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3月24日電(記者來建強)做好人,很難有一個標準,但在好人身上有著許多共同之處。3月24日,「道德的傳承——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走進福州,好人們共同闡述了作為一個好人的「三要素」:堅持克己,敢作敢當,擁有一顆不求回報的平常心。
做一輩子好人難,難在人需要堅持克制自己的弱點。來自閩西革命老區的「助人為樂好人」黃家焱對此特別有感觸。黃家焱是福建龍巖金磊律師事務所律師,在他16年的執業生涯中,平均每一天義務接待青少年、農民工法律諮詢近10人次;每20天就為農民工等困難群體辦理一件法律援助案件;每個月收到的求助信超過30封,累計回信達100多萬字。
「一天接到的求助電話30多個,除夕也有電話。人累的時候就想偷個懶,但一想到電話那邊的人一輩子可能就遇到這麼一個案子,如果幫助不夠,那個人的一生也許就改變了。所以,不論自己再累再忙再煩,我都克制住自己。」黃家焱說,學會堅持克己,好人就不難做。
做好事其實不難,難就難在敢不敢做。「孝老愛親好人」曾菊英是一位四川籍的福建晉江媳婦,1993年剛結婚不久,丈夫在一場車禍中落下殘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005年,婆婆在外出時不小心摔跤也臥病不起,生活的重擔不斷向曾菊英壓過來。從四川趕來的家人忍不住勸說曾菊英「扔下擔子回老家」,但曾菊英沒有被眼前的家庭困難嚇倒,而是勇敢、頑強地撐起了這個家,10多年來沒有一絲後悔和怨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怕人說自己愛出風頭做好事,為謀名利做好事,於是,在好事面前都不敢出手。我們的想法和曾菊英的所作所為比起來,很幼稚,很可笑。做好人,做好事,我們還需要突破自己敢不敢做的心防。」一位網友在當天交流活動開設的網絡互動平臺上如此感言。
做好事快樂,做好人值得,因為好人胸懷裡都藏著一顆不求回報的「平常心」。「當受助人向我說一聲謝謝,我就感到很滿足。」黃家焱說。「當顧客帶著他的朋友來找我維修電器時,我感到有成就。」這是「誠實守信好人」福州勉海電器維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勉海得到的最大回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為求名求利,只為履行一個公民的責任,自己求得心安。」這是「見義勇為好人」中國電信福建永泰分公司員工朱榮的真心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