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背影》
歌舞《在道德星空下前行》
2016年5月18日下午4時左右,70多歲的劉虎寶聽到呼救,徑直奔到河邊跳入河中,勇救落水母女。劉虎寶從小雙腿粗細不同,在水中救人要比常人花更多力氣。而在這生死關頭,他卻奮不顧身下水救人,受人敬重。
「我在旅遊,但是不管什麼時候,我都有醫生的使命,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市人民醫院B超室副主任薛勤如是說。2016年8月4日中午,甘肅酒泉市瓜州縣一高速公路服務區,一名男性癲癇病發者突然倒在地上。危急關頭,剛好在服務區休息的薛勤立刻對病人進行救治,並指揮旁觀遊客撥打120。經過4分鐘左右的搶救,病人終於甦醒。
2014年,讀大二的錢志文通過微信網店賣出了58個熱水袋。2016年,錢志文得知兩年前自己通過微信售出的58個熱水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後,毅然決定召回賣出的所有熱水袋。雖然僅賺一千元,卻要倒貼五萬元,還曾被客戶誤以為是騙子,但他還是堅持不放棄,最終全部召回退款。
今年62歲的孫偉賢,在1999年4月至2016年10月的近18年間,共無償獻血132次,累計無償獻血158600毫升,是江陰市無償獻血達到100次的第一人,也是江陰市無償獻血至60周歲的第一人。孫偉賢不僅帶頭無償獻血,而且注重向身邊的人宣傳無償獻血的益處和意義。
今年66歲的丁道昌是江陰祝塘中心小學的一名退休教師,也是一名執著的支教者。自2012年以來,他已經連續多次赴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義務支教或看望那裡的同學們。丁道昌說:「做了一輩子老師,跟孩子有特別的感情,看到那裡的孩子們很艱苦,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想盡辦法去幫助他們。」
他是孩子們心中的「胖叔叔」,市公安局交警城中中隊輔警蔡海鋒。每天清晨上學和下午放學時段,蔡海鋒都在長江路和花園路路段指揮疏導交通,保護學生安全。每年的兒童節、聖誕節,他都會為小朋友們送上節日祝福。儘管收入不高,他每年用於慈善方面的費用上萬元,救助迷路老人、救死扶傷、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的事例不計其數。
2011年8月,顧山實驗小學教師吳豔玉發起成立了「江陰紅豆愛心聯盟」草根公益團隊,至今已向貴州印江援助學校及結對學生捐資助學60餘萬元,受惠的土家族和苗族孩子500多人次。
「多掙多用,少掙少用,錢多錢少,夠用就好,但是幫助大家,大家也給我帶來了快樂,我很開心。」沈福才是長涇鎮花園村村民。2001年,老沈在店門口掛起了「長涇鎮老年人義務修車點」的牌子,承諾為老年人補胎只收伍毛錢,為困難人群免費修理,為周邊殘疾人上門服務。雖然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每天要打四次針,但承諾的事情一件都沒耽誤。
2016年,「為愛圓夢」百人婚紗秀大型公益活動」在江陰濃情舉辦,作為策劃人之一,金彥14年如一日照顧病重妻子,為她圓「婚紗夢」。
2003年,妻子被查出患有腦瘤,他賣掉城裡的房子,帶妻子到上海做手術。術後妻子雙目失明,半生癱瘓,他放棄了城裡的服裝生意回到石莊,無微不至地照顧妻子。
作為朱氏針灸第7代傳人,他把病人當親人,每次給病人針灸時總是輕聲細語、一絲不苟。他不僅重視專病專科建設,還承擔了市級中醫繼續教育培訓項目,開設「朱氏針灸研討暨針灸療法培訓班」,將自己的針灸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醫生,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
江陰尋親志願者協會組建於2010年,現有75名志願者。協會與蘇州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合作,建立了公益尋親DNA資料庫,並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基因檢測,比對DNA,目前已幫助97個家庭幸福團圓。2016年5月,協會組織舉辦了第三屆江陰、安徽、上海等四地的「圓夢江南」尋親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2007年7月,非盈利性民間慈善機構江蘇新潮仁愛基金會成立。10年來,基金會與各學校、社區、兒童福利院等單位開展全方位合作,共計捐資捐款近2000萬元。基金會出資創辦「新潮仁愛育孤成才工程」,委託江陰市天華藝校招收7-9歲學齡孤兒,至今已招收仁愛生40餘名,累計資助700餘萬元。2011年又啟動了「新潮仁愛春蕾工程」,幫助輟學女生重返校園,目前已有2期春蕾班共60名同學順利畢業,累計捐助50多萬元。
早在1912年,孫中山先生就曾深情寄語這座小城:「叫全國的文明從江陰發起。」千百年來,這座小城深厚的文化傳承和道德教化孕育了江陰人崇德向善的優良品格。
近年來,江陰市廣泛開展「尋找江陰好人」主題活動.。目前,已有1人當選全國道德模範、2人當選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8人當選中國好人、13人當選江蘇好人、62人當選無錫好人。「學習好人、關愛好人、爭當好人」在江陰已經蔚然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