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國內首套、輕油轉化率94% 漿態床渣油加氫技術成功實現...

2021-01-19 百家號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瞿劍

中國石化新年之初宣布,其旗下茂名石化260萬噸/年漿態床渣油加氫裝置2020年12月31日成功投產,標誌著世界先進的漿態床渣油加氫技術在我國成功實現工業化應用。

中國石化茂名石化介紹,該260萬噸/年漿態床渣油加氫裝置是全球最大、國內首套漿態床渣油加氫裝置,採用義大利ENI-EST工藝技術,可將重質、劣質原油高效轉化為清潔油品,具有轉化能力強、輕油收率高等顯著技術優勢,能更好適應原料性質變化,實現利用「最差的渣油」生產「最優質的產品」。

中國石化作為「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引進了這一技術。茂名石化搶抓機遇,建設投用了這套全球最大的260萬噸/年漿態床渣油加氫裝置,實施產品結構優化。

作為茂名石化產品結構優化項目的核心裝置,260萬噸/年漿態床渣油加氫裝置以劣質減壓渣油和催化裂化油漿為原料,經加氫熱裂化反應,生產出液化氣、化工原料、重石腦油、柴油、減壓蠟油。裝置設計輕油轉化率高達94%,能將瀝青、焦炭等低附加值產品轉化為汽煤柴等高附加值的清潔油品,全廠輕油收率大幅提高,實現石油資源價值的最大化利用。

該項目從立項、設計、建設到生產全過程強調清潔生產,配套建設了150萬噸/年輕油聯合加氫、15萬噸/年硫磺回收、200噸/小時酸性水汽提等裝置,在油品提質的同時,能較好滿足全廠廢氣、廢水處理需求,實施後每年可減少SO2、VOCS排放,進一步改善廠區環境,實現生產過程更環保,社會效益明顯。

裝置於2018年10月開工建設。由於是國內首套裝置,從設備製造、工程建設到裝置開車,都沒有成熟經驗可參考。特別是今年新冠疫情,給工程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茂名石化堅持「用開車統籌優化施工統籌」,高標準、嚴要求強化疫情防控與施工組織,沒有因為疫情停工一天。同時,加強人員培訓和生產準備等工作,提前介入「三查四定」,攻克了疫情影響以及裝置工藝技術複雜、新型設備較多、人員操作零經驗等難題,實現高水平一次投產成功,為我國甚至全球石化行業探索漿態床渣油加氫技術工業化應用提供了成功經驗。

裝置投用後,茂名石化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漿態床渣油加氫+適度焦化」重油清潔加工路線,開啟了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新徵程,對推動我國重油清潔加工和石化企業轉型發展具有示範性意義。

相關焦點

  • 設計輕油轉化率高達94%
    上月31日,中國石化茂名石化260萬噸/年漿態床渣油加氫裝置成功投產,這標誌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漿態床渣油加氫技術在我國成功實現工業化應用。 作為茂名石化產品結構優化項目的核心裝置,260萬噸/年漿態床渣油加氫裝置以劣質減壓渣油和催化裂化油漿為原料,經加氫熱裂化反應,生產出液化氣、化工原料、重石腦油、柴油、減壓蠟油。裝置設計輕油轉化率高達94%,能將瀝青、焦炭等低附加值產品轉化為汽煤柴等高附加值的清潔油品,全廠輕油收率大幅提高,實現石油資源價值的最大化利用。
  • 全球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加氫反應器震撼問世
    該設備的成功製造再次刷新了世界鍛焊加氫反應器的製造紀錄,標誌著我國超大噸位石化裝備製造技術繼續領跑國際。單臺規格世界最大全球首臺3000噸級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是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二期項目的核心設備。設備單重超3000噸、總長超70米、外徑6.15米、壁厚0.32米,是目前世界單重最大的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
  • 浙江石化漿態床反應器框架模塊實現首吊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2月12日,煉化工程十建公司承建的浙江石化(二期)項目1號300萬噸/年漿態床渣油加氫裝置反應器框架實現首個模塊吊裝,標誌著該裝置反應框架鋼結構模塊化施工進入衝刺階段。    據了解,1號300萬噸/年漿態床渣油加氫裝置反應器框架高125米,單體結構重5000噸,是浙江石化(二期)項目建設中的關鍵線路。
  • 茂名石化150萬噸/年輕油聯合加氫裝置一次開車成功
    茂名石化150萬噸/年輕油聯合加氫裝置一次開車成功金羊網  作者:龍泰良 張亞培 劉瀅萱  2020-12-16 裝置的成功投產,對推動茂名石化重油清潔加工
  • 惠生工程獲籤國內首個渣油加氫裂化項目設計合同
    上海2013年9月17日電 /美通社/ -- 惠生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2236)(「惠生工程」或「本公司」)今日宣布,其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惠生工程(中國)有限公司獲得了國內首個渣油加氫裂化裝置的設計合同。
  • PHR系列渣油加氫催化劑工業試驗成功
    5月17日,記者從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獲悉,這個研究院開發的PHR系列渣油加氫催化劑在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重油加氫裝置完成第十五周期運轉。分析對比數據顯示,催化劑在加氫脫硫、脫氮、脫殘炭和床層壓降方面優於進口劑,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誌著中國石油重大現場工業試驗——PHR系列渣油加氫催化劑工業應用試驗取得成功。
  • 石化工業再添「大國重器」國產壓縮機當上渣油加氫主角
    日前,專家團隊經過對鎮海煉化煉油老區結構調整提質升級項目———260萬噸/年沸騰床渣油加氫壓縮機組項目進行充分研討和評審,最終將裝備開發重任交給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此開啟沸騰床渣油加氫往復式壓縮機的新紀元,成為具有中國裝備製造業國產化裡程碑意義的又一新作。   沸騰床渣油加氫是石油化工領域的新工藝,由沈鼓集團與鎮海煉化合作開發。
  • 十建承建茂名輕油裝置開車成功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2月16日,由十建公司承建的茂名石化150萬噸/年輕油聯合加氫裝置開始投料生產,產品各項指標全部合格,實現裝置開車、投產一次成功。    據介紹,150萬噸/年輕油聯合加氫裝置是茂名石化產品結構優化項目260萬噸/年漿態床渣油加氫裂化裝置的配套裝置,也是中國石化「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項目之一,可生產國六柴油和優質化工原料,並具備生產3號航空煤油的能力。    (溫錦鵬)
  • 我國自研「千噸級重質油懸浮床加氫中試裝置」開車成功
    日前,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的重質油懸浮床加氫技術在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完成千噸級中試裝置建設並開車成功。該裝置實現連續運行200多小時,並完成168小時的物料衡算試驗,重油加氫實現瀝青質轉化率>99%,殘炭脫除率>95%。中試實驗實現預期目標,獲得了工藝運行參數、催化劑性能等關鍵數據。
  • 中國綠色化工的成功典範: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技術
    該技術包括催化蒸餾與環己烯酯化加氫新反應集成用於製備環己酮(已中試)、鈦矽分子篩與漿態床集成用於環己酮氨肟化合成環己酮肟(已工業化)、純矽分子篩與移動床集成用於環己酮肟氣相重排(已中試)、非晶態合金催化劑與磁穩定床集成用於己內醯胺精製(已工業化)。採用該技術已建成三套20 萬t/a 的工業生產裝置(圖1),還有多套工業生產裝置正在建設中。
  • 「超級高壓鍋」實現「滴油淘金」
    「叮、叮……」「鐺、鐺、鐺……」「滋——滋——」日前,記者走進洛陽石化260萬噸/年渣油加氫裝置項目建設現場,焊接聲、切割聲、敲擊聲此起彼伏,交匯成一曲奮進的交響樂。「我們比誰都希望早點中交投產,早點『收割』技術紅利。」
  • 小「油頭」實現經典轉化——記黑龍江海國龍油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待「油頭」裝置全部開車成功後,雙脫、溶劑再生、硫黃回收、DCC、輕烴裂解、聚烯烴裝置等工藝將陸續開工,預計11月將全部投產。  海國龍油副總裁楊發新介紹說,「550」項目是黑龍江省發展「油頭化尾」的示範項目。雖然「油頭」很小,但是整體項目的化工產品比例高達70%以上。  那麼,這個小「油頭」項目是如何實現經典轉化的?
  • 我國乙烯生產開闢乙炔途徑乙炔轉化率98.90%
    近日,由神霧科技集團研究院和北京華福工程公司聯合開發的乙炔加氫制乙烯工藝及裝備通過了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是現代煤化工工藝領域一項突破性技術,填補了國內外高濃度乙炔制乙烯的技術空白,建議加快大型工業示範裝置建設。   本次鑑定會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
  • 燃料電池商業化急先鋒 全球最大加氫站上海建成
    6月5日,上汽集團全球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氫燃料電池車加氫站在上海化工區正式落成。作為國內唯一全面實施「純電、插電、燃料電池」三條新能源技術路線的企業,上汽集團堅持「市場+技術」雙輪驅動,燃料電池汽車核心技術國內領先、世界一流,已積極參與制定了15項燃料電池國家標準,並在國內率先實現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和商用車產品的商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