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命名首批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

2020-12-20 騰訊網

關於命名第一批

青海省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遊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加快特色民族手工藝行業扶貧步伐,樹立典型,以點帶面,促進更多企業(單位)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推動民族手工藝行業貧困人口有效脫貧,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了第一批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申報工作,經過逐級推薦、嚴格評審、廳黨組會議審議、公示等環節,決定命名湟中區佛光工藝雕塑有限責任公司等111家文化企業(單位)為第一批青海省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

為有效調動申報單位的積極性,鼓勵基地為扶貧工作作出更大貢獻,根據《青海省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基地扶持細則》(青文旅發〔2019〕305號),對被命名的基地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頒發扶貧基地牌匾,並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希望被命名的第一批青海省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的企業(單位)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充分發揮示範、帶動和脫貧攻堅作用,堅持特色突出、品牌引領、創新發展,擴大生產規模,拓寬就業渠道,吸引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我省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附件:第一批青海省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名單

2020年4月7日

第一批

青海省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名單

(111家)

西寧市(24家)

1.湟中區佛光工藝雕塑有限責任公司

2.青海華坊工藝有限公司

3.青海緣匯木雕工藝有限公司

4.青海八瓣蓮花古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5.湟中縣馬蓮花民間工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6.湟中福瑞滿銀銅器研發有限公司

7.青海索琳手工藝術品有限公司

8.湟源縣丹噶爾皮繡研製開發有限公司

9.西寧馬金福河湟文化產業有限公司

10.青海全熙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

11.青海羌韻繡藝手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

12.青海藝針藝線民間工藝有限公司

13.青海青居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14.湟中誠鵬民族用品開發有限公司

15.湟中加牙藏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16.湟中旺銀工藝有限責任公司

17.青海安多手工藝品有限公司

18.湟中壇城佛教有限公司

19.湟中錦繡軒藝術傳播有限公司

20.青海作鴻堆繡藝術研發有限公司

21.湟中縣海源民族工藝品製造有限公司

22.魯沙爾宗咯藝術中心

23.青海奔羚商貿有限公司

24.湟中西納川盈緣法器加工廠

海東市(16家)

25.青海互助土族納頓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26.循化縣博藝旅遊文化有限責任公司

27.互助金盤繡土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8.循化縣聖駝民族手工藝品有限公司

29.互助縣素隆姑刺繡有限公司

30.民和銀龍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31.青海倫緣旅遊紀念品開發有限公司

32.青海龐氏墨洋文化服務有限公司

33.青海伊人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34.互助縣索蘭卡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

35.互助縣阿姑繡盤繡加工有限公司

36.青海南涼古城土族民俗文化有限公司

37.蘭索刺繡傳承發展中心

38.互助土族明旭刺繡有限公司

39.互助縣瑞欣玉雕有限責任公司

40.互助情之緣民間手工藝品有限公司

海北州(10家)

41.青海海濱藏城生態文化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42.祁連縣古琅玉民俗文化石材開發有限公司

43.祁連默勒阿佳啦民族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

44.海北州華瑞藏毯有限公司

45.祁連瑞士女人藏繡文化服務有限公司

46.祁連峨堡絲路民族工藝工貿有限公司

47.門源縣誌遠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有限公司

48.福鑫原生態文化開發貿易有限公司

49.海北仁毛百吉納民族服飾有限公司

50.祁連西夏騰格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海南州(13家)

51.海南州布繡嘎瑪民族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

52.海南州五彩藏繡藝術有限公司

53.貴德縣藏巴拉雪域文化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

54.貴南縣仁青藏文化藝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55.同德縣安多扎木念手工樂器製作有限責任公司

56.海南州亞美非物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57.共和縣嘛呢多本石雕文化產業有限公司

58.貴德縣聖寶唐卡藝術傳播有限公司

59.青海雪域花都商貿有限公司

60.青海三域絲路藏文化有限公司

61.青海民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62.貴德三寶總集有限公司

63.海南州札喜傳統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海西州(4家)

64.青海香巴拉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65.德令哈德園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66.德令哈金雪蓮文化工藝品有限公司

67.德令哈陶爾根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

黃南州(14家)

68.同仁縣熱貢龍樹畫苑

69.青海仁俊熱貢藝術有限責任公司

70.澤庫縣和日石雕藝術有限公司

71.青海多傑創意文化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

72.青海宗咔大藏經金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

73.尖扎縣河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74.黃南州尕藏熱貢文化有限公司

75.青海勝景熱貢藝術苑

76.黃南州旦正旅遊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77.青海引福五穀畫開發有限公司

78.澤庫縣和日石雕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

79.樂樂瑪蒙藏特色手工製品開發有限公司

80.黃南州夏吾當周藝術開發有限公司

81.河南縣阿玫沃民族兒童用品有限公司

玉樹州(24家)

82.玉樹州雅傑藏傳手工藝製品有限公司

83.治多縣嘎嘉洛益民製衣股份有限公司

84.囊謙葉青藏紅陶製作有限公司

85.玉樹州尕瑪尕智民族唐卡繪畫中心

86.玉樹州柏郎祥碧傳統藏香有限公司

87.玉樹州松贊唐卡藝術繪畫有限公司

88.雜多縣瀾滄江藏文化工藝品有限公司

89.曲麻萊縣康朵諾澤藏族工藝品有限公司

90.玉樹市青年牧女商貿有限公司

91.曲麻萊縣來格內日薩毛商貿有限公司

92.囊謙縣宗果文化旅遊服務有限公司

93.玉樹市歌傑農畜產品工貿專業合作社

94.雜多縣瀾滄江民族工藝發展有限公司

95.玉樹市松傑藏族工藝品工貿有限責任公司

96.囊謙半邊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97.雜多縣結多鄉優美村生態畜牧專業合作社

98.囊謙吾花黃陶工藝有限公司

99.玉樹福利唐卡服務有限公司

100.玉樹市嘉那嘛呢工貿有限公司

101.玉樹市巴丁民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102.囊謙多康咗瑪製造有限公司

103.玉樹市康巴安衝民族工藝品工貿有限公司

104.玉樹新寨嘛呢石雕文化藝術開發有限公司

105.曲麻萊縣瑪玉澤喇九商貿有限公司

果洛州(6家)

106.班瑪縣黑陶旅遊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107.青海省福瑞祥唐卡藝術品有限公司

108.久治縣年保玉則文化旅遊產品有限公司

109.瑪沁縣雪山鄉日賽牧民專業合作社

110.瑪沁宗卡拉熱民族服飾有限公司

111.達日縣查姆嶺民俗文化業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

相關焦點

  • ...烏蘭察布廣播電視臺——隆冬季節 察右後旗民族手工藝品製作...
    習近平2018年3月22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務會會議審議《關於二〇一七年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等情況的匯報》時的講話來源來源:察右後旗融媒體中心來源:察右後旗融媒體中心察右後旗察汗敖包民族手工藝品製作有限公司車間主任 王忠愛:(我)來這兒已經工作兩年了,主要做一些蒙古包、蒙古族家具等,以前只是做一些常規的家具,在公司的這兩年,學習了不少蒙古族傳統的元素和製作方法,又多了一些技能。
  • 青島安順東西部扶貧協作首批產業項目首批6750頭種豬入場生產基地
    近日,在安順市關嶺縣永寧鎮康寨村新希望六和引進的6750頭種豬,分批乘坐電梯入住五層樓的生產基地,至此新希望六和投資5億元的關嶺縣新牧養殖公司項目順利投產,實現了本年度青島——安順東西部扶貧協作旗艦項目當年籤約、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見效。
  • 揚州首家對口支援青海省貴南縣特色產品體驗館...
    記者還發現,體驗館以民族風格裝飾,通過多種形式充分展現貴南縣情風貌。除了綠色有機產品外,還展示著藏繡、唐卡、石刻等手工藝品。 通過推介活動,市民不僅可以了解並選擇青海以及貴南等青藏高原地區旅遊線路,還能選購黑藏羊肉、犛牛肉、犛牛肉乾、青稞酒、高原精選藜麥、高原菊芋等各種來自青海貴南地區的扶貧農牧特產品。「體驗館也宣傳推廣高原旅遊資源,為揚州市民提供高品質的貴南特色扶貧產品。同時實現引客入青,拉動當地消費,助力精準扶貧、消費扶貧。」許飛說。   體驗館開門也給揚州市民帶來了驚喜。
  • 【西寧市】13家企業入選西寧河湟文化創意扶貧工坊
    記者從西寧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了解到,12月15日,西寧公示13家河湟文化創意扶貧工坊,扶貧工坊將擴大就業崗位,拓寬當地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來,西寧市通過啟動西寧河湟文化產業園建設、舉辦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等系列品牌活動,推進河湟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行程上千裡 消費顯愛心 首批和田洛浦扶貧鴨運抵津城
    7月20日,來自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的首批數百噸鮮凍白條鴨行程上千裡抵達天津,為天津市民餐桌上增添一道美味佳餚。這些鮮凍白條鴨是扶貧愛心產品,此次在天津銷售,再次體現了天津援疆實施消費扶貧的強大推手。據悉,為助力和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會有共計1000噸的鮮凍白條鴨送入津門。
  • 商業邏輯下的手工藝品越來越成「大路貨」?
    新華網貴陽11月19日電(記者 李平)「政府對於傳統手工藝品的產業引導政策值得重新考量,民族手工藝品的過度產業化、商業化帶來了整個手工藝產品質量的下降,商業邏輯下的手工藝品越來越像旅遊商品中的 大路貨 。」
  • 南嶽忠烈祠被命名為民革黨員教育基地
    湖南日報9月17日訊 16日,民革黨員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衡陽市南嶽忠烈祠舉行。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省委會主委、副省長何報翔出席。南嶽忠烈祠坐落於南嶽衡山,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地之一,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紀念地,首批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革省委會曾在南嶽忠烈祠舉辦了「中華兒女公祭抗戰民族忠烈大典」等大型紀念活動。湖南民革連續多年組織民革黨員,在清明節赴南嶽忠烈祠祭掃抗戰英烈,省外民革組織也曾多批次專程赴南嶽忠烈祠參觀學習。
  • 青海省海西州柴達木綠色食品保健品基地
    基地企業  基地簡介    青海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區,全州總面積30.09萬平方公裡,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1.7%。總人口64萬,有漢、蒙古、藏、回、土、撒拉等30多個民族,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33.99%。這裡景色綺麗、物產富饒。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柴達木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和旅遊景觀,舉世聞名的聚寶盆--柴達木盆地蘊含豐富的礦產資源,已發現礦產103種,探明儲量的礦產60種,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約80.5萬億元。
  • 西南民族大學:唱響教育扶貧奮進曲
    2014年9月,西南民族大學青藏高原研究院在青藏高原人工飼草基地進行牧草生產性能評價。圖片由西南民族大學提供長期以來,西南民族大學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發揮高校專業優勢,以科技扶貧、智力扶貧為主要抓手,多措並舉服務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摸索出一條具有特色的教育扶貧路,榮獲「2019年度全省高校定點扶貧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 【非遺】普洱又有兩家非遺扶貧工坊掛牌 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
    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是國家「非遺+扶貧」的一種新型扶貧模式,非遺助力精準扶貧是文化和旅遊扶貧的重要舉措。根據《普洱市文化和旅遊局 普洱市扶貧辦轉發關於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的通知》(普文旅聯發〔2020〕3號)要求,普洱市首批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紛紛掛牌成立,截至目前,已達19家。
  • 「小菌棒」帶動「大扶貧」,看航空基地怎麼做!
    ——香菇大棚的首批香菇正式進入採摘期,迎來了首次大豐收,第一天採摘就摘得香菇300公斤。在今年雨水較多的時候,香菇發酵棚因旁邊醫務室的坍塌而受損嚴重,為保證發酵棚的正常生產使用,航空基地多方籌措資金,為黃沙溝村送來了5萬元的捐款,幫助其儘快修繕受損的發酵棚,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
  • 【海南州】貴南建成我省首家洋姜食品加工基地
    6月13日,記者從貴南縣了解到,瓊曼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建起了我省首家洋姜食品加工基地。這對消化當地農產品,以及促進農牧民增收有著積極的意義。  6月的貴南草原雖仍夾雜著些許涼意,但位於茫曲鎮的瓊曼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 臨夏縣建成布鞋加工培訓基地(圖)
    原標題:臨夏縣建成布鞋加工培訓基地  積石山縣舉辦布鞋加工、手工刺繡等技能培訓班,幫助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本報通訊員 史有東  中國甘肅網7月24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記者 王睿君 通訊員 喬棟明) 近日,投資1345萬元的臨夏縣精準扶貧布鞋加工培訓基地建成。基地的建成,將進一步發揮布鞋產業在助力精準扶貧、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方面的作用,輻射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從事布鞋加工,實現扶貧開發與富民產業培育同步發展的目標。
  • 中南大學瑤都優品電商扶貧案例
    江華瑤族自治縣自然資源豐饒,瑤族風情濃鬱,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可供開發;農業產品豐盛,有機大米、瑤山雪梨、江華金桔聲名遠播,有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可供開發;這裡瑤家文化傳承久遠,有瑤鼓、根雕木藝、長鼓、織錦等頗具知名度,有眾多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可供挖掘開發與保護。但是這些資源大多都走不出去,只能在當地賤賣,無法開拓更大的市場價值。  一是當地農戶脫貧意識不強。
  • 青海省市場監管局有序推進食品加工小作坊綜合治理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9日至11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全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現場觀摩推進會,回顧總結了食品加工小作坊綜合治理工作成效,安排部署了下一步重點任務。近年來,青海省市場監管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及市場監管總局決策部署,按照「整頓規範一批、取締打擊一批、典型示範一批」的思路,分階段分步驟實施食品加工小作坊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有力有效推動全省小作坊健康規範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共登記許可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3504家,建檔率達100%,監督信息公開75%以上,規範辦證389家,取締不規範經營75家,立案查處違法經營行為27起。
  • 湖北命名首批26家食品藥品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基地
    人民網武漢3月1日電 (金雨蒙)日前,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評選出首批26家省級食品藥品科普知識宣傳示範教育基地。 自2016年以來,全省食藥監系統在省局的統一部署下,依託宣傳普及食品藥品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科學消費意識和識假辨假能力為主要功能的食品藥品知識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陳列室等公共機構,配備食品藥品知識科普宣傳、體驗和展示功能的食品藥品研發、生產、流通、消費機構和企業以及食品藥品監管、檢驗檢測、教學、醫療部門和機構等,通過逐級開展創建活動,在全省已建成400個食品藥品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基地
  • 301個縣特色農產品及手工藝品,義烏正在熱賣
    「百縣萬品」項目是義烏市場集團全面整合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對口合作和結對幫扶等工作,按照「1+1+X+Y」改革設想,即「打造1個展銷中心,開發1個電商營銷中心,開設X個分店、專區、專櫃,布局Y個全國連鎖店」,創新打造的消費助農新模式。
  • 線上接單線下配送在家加工 魚臺探索無接觸模式扶貧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8日訊 驚蟄時節,儘管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籠罩下,天氣顯出些許寒意,但在魚臺縣王廟鎮太陽貿易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裡,遠遠就聞到清新的乾草味道,工人們正嫻熟地編制草製品,不一會兒,一個個精美的草編手工藝品就成型了
  • KARMA汽車將生產基地重命名為創新定製中心
    - KARMA慶典儀式上將莫雷諾山谷的基地重命名為 KARMA創新定製中心(KICC, KARMA INNOVATION & CUSTOMIZATION CENTER) -
  • 扶貧公益行動
    青海省從2010年開始對我進行引進試種,2014年開始進行了大面積示範推廣。目前全省已有6個品種通過了省級品種登記。截至2019年底,我在青海省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347公頃。  目前青海省從事藜麥生產的企業有20餘家,年加工能力3.5萬噸,開發出藜麥米、藜麥餅乾、藜麥麥片、藜麥掛麵、藜麥酒等多種產品,使我在產業化的道路上迅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