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投放點氣味難聞?上海一小區將溼垃圾製成「除臭劑」

2020-12-19 澎湃新聞

如何控制垃圾投放點異味?上海一些小區,開始嘗試變廢為寶,將溼垃圾製成除臭劑。

7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隨著夏天到來,氣溫上升,垃圾桶內的溼垃圾腐敗後會產生難聞的氣味,而夏季垃圾投放點異味控制一直是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新修訂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達標(示範)街鎮(鄉、工業區)綜合考評辦法(2020年版)》,也將垃圾投放點異味控制納入測評項目中。

藍東居委將溼垃圾製成了除臭劑,用來消除垃圾投放點的異味。 本文圖片均為「綠色上海」微信公號 圖

在浦東的一個小區,居民就地取材,將溼垃圾製成了除臭劑,用來消除垃圾投放點的異味。浦東新區塘橋街道的藍東居委使用了一種以溼垃圾為原料的環保酵素除臭劑,用於去除垃圾箱房的異味,使用後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據居委環保志願者介紹,這是一種純天然的酵素除臭劑,工作人員將溼垃圾中的菜根菜葉、果皮果核放置在發酵容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紅糖和水,經過3個月的自然發酵後製成。這種天然的除臭劑既有壓制臭味的效果,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同時也給溼垃圾資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藍東居委將溼垃圾製成了除臭劑,用來消除垃圾投放點的異味。

在松江區葉榭鎮井凌橋村的「小花園」中,則隱藏著一座溼垃圾處置站。這是葉榭鎮首個試點專吃溼垃圾的「大胃王」——厭氧沼氣池資源化利用處置站。

該處置站的地面佔地面積為130平方米,由三個罐體組成,其中厭氧處理池120立方米,貯肥池8立方米,均埋在地下,每天負責處置兩個村近1噸溼垃圾。溼垃圾被投入到地下密封的發酵池內,嚴格按照水、菌和有機物比例調試發酵性細菌,最後轉換為清潔能源甲烷和肥田用的有機發酵液,相比以前自然發酵的積肥漚制,厭氧沼氣池處理溼垃圾速度大大提升。

松江區葉榭鎮井凌橋村的溼垃圾處置站。

在該處置站,1噸溼垃圾可產生三種產品,主要有15立方米沼氣,目前通過鋪設的臨時管線供附近四家農戶使用;其次是400到500公斤沼液,通過手搖泵按壓打出,供村民澆灌農田使用;最後還有少量沼泥。

處置站每天負責處置兩個村近1噸溼垃圾。

如果按照村收、鎮運、區處理的模式,松江區的溼垃圾處置費650元/噸,運費132元/噸計算,處理成本在782元/噸左右,而目前的沼氣池加上脫硫裝置等全部設備,基本是一次性投入,共計37萬元,按照最低使用年限10年、每天一噸計算,處理成本在100元/噸左右,大大降低了收運處置費,也使溼垃圾「變廢為寶」得到了資源化利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自然酵素助力消除投放點異味,看溼垃圾如何變身「除臭劑」
    隨著夏天到來,氣溫上升,垃圾桶內的溼垃圾腐敗後會產生難聞的氣味,而夏季垃圾投放點異味控制一直是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2020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達標(示範)街鎮(工業區)綜合測評中,也將垃圾投放點異味控制納入測評項目中。
  • 垃圾分類二次分揀員:比氣溫更難忍受的是氣味!溼垃圾袋裡都是蟲...
    在撲面而來高溫下,垃圾分類二次分揀員顯得更加艱難——早出晚歸只為避開最熱時段,破袋時刺鼻的氣味能把人燻暈,果皮滋生的蟲子讓人觸目驚心……每次分揀都會大汗淋漓上午9點,長寧區虹橋中園小區北面的垃圾投放點顯得頗為「熱鬧」——幾位居民正掐著時間點急匆匆地趕來扔垃圾,保潔師傅在把其它投放點的垃圾運到這裡,垃圾分揀員則在賣力地將不同垃圾歸到對應桶裡。
  • 小區門口垃圾堆積氣味難聞,城管表示儘快核實清運
    楚天都市報12月11日訊(記者馬浩然)昨日,有市民反映,東湖高新天慧小區門外堆積了大量垃圾,氣味很大,希望相關部門清運。東湖高新區城管工作人員表示,將儘快安排人員現場核實並清運。該市民反映,在東湖高新區關東街道海納路天慧小區門外的一處空地上,堆放著大量垃圾,持續了幾個月,該處位置距離小區居民樓較近,氣味很大居民不敢開窗,生活受到影響。今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該小區門外,正如市民反映,該處垃圾堆放點佔地面積較大,位置距離居民樓不到10米,現場瀰漫著難聞的氣味。
  • 上海入梅 那麼問題來了:除溼劑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答:袋裝除溼劑可連同內部凝膠或除溼材料,直接丟入幹垃圾桶內。如果是塑料外殼的盒裝除溼劑,則可以將盒內外清理乾淨後,把塑料外殼丟入可回收物桶內。  友情提醒:除了除溼劑,上海家庭除溼常用的還有活性炭和咖啡渣。活性炭具有吸潮和保溼的雙向調溼功能,請丟入幹垃圾桶內。衝泡過的咖啡渣晾乾後用紗布包裹,擺放在家中的各個角落,不僅能幫助除潮,還能吸去家中的異味,請丟入溼垃圾桶內。
  • 專注細節 解決困擾 上海垃圾分類不斷升級
    晚上8點半,上海靜安區寧馨小區的分揀員餘大哥整理完箱房內的垃圾桶,鎖好門回家。「現在不用擔心還有人來了。」餘大哥向記者介紹,去年剛開始實行分時段投放那會兒,到了晚上關門時間總是有零散過來倒垃圾的居民,他經常要等到晚上9點半才回得了家。
  • 垃圾分類要有規矩也要有溫度,上海這些小區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有...
    圖說:「洋太太」們通過一系列遊戲道具,模擬各類不同垃圾投放,從而進一步了解和融入垃圾分類新時尚 楊建正 攝「996上班族如何扔垃圾?」這兩天,這個話題成了上海熱議的焦點。在上海邁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的過程中,要求小區實行「定時定點」扔垃圾,而當垃圾桶每天早晚「限時」開放後,早出晚歸的上班族卻總是錯過投放時段。
  • 溼垃圾住進「空調房」 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垃圾分類妙招多
    酒店是溼垃圾產量比較集中的場所,尤其是在高溫天,如果溼垃圾處理不及時味道會很難聞。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在垃圾分類上妙招頻出,讓容易產生味道的溼垃圾住進了「空調房」,有效降低在存放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異味。 為了更好地落實酒店垃圾分類工作及垃圾管理工作,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專門出臺了垃圾分類制度和程序,明確餐廳、廚房、客房等各個部門的責任,嚴把每一道關,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在佘山世茂洲際酒店源咖啡自助餐廳,服務員陳玉萍正清理客人用完餐後的餐桌,對收進的垃圾按幹、溼垃圾進行分類,並投放進對應的垃圾桶。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塑膠袋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上海垃圾四分法,規定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大家在生活中有過了解,大概知道是些什麼物品,但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大家一頭霧水,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知識。一、生活中幹垃圾有哪些?
  • 垃圾分類第一個月,上海更乾淨了嗎?
    而且現在的溼垃圾裡要求必須破袋投放,因為袋子本身是幹垃圾,不能放在一起。如果倒不出來,還要用手去抖、去摳,很容易弄髒手。有些小區物業比較貼心,專門找了人做分類和破袋,溼垃圾也只要裝袋子扔就可以了,錢還是物業費出。但更多的人只能自己親力親為。
  • 上海1.1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已上線,入夏後定時投放時間段或延長!
    (原標題:上海1.1萬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已上線,入夏後定時投放時間段或延長!)不過,目前倡導的夜間經濟,將會對垃圾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比如,上海正式進入夏季,瓜果類溼垃圾多,居民要求及時投放及時清運怎麼辦?據媒體報導,長寧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還將尊重居民共同的意見進行動態調整,延長定時投放的時間段。
  • 如何區分幹垃圾和溼垃圾?垃圾分類指南、包括哪些
    這個接在廚房下水道上的小設備能把餐廚垃圾打碎,通過下水道直接處理,不用再進行分類投放。  網上有個段子:上海一些小區的居民在扔垃圾時要經受志願者阿姨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7月1日,也就是下周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大家平常的聊天內容、電商平臺的搜索框裡,「垃圾分類」也都成了熱門詞。
  • ...8公斤溼垃圾可以發1度電:溼垃圾純度將直接影響轉換成綠色能源...
    垃圾處理,不僅要看技術可實現性,還要講究性價比。特別是在溼垃圾的處理上,主要難點不在技術,而是出路,處理不當更會造成二次汙染。隨著垃圾分類的推進,老百姓將乾濕垃圾分得更清了,溼垃圾的處理手段和方式有望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圖說: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中心。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
    原標題: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據《新聞晨報》報導:溼巾紙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擤過鼻涕的餐巾紙是溼垃圾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日前舉行,上海將強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行動自覺,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凝聚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打贏打好生活垃圾分類的攻堅戰、持久戰。
  • 知否,知否:溼巾紙是幹垃圾葡萄乾是溼垃圾
    也就是說,要把塑膠袋裡裝的溼垃圾投入溼垃圾桶,然後把垃圾袋投入幹垃圾桶。在小區實踐中,這叫做「破袋」。別怕髒,在很多小區,都細心地在垃圾桶旁裝了水池,讓居民扔完垃圾洗手。  7.在有些國家,一個空礦泉水瓶要把瓶蓋子、瓶身和瓶身上的塑料紙分開扔,在上海也要這樣扔嗎?  答:如果能夠像日本等一些國家那樣精細分類當然很好。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
    晨報記者 鬱文豔溼巾紙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擤過鼻涕的餐巾紙是溼垃圾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日前舉行,上海將強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行動自覺,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凝聚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打贏打好生活垃圾分類的攻堅戰、持久戰。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垃圾分類 支付...
    原標題: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據《新聞晨報》報導:溼巾紙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擤過鼻涕的餐巾紙是溼垃圾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日前舉行,上海將強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行動自覺,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凝聚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打贏打好生活垃圾分類的攻堅戰、持久戰。
  • 家裡的溼垃圾如何「變身」有機肥?攻略在此→
    家裡的溼垃圾如何「變身」有機肥?▲理事會志願者查看發酵情況塔城路社區在一站式服務大廳設置了「堆肥體驗點」,便於居民們前來學習、體驗。9月起,一走進塔城路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就可以看到門口擺放著四個有機堆肥桶,桶裡裝的是志願者收集的居民日常丟棄的蔬菜葉、果皮、咖啡渣等廚餘溼垃圾,加入EM菌糠,只需4至6周發酵,有機堆肥就可製成。
  • 溼紙巾是幹垃圾?乾果殼是溼垃圾?這些垃圾在廣東究竟算啥?
    近段時間,「垃圾分類」成為熱詞。「你是什麼垃圾?」「溼紙巾是幹垃圾?」「乾果殼是溼垃圾?」等,一連串關於垃圾分類投放的問題將上海市民「逼瘋」。但其實,廣東是全國第一個對垃圾分類立法的省份,而且廣州、深圳等地已成為先行推廣城市。此外,記者從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了解到,下一步還將編制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 上海垃圾分類「定時」帶來諸多不便,但設置誤時投放點需靠自覺
    有些小區轟轟烈烈搞起了垃圾分類,小區內的垃圾桶被全部撤走後,一部分租客不太關心小區環境的居民就開始在原先的垃圾桶存放區域放置垃圾,造成自己與這棟樓居民生活在垃圾堆裡。其實上海推行垃圾分類已經有9年了,通過各種電視媒體播放各種垃圾分類的公益廣告。
  • 上海生活垃圾管理變遷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歷史(中)
    至年底,全市共設置廢玻璃回收點119個,回收廢玻璃120.22噸;設置廢電池回收箱1269隻,回收廢電池21萬節(約5噸)。1999年,市政府發布《關於加強本市環境保護和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將垃圾分類納入了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重要工作,標誌著上海市垃圾分類工作正式進入政府工作推進層面。市環衛局制定了推進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實施意見,將垃圾分類為:有機垃圾、無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三類。