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完成本科及研究生的學習,獲得北京大學英語系碩士學位。28歲就成為北京大學英語系最年輕的英語教研室主任。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北京新東方學校校長。編寫書籍《北京大學優秀作文選》、《大學英語四六級慣用語衝浪》、《考研英語模擬衝刺》、《英語衝浪365天》、《四級聽力理解精要》、《考研英語十年真題解析》、《考研英語寫作創作策略與高分範文》、《四級考試考前衝刺》、《中高級口譯筆試備考精要》系列、《英語高手是這樣煉成的》、《大學英語四、六級高分速成系列》、《中高級口譯口試詞彙必備》、《英語考試高分全攻略》……同時在國內《成才與就業》、《海外留學》、《新東方英語》等多家知名雜誌發表諸多頗具影響力的學術文章,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
睿智而不乏幽默,儒雅又不失朝氣,成熟與活力之間盡顯教育工作者的風範。他——就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北京新東方學校校長汪海濤。
年僅28歲就被提升為北京大學公共英語教研室主任,卻在事業蒸蒸日上時加盟新東方。作為北京新東方副校長的他,憑藉新東方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帶領老師們攻佔國內考試培訓市場。2003年出任上海新東方學校校長,歷經十餘載,上海新東方已發展成為滬上外語培訓的「旗艦航母」。如今,汪老師再次回到北京,出任北京新東方學校校長。
他與新東方的淵源
汪老師在北京大學教書時,同時也是新東方的兼職老師,當時是教授四、六級課程。在北京大學的工作除授課外還要兼顧學校行政工作以及負責大學英語四、六級教研及北大命題的四六級考試,作為黨員的汪老師,會議日程也是滿滿當當的。而在新東方,由於當時的兼職老師並不多,一個人要帶所有班級的課。兩份工作如泰山壓頂一般,然而有壓力便有動力,由於汪老師工作出色,新東方希望他可以擔任國內考試部的主任,負責整個部門的運營工作。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經過慎重的考慮,汪老師終於在2002年離開了學習工作多年的北京大學,正式加盟新東方,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都會扼腕嘆息,不論是作為中國最高學府的北京大學還是英語教研室主任都是令人嚮往的地方和讓人夢寐以求的工作,怎麼能說放就放得下?可是,汪老師卻說:「新東方吸引我的是一種自由的、快樂的文化,我可以把這種文化帶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讓自己的生活也非常自由、非常快樂。」當問到北大和新東方同屬於一種工作性質,二者有什麼區別時,他回答道:「北大屬於精英教育,是對尖子學生進行拔高,而新東方則是幫助成千上萬想要學習的學生,沒有好生差生之分。當你看到學生渴求的眼神你會感到作為一名新東方教師最大的光榮就是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所以汪老師最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新東方,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俞老師超強的個人魅力,這讓他感覺到有非常強大的動力和精神來指導他選擇了加入新東方並為之奮鬥,所以說一個好的企業文化對於吸引人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他的新東方之初
在剛進入北京新東方學校時,汪老師大部分時間是以教師的身份在新東方授課,對於新東方的課堂與公立學校課堂的區別,他是這樣認為的:授課方式截然不同。新東方的教學方法是比較自由的,老師有自由發揮的餘地,能大量的與學生進行互動,可以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同時製造睿智的幽默從而引申背景知識。而在公立大學裡授課要求相對嚴格,需要集中備課,將語言點、知識點和授課模式全部定下來,所以大家的內容基本都一樣。
2003年11月汪老師出任上海新東方學校校長,從教學前沿轉向綜合管理。校長不同於教師,有大量事務性工作需要處理,從教師到管理者身份的轉變,相當於職業生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汪老師說:「當以管理者的眼光看待所有事物的時候,就遠遠超出了一位老師對待一門課程的角色。做校長更多的是考慮到全局,考慮到學校整體發展以及繁雜的事務。這有一個適應過程,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但一旦適應了就會慢慢產生經驗,有了豐富的經驗也就產生了學習和管理的興趣。」
教育培訓不僅僅只做課程培訓,放眼整個培訓市場有無數的課程和大量的模式存在,但只有創新才能推動教育培訓行業的不斷發展。不創新的結果可能五到十年就會遭遇淘汰。由於政策變化、學生需求變化、市場變化、競爭格局發生變化,五年以前的成功不等於現在的成功。所以要帶領團隊進行不斷的創新,每次在創新中取得驕人成績並且得到學生的認同和讚賞,業績超出預期目標時,成就感油然而生。他始終認為要把學校辦好就要不斷的創新,要讓產品更有生命力。同時整個團隊要積極向上,這種氛圍如果堅持下去,企業就會越做越好。
難忘的日子
2008年,汪老師被任命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對於身兼多個角色,汪老師認為並不衝突,關鍵是要不斷的學習和進步。雖然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更願意為新東方這個品牌的長久發揚光大和基業長青做出努力和貢獻。
「新東方的校訓讓我感覺很鼓舞,雖然有時感到體力透支,但這種精神始終鼓舞著我不斷努力並全力以赴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心態我才能堅持下去。」
他的英語學習之路
汪老師本科和研究生都是英語專業,他認為英語學習的難點在於綜合能力的提高。英語的綜合能力包括詞彙、語法等基本功以及聽、說、讀、寫、譯這五大能力。在這五種能力的培養中,往往由於一種、兩種或三種比較突出而忽略另外幾種種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攻讀英語專業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綜合能力的共同提高。比如說即使口語很地道也要兼顧到寫作能力,因為在大學裡論文需要地道的語言,寫作功底要被不斷的磨礪。
「語言只是一個工具,這是很多人都提到的,英語學習確實要耗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要堅持不懈,要挑戰極限,要不斷的學、記、背,在死記硬背的過程中再提高,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進一步培養出強大的興趣。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會了解西方文化,它會涵蓋文學、藝術、科學等各個學科方面的知識,它讓你接觸到更廣闊的知識。」汪老師如是說。英語學習在通過文化的對接過程中讓你興趣倍增,英語才會越學越好,所以他也建議同學們不能只是單純的學語言,而是要通過語言的學習來接觸和吸收更多的文化。
低齡留學熱的看法和指導
對於目前的低齡留學熱,汪老師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它代表教育開放已到基礎階段,學生可以有更廣闊的平臺、更寬泛的選擇,可以不拘泥於國內單一的高考。另外,低齡留學可以儘早地融入英美生活並能更好地鍛鍊自己的社交和語言能力,上大學時相對可以輕鬆一些。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弊端就在於有些低齡留學生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自律性較差,所以建議即將出國的低齡留學生在國內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以便出國可以儘快適應。
對於備考指導,汪老師始終認為最重要的是詞彙量和語言功底。中國學生正因為母語非英語所以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特別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詞彙量在四千左右,而出國考試至少是八千。所以首先建議要積累大量的詞彙,有了基本詞彙量才能達到一定的閱讀、聽力、寫作能力,才能適應出國學習的難度。另外,要多讀原版書,大量閱讀之後才能適應國外的生活。在聽、說方面下功夫,有機會多參加英語角、多聽新浪公開課,在口語上強化自己,讓自己可以順暢表達自己的思維與想法,這樣學生在出國後才能生活、學習的非常順利。
保持始終如一的激情
「要在事業上保持激情就要有強大的興趣,興趣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挑戰極限和積累豐富的經驗,有了這些經驗和研究之後就會不斷保持事業上的激情。工作有時會給身體帶來一絲疲憊,但我對於事業永遠不會倦怠,因為那是我喜歡我感興趣的事情,所以我將永遠保持激情!」
《常春藤》雜誌在線下載
(責任編輯: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