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講古講古,講到板浦,板浦冒煙,講到天邊,天邊有神,講到好人……」伴隨著稚嫩清澈的童謠吟誦,7月28日下午,在連雲港市廣播影視文化產業城一號演播大廳,德潤古城善行海州——江蘇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連雲港海州)現場交流活動拉開帷幕。現場600多名觀眾以及廣大網民互動交流,共同感受撼動人心的道德正能量。
「還上了醫院的欠帳,我們一家人終於能睡個踏實覺了!」這麼一句樸實的話語,讓現場觀眾禁不住鼓起掌來。2014年9月27日,海州區新壩鎮唐春喜、唐春高兄弟倆的父親遭遇車禍,被送至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肇事者逃逸,不知所終,醫院為他們開通了綠色通道,但老人出院時,仍有4萬多元醫療費無法結清,唐春喜的妻子潘少紅代表家人給醫院寫下一張欠條。
從此,這張欠條就壓在一家人心頭。唐氏兄弟剛剛經歷創業失敗,還欠著幾十萬元外債,父親截肢在床,母親聾啞多年。有人對他們說:「反正人也救回來了,公家掏的錢,可以拖著不還。」他們卻沒有絲毫動搖:「這救命錢,我們砸鍋賣鐵也要還上!」
唐氏兄弟南下常州打工,專挑苦活累活幹。潘少紅一邊照顧家庭,一邊耕種家裡的8畝土地,晚上還擠出時間幹零活。2018年1月4日,潘少紅來到醫院,將欠款全部還清,兌現了3年前的承諾。
舞臺上,一群特殊的孩子讓人們揪起了心。他們都是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只因他們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
年過五旬的瞿世剛,是連雲港市新海電廠職工,同時也是一位資深的心理學工作者。2015年,瞿世剛和朋友自掏資金,組建「愛福德」公益組織,為自閉症兒童提供專業心理治療。「『愛福德』是英文『enfold』的音譯,意為擁抱,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能搭起一座橋梁,連接起星寶通往世界的窗口。」多年來,瞿世剛悉心呵護百餘位自閉症兒童,帶著他們,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瞿世剛創辦了全國首支由自閉症青少年組成的足球隊,邀請專業教練,帶領參加球隊的20個自閉症孩子,每周和普通孩子一起踢球。「讓星寶和普通孩子接觸,對星寶的康復和未來是有利的,讓星寶回歸社會,即使離開父母,也能夠獨立生活,這是我最大的願望。」在瞿世剛的鼓勵下,自閉症孩子們走下舞臺,和現場觀眾擁抱。
連續11年義務守護校門的「罩得住」爺爺趙雲峰,紮根鄉村22年、投遞200萬份郵件無一差錯的郵政投遞員馬善民,從社區退休後拿出畢生積蓄開辦養老機構的王芳……一個個暖心的故事被娓娓道來,如一股清泉,滋潤著現場每個人的心。這樣一群好人,用美德之光,樹起了整座城市的道德標杆。
活動現場,海州區首位中國好人、江蘇省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李文倫,著名書法家陳鳳桐,向海州區10位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代表贈送了美德傳家寶、「五福臨門」好人卡,好人們將在出行、購書、旅遊等方面受到禮遇。
連雲港市委副書記、海州區委書記萬聞華介紹,近年來,海州區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先後建成海州好人館、好人街區、好人廣場40餘處。海州區將以此次現場交流活動為契機,繼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全面實施好人塑造工程、好人禮遇關愛工程,為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免費提供各種優待政策,推動全社會形成互幫互助,弘揚愛心的道德新風尚。 本報記者 吉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