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自去年520蔡英文上臺以來,遲遲不承認「九二共識」,迴避兩岸溝通交流的共同政治基礎;在執政方面,她還不斷推出一些「新政」,包括近日在出席臺灣海基會組織的「2017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時,聲稱要構建「兩岸互動新模式」。
事實上,在海客看來,蔡英文的這些「新」了無新意,沒有「九二共識」,何來「兩岸互動新模式」?捨本逐末,離開「九二共識」,蔡英文談的不過是空中樓閣,走的是李、陳「臺獨」的老套路。
----------------------------------------
近日,蔡英文在出席臺灣海基會組織的「2017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時,聲稱要構建「兩岸互動新模式」。蔡英文的說法固然美好,值得鼓勵,但她的做法卻是捨本逐末,讓人疑竇叢生。蔡英文一方面竭力迴避「九二共識」,另一方面卻高調奢談「兩岸互動新模式」,這顯然是避實就虛、緣木求魚。離開了「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作為根基,「兩岸互動新模式」只能是空中樓閣、水中之月,讓人可望不可即。離開了「兩岸同屬一中」作為政治互信基礎,兩岸官方交流必然會全面停擺,兩岸經濟合作也會蒙受沉重陰影,臺灣經濟發展自然也將受到強烈衝擊。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九二共識」,何來「兩岸互動新模式」?蔡英文的「兩岸互動新模式」說,只是畫餅充飢、望梅止渴,雖然看上去很美,但估計沒有臺商會輕易被她的「煙霧彈」所蒙蔽。
當然,作為一個在政壇摸爬滾打多年的資深政客,蔡英文的欺騙伎倆絕對不會如此簡單。為了以拖待變、穩住臺商,蔡英文還透過「臺企聯榮譽董事長」等人對外放風稱,「下半年可能會是提出新政策宣示的較好時機」。但蔡英文若真是誠心誠意地去調整兩岸政策,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又何須等到下半年?顯然,蔡英文有可能是在玩弄拖延戰術。
蔡英文上臺後,兩岸經濟關係遭遇重大挑戰,包括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及其後續協議在內的各項經濟協商基本停滯,這也為兩岸經濟關係的制度化保障帶來了巨大變數。與此同時,兩岸貿易額也呈現下滑態勢,2016年1至11月兩岸貿易額為1613.8億美元,同比直線下滑4.9%。
「春江水暖鴨先知」,大陸臺商長期在兩岸遊走,對於兩岸關係的冷暖感受最深,受到的影響也最大。面對著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的冥頑不化,許多臺商都公開抗議,要求蔡英文早日接受「九二共識」,真正維護臺海穩定,也有部分臺商選擇無言的抗議,拒絕為蔡英文站臺捧場。例如,在蔡英文出席的這場大陸臺商聯誼活動中,多數大陸臺商都選擇抵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大陸發展的臺商共有幾十萬人,但願意出席此次聯誼活動的不足200人,這一組數字也構成了鮮明的反差。事實上,連「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都沒有出席,由此也可以說明,廣大臺商對於蔡英文的信任度已經跌至冰點。
為了弱化兩岸經貿往來,減少臺灣對大陸的所謂「過度依賴」,蔡英文在對外經濟布局上正在全力謀劃兩大主軸:一是以臺美貿易暨投資框架協議(TIFA)為平臺,尋求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二是以所謂「新南向」政策為依託,與東南亞10國、南亞6國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18個國家加強經貿往來。
但蔡英文故意盲視的是,美國新總統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已經初見端倪,目前他正在準備拉高關稅,降低其他國家和地區(自然也包括臺灣)對美國的出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競選期間,就曾公開批評臺灣搶走了很多美國人的工作,未來川普啟動對於臺灣的貿易限制或減少對臺灣商品的進口,或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在這種背景下,臺美貿易何去何從,前景黯淡,要想籤署FTA,幾近於痴人說夢。退一萬步講,即便美國願意放下身段,同意與臺籤署FTA,以美國在高科技和農產品等領域的巨大優勢,美國產品將會瞬間衝垮臺灣市場,臺灣的高科技和農業從業者將有數百萬人失業。
至於蔡英文精心打造的「新南向」政策,並非創新之舉,早在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就曾有過「南進」或「新南進」政策,最後皆以慘敗收場。現在蔡英文重拾李陳牙慧,重走「南進」老路,最終能有幾分勝算,外界普遍悲觀以待。2016年筆者曾赴東南亞多國調研,實地走訪了臺商在當地的發展情況。經過調研,筆者發現,東南亞各國普遍希望能夠爭取到美日歐等國的高科技投資,帶動他們實現跨越式發展。而臺灣在這些國家的投資多以製造業為主,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解決就業,但對環境也構成巨大隱患,因而這些國家對來自臺灣的投資大多態度謹慎,特別是去年臺塑在越南汙染事件爆發後,很多國家都擔憂類似的事件會在自己國家上演。也正是由於這種擔憂,目前僅有菲律賓、印尼等少數幾個國家象徵性地對「新南向」表示歡迎,其他國家基本保持沉默。
而就臺商而言,他們對「新南向」政策大多無感,很多人都認為「新南向」政策不過是「舊瓶裝陳酒」,了無新意,只是臺灣當局的政治口號,對於他們在東南亞的打拼毫無裨益。不但對「新南向」無感,多數臺商還提出希望能夠搭上中國大陸主導的「一帶一路」高速列車,尋找到新的商機。大陸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當然願意與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但蔡英文卻竭力幹擾阻撓,慫恿臺商加入到前途未卜的「新南向」中去。
牛羊逐水草而居,資本朝利益而動。無論蔡英文如何政治忽悠,廣大臺商心中自有定數。他們深知,中國大陸是全球第二大市場,不容錯過。更重要的是,大陸處處為臺商著想,正在採取措施,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和賦稅成本,這將為臺商創造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無法享受到的優厚條件。正是由於這種原因,2016年雖然受兩岸經貿交流外部環境惡化等不利因素影響,但臺商來大陸投資的熱情卻逆勢上漲。2016年1至11月大陸批准臺商投資項目3072個,同比上升19.58%,實際使用臺資金額16.87億美元,同比上升16.97%。
「兩岸互動新模式」也好,「下半年提出兩岸新政策」也罷,這究竟是蔡英文的「障眼法」,還是她的「真想法」,目前不得而知,但未來時間將檢驗一切。蔡英文若是徒託空虛、出爾反爾,不但臺商會強烈不滿,也將再次失信於民。
是言出必行,還是言而無信,蔡英文應該三思。
(鍾厚濤,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李鵬宇
30708694,.蔡英文「兩岸新模式」?「新南向」東協多不買帳,.2017-02-07 14:06:30,.204250,.李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