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師曬出超低工資遭辭退 動畫公司含糊其辭

2020-12-12 3DMGAME

日本動畫師曬出超低工資遭辭退 動畫公司含糊其辭

時間:2016-11-03 19:32:30

  • 來源:ACGdoge
  • 作者:墨西哥餅
  • 編輯:ChunTian

這個 10 月由於動畫新番數量眾多,但是動畫師的人數卻壓倒性的少,許多家公司都在拼命趕工,導致業界內各種抱怨頻發。近日曾出品過《白箱》、《Angel Beats》、《花開伊呂波》等多部出名動畫的 P.A. WORKS 公司中一位女性動畫師爆料曬出自己超低的到手工資,隨後發現這件事的 PA 將其辭退。

但是事件並沒有因為 PA 辭退這位女性員工而結束,針對 PA 和女性動畫師在這件事情上孰是孰非的爭論還在持續。有日本媒體在今天聯絡了 PA 的對外宣傳部門諮詢此事結果並沒有得到任何正面的回覆,而媒體稱 PA 以業務承包形式的合同僱傭動畫師員工涉嫌違反日本勞動法,鑽法律的空子。

日本有一個叫偵探 Watch 的網站專門去挖一些日本社會熱點事件的真相,尤其是娛樂類新聞,今天這個網站聯絡了 PA 的對外宣傳部門,想要從 PA 處求證 twitter 上的那位女性動畫師發言的真實性尤其是關於工資方面和被辭退是否屬實,但是 PA 的員工以自己不清楚這件事,了解事情整體經過的員工目前不在的理由拒絕說明任何情況。

這家網站轉而向 PA 總部所在的富山縣勞動局諮詢相關情況,不過今天是日本的公眾假日文化節,所以勞動局不上班。最終這家網站找到了富山縣當地的聯合工會諮詢了關於勞務合同方面的具體法律規定和相關事宜,得知在美容、理髮行業存在大肆利用研修制度,以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價格僱傭勞動者。在動畫製作公司方面,如果員工是由公司來管理掌控工作時間從事勞動的話,就形成了實質上的僱傭勞務合同關係,即便是以研修為名目公司支付給勞動者的報酬也必須超過政府劃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PA 的動畫師進去後並不是正式員工和式囑託員工屬於準正式員工,但同時也可以說是臨時工,PA 在招聘中也說明如果有一定實力和經驗可以轉成正式員工,關鍵是日本法律對於囑託員工的定位不明,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用法。囑託員工和公司能夠籤訂的合同在日系企業中有兩種一種叫業務承包合同一種叫勞務僱傭合同。這兩個合同的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囑託社員是否有自主性。

PA 的規矩是新人動畫師進入公司第二年開始每月平均作畫要達到 500 張,入職第二年後可參加 PA 在每年 4、8、12 月,每三個月舉辦一次的原畫晉級考試,連續 3 個月每月合格作畫數在 500 張及以上的新人,就可以獲得考試資格,或者是連續 12 個月平均每月合格作畫數在 400 張以上的人也可以獲得考試資格,考試成功才會晉升為原畫。

這件事一方面是 PA 涉嫌鑽法律漏洞,一方面是這女性動畫師自己也不算上進,一個巴掌拍不響,不過 PA 這次是徹底的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0

相關焦點

  • 吉卜力登頂 日本網友曬出心中的動畫公司實力大排名
    原標題:吉卜力登頂日本網友曬出心中的動畫公司實力大排名來源:3DMGame 日本動漫產業高度發達帶動了諸多動畫公司的興起,其中總有個高下之分,當然官方評選是不太可能出現了,而日本網友們心中早已經有了孰優孰劣的歸屬,一起來看看日本網友心中的動畫公司實力大排名吧
  • 日本女動畫師網上曬工資遭開除 收入慘到不忍直視
    我們通過各種報導都知道日本基層動畫師的生活非常艱辛,工作量巨大,收入還很低。但是究竟有多麼的悲慘,在沒看到確切的數據之前也是很難想像的。在最近有位推特暱稱為「ぽっけ@hoke_hokke」的女性動畫師,就是曬出了自己的收入情況,雖然這樣做會洩露動畫公司的情報,但是也是大家看到了基層動畫師的艱辛。
  • 日本動畫師離職,公司要求賠償90萬日元
    日本動畫師離職,公司要求賠償90萬日元 發布時間:2017-06-21 17:04:04.0光明網       日本是動畫最發達的國家,所以這裡的行業競爭也相當激烈,而且由於行業缺乏強有力的監管,相關的問題也是非常多。尤其是在製作方面,問題更是顯得尤為突出。
  • 日本動畫師離職率令人吃驚
    我們都知道,如果想要製作一部動畫的話,那麼絕對不能少了動畫師們的努力。但是一直以來,日本動畫師的待遇普遍較差,這也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近日有日本媒體報導稱:動畫師在3年內的離職率高達9成!
  • 「插畫改編」類動畫 能否成為日本動畫的新方向?
    前段時間,根據日本畫師40原的插畫改編的動畫,《一臉嫌棄》的第二季開播了。在當今這種是否能出第二季完全看商業價值的時代,這種成本低廉的「插畫改編」動畫竟然能出續作,讓我意識到了這類動畫的潛力。我想通過這篇文章來分析「插畫改編」動畫的優勢及劣勢,並進一步探討其是否會成為日本動畫的一條新的發展方向。
  • 「插畫改編」類動畫,能否成為日本動畫的新方向?
    前段時間,根據日本畫師40原的插畫改編的動畫,《一臉嫌棄》的第二季開播了。在當今這種是否能出第二季完全看商業價值的時代,這種成本低廉的「插畫改編」動畫竟然能出續作,讓我意識到了這類動畫的潛力。我想通過這篇文章來分析「插畫改編」動畫的優勢及劣勢,並進一步探討其是否會成為日本動畫的一條新的發展方向。
  • 動畫《鑽石王牌》青道高中的日本配音師!
    動畫《鑽石王牌》青道高中的日本配音師!《鑽石王牌》是根據日本漫畫家寺嶋裕二漫畫改編的動畫,講述了棒球少年澤村榮純在棒球名校青道,以出戰甲子園成為王牌投手為目標的成長故事。下面我們來看看青道高中的日本配音師吧。
  • 從吉卜力開出的20萬日元月薪,聊聊日本動畫公司的利益分配
    如果是製作進行這種"打雜"工種,大概在可以有17~19萬日元左右,如果是負責中割動畫這種"搬磚"工種,則可能只有10萬日元出頭,並且這還要看這位新人作畫加入的是哪家動畫公司。所以當吉卜力工作室直接就開出20萬日元以上的工資時,日本人都驚嘆於他們的"高待遇"。那一般的日本工薪階層又有多少工資?
  • 日本漫畫電影票房頻過億,但動畫師的工資為什麼那麼低?
    (原標題:日本漫畫電影票房頻過億,但動畫師的工資為什麼那麼低?)不僅在日本,在中國、美國、韓國等其他國家,動漫的網絡播放行情都比較好。早前,還有一些日本動畫大師們會感嘆動漫越來越難做,如今只有幾個動畫師會抱怨一下。因為動畫大師們的作品搭上網際網路的風頭,更有市場。可以說僅僅依靠DVD、光碟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2016年10月份日本發售新番的藍光碟,大多數作品銷量都不好,基本可以宣告失敗。
  • 爆發之前的日本動畫,有太多辛酸故事
    《桃太郎 海之神兵》(1945)在戰時的經濟緊縮時期,這部影片以極快的速度拍攝完成,由導演瀨尾光世和一名動畫員工(一個受過再培訓的女服務員)合作完成,大部分原來的動畫師都被軍隊辭退了。雖然日本動畫師在二戰期間通過拍攝宣傳片和教育片而蓬勃發展,但在戰爭剛剛結束的時期,這個行業出現了嚴重的收縮。隨著男人們回到家中,女性勞動者明顯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日本動畫故事中消失了。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加劇,不僅是因為退伍士兵和海外殖民者的到來,還因為滿映映畫協會前僱員的湧入。
  • 回歸原點:日本動畫的種子
    鑑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動畫師是依靠政治宣傳和教育片的製作合約得以發展,因而在戰爭結束後的短暫時間內,整個產業遭到了嚴重的收縮。四十年代的日本動畫產業中,女性工作者因為男性的集體歸鄉而顯著減少。導致勞工市場競爭加劇的不僅有退伍軍人和海外歸來的殖民者,還有從「滿映」歸國的員工,這家「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是日本佔領滿洲時建立的電影機構。
  • 現在再學動畫還來得及嗎?去日本學動畫靠譜嗎?
    有人嘗試讓著名的插畫師去做某一話動畫的原畫,但其實他效率不高並且也並畫不好關鍵動作,並且在透視上更是捉襟見肘。3、需要充足的想像力對於原畫師來說,想像力就如同為繪畫加上翅膀一樣重要,很多時候你沒辦法畫出準確的動作,但卻可以讓他顯得很自然,很多繪畫師試圖把需要設計的動作自己「演繹」一遍,其實也是在說缺乏這種對於畫面的想像力。是否擁有充足的想像力,對於畫師的發展極為重要。
  • 日本選出最良心動畫公司:神作輩出
    日本誇耀於世界的動畫文化背後,是靠著眾多的動畫製作公司做支撐,雖然現在動畫製作行業活多錢少累死人,但是製作水平高的動畫公司永遠不會缺訂單,這種製作高質量的動畫製作公司往往比他們製作的動畫本身更有人氣,那麼在日本眾多的動畫製作公司中,有哪些公司是高質量高水準高人氣的公司呢?
  • 30多年前,日本動畫片中的媽媽們
    每當遇到困難,一休總會通過小布佛寄託思母之情,並獲得信心,而小布佛也會隨著劇情的變化表現出喜怒哀樂。每集片尾,伴隨著悠揚悅耳的片尾曲《母親大人,安好嗎?》,小布佛迎風飄擺……  《三千裡尋母記》:馬爾柯的心靈長途苦旅  時間:1976年  出品製作:日本ANIMATION公司  中國播出概況:52集(全劇完整引進)  本劇是日本著名的「世界名作劇場」中的代表作品,改編自義大利經典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故事說的是義大利男孩馬爾柯的母親為了家庭與丈夫的事業,遠赴千裡之外的阿根廷工作以貼補家用
  • 京都動畫遭縱火事件一周年 京阿尼"涅槃重生"
    原標題:邁過一年前大火中那扇未打開的門,京阿尼「涅槃重生」   中新網7月18日電(劉丹憶)「這是日本乃至全世界動畫界的至暗時刻」。一年前的今天,京都動畫(京阿尼)遭遇人為縱火,36人喪生火海,無數珍貴手稿化為灰燼。
  • 鬼滅之刃也改變不了動畫界!票房再多動畫師的薪水依然不會漲?
    最近就有這樣一篇報導,讓我們了解了日本動畫師們有多慘! 記者請來一位名叫中村大吾(匿名)的43歲資深動畫師現身說法,他自稱原本在動畫業界擔任正職,但是自從搞壞身體就換了正職工作,現在只是兼職接一些「原畫」的工作而已… 「這個業界不論作品多麼紅,賺來的錢也都是給製作公司的社長或製作人。動畫師不屬於員工,而是自營業者,基本上一毛錢都不會分到。
  • 《鬼滅之刃》也無法改變動畫界!票房再多動畫師薪水依然不會漲?
    最近就有這樣一篇報導,讓我們了解了日本動畫師們有多慘! 這篇報導中說道即使《鬼滅之刃》成了一棵搖錢樹,畫出如此優秀作品的動畫師們依然只能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記者請來一位名叫中村大吾(匿名)的43歲資深動畫師現身說法,他自稱原本在動畫業界擔任正職,但是自從搞壞身體就換了正職工作,現在只是兼職接一些「原畫」的工作而已…「這個業界不論作品多麼紅,賺來的錢也都是給製作公司的社長或製作人。動畫師不屬於員工,而是自營業者,基本上一毛錢都不會分到。
  • 如果你真覺得日本動畫「靠愛發電」,那就本末倒置了
    包括我自己在內,一些動畫自媒體給出了諸多科普,說日本動畫創作者底層畫師,又沒錢,工作量又巨大,幾乎就是「靠愛發電」的,像是有名的「Anitama」也好,「睡覺人」這樣的動畫UP主都宣傳過,底層畫師多麼多麼慘,動畫行業多麼多麼勸退,動畫人多麼多麼辛勞甚至過勞死依然沒有改變行業情況等等云云。
  • 關於日本動畫的風格演變,中國民族動畫的二重性,他們是這麼看的
    二、 日本動畫中的失母情結與社會成因作者   黃恩浩   中國傳媒大學作者從大量的日本動畫文本中敏銳地發現了「失母」這樣一種幾乎被儀式化的情結的存在,並以文化研究的角度從社會歷史、社會變革、社會現狀這三個形成歷史階段性的層面對其社會成因進行了分析,每個階段背後既各有其獨特誘因又體現出了歷史的延續與重疊。
  • 科普屬性:說說日本最好的動畫公司都有哪些?
    最近經常聽朋友說「國漫崛起,以後是國漫的時代」,我覺得有些誇大其詞了,先不說產業鏈的形成,光數數國內的動畫工作室,去掉外包分工的那類,有獨立製作動畫的工作室幾個指頭就數的過來,但是日本的動畫公司有百餘家,而其中頗有實力的也有近20家,出產電視臺正在播放的主力動畫,那麼這些動畫製作公司的巔峰又是哪些?今天筆者總算有時間,為大家做一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