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加速期 市民政局:五年內老年助餐全覆蓋

2020-12-09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目前,全市共設立老人家食堂1591家,城鎮地區老年助餐服務實現全覆蓋,下一步,我們還將加點位、提質量,到2025年實現城鄉老年助餐服務全覆蓋」「『十四五』時期,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後,將有更多的養老機構既能養老,又能看病」……昨日,在天津新聞廣播播出的「十四五開新局──2020年委辦局長年終訪談」節目中,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松林帶領相關處室負責人,重點圍繞解決好「一老」問題,談發展思路和行動路線圖。

  據介紹,截至2019年底,我市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了266.7萬人,佔全市戶籍人口比例24.14%,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達178.46萬人;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達33.4萬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佔老年人口的比例約為5.32%,我市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加速期。

  為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去年,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老年人助餐服務工作試行辦法的通知》,通過補老人和補企業並舉的「雙補貼」方式,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實惠的助餐服務。但經過一年多的運行,老人助餐服務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在昨日節目中,通過記者調查走訪,將老人家食堂建設中存在的短板問題進行了「曝光」。

  針對個別點位存在設施供需不平衡、菜單設置不靈活、送餐範圍覆蓋小等問題,吳松林回應,老人家食堂作為新生事物,從去年10月份啟動建設,再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難免會出現經驗不足的現象,「群眾的呼聲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接下來,我們會對老年人需求多的地區,協調屬地政府增加助餐點位。同時,督導養老服務企業根據老年人的口味偏好和健康要求,適當調整和豐富菜品,讓老人家能夠吃上可心可口的飯菜。」

  從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專門設立一章,對醫養結合服務作出了規範。「《條例》的出臺,對於推進醫養結合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甄鳳英介紹,目前,全市367家養老機構,僅有70家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並且養老機構內職業醫師數量少、納入醫保的也少,「對於養老機構來說,不光缺醫養結合的人才,基礎的護理人才也是很緊張。根據統計,全市現有養老護理員9800人,其中,養老機構內護理員約6800人,以全市現有7.2萬張養老床位中的失能、半失能床位測算照護比,需要專業養老護理員約1萬人,目前專業養老護理員缺口約3000人。」

  人人都會老,因此,養老是繞不過去的「必答題」,展望「十四五」,民政部門已畫好戰略圖,吳松林說:「未來五年,我們要培養人,至少培養培訓3萬名養老護理員、養老院院長,與此同時,讓養老服務機構硬體、軟體同提升,實現千名老人養老床位佔比達到30至35張、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不低於55%。」

  又訊 12月9日上午,海河傳媒中心《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十四五開新局──2020委辦局長年終訪談」推出第六期節目,天津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國田將走進津雲中央廚房直播間,總結「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圍繞市民關注的藥品及醫療設備降價、長期護理險、異地就醫、電子醫保憑證等熱點焦點問題,向群眾匯報,傾聽群眾訴求。(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相關焦點

  • 市民政局:五年內老年助餐全覆蓋
    「目前,全市共設立老人家食堂1591家,城鎮地區老年助餐服務實現全覆蓋,下一步,我們還將加點位、提質量,到2025年實現城鄉老年助餐服務全覆蓋」「『十四五』時期,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後,將有更多的養老機構既能養老,又能看病」……昨日,在天津新聞廣播播出的「十四五開新局──2020年委辦局長年終訪談」節目中,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松林帶領相關處室負責人
  • 黑龍江新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加速 空巢老人已近100萬
    結果顯示,全省老齡人口數量逐年加速遞增、新生率快速下降、近十年我省人口保持淨遷出等因素造成我省人口年齡結構正在悄然地加速老化。  新生率快速下降  人口加快駛入零負增長  從2000年開始至今均在10%。以下,與同行列省區相比新出生人口佔比尤為偏低,我省將由低速增長加快駛入零負增長行列。
  • 加快發展老年教育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資料圖(方朝傑攝)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去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
  • 海通策略:人口預期壽命延長、出生率低迷 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前所...
    ③中國老齡化加速將推動商業保險、養老醫療、科技養老等「銀髮經濟」快速發展。如何應對加速的老齡化?2019年中國新生兒數量為1465萬人,較2018年減少約58萬,預計2020年將繼續下降,出生人口連降加快老齡化到來。
  • 江蘇「老年人口信息白皮書」發布 空巢率過半
    一年新增71萬老人,空巢老人佔全省老年人口的50.77%……10月24日省民政廳發布的最新版「老年人口信息白皮書」顯示:我省老齡化比例位於全國各省之首,人口老齡化形勢愈加嚴峻。八成空巢老人選擇居家養老省老齡辦主任夏春青在發布會上總結道,至2016年底,全省戶籍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加71萬,老齡化比重增加0.74個百分點。老齡化區域差異非常明顯,在設區市中老齡化比例最高的前三位是南通、無錫和泰州;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前三位是徐州、宿遷和淮安。
  • 截至去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
    人民視覺  我國人口結構正在發生新變化。老年人口迅速增加,中國已邁入老齡化社會。人口遷移規模加大,一些地方出現了人口淨減少。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佔總人口的15.5%。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近日發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空巢」老人,也就是子女離家後的老年人,佔到老年人總數的一半,劉源的父母就屬於這樣的情況。  「我國人口老齡化正處在加速發展時期,老年人口規模日益增加。據預測,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超過4億,屆時每3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
  • 上海市醫療機構老年護理床位達3.5萬張 二三級醫院實現全覆蓋優質...
    摘要:預計2020年上海的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530餘萬,老齡化程度將達到36%。今日,在衛建委召開的介紹全國老年護理工作發布會上,北京市和上海市在老年護理方面的做法得到肯定並在會上做了介紹。上海衛健委副主任秦淨說,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預計2020年上海的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530餘萬,老齡化程度將達到36%。上海市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滿足城市老齡化的護理服務需求,不斷優化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強化隊伍建設,老年護理服務能力與水平穩步提升。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破3億 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這就要求我們適時調整法律制度,以促進人口與自然、社會等方面的均衡發展● 在法律層面上,亟須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進行更加系統、綜合、全面和根本性修改,出臺人口與計劃生育公共服務保障法,為我國新時代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法治化保障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 理上網來|如何應對「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人口老齡化|生育率|...
    近期,「我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的消息引起廣泛討論。此前,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 養老產業解讀:日本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
    據相關資料統計,1970年,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佔到社會總人口的7.06%,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1995年這一比例升至14.54%,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2010年已達到22.84%,進入超老齡化社會。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推算,這一比例在2020年將達到26.9%,2050年將創下32.3%的新高。
  • 臺北市老年人口佔全市人口比率達14%
    華夏經緯網4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政府主計處22日統計指出,2014年底臺北市老年人口計有38.1萬人,佔全市人口比率達14.1%。去年隨著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市府對老人無論居家照顧、餐飲服務、乘車優待補助等服務均較2013年增加。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全國老齡辦原副主任閻青春:重視...
    公報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圖片來源:新華社加強對失能高齡老人的護理NBD:您如何看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性?
  • 天津開設老人家食堂469家 10萬老人享受助餐服務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自今年第三季度起,本市在全市130個街鎮、1565個社區,開設老人家食堂,截至目前,全市已開設老人家食堂469家,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務總數達10餘萬人次。  剛揭牌的慶有西裡老人家食堂,每周7天都提供早、午餐,早餐包括豆腐腦、鍋巴菜、油條、豆漿等;午餐葷素搭配合理,主食包括米飯、花卷、發糕等。
  • 問策上海2025|「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特徵及政策應對
    澎湃新聞 王基煒 製圖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之一,至2019年底,全市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518.12萬,佔戶籍總人口比重為35%,65歲及以上人口為361.66萬,佔比為25%。預計到「十四五」期末的2025年,上海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將增加到40%,而同期全國60歲及以上和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約為20%和14%。上海老齡化程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更為迫切。一、上海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徵上海老齡化與全國相比,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 優化城鄉養老助餐配餐服務網絡提升助餐配餐服務水平
    截至2018年2月底,全市共有長者飯堂928個,街道(鎮)、社區(村)覆蓋率達到100%,市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的全覆蓋服務網絡基本形成,多層次服務內涵不斷拓展,多支撐服務載體持續強化,多主體服務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力量運營佔比85%。助餐配餐規模化、市場化、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 人口老齡化加速應「儘快放開三孩」?人口學專家:意義不大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靜遠)近日,恆大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建議先放開三胎:中國人口報告2020》。文章稱,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降,老齡化加速到來。因此,應儘快全面放開三孩,應對人口少子化老齡化。
  • 2018年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7.9%,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通常意味著這個國家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通常社會養老負擔較重,此類國家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的國家,多出現在發達國家中。10%以上,或者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以上,那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 2018年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7.9%,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我國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口中,處在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佔總人口的比重較高,通常意味著這個國家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通常社會養老負擔較重,此類國家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的國家,多出現在發達國家中。那麼我們國家的人口情況怎樣呢?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新聞。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 李紀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在歷次黨的全會文獻中是第一次,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