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究竟是哪一天?在南京正月十五才是小年

2021-01-15 南報網

2020-01-18 12:39圖文來源:金陵晚報

昨天(臘月廿三),南方人與北方人又吵起來了!這一次的焦點,則是「小年」!作為「過年程序」正式開啟的一天,「小年」究竟是哪一天?到底是「臘月廿三」還是「臘月廿四」?這樣的爭論一直在網絡熱搜榜不退。而南京人對這一次的爭論顯然有點無所適從,難道我們的「小年」不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嗎?

傻傻分不清的「小年」,究竟是哪一天?

在南京

正月十五才是小年

昨天(臘月廿三),南方人與北方人又吵起來了!這一次的焦點,則是「小年」!作為「過年程序」正式開啟的一天,「小年」究竟是哪一天?到底是「臘月廿三」還是「臘月廿四」?這樣的爭論一直在網絡熱搜榜不退。而南京人對這一次的爭論顯然有點無所適從,難道我們的「小年」不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嗎?

年味開始的「祭灶日」

明代之後有了變化

宋代有詩云:「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祭灶日,從古至今都被認為是「過年程序」真正開始的一天。

然而,讓南方人和北方人腦殼疼的來了,開啟年味的究竟是哪一天?

北方人振振有詞!

在北方有句俗語叫「二十三,糖瓜粘」,在這一天,人們會吃「糖瓜」或「關東糖」,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到了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接風面」。

南方人自然不服!南方以臘月廿四為小年,稱「撣塵」,也就是北方的「掃房」。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將室內屋外、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乾乾淨淨地迎新春。為此,不少南方人還要吃年糕。

寓意大致相同,可憑什麼南方人就要比北方人遲一天「入年」?為了這事,南方人又與北方人爭得不可開交。究竟誰有道理呢?

南京地方史專家、著名作家薛冰笑言,對於究竟哪一天過小年其實沒有爭論的意義,「祭灶日,就是送灶,明代以前是臘月廿四,清代改為臘月廿三,但南方人仍堅持臘月廿四祭灶。只不過有些地方將送灶視作小年。」

據記載,古時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小年是臘月廿三,百姓家是臘月廿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廿五。北方靠近政治中心,受官家影響,因此小年多為臘月廿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廿四。

南京人的小年一直都是元宵節

南京人的小年到底是哪一天,怎麼臘月廿三和臘月廿四皆不是呢?

對此薛冰坦言確實如此,「南京人的小年,是元宵節。春節大年,元宵小年,全國很多地方也是如此的。」

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南京曾是明王朝的首都,朱棣當上皇帝後實行了暴政,當時的百姓在永樂元年正月十五舉行燈會,心裡懷念朱允炆時代的寬政,場面賽過過年。因此在南京地區,元宵節也就成了小年。

不僅如此,南京民俗專家陶思炎認為,「小年」其實還有更多說法,江浙滬一些地區則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則將除夕看作小年,「小年,中國的傳統節日,卻並不特指哪一天,地域不同,風俗不同,被視為『小年』的日子也不同。具體是哪天,各地都不一樣,像蘇州,將臘月廿九稱之為『小年』。」

在薛冰看來,傳統節日與節俗一直處於變化中。「節慶的時間會有改變。比如說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是漢代才確立的。《尚書大傳》中說,『夏以孟春為正,殷以季冬為正,周以仲冬為正』,秦代更以夏曆十月初一為新年。又如接財神,清代以正月初二為多,而當代則以正月初五接財神最盛行,還有人為了搶先接到財神,在初四就『搶路頭』。」

節俗的內容也在不斷變化。「以新年節俗為例,晉代除夕活動的中心已是辭舊迎新。家人團聚守歲成為定例,且以子女守歲能為父母延年益壽,有『守冬爺命長,守歲娘命長』的俗語流傳。此後新年節俗不斷拓展,將時段相近的一系列民俗活動融匯進來,從臘八、祭灶到元宵,前後長達一個多月。節俗內容也在陸續變化中,如漢代的門神是神荼與鬱壘,到唐代換成了秦瓊與尉遲恭。同在唐代,又增加了鍾馗的傳說。到明代初年,因朱元璋的提倡而增加了春聯。元宵節在唐代只有三天,『金吾弛禁』三夜,夜遊觀燈成為元宵節俗,不會早於唐代。宋代京師增為五夜,明代又發展到十天,就是南京現仍流行的『初八上燈,十八落燈』。」薛冰曾經為此專門有過解釋。

傳統習俗

老南京過年序曲

要這樣準備

那麼,作為祭灶日的過年序曲,南京人到底要如何準備呢?

祭 灶

南京人的祭灶(也叫送灶),準備豐盛的祭品來「賄賂」灶王爺,以期盼來年家裡有個好運道。臘月廿三前後,灶王爺要上天「述職」,匯報這家人的善行或惡行,因此,祭灶歷來被南京人看重,認為「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

薛冰也曾解釋:「古代由女性祭灶,到明代變為禁止女性祭灶,結果北方興出『男外女內』之說,而南京仍由女性祭灶。最初只有送灶君上天,後來又增加了接灶君歸位。」

吃 灶 糖

這一天人們會買糖瓜、關東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爺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對老南京而言,元寶糖必不可少。元寶糖一般用飴糖和芝麻為主料,通過木模板做成元寶狀,講究些的用白糖、芝麻、核桃仁等。

元寶糖吃著很粘牙,就是存著一個心思,萬一灶王爺想起不如意的事,元寶糖關鍵時刻粘得他張不了口。作為南京特有的節令食物,元寶糖體現了南京人的幽默感。

掃 塵 土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這天都要打掃環境,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寫 春 聯

臘月廿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

相關焦點

  • 二十三、二十四、正月初五、正月十五,你的家鄉小年是哪一天?
    一些民俗專家認為,北方在南宋以前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為臘月二十四;鄱陽湖等地居民,小年則定在臘月二十五。所以現在北方地區是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地區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 2018年小年日期
    如果開一場辯論會,討論小年的時間問題,那麼,北方的同志們堅持認為小年在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的同志們而一直堅稱小年在臘月二十四,不明就裡的朋友就暈了到底2018小年哪一天?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所以萬年曆小年現在就來為您答疑解惑,看看2018小年在幾月幾號的吧![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 小年夜究竟是哪一天?官三民四船家五,還有地方正月過小年
    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除夕的前一天南京:正月十五,即元宵節這天在南宋以前,中原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民間受官方影響較大,因此北方逐漸形成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習俗。而南方遠離政治中心,民間一直保留臘月二十四祭灶神和小年夜的習俗。為什麼南京在正月十五過小年?
  • 小年是哪一天?農曆小年是什麼意思?
    小年是哪一天?農曆小年是什麼意思?今天翻過檯曆,看見角標上掛著小年,愣了一下,長這麼大很少關注過小年,隨手翻過一頁,角標上還是掛著小年,前後翻了翻,發現今天的小年下注了北,明天的小年下注了南,腦補了一下,原來小年的時間南北不一樣,相信不少人和小編一樣有疑問,小年是哪一天呢?為什麼南北小年的時間不一樣?農曆裡的小年是什麼意思呢?
  • 小年「正日子」究竟是哪天?這個答案我給滿分!
    小年究竟哪天過?  這是一個比「甜鹹粽子」爭論更激烈的問題:  全國各地,「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  時間橫跨臘月二十三到新一年的正月十五  北方大部分地區:  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  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
  • 2017年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號?農曆日期時間是什麼時候?
    2017年小年什麼時候?2017年小年幾月幾號?小年(也叫小年夜,過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號 陽曆多少是小年日期時間
    小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稱之為祭灶節、灶王節,一般小年到來也意味著春節的到來,家家戶戶都都要開始準備年貨了,那麼2019年的小年到底是幾月幾日呢?2019年小年是幾月幾號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2019陽曆多少是小年日期時間。  2019年小年日期時間
  • 科普| 「小年」究竟在哪天?
    小年究竟在哪天?小年究竟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還是二十五?過慣了自家小年的你或許看到這一問題或許會有些凌亂。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南北方的小年相差了一天。因為人類不到deadline的最後一天就不知道著急啊。其實,對於小年的時間爭執,也不限於那兩天。例如江浙滬部分地區稱除夕前一夜為小年夜;安徽北部和南京地區把小年和元宵節合在一起;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而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又是除夕……這些「小年」習俗你知道嗎?
  • 各地小年是哪一天及如何過,老祖宗的傳統不能忘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中國國內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小年期間漢族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
  •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習俗差異2020小年微信文案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每年這時候,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就要關於小年的時間進行一次激烈的討論——小年北小年南是哪一天?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傳統佳節在不同地區也略有區別,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原因、小年的由來,以及小年微信朋友圈的文案吧!
  • 2017年湖北小年是哪一天 湖北小年夜吃什麼習俗盤點
    2017年湖北小年是哪一天 湖北小年夜吃什麼習俗盤點  本篇發布於2014年01月18日  昨日上午10時,由本報與市民之家聯合主辦的第十二期(總第29期)「市民大講堂」現場其樂融融。湖北百姓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張琪軍老師今年68歲,談起湖北人過年的習俗,那講究可就多了。張老師說,傳統意義上的過年,應該是從農曆冬至這天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從冬至那天開始,湖北人就要開始忙年了,開始殺年豬醃製臘肉、臘魚了。  為什麼農曆臘月二十四這天過小年。
  •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 北方小年飲食習俗及菜譜推薦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2019年1月28日臘月二十三,即民間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過小年,也有掃塵的習俗。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小年祭灶傳統從何而來?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哪天才是正日子?
    在小年這一天,十分重要的一項活動便是祭灶,灶神在我國古代社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神靈,他雖然沒有強大的法力,但卻掌握著人間的衣食以及禍福,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居家之神。民間素來有過小年的傳統,但小年具體在哪一天卻是不固定的,一般來說北方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而南方則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
  • 2020年的小年是哪一天?今日小年朋友圈優美文案及小年習俗盤點
    2020年的小年是哪一天?歲尾寒冬,年味漸濃,在甜甜的灶糖香氣裡,我們迎來了傳統佳節——小年。2020年1月17日農曆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節氣——小年夜。小年是除夕前頗為重要的一個節日,習俗有掃塵,祭灶,吃灶糖,年糕等。
  • 「小年」是什麼時候?「小年」的由來及習俗,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之前都聽家裡的老人們說過「小年」,可是也不知道「小年」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小年」的知識。「小年」是什麼時候其實「小年」,並非是一個特定的節日,在民間有句俗話叫「官三民四船五」,之前百姓家過小年都是臘月二十四,但是官家過小年會提前一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三「祭灶王」,後來百姓們也隨之效仿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小年有哪些旺運習俗和禁忌?
    啥是小年?2020小年在哪一天?小年,是大年的開始。一般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開始。從這一天起,直到大年三十,每一天,古老民俗都安排了為過大年準備的小年習俗。2020的小年,就在明天,也就是陽曆的2020年1月17日。現代人工作那麼忙,小年還在趕工,還需要過嗎?小年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老祖宗留下幾千年的民俗,其中有很多有吉利意味的生活方式。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
    小年北小年南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南北的小年時間不一樣,南方小年比北方的小年晚一天,因此常會有南方不是小年的時候,北方的朋友給你發小年祝福吧!下面一起來看看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小年北小年南什麼意思所謂「小年北小年南」是指南方有一個小年,北方也有一個小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則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 北方小年南方小年時間是同一天嗎 南北方小年習俗有什麼區別不同
    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小年呀!「小年」這天該幹啥?傳統「小年」與「祭灶」息息相關。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由此而來,也衍生處小年眾多的習俗。祭灶吃糖瓜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 注會的小年是啥?
    -小年......到底哪天?以上堪稱南北五大世紀差異北方小年二十三,南方小年二十四,這是大多數人的認知。但對於這個說法,還是有很多網友表示不同意。-「我家從來都是除夕前一天才過小年~」-「年前哪有什麼小年? 我們只認正月十五的小年!」接下來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這個小年其實不管哪一天,這「小年」的意義可都不小,這天以後,人們便開始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