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絕不是被欲望所支配,《魔鬼代言人》人性的思考

2020-12-23 心情解語

導語

在聖經中,撒旦的本名譯為「光之使者」,暗示著天神與惡魔本來就是二位一體的。正如同有光的地方一定有影子,世界上每個生活在陽光下的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惡魔」,它們時而安靜,時而狂傲,時而聽話,時而失控。當名為「道德」的防線被攻破,惡魔就會解放出來。

由基努.裡維斯主演的電影《魔鬼代言人》講的就是本來正直的律師羅麥斯被撒旦誘惑,開始不斷為十惡不赦的強姦犯、殺人犯開脫罪行,在名聲越來越大的同時,卻沒注意到妻子逐漸增長的自殺傾向,在妻子死後終於覺悟的故事。

影片以詭異的氛圍,描繪了男主在面對自己內心逐漸膨脹的魔鬼時,不安而又掙扎的心理過程。這是一部考驗人性的影片,我們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啟示。

一、貪婪與虛榮是最大的原罪

羅麥斯本來是一個正直的律師,當他在法庭上知道自己的客戶是一個真正的強姦犯時,他本打算放棄辯護。這時撒旦出現了,用羅麥斯最大的軟肋——不敗戰績,誘惑了他。最終,羅麥斯幫助強姦犯開脫了罪行。

我們也可以看到,之後羅麥斯受理幾起違反職業道德的案子時,他幾乎都用了「要維護自己的不敗戰績」這一理由,這其實是他為自己追尋欲望而找的藉口。

人是一種很複雜的生物,可以說是「獸性」與「神性」的結合體。人生來就有的,對於錢財、權力以及名譽的欲望即為獸性,也就是撒旦口中的「原罪」;而人性中的閃光點,對於道德的底線,對他人的付出即為神性。

獸性與神性本身就是矛盾的,正常情況下,人的神性壓制著獸性,才使人不至於墮落成野獸。然而這一平衡也存在著不穩定因素,那就是外界的誘惑。

電影中的撒旦,其實就代指著這種誘惑,他讓羅麥斯輕而易舉地獲得了財富、名望,而代價是逐漸抹殺掉他人性中光明的一面,解放原罪。

雖然羅麥斯看起來過了一段光鮮亮麗的生活,但他的結局卻是悲慘的。這是因為影片想要藉此傳達一個觀念:財富與榮譽可以帶給我們一時的享受,卻終究無法使我們真正快樂。

然而,財與名,正是世間的許多人終其一生去追逐的東西,他們為此互相算計、互相陷害,拋棄了自己的道德底線;財與名,使得無數人拼得頭破血流、家破人亡。所以,撒旦說:「虛榮,是我最喜歡的原罪。」

人性的矛盾特徵註定了我們不可能完全抑制住欲望,但我希望大家在面對外界的種種誘惑時,能夠守得住那一道底線,讓自己的神性發出光芒。以為只有這樣,你才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人」,而非一隻放縱慾望的野獸。

二、當下所擁有的,才是最為珍貴的。

其實羅麥斯這個人物就是現實中很多男人的縮影,總是把希望寄託於未來,覺得美好的東西總是自己還未曾擁有的。

其實羅麥斯並不需要撒旦給與他的名利,它本身就是一個很幸福的人了。身為律師,他年輕有為,保持著數十場連勝的記錄,前途不可限量,他還有著美麗且愛著他的妻子,瑪麗安。

這已經是為許多人羨慕嫉妒的生活,但是羅麥斯總是不能滿足。他面對撒旦為他提供的「事業」,總是顯得饒有興致。而面對她的妻子瑪麗安,卻把她晾在一邊,沒能感受到她內心深處逐漸發生的變化。當妻子終於扛不住撒旦的折磨,選擇結束生命時,羅麥斯才意識到,他在追逐他所認為珍貴的東西時,失去了他生命中真正的寶物。

所以說,我們不應該總是把期待放在未來,人生中的每一天都同樣精彩,過好了當下,自然就會擁有美好的未來。我們要以一顆誠摯的心,去對待家人、朋友、同事、同學、愛人,理想與追求人人都有,但我們不能太過誇大它們,絕不能讓理想和追求成為你拉低自己底線的藉口,更加不能為此損毀現在擁有的寶貴事物。

但是我們很多人顯然不懂得這個道理,總是把擁有的看得太輕,把得不到的看得太重。在追逐所謂的「理想」的同時,冷淡了身邊珍貴的親人。而結果往往是,即使真的追逐到了想要的東西,回過頭來卻發現,那些重要的親人、朋友,都漸漸地離你而遠去了。

以自己原本的姿態去過好每一天的生活,時間能夠帶來一切,也能夠毀滅一切,也許下一秒,時光依舊,但佳人遠去。唯有珍惜當下,才能夠無悔,體會生活之樂。

三、真正的自由絕不是被欲望所支配

「自由」這兩個字是美國電影中的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到底什麼是自由?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追求自由?

《魔鬼代言人》中的撒旦似乎給了我們一個答案。在他的觀念中,上帝所賦予我們的善良、道德、他所制定下的一切規矩,都是他加在人類身上的枷鎖,是神們玩弄人類的工具。而真正的自由,就是拋棄掉這些,解放自己的天性,跟隨內心的欲望行事。

撒旦稱自己為「人道主義者」,在他看來,他的所有行為是在拯救羅麥斯。然而,知曉了一切的羅麥斯卻選擇開槍自盡,因為他無法拋棄內心的罪惡感。這似乎是很矛盾的,追求極致的自由就必須受到良心的譴責。

我們反過來想想撒旦的觀點,如果我們拋棄了道德,拋棄了禮教,讓自己被本能所支配,與我們現在相比,到底哪一個才像真正的奴隸?

像撒旦那樣的惡魔,看似自由,不為任何事所束縛。但事實上,他們全都做了欲望的奴隸。他們的欲望驅使著他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而擁有道德、懂得思考的「人」,則有權利選擇不那麼做。從這種角度來看,撒旦這種人是最不自由的。

孫中山先生曾說:「一個人的自由,必須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為範圍。一旦超過了這個範圍,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孫中山先生的自由觀無疑上升到了更高層次,他不是關注個體的自由,而是關注社會的自由、國家的自由、全人類的自由。

而我們每個個體的自由與社會的自由也息息相關。一旦某個人追求自由超過了限度,損害了他人的自由,那麼他就難免受到良心的譴責,這種來自心靈上的枷鎖無疑比外界的種種道德與法律帶來的枷鎖更為致命,它會真正擊垮一個人。

所以,作為一個「人」,追求自由的最高境界,絕不是任憑自己的欲望支配自己,而是勇於肩負起道德和責任的重擔,凡事都儘量做到問心無愧。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自在逍遙,也就是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寫在後面

《魔鬼代言人》表面上是一部處處透漏出詭異氣氛的科幻片,但實際上它描寫的是人們複雜的人性。所謂人性,既有幽暗的一面,又有閃光的一面。雖然結局時,羅麥斯的時間退回到了審判強姦犯的法庭上,他也改變了選擇,將其送入了監獄,但是在面臨另一個上電視出名的誘惑時,羅麥斯似乎又陷入了另一個輪迴。

影片正因如此才顯得真實,它不單單是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童話,而是貫徹了人性的無常,陰暗的那一面不可能完全消除。正因如此,影片的主旨更加突出,人類面對錯誤勇於改過,從不放棄對善良的追求。即使追逐善良的路充滿了障礙也絕不放棄。這就是人性的光亮。

相關焦點

  • 《魔鬼代言人》:在人性的醜惡前做出選擇,你會如何發揮自由意志
    在一次次幫助惡人脫罪的過程中,撒旦也正在吞噬著他的內心,即使到了後來他發現了他所幫助的並非都是些所謂"清白"的人時,為了利益和榮譽,他還是依然選擇了繼續。導演用幾起簡單的案件,悄然地引出了影片的核心主題:人性的欲望和貪婪,最終將會導致自我的毀滅。
  • 《魔鬼代言人》:兩位影帝同臺飆戲,天使與魔鬼一步之遙
    這部電影就是1997年由基努·裡維斯與阿爾·帕西諾聯袂主演的驚悚懸疑電影《魔鬼代言人》。宗教?或是法律?《魔鬼代言人》在很多評論家看來是一部極具創意的商業電影,你不能簡單將之歸結為宗教題材,或者是法律題材,因為這部電影實際上是兩者兼有。
  • 你想做魔鬼在人間的代言人嗎?如果想那就來看這部《魔鬼代言人》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這部拍攝於1997年的美國懸疑大片吧1說實話在編者看這部劇的的時候就沒感覺出這是一部1997年拍攝的電影,騙著還是在劇中的主角身上所穿的衣服才看出這確實是一部1997年拍攝的電影。衣服很有年代感,但劇情卻是二十一世紀的劇情。下面就讓我們來說說這部《魔鬼代言人》吧!
  • 律師是魔鬼的代言人嗎?《魔鬼代言人》中會告訴你答案——虛榮
    《魔鬼代言人》是由泰勒·海克福德執導,基努·裡維斯、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97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我原本不是很喜歡這類宗教題材的電影,是基努、阿爾帕西諾以及塞隆女神的顏支撐我看下去的,嗚嗚嗚太好看了他們。
  • 《魔鬼代言人》邪魅阿爾帕西諾
    在電影《魔鬼代言人》裡面我們有幸領略他邪魅的一面。在這部電影裡面,英俊瀟灑的基努裡維斯雖然很努力,可是比起演技老辣的阿爾帕西諾卻稚嫩的像個小學生。基努裡維斯在本片裡面飾演律師羅麥斯,阿爾帕西諾飾演撒旦的化身。羅麥斯作為年輕有為的律師有著辯護不敗的戰績,在一次成功為一名強姦犯開脫罪行後,羅麥斯的名氣越來越大。
  • 基努裡維斯為《魔鬼代言人》放棄《生死時速2》,全因能和他合作
    但是Keanu作出了一個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決定,他決定推掉《生死時速2》的邀約,而接拍另一部電影《魔鬼代言人》(1997)。沒有沒有接拍《生死時速2》,對於Keanu來說應該不是一個損失。後來《生死時速2》的口碑,也可以從側面反映Keanu的選擇非常明智。《生死時速1》豆瓣評分是8.1分,到了《生死時速2》便直插到5.8分。雖然說某一個平臺不能代表所有的觀眾,但是影片的質量和口碑可見一斑。
  • 交叉詢問之《魔鬼代言人》
    影片《魔鬼代言人》中,年輕帥氣的基努·裡維斯魔幻般實現了這一過程。《魔鬼代言人》很討巧,大牌演員討巧,律師主題討巧,庭審反轉討巧,宗教元素更加討巧。好的影片不會放過開場15分鐘,開篇聚焦律師夢寐以求的反轉,則更是佔盡討巧先機。
  • 魔鬼夜訪浮士德,你所不知道的?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面對類似的問題,我們既想自己的欲望得到滿足,又想符合道德的要求。比如,我們既想睡得好起得晚,又想不被別人嘲笑太過懶惰;又想學得輕鬆愉快,又想被別人讚美刻苦攻讀;既想吃喝玩樂,又想功成名就……人性中隱藏著的,是好逸惡勞,而社會價值獎賞的,永遠是與人性對抗的自製。在二者間,你怎麼選。
  • 盤點三位魔鬼代言人
    身為魔鬼的他雖然被封印,但總是會尋找一位代言人來為他效勞。下面我們以本文為大家盤點一下,在三部破壞神中這三位魔鬼的代言人。,成為了魔鬼的第一代代言人。在一代遊戲的最後,玩家所操縱的勇士暫時將對方消滅。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奧瑞克及其兒子,成為了第一代的魔鬼代言人。 因為在第一部最後的劇情中,勇士將靈魂之石吸收進了自己體內。雖然勇士自己很有自信,但是無法抵擋邪惡力量的吞噬,化身為黑暗流浪者。成為了魔鬼的第二代代言人。而後續發生的崔斯特瑞姆慘案,跟玩家們到了第三關時遇到的神秘人物,都是他一人。
  • 人類原始欲望,帶你揭秘人性之間的冷漠
    #人性解讀#事情大致是這樣的,廣州天河區一老人摔倒在地,苦苦哀求別人扶她起來,可是直道警察趕來,沒一人敢扶,是什麼造成人性之間的冷漠,還是人與人之間已經經不起信任。我想說這些都不是,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貪婪。貪慾付出的代價往往非常嚴重,甚至不可挽回。人性之原始欲望,貪婪就像是魔鬼,當人們想要得到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貪婪,不是自己的卻想要千方百計得到,甚至枉顧他人性命,他的眼裡已經被貪慾所代替,已經看不到自己已經墜入深淵。
  • 學生需不需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
    孩子表現出來需要自由(獨立)行為,其實在他們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時候已經開始了(或許更早),所以給他們自由支配的時間是非常有必要的。2、給學生自由時間,真的沒有那麼可怕學生也不是一下子就長大了,習慣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了。家長、老師給學生自由時間之後,並不是對學生放任不管了,還是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動向,及時規範學生的言行,或給予建議、指導。不是等到學生玩瘋了,家長、老師才發現,那肯定不行。
  • 小青龍新單《人的欲望像是魔鬼》再擊人心 「頹」式唱腔解構雙面人性
    11月21日,香蕉娛樂旗下實力唱作人小青龍的全新單曲《人的欲望像是魔鬼》於10點上線。被譽為hook鬼才的小青龍,每次都能憑藉朗朗上口的hook和醍醐灌頂的歌詞直擊人心。《人的欲望像是魔鬼》裡,小青龍一改音樂中的樂天派風格,用全新的唱腔詮釋內心糾葛。任何人身體內有兩個相互矛盾、彼此獨立卻必須合二為一的人格。正面的TA積極、自省、擁有正義感和原則性,反面TA的喪、頹廢、性格粗糲又經常闖禍。兩者的關係不僅是共存於一個身體,更在彼此挾持針鋒相對的同時也在互相依靠,一路走過。
  • 這部電影絕了!驚悚度超過99%片子
    這就是電影《魔鬼代言人》。1997年在美國上映,主演包括了阿爾·帕西諾、基努·裡維斯、查理茲·塞隆。《魔鬼代言人》說的是小鎮律師到了大城市,在名利誘惑和道德良知中受煎熬的故事。此類故事在銀幕和屏中已經反覆出現過了——主角或男或女,背景國內或國外,風格有寫實有魔幻。
  • 看《魔鬼代言人》學地道的(法律)英語表達
    今天,Elle推薦一部美國電影《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 泰戈爾《人的宗教》:神性和人性至高完美地和諧追求與自由吟唱
    他認為宗教是全人類心智的產物,我們信奉的神具有至善的人性,而我們人性中也具有至高的神性。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人性至高的完美,當人性與神性合一,我們便獲得永生的自由與無限的喜悅。他也將追求這種靈性完美的方法告訴了我們。欲理解一個人的作品,必先了解他的思想。所以,真正理解和讀懂泰戈爾美妙的詩篇,我們就必須理解他的哲學思想。
  • 《瑪麗的激情》:激情追求的背後,演繹出人性與道德的思考
    相比之下,瑪麗對作曲家情人,說一時激情也好,說尋求刺激也罷,更多是欲望的釋放。在情人這裡,瑪麗找到了她跟丈夫缺少的東西。哪怕她對情人的作曲毫無興趣,即使那是專門為她所作。實際上,在靈與肉的層面,瑪麗跟畫家丈夫,是靈對肉的壓倒性勝利,而跟作曲家,恰恰相反,是肉對靈的壓倒性勝利。
  • 魔鬼實驗,是什麼讓人性變得邪惡?
    教授回來時看到819正在低頭哭泣,讓他走,但是被他拒絕,他對教授說,他不能走,因為要向別人證明他不是一個窩囊廢。他已經深陷這個角色不能自拔了。。這時教授告訴他,你不是819,你不是一個囚徒,你的名字是xxx。這時志願者才恍然大悟,離開了模擬監獄。
  • 如何理解人性?弗洛伊德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
    而我們日常的行為活動和理性思考中,有意識的部分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而絕大部分的無意識,就像潛藏在水下的冰山一樣。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世界分為三個層次: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最頂端或者表層的是:意識,就是我們用理性思考進行了一些思想和行為活動,這個很好理解,在意識的領域,我們和外界連接,可以感知外界環境,接受外界的刺激,並對現實有著意識上的反映。
  • 《鐘擺》:搖搖欲墜的婚姻,起伏善變的人性,是常態還是選擇
    然而世間百態,歐亨利作為優秀小說家,自然不只是深刻描繪人性中良善光明的一面。這篇敘述人性和婚姻中現實又無解的《鐘擺》,以反諷之態繪普世婚姻人性現狀。在這種機制之下,人們的自由意志和獨立思考能力會退化,人們的行為和想法都會變得出奇地一致。長此以往,個性被抑制,自由意識逐漸消失,最終只剩下一具具如機器人一般的「羊」。歐亨利寥寥幾句話,便已讓資本工廠情景再現。
  • 美國撒旦聖殿設「魔鬼代言人獎學金」
    美國撒旦聖殿(The Satanic Temple)為了幫助高中畢業生讀大學,設立「魔鬼代言人獎學金」,將選出2名幸運兒提供各500美元,提交申請時,還需回答並詳述任何一位「曾糟蹋你靈魂」並「破壞你自信心」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