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文綜全國Ⅲ卷歷史試題存在一些可商榷之處

2020-08-15 松竹之風967

高考文綜全國卷歷史試題的命制一向以嚴謹著稱,但百密一疏,今年的試題存在一些可商榷之處,現列舉如下:第41題第(1)小問「分別概括西周時期的都城和古希臘城邦的特點」的答案中,西周都城特點有「國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權利,但身份不同」的表述,我認為是不正確的。不說「野人」是否有政治權利,就說「國」「野」「國人」「野人」和「都城」這幾個概念吧,從材料信息看,「都城」應包括天子都城和諸侯國都城,「國」即是指都城,而「野」是指「國」以外的區域,「國人」居於城中,野人居於城外,那麼「都城」中就只有「國人」,何來「野人」呢?「都城」的特點又何來「國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權利,但身份不同」呢?這應當是國和野或者說國人和野人的身份特點,也就是西周時期居民社會身份劃分的特點,而不是「都城」即「國」的特點,所以這句話作為西周都城的特點表述是不嚴謹的。第41題第(2)小問「概括古希臘城邦興起的歷史條件」的答案中,有「獨立自治的傳統」的表述,我認為也是不正確的。理由是,「獨立自治的傳統」應當是古希臘城邦的一個特點,而不是城邦興起的一個條件。顯然,這一點如果看作希臘城邦民主政治形成的條件之一是可以的,但不能看作希臘城邦興起的條件,道理很簡單,是在城邦興起以後,才逐漸形成了「獨立自治的傳統」,而不是相反。第45題第(1)小問「概括俄國農奴制改革前後對外貿易的變化」的答案中,有「以糧食為主的出口數量和機器設備為主的進口數量明顯增加」的表述,而從材料看,材料說的是「農奴制改革後,俄國的出口結構中,農產品仍然佔最大份額,糧食佔出口額一半以上」,只說了糧食出口的比重上升,並沒有說糧食出口數量增長,雖然比重上升也可能意味著數量的增長,但是也可能是因為其他出口商品比重下降而導致糧食出口的比重相對上升,所以這個答案表述至少是不夠嚴謹的。第46題第(1)小問為「根據材料一,概括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建立的條件」,材料是出自1940年4月的《冀魯豫邊區的概況》,而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建立、發展有一個艱苦鬥爭的過程,可以追溯到抗戰初期當地地方黨組織建立抗日遊擊隊,以及1937年底以後八路軍129師主力和115師一部相繼挺進該地區,開展抗日遊擊戰爭,逐漸形成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此問給人的感覺是該根據地在1940年才開始建立,而考生又不了解此前的根據地建立過程,那分析根據地建立的條件能夠客觀準確嗎?比如材料中只介紹了當地的群眾抗日武裝,答案中的「有相當力量的革命武裝」就只能代表他們,而不能反映出八路軍129師、115師正規軍的作用,而沒有強大的八路軍正規軍,根據地即使建立起來也是難以鞏固的。再有答案中竟然沒有包括根據地面積廣大、人口眾多等材料中提供的信息,顯然這些因素也是根據地建立的必要條件。至於材料中引出的鐵路、公路交通內容,考生因為不了解這些交通要道當時已被日軍佔領和控制,普遍會把「交通便利」看作是根據地建立的一個重要條件,故將這部分內容摘引出來,就難免有誤導考生之嫌了。所以,此題無論材料、設問還是答案,都存在較大的問題,在引導中學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嚴謹歷史思維的高考命題中,是應當引以為訓的。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歷史全國高考題的命題水平相當高,今年的高考題中雖然出現了一些可商榷之處,但仍然瑕不掩瑜。

相關焦點

  • 2017年全國卷1高考文綜試題
    2017年高考將於6月7日至9日開考,目前2017年全國卷1高考文綜試題已公布,考生可點擊2017年全國高考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頁進行試題內容查詢!預祝考生金榜題名!
  • 高考 | 南充一中名師分析2020年高考全國卷III歷史試題
    試題分析2020年高考歷史全國III卷試題堅持立德培根,鑄魂育人的根本任務,彰顯了疫情防控下的常態化高考和高考改革深入推進形勢下高考兩個時代特點,突出了對關鍵能力考查和順利銜接平穩過渡的特點,積極發揮了服務選拔和引導教學的積極作用。01立足基礎試題強調對高中歷史主幹知識的考查。
  • 漢中市龍崗學校鄧金晶:全國Ⅱ卷文綜政治題的特點和可鑑之處丨聚焦高考
    《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對加強高考內容改革頂層設計提出要求,明確指出要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科學設計命題內容。基於此,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結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考查呈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與創新性的有機結合。
  • 【文綜地理】百校聯盟2020屆高考複習全程精練2月模擬卷(全國 II 卷)文綜地理試題
    月20日,位於湖北鄂州市(圖2)的順豐國際機場開始修建,預計2020年修建完工。水道平均10 - 15年洩洪一次,洩洪時大量淡水會在短時間內集中排入海域。在非行洪期,水道在灘地內保留了大量耕地,由當地農民正常耕種。為保證上遊農田灌溉取水,水道海口處閘門將水道的水位控制的較高,農田海拔僅高出水面約30 cm。水道建成後,沿線形成了一條生態環境良好的綠色走廊,吸引了大批野生動物來此棲息。分析淮河入海水道對當地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
  • 2020高考全國二卷文綜答案解析 全國卷2文
    2020年高考已經來了,這批特殊的高考生正在努力拼搏中,2020全國二卷數學真題試卷 全國卷二高考文科數學試題答案解析。今年的高考時間為7月7日-9日。在此祝每位此刻仍在為夢想奮戰的少年一鼓作氣,拼盡全力,在收穫的七月,收穫實現夢想後的酣暢淋漓! 2020年全國卷二適用地區: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陝西、重慶。
  • 2020年高考文綜全國卷Ⅲ地理試題、答案及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Ⅲ)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地理試題 一、選擇題
  • 高考:東北師大附中名師點評2020年高考全國II卷文綜試題
    新課學習打基礎,要側重基礎訓練;單元複習側重整合與提升,可以做一些中上等難度的試題;期中期末複習側重查漏補缺與系統梳理,可選擇做一些最新模擬試題和綜合試題;高考複習,側重實戰演練,必須多做高考真題。人類是在反思中不斷進步的,反思是知識落實和能力素養提高的有效途徑。
  • 2020高考全國Ⅱ卷文綜歷史試卷評析
    一、總體評析2020全國高考Ⅱ卷文綜歷史試題(以下簡稱為「試卷」)凸顯「穩」字當頭,試卷結構、題型題量、考試難度均相對穩定。本次命題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以服務選拔為導向,重點考查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
  • 2017年全國卷1高考英語試題
    2017年高考將於6月7日至9日開考,目前2017年全國卷1高考英語試題已公布,考生可點擊2017年全國高考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頁進行試題內容查詢!預祝考生金榜題名!
  • 微觀視角下的2020年高考歷史全國2卷試題評析
    2020年高考歷史全國二卷難度是大於全國一卷的,在進行歷史複習的過程中,很多人喜歡將全國一、二、三卷的試題完全割裂開來,這其實是片面的。其實,在試卷命題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同一套命題班子在進行命制,這也就使得三套歷史試題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這篇文章就對全國二捲來進行一個微觀視角的分析,我覺得對全國一卷和三捲地區同樣會有借鑑作用。
  • 2018年高考歷史全國Ⅲ卷【精心排版 免費下載】
    WORD版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Ⅲ卷)文綜歷史試題【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材料  唐朝「安史之亂」後,一些藩鎮跋扈割據,朝廷力弱不能制。唐憲宗李純(805~820年在位)整頓賦稅,裁減冗員,放免宮女,使財政狀況開始好轉。他任用主張「削藩」的李吉甫等人為宰相,先後討伐不服從朝廷的劍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與浙西鎮(今蘇南、浙西地區),取得勝利,割據多年的魏博鎮(今冀南、豫北)主動歸順。
  • 2017年全國卷1高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2017年高考將於6月7日至9日開考,現在2017年全國卷1高考英語試題及答案已公布,考生可點擊2017年全國高考試題及答案及答案解析匯總頁進行查詢!預祝考生金榜題名!
  • 2020高考全國卷I文綜地理試卷評價:選擇簡單,綜合變化新趨勢
    高考文綜結束之後,微博上關於文綜地理的難度討論成為7月8日的一個熱點。在對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進行分析的相關文章中,大致有兩個走向:純屬理論性地表述對學科素養的考查、引經據典式地討論試題來源。後浪,是2020年的熱詞,也是對中小學生們的期待以下嘗試對2020年全國I卷文科綜合地理試題,進行分析。
  • 【試題精選】四川成都市2020年高三二診文綜地理試題Word版
    】福建省2020屆高三3月質量檢查測試試題文綜地理(解析版)【試題精選】北京市西城區2020高三一模地理試卷(含答案)【試題精選】全國大聯考2020屆高三4月聯考文綜地理部分部分(文綜1)【試題精選】2020年「中原●金科」大聯考高三4月質量檢測文科綜合地理部分【試題精選】2020年3月高三第一次在線大聯考(新課標
  • 2020年高考全國卷Ⅲ文綜試題解析(精編版)
    嶺南多被時人視為蠻荒之地,而在張九齡的筆下,卻是山明水秀,風光無限。他曾主持開大庾嶺新路,便利了嶺南與中原的交通,至今用之。張九齡「耿直溫雅,風儀甚整」,人們以其家鄉之名稱之為「曲江風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稱讚他:「當年唐室無雙士,自古南天第一人。」——據《新唐書》等(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張九齡成為盛唐名相歷史背景。
  • 2018年高考全國卷文綜、理綜試題整體評析
    聚焦主幹內容  2018年高考物理命題嚴格依據考試大綱,聚焦高中物理學科主幹內容和要求,以主幹的、學生終身發展和繼續學習必須掌握的知識為基礎設計試題,避免超綱、過難過繁的內容。比如,全國II卷第14題引導學生從能量的觀念來解決問題,全國I卷第15題要求考生對物體的運動、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觀念有深入的理解。同時,今年高考物理加大源於教材試題的數量和分值比例,引導教學回歸教材中的基礎內容,夯實學生學習的基礎。
  • 資深教師解讀2020全國I卷高考文綜試卷:緊扣時代主題 題目情境創設...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8日訊(讀特記者 焦子宇)8日,2020年高考結束。據資深文科教師介紹,今年全國I卷文綜試題以穩為主,在題型與結構、呈現形式與風格等方面,基本上延續了近年的考題特點,符合學生心理預期。
  • 新高考(山東)歷史卷有什麼變化?了解這些,2021年有的放矢哦
    因為7月8日上午現在是空著的時間,想必全國新高考推行以後,這個時間會做出考試科目安排的。2、試卷結構的變化從試題結構來看,全國卷的歷史是以文綜形式呈現,而新高考歷史卷為單科試卷。選擇題:數量上由文綜卷的12個變為15個;分值由單個選擇題4分、總分48分,變為單個3分、總分45分。
  • 山東:全國卷第二年理綜文綜有點難 英語難度適中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劉愷琦 徐軍 欒英傑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  6月8日,高考結束了最後兩門考試。今年是山東省考生第二年使用理綜、文綜全國卷,不少理科考生走出考場後反映,今年的理綜試題偏難,有的題型平時還沒有見過,與實際生活聯繫緊密,靈活性強。而文科考生也表示文綜在題目設置上有一些變化,答起來也不輕鬆。
  • 【試題研究】新高考過渡時期高考歷史試題研究——以2020年全國一...
    新高考過渡時期高考歷史試題研究——以2020年全國一卷和山東卷為例 鄭鍇宸 深圳外國語學校 研究背景: 2020年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市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正式啟動,使用「3+3」模式,歷史學科採用賦分等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