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記者從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獲悉,廣西地中海貧血防治重點實驗室獲得國家批覆。該重點實驗室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與自治區政府共建廣西醫科大學後的重要建設項目成果之一。重點實驗室的獲批,將在基因診斷和產前診斷、鐵負荷及祛鐵治療、幹細胞移植治療等四個方面尋求進一步的研究突破。
地中海貧血是危害嚴重的遺傳性溶血性疾病,廣泛流行於地中海、東南亞和中國南方等地,基因攜帶率高達20%~50%。其中中國以廣西基因攜帶率24.5%為最高。重型α地中海貧血胎兒於妊娠晚期死亡,重型β地中海貧血病人需終身依賴輸血和祛鐵治療,死亡率極高,治療費用高達上百萬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自上世紀50年代起,廣西醫科大學開展地中海貧血防治研究,創建系列防治技術,開展大規模人群防治,降低了出生缺陷,避免了重型胎兒出生並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乃至治癒。
廣西對地中海貧血的防治研究形成了專業特色和優勢學科,集臨床服務、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等為一體,培養了大批地中海貧血防治人才,地中海貧血防治研究達國際先進水平,先後獲得2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成果獎,研究成果為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本次獲批的國家級地中海貧血防治重點實驗室,將圍繞地中海貧血防治需求,建設高水平研究平臺,增強創新能力,加快突破現有診療技術的局限性,創建地中海貧血防治新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以基層為重點,大力開展新技術、新知識和先進適宜技術的普及推廣,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
來源:http://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012/22/643898.html?_s=1608615819
【來源:廣西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