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臺商談臺當局「新南向」:這渾水我不趟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南下」還是「西進」?——重慶臺商談臺灣當局「新南向政策」

    新華社重慶3月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陳舒、趙宇飛、劉恩黎)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力推所謂「新南向政策」,意圖逆阻、切割臺灣與大陸之間日益緊密的經濟聯繫。對此,多位在渝臺商表示,「新南向政策」實為下策,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參與大陸的「一帶一路」等新戰略,方是紓解臺灣經濟困境的良方。

  圖為何玉玲接受記者採訪,劉恩黎 攝

   去年10月,涉足大陸市場已20年的臺灣南僑集團在西部重鎮重慶設立新據點。集團大陸事業營運長陳正文表示,重慶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不僅是「渝新歐」大通道的起點,也處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廣袤的大陸西部地區蘊含無限商機。

  「 一帶一路 倡議的推行,將進一步促使重慶這樣的城市成為大陸對外開放的前沿,因此我們決定加大投資。」南僑集團重慶僑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商務副代表王淑靜說。

  臺晶電子(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建福對此也深表贊同。「重慶為我們企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他表示,大陸方面一如既往對臺企在大陸發展提供便利,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我們不會放棄在大陸已有的基礎。」
    已深耕大陸市場18年的重慶永固新型建材公司董事長簡國釧表示,雖然目前大陸的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但這並不會影響臺資企業紮根大陸、向西發展的腳步。

  「對於企業而言,市場是我們最關注的。我的企業主要是做混凝土的,產品以內銷為主。東南亞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風俗都大不相同,這 渾水 我不會趟。」他說。

  圖為南僑集團重慶分公司首席商務副代表王淑靜接受採訪(右一), 陳舒 攝

  重慶元創汽車整線集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振豐也不看好臺當局所提的「新南向政策」,他認為臺灣企業走「南向」的競爭力有限,「能存活的估計寥寥無幾」。這位來自臺灣高雄的企業家表示,臺灣企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與大陸合作。「畢竟我們是一家人,語言、文化都是相通的。而且,大陸一直對臺商抱持善意,為何我們要拒絕這份善意呢?」

    在重慶創辦跨境電商平臺「臺灣直購網」的臺商何玉玲則表示,就電子商務而言,目前臺灣企業最穩妥的辦法還是到大陸設立公司,大陸環境相對成熟,以大陸為「出發點」做起來更有希望,而直接「南向」則很難成功。

  重慶市臺辦統計顯示,2016年重慶新增臺資企業81家,同比增加58.8%;合同臺資3.19億美元,同比增加65.3%;實際使用臺資2億美元,同比增加29%。由這組數據顯見臺商「西進」的熱情。在渝臺商受訪時普遍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臺商加大投資大陸,意在通過參與大陸一系列新戰略,提升自身的全球競爭力。反觀臺當局企圖壓制、阻滯兩岸經濟關係,推出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新南向政策」,臺灣企業界顯然是不「買帳」的。

  圖為黃星瑋接受記者採訪,劉恩黎 攝

  「集團在東南亞設有工廠,規模和產品有限,而這幾年我們一直在追加對大陸的投資,還計劃把公司在泰國的產品引進大陸來銷售。我們對大陸市場很有信心。」王淑靜說。

  重慶臺商協會會長、重慶百吉廚房用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勳說:「 新南向政策 是民進黨的一個政治口號,要控制企業難度很大。大陸經濟體量那麼大,臺灣不可能放棄大陸市場,希望臺灣當局不要因政治因素讓臺灣自我封閉,這會帶給臺商莫大的災難。」

    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當局「新南向」散財「敗家」
    蔡英文上任後就力推「新南向政策」,但理想再豐滿,架不住現實太骨感。臺「審計部」在2016年當局總決算審核報告中稱,為促進臺灣與東協各國的經貿關係,臺當局責成相關駐外機構積極接洽籤署經濟合作協議與投資促進暨保障協議,結果籤經濟夥伴協定的只有新加坡一個,其他國家都還停留在可行性研究,甚至是尋求對話渠道上。
  • 蔡英文推「新南向政策」 臺商直斥「根本外行」
    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蔡英文在20日的講話中,不斷提及區域經濟整合與「新南向政策」,試圖通過發展和東南亞關係,彌補因兩岸關係有可能惡化而導致的經濟損失。但這樣的政策究竟能產生多大效用,島內輿論不禁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當年絕大多數臺商在第一波南進時「觸礁」的記憶尤在,越南排華尚殷鑑不遠。此時當局鼓勵大舉投資東南亞,有大陸臺商就痛斥「這很冒險,根本是外行」。
  • 臺當局推行「新南向政策綱領」
    這個單位很特別,級別高下與財政歸屬不清楚,如何發揮效用也是一項考驗。黃志芳主任在三個月內做了一些規劃與新南向政策綱;他發表談話:「臺灣企業是螞蟻」,不必到大象群立的中國大陸去競爭了,「南向」才有出路。引起企業界不小的反彈。
  • 動輒「抹紅」臺商,蔡英文幕僚長被曝借力臺商才能搞「新南向」
    爆料人之一的臺北市議員遊淑慧22日表示,那次出訪的引線人是一位在大陸有投資的臺商,質問民進黨動輒「抹紅」臺商,為啥借力大陸臺商搞「新南向」。 「外事交流」還是私下牟利? 民進黨拼「新南向」要借力臺商 另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辦公室幕僚長蘇嘉全和「綠委」蘇震清表示上述都是不實指控,21日提告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革實院長羅智強、副院長遊淑慧等人。22日,王育敏、羅智強、遊淑慧等,到臺北地檢署反控蘇兩人誣告。民進黨當局力推「新南向」的結果是「大潰敗」。
  • 蔡英文當局將大陸臺商比作"螞蟻" 遭港臺媒體齊諷
    生物專家表示,這是疣胸琉璃蟻,現正值求偶期,群蟻紛飛,當地需要移除蟻窩。  不過在蔡英文執政當局眼裡,令人頭疼「螞蟻」可能不止這些。為了奮力推行其所謂擺脫對大陸經濟過度依賴的「新南向政策」,多年來在大陸紮根拼搏、勤勞打拼的臺商竟也被蔡當局比喻成了「螞蟻」。
  • 唐永紅:「新南向」成效不彰 預料中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表示,「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是預料之中的事。該政策面向沒有形成統一市場的一些小型經濟體,和大陸市場無法比擬。 唐永紅指出,「新南向」地區是一些小型經濟體,並非一個統一市場,臺灣產品以及臺商進入「新南向」地區成本高,進入其中一個經濟體並不代表進入到其他經濟體,而且在小型經濟體中很難取得規模經濟效應,再加上「新南向」地區在社會政治層面的不穩定性,都註定了「新南向」政策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 邱毅:「新南向政策」是痴人說夢 蔡英文送臺商去死啊?
    她的政治導師李登輝過去就搞過「南向政策」,他過去搞的「南向政策」是為了阻止臺商到大陸去投資,當時很多的臺商也跟著李登輝的「南向政策」的號角到東南亞去,最後是鎩羽而歸。到現在還怨言不止。在陳水扁執政時期的時候就推出了「南向政策」,對象是東南亞的國家,要強化臺商的投資。而蔡英文時期現在推出的是「新南向政策」,對象是東協十國、南亞六國推動經貿雙向的交流。好,我們來看到的是過去時期,李登輝時期推出南進政策,那個時候剛好是大陸也崛起了,對於臺商來講大陸是比較有吸引力。
  • 蔡英文「新南向」葫蘆裡賣啥藥?
    隨著「5·20」臨近,即將上任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開始端出各種「政策牛肉」,頭一道就是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內容看起來很豐富,包括,蔡英文執政後將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提高決策及整合層級;設立東協及南亞研究智庫;成立大型東協南亞獎學金計劃,通過人才的培養與交流,打通與東協及南亞國家關係的「任督二脈」等。
  • 在這一瞬間,你是否也願意趟趟愛情這趟渾水了!
    我生平第一次有了一個想結婚的念頭,是在今天和朋友一起開車去超市的路上。一個電動車從後面開來撞倒在車旁邊,朋友下車看了看情況,車和人都沒事,只是那人罵罵咧咧了一會。朋友拿起來了手機打給他對象訴說著她的委屈,她老公說你在那邊等著,我馬上過去找你,她說不用那人已經走了就是覺得委屈想告訴你,然後便笑了。就在這一刻,我突然就想找個什麼人來,一起陪著我對抗這個世界,所有大的小的情緒都自己消化掉了。
  • 蔡英文提「新南向」 島內不買帳:應以投資臺灣為主軸
    聯合新聞網直言,此舉等於是在為「新南向政策」鋪路。蔡英文新當局的「新南向政策」是相對於李登輝的「南向政策」而言,是民進黨「外交」和經濟方針。今年4月,民進党進一步宣布將在「總統府」設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蔡英文在臉譜發文稱,充滿活力的東協及南亞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區域,也是臺灣不能錯過的機會,強調在那裡擁有完整的臺商供應鏈,也有僑生和新移民的連結,這是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基礎。
  • 「新南向」東協多不買帳
    「春江水暖鴨先知」,大陸臺商長期在兩岸遊走,對於兩岸關係的冷暖感受最深,受到的影響也最大。面對著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的冥頑不化,許多臺商都公開抗議,要求蔡英文早日接受「九二共識」,真正維護臺海穩定,也有部分臺商選擇無言的抗議,拒絕為蔡英文站臺捧場。例如,在蔡英文出席的這場大陸臺商聯誼活動中,多數大陸臺商都選擇抵制。
  • 蔡英文又談「新南向政策」稱「一般人聽不懂」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媒)海外網9月27日電 臺當局「新南向政策」自推行以來困難重重,不僅沒有助力臺灣經濟,反遭外界諷刺為「新難向」。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日(27日)又談及「新南向」,稱「一般人聽不懂」。
  • 蔡英文拋出「新南向外交」 活躍區域實踐與國際參與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22日公布「新南向外交政策」,同時承諾建立一個法律機制,使臺灣能參與國際社會協助難民的援助計劃。  蔡英文的「外交政策」主軸定位為「區域實踐與國際參與」。她稱,臺灣在世界上的定位,必須以「堅強而活躍的國際關係」作為前提,這是確保臺灣安全的基礎,對於推動貿易多元化也至關重要;而優先重視的工作,就是希望通過推動人道援助、災害救援、疾病防治、減緩氣候變化等實質計劃,促進亞太區域的國際合作,同時密切留意國際事件,包括近期的敘利亞難民危機,「我們相信有必要建立一個法律機制,使臺灣能參與國際社會協助難民的援助計劃」。
  • 臺媒:蔡英文當局裝睡程度堪稱臺灣政壇新風景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刊發社評指出,蔡英文過去曾批評馬當局是裝睡的人叫不醒,但經過三個多月後,我們幾乎可以確信,蔡當局比馬當局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只社會叫不醒,連民進黨黨內的人都叫不醒,其裝睡的程度,堪稱臺灣政治的新風景。
  • 疫情若趨緩,蔡英文:盼與「新南向」國家更緊密交流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延燒,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表示,希望等國際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國家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她還期勉臺灣學界,不僅取得個人的成就,也協助臺灣有創新的能量、前瞻的視野,持續「超前部署」,創造更好的發展。
  • 拿臺商做人質, 用不核准春節航班來「要挾」大陸,蔡英文當局這招...
    近日,臺灣當局以東航、廈航使用M503航線及其連接線為由,阻撓兩家公司176班春節加班機計劃批覆。在迫不得已情況下,東航、廈航於1月30日宣布採取取消航班,造成數萬旅客出行不便。就這件事,臺灣民進黨當局至少有三個方面認識有誤。
  • 臺擔心在柬埔寨遭「外交追殺」 被指打臉蔡英文新南向政策
    有輿論認為,蔡英文當局去年執政後,不願說出口的「九二共識」如今已形成兩岸之間的一堵高牆,柬埔寨的作為等於直接打臉蔡英文的「新南向」。據臺灣東森新聞網7日報導,洪森近日在柬埔寨中國協會的演講中表示,非常歡迎臺灣商人投資,但尊重中國主權意味要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因此「禁止在柬埔寨境內升起中華民國國旗,即使是國慶節也不允許」。
  • 臺當局拒春節加班機 新黨諷:不如由解放軍軍機載臺商到金門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媒2月6日報導,近期因蔡英文當局砍春節加班機,恐讓臺商無法正常往返。新黨發言人王炳忠表示M503爭議,說到底就是蔡英文不爽,為什麼對岸「愛馬不愛她」!現在鬧到派軍機協助,也只能從金門到臺灣,那大陸到金門這段怎麼辦?
  • 陳奕迅力挺蔡健雅無抄襲,網友:為什麼要趟這趟渾水!
    12月24日,歌手陳奕迅在社交平臺ins上曬出蔡健雅的新專輯封面,稱其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表示力挺蔡健雅。只見所附專輯圖為蔡健雅最新發布的《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溼吻》,陳奕迅原文為「Great message.Great art direction.Great artist」。
  • 臺當局選前為何掐臺商「脖子」?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舉行記者會批評民進黨當局嚴審臺商匯款,國民黨「立委」認為此項金融管制措施彷佛倒退至30年前外匯管制的戒嚴時代,且禁令極具針對性,高度質疑民進黨當局「別有用心」,意欲防堵大陸臺商對藍營的選舉資助,不但是選舉奧步,更是打造「金融東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