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業行業:垃圾分類邁入十四五新階段 溼垃圾處置需求將明顯提升

2020-12-10 投資快報

來源:華西證券 晏溶 周志璐

近日,住建部、中共中央委員會宣傳部等12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首提35%以上回收利用率總體目標

《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力爭再用5年左右時間,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並首次提出十四五末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的總體目標。《意見》明確要建立健全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相銜接的運輸網絡,合理確定分類運輸站點、頻次、時間和線路,配足、配齊分類運輸車輛,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選用廚餘垃圾處理工藝,著力解決好堆肥、沼液、沼渣等產品在農業、林業生產中應用的「梗阻」問題。生活垃圾分類關係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對於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都有著重要意義,今年因為疫情關係整體進度雖有所放緩,但年底《意見》的下發,信號強烈的表明我國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決心,垃圾分類也必將成為十四五的重點工作部署之一。

第一階段目標考核期即將收官

《意見》指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要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住建部在12月4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垃圾分類第一批試點城市等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7700多萬個家庭,居民小區覆蓋率86.6%,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從2019年的3.47萬噸/天提升到目前的6.28萬噸/天;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平均為30.4%,有15個城市達到或超過35%,成效明顯,第一階段目標基本完成,效果顯著。未來十四五,國家計劃再用5年左右時間,在一期示範城市的經驗基礎上,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溼垃圾處置需求將明顯提升

以首批46個示範城市中的上海市和北京市為例,上海市實現垃圾分類一年後,今年6月上海市溼垃圾分出量9632.1噸/日,同比增長38.5%,幹垃圾處置量15518.2噸/日,同比減少19.8%,溼垃圾分出量提升明顯。北京市實施半年之後,北京市家庭廚餘垃圾分出量大幅提升。10月分出量從條例實施前的309噸/日增長至3946噸/日,增長了11.7倍,廚餘垃圾分出率達到19.79%。加上餐飲服務單位廚餘垃圾1857噸/日,廚餘垃圾總體分出量達5803噸/日,相應的其他垃圾量1.6萬噸/日,同比去年下降32%。綜合上海市和北京市來看,垃圾分類推行以後,溼垃圾分出量將明顯提升,而目前國內溼垃圾終端處置產能明顯不足,截至6月底,上海市溼垃圾處置能力約5050噸/日,而城市溼垃圾分出量超9000噸/日,產能缺口明顯。所以,「十四五」期間隨著全國垃圾分類深入推進,溼垃圾處置產能有望快速抬升。

投資建議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尚處於起步階段,《通知》的印發在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加快分類設施建設等多方面助力垃圾分類推行。垃圾分類全國深入推行,刺激了各地方環衛裝備的需求,推薦關注環衛裝備龍頭,同時依託環衛裝備優勢快速發展環衛服務的盈峰環境和龍馬環衛;在溼垃圾終端處置方面同樣受益垃圾分類的推行,建議關注滲濾液龍頭,提早布局溼垃圾處置的維爾利。

風險提示:垃圾分類政策推行不及預期,各地方政府未深入推行垃圾分類;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不強,垃圾分類沒有持續性。溼垃圾終端處置產能建設不及預期。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海垃圾分類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無害化處理已達100% 垃圾...
    政府端方面,從2011年起,上海便建立了以「乾濕分離」為基礎的「2+X」模式,為溼垃圾(不含油脂的餐廚垃圾和廚餘垃圾統稱溼垃圾)分離和後續溼垃圾處置需求的提升奠定了基礎;隨後,上海市陸續頒布了《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上海市溼垃圾處理實施規劃》、直至最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溼垃圾處理設施設備的推進和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據;
  • 垃圾分類了,然後呢?詳解垃圾處置和回收利用
    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北京、南京等多個城市也在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在全民「練習」垃圾分類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垃圾在分類之後會去到哪裡?做何處置?城市如何是如何「消化」掉這些分類垃圾的?  分類後,垃圾去哪兒了?  根據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四分法」把垃圾分成了四種類型。
  • 上海垃圾分類 從「新時尚」到「好習慣」
    周嶸表示,虹口區地域狹小,人口密度居高,居住區類型繁雜,垃圾分類管理的先天條件不佳,但全體虹口人在「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鼓舞下,切實提升垃圾綜合治理精細化管理水平,在分類實效、體系建設、條塊合力、氛圍營造、屬地責任落實等方面取得一定進展。未來,虹口將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久久為功的堅韌勁,不斷提升垃圾分類工作水平,持續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
  • 上海垃圾分類半年盤點 垃圾分類考驗基層治理能力
    作為先行城市的上海,在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方面,無論是其推進經驗,或是新遭遇的問題,都將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截至2019年11月,上海市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較2018年12月增長3.7倍,溼垃圾分出量增長1倍,幹垃圾處置量減少38%,有害垃圾分出量同步增長13倍多。此外,全市範圍內,以居民主動參與為主要評價標準的居住區垃圾分類達標率已由2018年年底的15%提升至90%。2019年11月14日,上海《關於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情況的報告》公布「整體分類成效好於預期」。
  • 垃圾分類裡的千億生意|趨勢洞察
    垃圾分類處理可以分為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仔細研究會發現每一個環節都蘊含了大量的產業機會,這個上中下遊全鏈路產業都有各自的分工:上遊環節刺激了城鎮環衛設備的消費需求;中遊環節裡,分類投放環節滋生了分類儲存垃圾桶產業的增長,例如電商平臺上乾濕垃圾桶、垃圾處理器等工具點擊量和銷售量明顯增多;分類收集環節出現了一些列的垃圾回收服務
  • 上海垃圾分類成效顯著 各地政策加速落地 國內環衛市場需求將逐步...
    數據顯示,截至到2020年6月,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量為6813.7噸/日,同比增長71.1%,有害垃圾分出量、溼垃圾分出量與幹垃圾處置量分別為為3.3噸/日、9632.1噸/日與15518.2噸/日;同比增長分別為112%、38.5%,與-19.8%。
  • 安慶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出臺 這四種生活垃圾分類要...
    ,形成「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城市文化氛圍。2025年前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完善;城區市民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8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50%以上;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法治化、社會化、專業化水平將顯著提升。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未來AI機器人幫你垃圾分類、定時定點...
    繼首批12個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發布後,7月2日下午,上海第二批人工智慧應用場景需求也正式「發榜」。AI機器人有望幫你垃圾分類「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廢玻璃是可回收物嗎?」最近在上海的街頭巷尾,「垃圾分類」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隨之而來的,就是不同垃圾到底應該如何正確分類呢?
  • ...8公斤溼垃圾可以發1度電:溼垃圾純度將直接影響轉換成綠色能源...
    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衛華邊走邊說,「隨著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將在源頭『乾濕分離』,更多溼垃圾會通過專門的收運渠道,被送到我們這裡處置。」作為目前上海最大的單體溼垃圾處理企業,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的有機質固廢處理廠主要是讓溼垃圾在厭氧環境下產生沼氣,然後利用沼氣發電。
  • 新時尚帶來新風口?垃圾分類或將引 爆不鏽鋼桶製品需求
    SMM7月25日訊: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簡稱「新規」)正式實施,新規指出,若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除對個人混投行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外,對單位未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的行為,規定最高可處5萬元的罰款。對生活垃圾收運單位、處置單位不遵守相應規範的,分別規定最高可處10萬元、50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單位經營服務許可證。
  • 陳坤竟不知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楊洋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自7月1日起,上海開始強制垃圾分類,扔錯垃圾要罰款,個人最高罰款200元,而企業最高罰款5萬元。新規定不僅「逼瘋」了上海人,就連打算去上海的人也不知所措!這不,陳坤就發微博問網友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對於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我想,除了陳坤,讀者朋友們中也會有人有疑問吧!
  • 智能化垃圾分類回收打造優質社區與循環經濟
    由此可見,隨著垃圾分類制度的進一步落地,行業在5~7年內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以往通過混合收運的垃圾處理方式將改變,處於用戶端的居民小區/住宅片區的前置分類投放環節擠推出爆發性市場需求。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四大類,其中溼垃圾佔比超過48%,幹垃圾佔比約為30%,可回收垃圾佔比約為21%,有害垃圾佔比僅為1%。
  • 長沙: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100%,推進建設廚餘垃圾處置項目!
    」全覆蓋,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100%,居民支持、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比例不斷提高,構建了以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為基本類型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全鏈條體系,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效應逐步顯現,截至2020年7月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2.37%。
  • 垃圾投放點氣味難聞?上海一小區將溼垃圾製成「除臭劑」
    7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隨著夏天到來,氣溫上升,垃圾桶內的溼垃圾腐敗後會產生難聞的氣味,而夏季垃圾投放點異味控制一直是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新修訂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達標(示範)街鎮(鄉、工業區)綜合考評辦法(2020年版)》,也將垃圾投放點異味控制納入測評項目中。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垃圾分類 支付...
    原標題: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據《新聞晨報》報導:溼巾紙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擤過鼻涕的餐巾紙是溼垃圾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日前舉行,上海將強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行動自覺,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凝聚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打贏打好生活垃圾分類的攻堅戰、持久戰。
  • 原生生活垃圾基本零填埋 上海今年計劃新增乾濕垃圾處置能力3450噸/日
    以今年6月上半月為例,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成效顯著,三類生活垃圾的回收量或分出量明顯增加:可回收物回收量為6813.69噸/日(同比增長71.09%),有害垃圾分出量為3.3噸/日(同比增長11.2倍),溼垃圾分出量為9632.13噸/日(同比增長38.52%)。
  • 垃圾分類6月啟動 山西如何處置有害垃圾?
    山西新聞網5月21日訊(記者 葛海霞)《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將於6月1日起正式實施,山西對於有害垃圾將如何處置呢?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級監察專員武玉祥介紹了有害垃圾相關知識和山西省目前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對有害垃圾的處置保障等情況。
  • 上海垃圾分類「神器」被用過近3000萬次,粽葉究竟是溼垃圾還是幹...
    「大家從容不容易腐爛來判斷垃圾是幹還是溼,值得肯定。」閔行區餐廚再生資源中心負責人楊元暉表示,不過,僅從垃圾的性質、特徵等來判斷其屬於哪類垃圾,還不夠全面,還需要結合末端垃圾處置的實際情況。粽葉目前不適合作為溼垃圾進行處置。粽葉的確是可以腐爛的生物質廢棄物,當作溼垃圾進入處置企業,最終變成土壤肥料、有機介質等產品。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塑膠袋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上海垃圾四分法,規定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大家在生活中有過了解,大概知道是些什麼物品,但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大家一頭霧水,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知識。一、生活中幹垃圾有哪些?
  • 推行垃圾分類如何因地制宜?
    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固廢法第六條已經非常明確地要求:「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生活垃圾分類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簡便易行的原則。」根據垃圾處理總能力確定推行垃圾分類的目的目標新固廢法施行後,各地都得推行垃圾分類,否則就是違法行為。但各地可根據當地垃圾處理能力是否滿足垃圾處理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確定推行垃圾分類的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