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富山: 「雲上小鎮」的文明經驗

2020-12-23 中國台州網

這幾天,黃巖富山鄉半山村裡,迎來一批批踏春的遊客。

這個曾是養在深閨的國家級傳統村落,如今已經成為富山旅遊品牌村、首批省級旅遊休閒示範村、省級衛生村、省3A級景區村莊,2018年旅遊人次達到約10萬人次。

半山村的變化,是富山鄉全域旅遊發展藍圖的縮影。變化得益於該鄉將小城鎮文明行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與小城鎮綜合環境整治統籌推進。

「我們以此為契機,創新「五力工作法」,從管理力、行動力、服務力、軟實力、影響力等入手,全面提升『雲上富山』小城鎮的綜合實力。」富山鄉鄉長林鵬這樣說。

文明行動,全鄉參與

在以往人們的印象裡,中國農村環境髒亂,房前屋後,雜物凌亂,但是,走進富山鄉,這樣的觀念已經被顛覆。

富山鄉是名副其實的山區,位於台州市區最西部,因地處糧足林茂、物產豐富的山區而得名,全鄉平均海拔600米,素有黃巖「小西藏」之稱。

近年來,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富山鄉專門制定了《小城鎮文明行動方案》,補短板,強特色,創新推出「五力工作法」。

很快,一場「垃圾不落地、出行講秩序、辦酒不鋪張、鄰裡講和睦」為主要內容的小城鎮文明行動在全鄉拉開。

村民們看到,鄉裡成立了專門集鎮綜合執法巡查隊對不文明現象進行拉網式管理。在集鎮範圍主要路段和重要節點也有文明勸導員輪班值守,發現不文明行為及時勸導。

據統計,2018年,集市日共開展聯合執法136次,勸阻、清理流動攤販300餘人次,處理簡易案件55起,警告1200餘次。

富山鄉老年人多,於是,當地政府以老年人文明宣傳為切入點,聯合有關單位舉辦知識講座,為老年人講解交通安全、文明禮儀等相關知識,提高了老年人對文明出行、文明生活、辦酒不鋪張等行為的認同感、參與感。

在富山鄉,黨員、人大代表、鄉賢還都是「小城鎮文明行動推廣大使」,他們帶頭宣傳文明行為理念,政府也會定期召開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走在富山的小區小巷,你也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老師、學生、志願者穿梭著清掃垃圾,用行動帶動全鄉村民參與環境治理。

文明行動,讓群眾更便利

如何把文明行動與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相結合,讓廣大群眾切實享受更多的便利?這是文明行動的另一個出發點。

為此,富山鄉積極探索文明行動的各項工作機制,虛功實做,以虛促實,出現了一個個鮮活的例子。

該鄉成立了「雲上鐵軍」志願服務隊、「紅色巾幗」志願服務隊等特色志願隊伍,當志願者了解到李家山村各農家樂經營戶需要對營業執照作相關變更。

考慮到李家山村路途偏遠,各農家樂經營戶到山下辦理點不方便,各自辦理效率較低,且又是一些共性問題。志願服務隊第一時間聯繫了黃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寧溪所,將審批窗口「搬」到了經營戶「家門口」。

「本以為辦理農家樂營業執照變更會像以前一樣跑好幾個部門,費不少精力、時間,想想都頭疼,真沒想到,現在居然一次也不用跑,志願服務隊直接把市監所邀請到了家門口,實在是太方便了!」農家樂經營戶鄭寶珠高興地說道。

文明行動,引來富山巨變

「文明行動實在好,山坳窟窿樹新風,上街入市新貌見多少。文明城鎮現成效,富山環境改善了······」文化禮堂裡,富山的鄉村大使周寶獻唱起了自編的順口溜。

富山鄉發生的變化,讓這位村民不甚歡喜。他發現,不僅環境變美了,鄉風民風更變得文明了。

另一方面,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小城鎮文明行動,該鄉以小城鎮為樣板,輻射帶動了全鄉全域旅遊發展。

李家山村依借高山蔬菜與農家樂,朝著產業興旺的目標不斷前行,成立全區首家「股份制」農家樂,帶動村內經濟發展;北山村積極引進外來投資,與龍頭企業綠沃川達成戰略合作,建設現代農業觀光園,助推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半山村依託百年黃永古道,發揮校地合作作用,深入挖掘自身紅色旅遊潛能,建設黨建陳列館、古法造紙博物館,打造開放式紅色組織生活基地,帶動旅遊發展等。 


相關焦點

  • 黃巖富山有個神奇的「稻田怪圈」
    黃巖富山的「稻田怪圈」是怎麼來的?  這幾天,無論是本地論壇或是微信、微博,一組來自黃巖富山稻田中的景象,讓不少小夥伴們直呼亮瞎了眼。  在這組照片中,翠綠的稻田被賦予了藝術的氣息,十二星座的造型栩栩如生。  為了解答眾多小夥伴的疑惑,昨日,記者前往富山,探訪「稻田怪圈」。
  • 黃巖富山:上任第一件事,溫暖這個寒冬 
    黃巖區富山鄉決要村
  • 記者跟隨黃巖富山土特產配送車 高山特產進城來
    浙江日報黃巖1月21日電 時下,家家戶戶忙著購置年貨。記者在台州市黃巖區天長北路看到,「富山鄉土特產配送中心」裡人頭攢動,土豬肉、黃牛肉、高山蔬菜、高山冬筍……各類高山土特產倍受城裡人歡迎。  高山土特產如何下山來?依靠土特產,高山農民的生活有沒有改善?記者跟隨配送車,體驗了一回高山特產下山之路。  上午9時30分,車子開出。開車的是46歲的陳金良,富山鄉決要村村民,當地楊梅種植大戶。
  • 從模具之鄉到創業樂土—黃巖智能模具小鎮崛起的背後
    數讀  2019年,小鎮實現工業總產值57億元,稅收3.7億元。入駐企業90家,其中規上企業43家,中國重點骨幹模具企業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3家。  近年來,小鎮接待遊客31萬人次,集聚各類人才2000多名。
  • 台州黃巖最西南部的幾個鄉鎮要規劃建一條省道!富山到院橋轉眼到
    這代表著這條全線由台州路橋區通往溫州永嘉縣的323省道正式被提上日程,並且台州交通官方將每個月對項目進度進行更新!   路橋至永嘉公路上垟至富山段   全長24.55公裡,設計速度60公裡/小時,採用二級公路標準,工期36個月。   另建兩條支線   另建全長6.79公裡的黃巖城區連接線和2.23公裡的茅畲連接線。
  • 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黃巖篇
    如今,隨著上海越亞黃巖柑橘基地、台州鑑洋湖溼地公園、黃巖雲尚小鎮、黃巖安然文旅小鎮等一批長三角一體化農旅合作開發項目的迅速推進,黃巖正朝著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方向大步前進。作為重要承載空間的黃巖智能模具小鎮,現已入選省數位化示範園區,正在被打造成黃巖高端製造業的核心區。模塑工業設計基地入選省數位化試點園區,五大板塊、五大行動的建設,到2025年,這裡將成為台州科創大走廊的組成部分。
  • 黃巖西部山區:脫貧致富路上快馬加鞭
    黃巖的西部是一個奇麗異常又相對經濟落後的地方,分布著富山、上鄭、嶼頭、平田、上垟、茅畲6個鄉和寧溪鎮,面積457平方公裡,佔全區總面積的近一半。
  • 台州深山裡的童話小鎮,情侶們的最愛打卡地,如今美的不像話
    在台州有這麼一個小鎮,遠離城市的喧囂,躲在海拔近千米的深山裡。當你走進這個深山袖珍小鎮,仿佛置身於童話世界裡。這裡的建築處處透露著歐式風情、環湖而建,簡直就是一座座格林童話裡的魔幻城堡。這就是位於黃巖大寺基景區的東亞山莊, 大寺基在浙南山區,為括蒼山之餘脈,地處黃巖、永嘉、仙居交界處,群山起伏,景色秀美。平均海拔900米以上,最高海拔處可達到1300米。出行方式:大寺基景區地處偏僻,路線比較複雜。只適合自駕出遊,直接導航到東亞度假山莊即可到達。
  • 高唱紅軍歌 重走紅軍路 黃巖區富山鄉組織開展「獻禮七一」系列活動
    戴元譜,化名戴江魁,1909年出生,富山半嶺堂村人。1929年4月,戴元譜受中共黃巖縣委指示,在西鄉發動群眾,聯合永嘉縣部分農民武裝,組織起農民隊伍近萬人,以「打倒鹽廒」為口號,進行了攻打黃巖縣城的暴動。1930年4月,被選為中共黃巖縣委委員。7月,奉台州中心縣委指派,去西鄉組織農民武裝,成立黃巖葡萄坑遊擊隊,任隊長。後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一團。
  • 以前只知黃巖蜜橘好,現在才發現黃巖與上海這麼親近
    從「東南小鄒魯」,到台州老工業基地,再到「中國模具之鄉」……在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上,黃巖也努力走在前列:與同濟大學合作,成立全國首家鄉村振興學院——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助推鄉村振興;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合作
  • 黃巖半山村梨花節將開幕 看梨花點綴的古村落
    春光明媚,百花爭妍,在黃巖富山鄉的半山村
  • 台州市黃巖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葉莉讀黨章
    2018-02-24 10:21 | 「浙江共產黨員」微信公眾號今天,邀請到台州市黃巖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葉莉和大家一起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黨的基層委員會是設立紀律檢查委員會,還是設立紀律檢查委員,由它的上一級黨組織根據具體情況決定。黨的總支部委員會和支部委員會設紀律檢查委員。黨的中央和地方紀律檢查委員會向同級黨和國家機關全面派駐黨的紀律檢查組。紀律檢查組組長參加駐在部門黨的領導組織的有關會議。他們的工作必須受到該機關黨的領導組織的支持。
  • 黃巖富山:幹部不分晝夜逆風而上 颱風期間實現零傷亡
    8月10日凌晨,台州市黃巖區富山鄉應急指揮部接到消息,立即組織鄉消防專職隊,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受災民房。「積水已過腰深,消防隊員系好救生繩索涉水過去營救,務必保障村民和自身安全!」富山鄉黨委書記童菁菁現場指揮道。經過十幾分鐘的努力,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消防隊員們涉水將老人們背到了安全地點,並送至鄉衛生院細心照料。
  • 黃巖臨海溫嶺天台仙居三門……都下雪了!省氣象臺:明早更冷
    今天 你哪下雪了嗎 黃巖 雪景 今年的這波冷空氣來勢洶洶 直接把黃巖吹進了冬天
  • 中國蜜桔之鄉浙江黃巖 打造世界蜜桔文化高地
    世界蜜橘之源黃巖,地處浙江黃金海岸中部,生態資源豐富,農業綜合實力雄厚,躋身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行列。先後被命名為「中國蜜橘之鄉」「中國楊梅之鄉」「中國枇杷之鄉」「中國茭白之鄉」「中國紫蒔藥之鄉」。近年來,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大力提升黃巖蜜桔品牌建設,深挖文化內涵。其獨有的橘子栽培技術——橘墩,被評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黃巖:藍美莊園 農業休閒體驗綜合體
    在黃巖北洋正在打造這樣一個農場,親子娛樂、農業體驗、度假休閒等於一體,能滿足市民的各種需求。   沿著黃巖長潭水庫一路西行,穿過北洋鎮前蔣村,有一處正在建設的藍美莊園。藍美莊園佔地面積1300畝,計劃總投資超3億元,是浙商回歸的代表項目。其中首期1000畝投資一億元。
  • 雲棲小鎮打造雲上創業創新第一鎮
    6年砥礪奮進,西湖區雲棲小鎮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鳥理論」「兩山理論」和五大發展理念,從一個傳統工業園區蛻變為全國聞名的特色小鎮發源地,成為杭州勇立潮頭、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金名片。這裡,是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示範地,是雲產業和人才集聚的新高地,是雲上創業創新文化(300336)的引領地。
  • 黃巖這5個傳統村落有了「身份證」 掃一掃就能了解
    2020-12-16 11:06 |黃巖發布
  • 黃巖富山出好桃,專家助力前景廣
    眼下正是吃桃子的好季節,今天上午,在海拔560米的黃巖富山鄉決要村鵬達水果專業合作社,前來購買桃子的市民絡驛不絕,大家一買就是十幾籃子,裝滿整個後備箱滿意而歸。合作社的村民告訴記者,這半個月下來,每天採摘的桃子有1萬多斤,基本上銷售一空。
  • 浙報專版︱深度融入長三角 黃巖以奔跑者姿態奮進「永寧江時代」
    黃巖永寧江 王敏智 攝從「東南小鄒魯」,到台州老工業基地,再到「中國模具之鄉」,在趕超發展的道路上,黃巖不甘人後,奮力爭先,勇立潮頭。在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上,黃巖也努力走在前列:與同濟大學合作,成立全國首家鄉村振興學院——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助推鄉村振興;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合作,成立台州研發中心,實現「上海孵化,台州轉化」;引進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數位化平臺,推動政府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今年,黃巖又在全市率先出臺《黃巖區全面接軌大上海,深度融入長三角實施方案》,聚焦產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