桶裝水。
  • 橄欖油,世界最大食品造假行業!央視曝光,造假商:不出人命沒事
    早在2013年,歐盟就將橄欖油列為 十大最易造假食品之首! 2018年,央視也曾曝光, 一些標稱「特級初榨橄欖」和「橄欖原香」的橄欖油調和油,實際上 是大豆油冒充
  • 學生吐槽直飲水不好喝,偷偷從校外運桶裝水,更有女生扛水上五樓
    導語:學生吐槽直飲水不好喝,偷偷從校外運桶裝水,更有女生扛水上五樓學校,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地方。要知道我們在這裡學習的不僅僅是書本上面的知識,還會很多關於道德和社交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在大學時候的生活。因為大學裡面的朋友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
  • 只喝燒開的自來水,不喝桶裝水,身體最後會咋樣?不少人蒙在鼓裡
    現在關於這兩種水的討論也是變得越來越熱,有些不了解的人,他們就認為桶裝水更有利於健康,尤其是現在天氣一天比一天熱,我們身體需要的水分也會越來越多,有些人就會給喝桶裝水,因為這樣就會比較方便,但其實桶裝水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乾淨。 不喝桶裝水,只喝自來水的人,最後會怎麼樣?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橄欖油,世界最大食品造假行業!曝光黑作坊內幕,造假商:吃不出人命...
    但不幸的是,隨著市場需求一路攀升,這個市場值已超166億美元的巨大產業,如今已淪為世界最大的食品造假行業!01橄欖油,世界最大的食品造假行業!早在2013年,歐盟就將橄欖油列為十大最易造假食品之首!美國CBS電視臺《60 Minutes》 節目曾報導,美國市面上75%-80%的特級初榨橄欖油都是假的。
  • 碧水源淨水帶您探尋桶裝水換成直飲水熱潮背後的奧秘
    桶裝水水質無法保障,健康受到威脅  近年來,偷灌自來水、使用黑心桶等制假售假現象以及桶裝水內出現異物等新聞屢見報端,給人們的安全健康飲水埋下極大的隱患。疫情期間,桶裝水水桶因反覆使用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多地紛紛下架桶裝水。一時間,桶裝水成了眾矢之的。
  • 食藥局抽檢桶裝水 陝西50種桶裝水和飲品上黑榜
    陝西不合格桶裝水、飲品名單  不合格企業名單 食品名稱 規格 商標 不合格項目  渭南高新區渭河金隆實業有限公司 純淨水 18.9L/桶 渭化純水 菌落總數  寶雞市大福飲品有限責任公司 飲用純淨水 18.9L/桶 福牌 菌落總數、黴菌和酵母  榆林市天天一泉水業有限公司 桶裝飲用水 18.9L
  • 市面上的桶裝水 保質期越短水質越好?
    前不久,市民陳先生就遇到挑選桶裝水難以選擇的事。同一品牌的兩種桶裝水,包裝不同,保質期也不同,他不知道保質期較短的桶裝水是否質量更好。 記者從莆田市質量監督局了解到,桶裝水的保質期是根據企業生產標準和生產工藝而定的,保質期長短與水質量無關,認為保質期越短越新鮮是不科學的說法。但桶裝水一旦開啟,最好要儘快喝完。一般開啟後的保質期只有一星期,因為放置時間越久,出現汙染的可能性就更高。
  • 造假!沒比賽卻成一級運動員並進入全國名校,業內人士:並非個例
    運動員身份造假?不知道大家身邊是否遇到或者聽說過此事,我記得曾經在我高中時期,這樣的事情的確在我身邊發生過,而北京時間1月9日,湖北省體育局發布公告,撤銷了23歲祝熠的一級運動員稱號,而祝熠憑此身份進入985名校武漢大學,隨後武漢大學也發布通告,撤銷祝熠的大學畢業證和學位證,而這一切源自一封舉報信祝熠今年23歲,早在七年前,2012年祝熠以全國羽毛球冠軍賽混合團體第八名的成績
  • 水企相繼停用桶裝水塑膠袋 水行業將迎環保春天
    廣東省飲用水居全國行業前列,每年以20%以上的增幅蓬勃發展,但高速發展的背後也不可避免地帶來隱患,每年丟棄的數以億計的桶裝水塑膠袋已成為巨大的白色汙染源頭,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重視。26日,華南飲用水業龍洞版塊龍頭企業龍地飲用水率先發出綠色宣言,宣布即日起停止使用桶裝水塑膠袋,並將採取一系列措施配合國家的環保計劃,為保護綠色地球盡企業的社會責任。無獨有偶,28日,帽峰山板塊龍頭企業長壽村也宣布將逐漸停用塑膠袋,並倡議全行業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