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代言人》是由泰勒·海克福德執導,基努·裡維斯、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97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
我原本不是很喜歡這類宗教題材的電影,是基努、阿爾帕西諾以及塞隆女神的顏支撐我看下去的,嗚嗚嗚太好看了他們。
該片講述年輕有為的律師凱文·羅麥斯因為一家律師行的優厚待遇而來到紐約發展事業,卻在功利的驅使下不斷地迷失自己,淪為魔鬼代言人的故事。
影片的最開始,基努飾演的佛羅裡達律師凱文為一個煉銅癖強姦犯成功開脫了罪名(這個地方看的我怒髮衝冠,真真的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凱文保持了大滿貫的記錄。凱文在官司結束後收到了來自紐約一家知名律師行的邀請,以高薪豪宅為誘,凱文高興地答應了。
不日便帶著老婆一起前往了紐約。
紐約無疑是繁華且更加充滿誘惑的城市。凱文在紐約繼續為各路人士打官司,儘管他清楚地知道這些人並不清白的,他依舊利用法律漏洞為惡人開脫罪名,為了利益,慢慢迷失自我。他的妻子看在眼裡,她的妻子告訴他,律師為錢而辯護,錢把人變成魔鬼。這一番話喚起了凱文深埋心底的良知。
她的妻子迫於壓力最後選擇了自殺。(自殺這個片段我記憶猶新,第一遍看以為是撒旦折磨瘋了妻子,再回味才發現,撒旦是誘惑的代名詞,這是妻子是在良知與誘惑的思想鬥爭中把自己置於極大的心理壓力之下,最後精神崩潰自殺。)
在妻子自殺後,凱文從母親那裡得知了真相,原來紐約律師行的老闆就是自己的父親。他憤怒地拿著槍去找撒旦,得知了撒旦的計劃:撒旦在人間播撒種子,挑選優秀的後代讓他們進行交配,進而獲取更強大的力量稱霸世界。(聽起來有點中二對不對哈哈)
所以撒旦用自己貌美的女兒去勾引凱文
面對撒旦的種種誘惑,凱文及時想起來妻子的話,選擇了開槍自殺。撒旦憤怒自燃(隊友祭天,法力無邊)。
一陣恍惚,凱文發現自己剛剛就是走了個神,他又回到了片頭的法庭上。這一次他拒絕了誘惑,接受了良知。
電影的結尾是最絕的,凱文放棄官司贏得了大家的尊重,隨即就有大型電視臺找到凱文,想邀請他參加造星電視節目。撒旦並沒有死亡,新的誘惑開始了。
她是你的妻子,她需要你。
如果我放棄了這個案子,而她好了,我輸了,那我會恨她的。我不希望我恨她,所以我必須贏,然後全心全意地去照顧她。
基努這段話全劇出現了兩次,撒旦重複基努這段話的時候我突然感到很難受。在此時,妻子的焦慮症已經越來越嚴重,我平心而論,誘惑力真的很大很大,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清高地拒絕誘惑,至少我可能還不行。
撒旦哪裡是來統治世界的,他明明是來做一個好好教育孩子的好父親的,他說的太對了,不用我總結了,凱文就是這樣,見識了紐約的繁華和獲得了更高的地位與收入後,渴求名利,想要找一個和自己匹配的優秀女性,雖然他最後還是拒絕了誘惑。他和老婆的愛情還是很牢固的,美國好老公,老婆那麼鬧都沒甩一句狠話。
凱文滿足老婆物慾上的所有需求,卻忽視了老婆的感受。大概就和,要啥給啥卻從來不關心孩子心理想法,打著我是為你好旗號的家長一樣。
電影主旨很正的,警示人們時刻保持清醒堅守初心,不要被虛榮心奴役。堅守初心,說來簡單。
底線無形存在於兩個地方,一在社會中,一在每個人心裡。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在漫漫人生路的前行中能長存一顆平靜關照的心,學一個「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灑脫,學一個「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超然;不懼「空苞煮寒菜,破灶溼葦」的艱苦,不懼「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孤獨。尋一方屬於自己的小舟,烹上一壺悠悠翠湯,在風和雨的華奏中,掌住船舵,控住司南,駛向最初的方向。
最後還給受眾留了懸念,誘惑無處不在。電影的內涵十分有深度,值得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